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05章 佔山爲王的老四

“有點可惜了呀!”玉柱輕聲一嘆。

孫承運知道玉柱的心思,卻不敢說出口。

年羹堯率領的陝甘流寇,只禍害了河南南部、湖南北部、整個湖北以及大半個江西,並沒有往安徽那邊去。

玉柱的意思,顯然是禍害的程度,還遠沒有達到預期的程度呢。

“好弟弟,以我之見,見好就收,也是上策。畢竟,年羹堯已經(jīng)完成了您交給他的使命。”孫承運想方設法的開導玉柱。

鄉(xiāng)下的大鄉(xiāng)紳們,被禍害得越慘,土地也就越便宜,越有利於將來發(fā)展蒸汽工業(yè)。

不過,孫承運確實說的沒錯,見好就收纔是正道理。

“來人,開中門,我要親自迎接他們。”隨著一聲吩咐下去,老佟家的大門,轟然打開。

接見幾省的大鄉(xiāng)紳之時,玉柱爲了安撫住他們的情緒,當衆(zhòng)答應大家,一定催促平南軍,儘快剿滅流寇。

獲得了肯定的答覆後,大鄉(xiāng)紳們,這才紛紛離去。

等鄉(xiāng)紳們都走了之後,玉柱寫了信親筆信,命令何文達儘快剿滅年羹堯的流寇。

實際上,接連不斷的戰(zhàn)敗之後,年羹堯的手下,現(xiàn)在僅有不到一萬人了。

樹將倒,猢猻們散!

逃往贛南地區(qū),其實是老四的建議。

起初,年羹堯仗著勢大,並沒有把老四放在眼裡。

但是,隨著持續(xù)的戰(zhàn)敗,眼看藥丸了,老四主動提議,轉進贛南地區(qū)。

因爲,贛南地區(qū),位於江西、偏沅(湖南)、福建和廣東的交界處,峰巒疊嶂,山路崎嶇,十分不利於火炮的運輸。

說白了,老四的意思是,乾脆當山賊算了,總比去江蘇送死,要強得多。

江蘇那地方,全是水網(wǎng)和平原,一旦被圍在了兩條河之間,必死無疑。

若不是打了敗仗,實力大大的受損,年羹堯肯定聽不進去老四的意見。

現(xiàn)在,見老四說的甚爲有理,年羹堯便帶兵逃進了贛南。

跟著來贛南的這些兵,基本上,都是年羹堯的心腹了。

年羹堯也不是孬種,果斷的逃進了贛南地區(qū),並順利的甩開了何文達的追擊。

如今的贛南地區(qū),包括贛州府、南安府、吉安府和寧都州。

這三府一州,地盤看似不小,總人口卻不多。

因爲啥呢?

九成以上都是山,平原甚少也!

年羹堯逃進了大山裡,何文達就完全沒辦法緊貼著追擊了,兩軍的距離很快就被拉大到了五天以上。

進入贛南山區(qū)之後,何文達知道厲害,不敢追得過近,擔心中了埋伏。

玉柱得知了消息後,他也很清楚贛南地區(qū)的厲害之處,便親自帶著警衛(wèi)標,從大沽口坐海船南下松江府,逆長江西進,由九江境內進入鄱陽湖,再沿著贛江,直抵贛州府。

在贛州府的官船碼頭上,何文達和第四鎮(zhèn)的李潤,一起迎了玉柱上岸。

玉柱望著面露不解的李潤,卻也懶得多作解釋。

贛南剿寇,剿爲輔,攻心爲上。

而何文達和李潤,都沒有見識過山裡打游擊的厲害。

玉柱擔心他們被拖疲之後,警惕心鬆懈了,會吃大虧。

那就得不償失了呀!

原本的打算是驅虎吞狼。

若是,反被惡虎狠咬了一口,那就太不劃算了呀。

新軍是玉柱一手訓練出來的,他自然知道新軍的優(yōu)勢和弊端了。

在平原地區(qū),擁有幾十門火炮的過萬新軍,肯定無敵手。

但是,山區(qū)就不同了呀。

排隊槍斃的戰(zhàn)術,只適合平原及丘陵地帶,並不適合山區(qū)作戰(zhàn)。

帶著死沉的火炮,被年羹堯牽著鼻子在大山溝裡繞圈圈,稍微有個閃失,就要吃大虧。

所以,玉柱聽說年羹堯在贛南的大山裡繞圈子,就親自來了。

進入平南軍的司令部後,玉柱坐下來喝了口茶,含笑問何文達:“原成啊,年羹堯躲進了大山裡,不好辦了吧?”

