天天看小說

第1122章 人頭滾滾

李四兒答應不干預朝政後,玉柱待她一如往昔,盡最大可能性,滿足她的一切要求。

畢竟是患難母子,感情不同尋常。

李四兒在宮裡依舊可以呼風喚雨,可以隨心所欲的安享尊崇的晚年。

也沒人敢對李四兒不敬!

皇帝和太后鬧矛盾,誰敢瞎摻合進去?

玉柱下狠手立了規矩之後,李四兒也知道一個鐵的事實,兒大不由娘。

李四兒的身邊,整天圍著拍馬屁說好話的內命婦們,時間一長,心情也跟著好多了。

早上,叫“第一起”的時候,玉柱和軍機大臣們,一起商量賑災的事兒。

黃河又發大水了,開封到徐州段,多處潰堤,水淹千里,饑民遍地。

以前,老皇帝的賑災手段,主要是豁免錢糧。

但是,治標不治本,形成了年年破堤,年年賑災的惡性循環。

玉柱多次勘察過黃河的開封到徐州段,他心裡非常有數,以現有的治河手段,年年破堤,在所難免。

“蔣盛,你怎麼看?”玉柱先問了蔣盛。

蔣盛哈下腰,小聲說:“回皇上,當務之急是先賑災,讓災民們有口吃的,就不至於鋌而走險了。”

玉柱點點頭,又看向了張廷玉。

張廷玉精通宮廷權謀,治理地方的水平卻平平無奇,他只知道,絕不能讓災民變成了流民。

食不裹腹的災民,一旦變成了流民,就會鬧出大事兒!

史書上記載得非常清楚,流民纔是揭竿而起的主力軍。

周筌很懂玉柱的心思,但是,打死他不會去說。

都已經是位極人臣的軍機大臣了,還惦記著處處拔尖,那是活膩味了!

大家都發表了看法後,輪到玉柱說話了。

玉柱淡淡的說:“陝西和甘肅,正好有大片的空地,而且,咱們也不缺少船隻。”

軍機大臣們聽了這話,馬上明白了玉柱的意思。

沒災的時候,強行移民去陝甘,肯定會鬧得民怨沸騰。

現在,災民們已經一無所有了。朝廷用船送他們去陝西和甘肅,不僅分地,還發給農具、種子,並三年免稅,這就很有可操作性了。

俗話說,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老皇帝解決不了黃河的水患,那是因爲,他站得不如玉柱高。

黃河年年修堤,年年破口。

朝廷反覆撥下修堤的鉅款,已經成了地方官發大財的重要來源。

玉柱的治國理念,很簡單,就八個字:重農興工鼓勵經商。

近代以來,世界上所有的發達國家,都是重視商業貿易的國家。

無商不富的道理,老皇帝不懂,玉柱怎麼可能不懂呢?

沒有發達的商業貿易體系,工業品就沒辦法貨通全球!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加入了WTO之後,中國的廉價工業品在這個貿易體系之下,可以暢銷全世界。

“皇上,臣以爲此策甚善也。既讓災民們有口吃的,又讓他們有恢復家園的基礎,還充實了陝甘的國朝基礎。只是,臣還有一個疑問,等水退了之後,災民們偷偷摸摸的回來了,如何是好?”

蔣盛的此問,確實問到了要點上。

玉柱淡淡的一笑,解釋說:“黃河的岸邊,總是這幾個縣遭災。與其年年撥大把的銀米賑災,不如索性把這個幾個縣,劃爲皇家園林,把老百姓都遷移出去。”

這麼一說,軍機大臣們也就全明白了。

長江有荊州泄洪區,黃河有開封泄洪區,雖然不敢說從此就一勞永逸了,至少,年年都白花的海量銀米,真正的省下來了。

把河南幾個縣的老百姓,全都遷移去陝西和甘肅,既充實了西北,又解決了災民變成流民的要命問題,還從根子上,解決了黃河的水患的問題,可謂是一舉三得也!