何文達摸著後腦勺,有些懊惱的說:“不瞞山長您說,年羹堯好象突然開了竅似的,哪裡的地勢越險要,他就帶人那裡鑽。我怕誤中了埋伏,就沒敢追得太近。結果,沒幾天,就跟丟了他。”

玉柱又看向了愛將李潤,等著聽他的見解。

早在十幾年前,李潤就是玉柱的親兵戈什哈了,肯定算是心腹中的心腹了。

李潤坐得筆直,仔細的想了半天,這才說:“山長,我也覺得年羹堯突然變聰明瞭。放著正經(jīng)的大道不走,非要走羊腸小路,逼著我們不敢追太近了?!?

玉柱點點頭,他手下的新軍將領們,此前接受的都是平原大決戰(zhàn)的戰(zhàn)法訓練,完全不熟悉山區(qū)作戰(zhàn)的訣竅。

以前,玉柱擔任偏沅巡撫的時候,有過在湘西成功剿匪的經(jīng)驗。

所以,玉柱這次親自來贛州,就是打算手把手的教導何文達和李潤,怎麼打山地戰(zhàn)?

“你們聽好了,把我接下來說的每個字,都牢牢的記在心裡?!庇裰髦仄涫碌亩诹巳?,這才慢騰騰的說,“山區(qū)剿賊,最大的要務是分清楚,誰是賊,誰是民。”

“我在湘西剿賊的時候,之所以最後大獲全勝,根子問題就是,把山區(qū)邊緣和山裡的山民,全部強制遷移出去,並且毀掉了大山附近三十里以內的所有良田。”玉柱端起茶盞,輕啜了一口,接著侃侃而談,“只要沒了糧食的補給,大賊寇肯定就會餓成小賊寇,賊人少了之後,就不怕中大埋伏了。”

何文達不由眼前一亮,重重的一嘆:“我太糊塗了,居然沒有想到如此妙策啊?!?

玉柱微微一笑,自古以來的剿賊,從來都不僅僅是軍事問題。

實話說,若是草民們都有口飯吃,誰樂意去做賊呢?

而且,即使山裡有賊,也是小毛賊而已,不可能是動轍幾千上萬的賊寇。

“你們一路河南追擊過來,沿途的大戶,被年羹堯禍害了不少吧?”玉柱笑瞇瞇的問何文達。

何文達咧嘴一笑,老老實實的說:“學生仔細的計算過,擁有良田萬畝以上的大鄉(xiāng)紳,被禍害了至少也有幾百家了。千畝以上的中鄉(xiāng)紳,也過千了。至於,幾百畝地的小鄉(xiāng)紳,更是不計其數(shù)了。”

李潤也笑著補充說:“山長,只要年羹堯搶飽了,咱們就攆上去一通狠揍。除了搶到手的糧食之外,把俘虜和地上屍體扒乾淨了嘍,就全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一時間,老師和學生三人,一齊開心的笑了。

銀子和糧食,都是年羹堯搶去的,與官軍何干?

這年頭,大鄉(xiāng)紳們,至少是舉人起步。

舉人老爺?shù)乃刑锂a,均不需要納稅。

說白了,這幫大鄉(xiāng)紳的土地收益,不管是不是被年羹堯搶走了,都和朝廷的財政收入,沒有半點關係。

相反,年羹堯搶了東西后,官軍可以黑吃黑的搶一部分回來,反而大大的增加了玉柱的收入。

唉,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養(yǎng)新軍不容易啊。

十萬新軍,養(yǎng)一年下來,就是一千八百多萬兩的巨大開銷呢。

若不是老十四戰(zhàn)敗後,直接減少了四萬多八旗兵的支出,同時,豐臺大營也少了近兩萬八旗兵的開銷,玉柱有再多銀子,也很難填平養(yǎng)兵支出過於巨大的開銷呢。

不足餉,誰樂意替你賣命呢?