歷代的治河思路,都是持續不斷的修高黃河沿岸的堤壩。

這就導致了一個極其嚴重的後果,黃河沿岸的很多州府,都在河堤之下。

一旦,堤壩破了大口子,河水就會居高臨下的一瀉千里。其結果,自然是異常慘痛的淹死無數老百姓了。

所以呢,把開封到歸德府之間的幾個超級容易受災縣,全都搬空了,變成泄洪區,反而可以解決大問題了。

實際上,除了西北之外,玉柱的夾袋內,還有廣大的東北地區,可以移民搞開發。

因爲柳條邊擋住了漢人出關的通道,八十多年以來,整個東北地區的土地,變得越來越肥沃了。

西北地區,已經持續農耕了兩千多年,又不可能休耕或輪耕,地力日益貧瘠,產量也越來越少了。

但是,東北地區的廣大黑土地,從來沒有經過大規模的種植農墾,那可是種啥都可以豐收滴。

種啥呢?

嘿嘿,玉柱早有準備。

自從老皇帝死後,玉柱掌權開始,整個國家的北中南,緯度不同的六個縣裡,逐漸大規模的種植了兩樣寶物:玉米和土豆。

經過好幾年的實驗,即使不施肥,玉米的產量,也有每畝600斤左右。土豆就更誇張了,隨隨便便的刀耕火種,就是3000斤以上。

和紅薯很容易吃膩不同,土豆是經過實踐證明的主食之一,口感也好得多。

在歐洲,人們的主食,除了麪包,就是土豆。

原產於南美洲的土豆,真的是上天恩賜給人類的寶物。

經過幾年的運作,西北各地的糧倉裡,早就儲備好了大量的土豆種子。

河南遭了災,玉柱順勢把災民們,遷移去西北地區,正好可以趕上八月份的秋種。

土豆,一年兩熟,種植期是三月份和八月份,不僅畝產量高得驚人,而且還耐旱。

土豆的整個生長期,只需要澆四到五次水即可。

西北地區,正好缺水,大規模的種植土豆,並把土豆當作是主食,正當其時也。

至於飲食習慣不適應的問題,呵呵,那是沒捱餓的廢話。

真餓的兩眼冒綠光了,無法消化觀音土,也有人吃。

西北種土豆,其實就一個問題,最需要馬上解決。

所以,玉柱說:“河南的老百姓遷移去西北後,三年免稅,以後的田賦,就只收土豆。”

朝廷只收土豆,農民們就必須被迫種土豆。

有個幾年過渡之後,即使不宣傳了,農民們也會自己主動種土豆的。

因爲,只要種了土豆,從此全家人再不捱餓了呀。

如今的朝廷財政收入,其實比前清寬裕得多了。

前清的康熙朝,清廷大約能徵稅的總額,也就是:每年2440多萬兩白銀+每年430多萬石糧食,合計不到4000萬兩的樣子。

玉柱大幅度的提高了商稅到20%後,新帝國的年財政收入,很快突破了六千萬兩銀子的大關。

因爲,玉柱有兩大抓手,一是日益繁榮的海上貿易,讓華夏帝國獲得了巨大的貿易順差。

沒辦法,絲綢、茶葉和瓷器,這三樣是傳統法寶。只要經營得當,就是低本萬利的好買賣。

另一個則是,提高了商稅的同時,玉柱下旨廢除了全國各地的地方性稅卡。

懂經濟的人,應該都知道,全國性統一大市場的巨大威力。

西歐爲啥會這麼富裕?

二戰後,整個歐洲都打成了一片廢墟。即使是英國,早年間搶回來的殖民地財富,也都化爲烏有了。

英國混得最慘的時候,必須賣掉以前搶來的海上戰略要地,才能換到米國的二手軍艦。

從歐共體到歐盟,歐洲人一直在搞統一的貿易大市場,並收穫了豐碩的經濟成果。

歐盟內部需要談判解決問題,不僅勞心費神,還經常扯皮吵架。

玉柱解決華夏帝國內部的統一大市場問題,只需要下旨即可。

這便是集權幹大事的正向典範了!

總之一句話,誰敢私設稅關稅卡,玉柱就要誰的腦袋!

歷史已經證明了,只要是動地方保護利益的大事,不殺得人頭滾滾,很難推動下去。

散會之後,玉柱收到了田文鏡遞來的密摺,幾百名江南的舉人老爺,因爲被動了根本利益,竟然聚衆圍攻藩司衙門。

實話說,玉柱早就等著這一天了。

於是,玉柱毫不遲疑的提起硃筆,在田文鏡的摺子,批下了殺氣騰騰的一段話:不肖舉人,一體革除功名,下獄抄家嚴查。

批示完畢後,玉柱又簽發了一項軍令:命令帝國陸軍第六鎮、第七鎮、第八鎮和第九鎮,按照原定計劃,移防江南各地。

士紳一體當差納糧,不殺得人頭滾滾,誰肯捨棄巨大的根本利益?

蔣盛得知了消息後,嚇得魂飛魄散,趕緊遞牌子進宮,求見玉柱。

玉柱也沒爲難蔣盛,很快就召見了他。

“朕意已決,勿須多言!”玉柱也懶得多說廢話了,剛一見面,就表明了態度,“江南士林,要麼老實的納糧當差,要麼被朕一次性都剷除乾淨了。”

二選一,要繼續保留特權,還是要全族的性命?

玉柱的態度,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就四個字:順昌逆亡!

蔣盛嚇得冷汗直冒,趕緊伏地叩首,哀求道:“臣不敢多言。不過,臣懇請皇上看在江南士林主動捐資的情分上,賞個活命的機會。恭請皇上,派臣去江南,教訓那些不懂事的士紳。”

這個要求,並不過分,玉柱自無不允之理!