綠營兵裡,將領們習慣了吃空餉喝兵血。

平時的時候,大頭兵們沒辦法和軍官們搞對抗。到了戰(zhàn)時,丘八們也不傻,趁機索要開拔費啊,補幾個月的欠餉啊等等好處了。

在山區(qū)剿賊,光靠陰謀詭計,顯然是不夠的。

玉柱教給何文達和李潤的,都是陽謀。

陰謀,可破也。

陽謀就厲害了,明明看得懂,卻辦法破之,這纔是真正的高明!

除了強制遷移山民和毀掉山邊的糧田以外,玉柱教的第三招陽謀,就是堵死山區(qū)進入平原就糧的通道。

老四,你不是樂意躲進大山裡麼?

好啊,那老子就把可以出擊大軍的山口,都修上堅固的堡壘,全給你堵死了。

到時候,即使你從小路出來,搶到了糧食,也無法迅速的帶回山裡去。

想想看,靠近大山的三十里以內,成了無糧區(qū),大股的山賊還怎麼可能持久呢?

當年,康麻子強制福建沿海地區(qū)的漢民,內遷三十里,其實就是陽謀。

不過,康麻子的搞法,大大的虧心,被強迫遷移離開海岸邊的草民們,個個都慘不忍睹。

玉柱的搞法就不同了。

年羹堯從河南一路流竄到了贛南地區(qū),沿途之上的大戶人家,頗多家破人亡的慘事。

人死絕了,留下來的大量良田,就成了玉柱的私田。

玉柱是老官僚了,深知地方衙門的黑暗和無恥。

若是,無主的良田,變成了地方的官田,不出十年,這些田就會被侵吞掉大半。

相反,這些上等的良田,成了玉柱的私產之後,纔有可能真正分給需要的農民,以及遠道而來的移民。

朱重八開國的時候,曾經(jīng)得意洋洋的說:朕養(yǎng)兵過百萬,卻不靡費朝廷一兩銀。

但是,朱重八還是不如玉柱看得清楚。

衛(wèi)所軍戶制度,其實是變相的農奴制度。

軍官們肯定會利用手裡的特權,肆無忌憚的盤剝手下的軍戶,然後持續(xù)不斷的把軍田,變成自己的私田。

唐朝的府兵制度,最終土崩瓦解,就是大大小小的軍頭們,把自耕農的田,侵吞了去。

除了強硬的政策之外,玉柱還發(fā)下了賞格,擒賊一名,賞銀五兩。

這又是一個狠招,下章再細說。

第265章 重頭戲開場第623章 巡撫小弟第355章 風光體面第752章 大事不好第925章 奪權進行時第326章 清君側第583章 御前官司第408章 玉柱,朕需要你第692章 意料之外第251章 欽差到了江華島第999章 攤丁入畝,怕不怕?第179章 皇帝耍無賴第598章 站隊的眼力第586章 搶乾隆的媳婦第493章 柱兒靠譜第360章 乾清宮的血案第1001章 以暴治貪第831章 峰迴路轉第923章 玉柱,死定了第565章 套中有圈第1010章 文明之光第966章 心硬如鐵第640章 智鬥康麻子第994章 活曹操第214章 作弊的秀才第727章 打老十第280章 不一樣的康熙第607章 鬼點子多第657章 步步機心第201章 不一樣的練兵第955章 廢立之禍第八十五章 四福晉的親爹第594章 偷聽第四十六章 晴雯真像林黛玉?第185章 朕替你撐場子第154章 康熙的和紳第517章 揚眉吐氣的老皇帝第432章 張衡臣又來頒旨第676章 御前扯皮第833章 偏心第845章 點兵點將第165章 窮鬼俠王第126章 糟糕的弘昀第732章 挨罰第760章 執(zhí)掌相權第656章 風波急第439章 殺威棒喝第179章 皇帝耍無賴第907章 誰說了算?第342章 司馬仲達第606章 何爲揣摩?第157章 鬧家務第117章 報應第六十八章 清風不識字第627章 設套坑你第121章 牽線搭橋第533章 衡臣,再擬旨第270章 孤獨的康熙第285章 風暴來臨第107章 放棄你了第652章 脣槍舌箭第二十三章 院試案首第572章 找碴的來了第447章 三王相爭第217章 誰是貓?誰是鼠?第900章 廢太子死了第303章 康熙的信任第724章 敗家子第282章 康熙的猜忌第1007章 老熟人再相逢第301章 驅虎吞狼第845章 點兵點將第421章 越鬧越大第900章 廢太子死了第322章 煞威風第573章 五臺山的秘密第804章 重掌新軍第641章 柱爺抖威風第401章 下棋高手第227章 都在下大棋第976章 平等條約第577章 教你堆國力第600章 意外驚喜第696章 局中局第460章 柱爺第199章 驚掉了下巴第128章 柳條邊第432章 張衡臣又來頒旨第285章 風暴來臨第355章 風光體面第589章 火星四濺第五十一章 惜才的四爺第855章 粘桿處第906章 世襲罔替第866章 戲外之戲第874章 看誰更會騙?第383章 誰主沉浮?第187章 大智慧第408章 玉柱,朕需要你第443章 暴風雨的前夜
第265章 重頭戲開場第623章 巡撫小弟第355章 風光體面第752章 大事不好第925章 奪權進行時第326章 清君側第583章 御前官司第408章 玉柱,朕需要你第692章 意料之外第251章 欽差到了江華島第999章 攤丁入畝,怕不怕?第179章 皇帝耍無賴第598章 站隊的眼力第586章 搶乾隆的媳婦第493章 柱兒靠譜第360章 乾清宮的血案第1001章 以暴治貪第831章 峰迴路轉第923章 玉柱,死定了第565章 套中有圈第1010章 文明之光第966章 心硬如鐵第640章 智鬥康麻子第994章 活曹操第214章 作弊的秀才第727章 打老十第280章 不一樣的康熙第607章 鬼點子多第657章 步步機心第201章 不一樣的練兵第955章 廢立之禍第八十五章 四福晉的親爹第594章 偷聽第四十六章 晴雯真像林黛玉?第185章 朕替你撐場子第154章 康熙的和紳第517章 揚眉吐氣的老皇帝第432章 張衡臣又來頒旨第676章 御前扯皮第833章 偏心第845章 點兵點將第165章 窮鬼俠王第126章 糟糕的弘昀第732章 挨罰第760章 執(zhí)掌相權第656章 風波急第439章 殺威棒喝第179章 皇帝耍無賴第907章 誰說了算?第342章 司馬仲達第606章 何爲揣摩?第157章 鬧家務第117章 報應第六十八章 清風不識字第627章 設套坑你第121章 牽線搭橋第533章 衡臣,再擬旨第270章 孤獨的康熙第285章 風暴來臨第107章 放棄你了第652章 脣槍舌箭第二十三章 院試案首第572章 找碴的來了第447章 三王相爭第217章 誰是貓?誰是鼠?第900章 廢太子死了第303章 康熙的信任第724章 敗家子第282章 康熙的猜忌第1007章 老熟人再相逢第301章 驅虎吞狼第845章 點兵點將第421章 越鬧越大第900章 廢太子死了第322章 煞威風第573章 五臺山的秘密第804章 重掌新軍第641章 柱爺抖威風第401章 下棋高手第227章 都在下大棋第976章 平等條約第577章 教你堆國力第600章 意外驚喜第696章 局中局第460章 柱爺第199章 驚掉了下巴第128章 柳條邊第432章 張衡臣又來頒旨第285章 風暴來臨第355章 風光體面第589章 火星四濺第五十一章 惜才的四爺第855章 粘桿處第906章 世襲罔替第866章 戲外之戲第874章 看誰更會騙?第383章 誰主沉???第187章 大智慧第408章 玉柱,朕需要你第443章 暴風雨的前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陵市| 昌图县| 郎溪县| 东海县| 南郑县| 朝阳县| 铜陵市| 达州市| 墨玉县| 泰兴市| 江陵县| 灵川县| 苗栗市| 宁德市| 眉山市| 金秀| 河津市| 林口县| 吉林省| 屯留县| 通河县| 固阳县| 密云县| 普洱| 无锡市| 安溪县| 抚顺县| 西城区| 汶川县| 灵山县| 新余市| 昌江| 扶沟县| 舒兰市| 东乡族自治县| 同德县| 南靖县| 眉山市| 黄陵县| 若尔盖县| 开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