第850章 一報還一報第八十九章 老十二坑爹第393章 豬頭小舅子第415章 手足相殺第340章 大賞體面第964章 天使投資人第489章 又出大事了第300章 紅眼病第237章 君臣之緣第701章 恩旨到第670章 玉漢三,又回來了第698章 金門菜刀第八章 選老師第五十八章 茶壺裡的風暴第1124章 崛起之勢第559章 堅壁清野第359章 福晉像個潑婦第514章 傳位給弘皙?第122章 殿試開始第887章 野人女真的投靠第633章 大肆封賞第376章 處處皆學問第177章 擬旨第443章 暴風雨的前夜第184章 敢和我鬥?第541章 會試正總裁第527章 軍政一把抓第567章 一支獨秀第183章 迷惑老四第四十六章 晴雯真像林黛玉?第405章 截胡第769章 潑天盛寵第907章 誰說了算?第903章 大耳刮子抽你第七十章 狗眼看人低第1005章 佔山爲王的老四第一章 九門提督第124章 大四元乎?第692章 意料之外第300章 紅眼病第909章 傳皇上密旨第1133章 黨爭再起第316章 紅得發紫第629章 龍心甚悅第876章 目露兇光第581章 老三打上了門第171章 敢叫老爺子第622章 徵南第531章 你還嫩了點第815章 虎膽雄風第514章 傳位給弘皙?第978章 陸軍之神第397章 滅口第711章 大戲登場第943章 太欺負人了第799章 還你兵權第650章 野心家第二章 爬牀的丫頭第200章 稅丁操典第二十四章 康熙的大動作第904章 擠兌的就是你!第815章 虎膽雄風第376章 處處皆學問第十一章 毒舌第928章 奪宮第683章 十萬綠營第316章 紅得發紫第842章 挑釁皇權第505章 代天巡按第228章 複雜的乾清宮第645章 硬剛老四第876章 目露兇光第1122章 人頭滾滾第681章 有事兒第809章 提兵圍園第401章 下棋高手第831章 峰迴路轉第892章 黑吃黑的祖宗第530章 都是高智商第420章 圈中有套第118章 送入家廟第536章 掐住了年羹堯的喉嚨第899章 天崩的開始第988章 你敢打我?第225章 老八動手了第947章 陸軍第一鎮第1006章 年羹堯的允禛兄第494章 百萬漕工第九十七章 解元公第517章 揚眉吐氣的老皇帝第478章 柱爺發威第546章 玩的是心跳第三十一章 下江南第九十章 老五駕到第550章 打擂臺第181章 反坑了樑九功第872章 想陰我?第195章 朕宰了你第四十一章 揚州瘦馬第225章 老八動手了
第850章 一報還一報第八十九章 老十二坑爹第393章 豬頭小舅子第415章 手足相殺第340章 大賞體面第964章 天使投資人第489章 又出大事了第300章 紅眼病第237章 君臣之緣第701章 恩旨到第670章 玉漢三,又回來了第698章 金門菜刀第八章 選老師第五十八章 茶壺裡的風暴第1124章 崛起之勢第559章 堅壁清野第359章 福晉像個潑婦第514章 傳位給弘皙?第122章 殿試開始第887章 野人女真的投靠第633章 大肆封賞第376章 處處皆學問第177章 擬旨第443章 暴風雨的前夜第184章 敢和我鬥?第541章 會試正總裁第527章 軍政一把抓第567章 一支獨秀第183章 迷惑老四第四十六章 晴雯真像林黛玉?第405章 截胡第769章 潑天盛寵第907章 誰說了算?第903章 大耳刮子抽你第七十章 狗眼看人低第1005章 佔山爲王的老四第一章 九門提督第124章 大四元乎?第692章 意料之外第300章 紅眼病第909章 傳皇上密旨第1133章 黨爭再起第316章 紅得發紫第629章 龍心甚悅第876章 目露兇光第581章 老三打上了門第171章 敢叫老爺子第622章 徵南第531章 你還嫩了點第815章 虎膽雄風第514章 傳位給弘皙?第978章 陸軍之神第397章 滅口第711章 大戲登場第943章 太欺負人了第799章 還你兵權第650章 野心家第二章 爬牀的丫頭第200章 稅丁操典第二十四章 康熙的大動作第904章 擠兌的就是你!第815章 虎膽雄風第376章 處處皆學問第十一章 毒舌第928章 奪宮第683章 十萬綠營第316章 紅得發紫第842章 挑釁皇權第505章 代天巡按第228章 複雜的乾清宮第645章 硬剛老四第876章 目露兇光第1122章 人頭滾滾第681章 有事兒第809章 提兵圍園第401章 下棋高手第831章 峰迴路轉第892章 黑吃黑的祖宗第530章 都是高智商第420章 圈中有套第118章 送入家廟第536章 掐住了年羹堯的喉嚨第899章 天崩的開始第988章 你敢打我?第225章 老八動手了第947章 陸軍第一鎮第1006章 年羹堯的允禛兄第494章 百萬漕工第九十七章 解元公第517章 揚眉吐氣的老皇帝第478章 柱爺發威第546章 玩的是心跳第三十一章 下江南第九十章 老五駕到第550章 打擂臺第181章 反坑了樑九功第872章 想陰我?第195章 朕宰了你第四十一章 揚州瘦馬第225章 老八動手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门市| 大荔县| 裕民县| 揭东县| 阿克陶县| 稻城县| 宁夏| 宁河县| 玉溪市| 买车| 连云港市| 富蕴县| 鹤庆县| 龙里县| 那曲县| 吉木乃县| 喀喇| 东丽区| 通化县| 安溪县| 光泽县| 丹阳市| 筠连县| 湖北省| 本溪| 丁青县| 开封县| 阜新| 开远市| 南安市| 衡水市| 汶川县| 浠水县| 宜君县| 平谷区| 余庆县| 海安县| 玉山县| 广河县| 南安市| 永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