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省城城北火車站門口,李紅焦急的來回踱步。
此時是一月二十八號,距離新年已經沒有幾天,本來應該忙碌工廠的她,卻出現在這裡,不光是她,場內的不少高層,全部站在這裡,站在寒風當中等待著。
“出站了,快看,來了。”
“看到了?!?
眼尖的人已經看到陳北,耳朵好的人也聽到了江城火車??康南?。
等到陳北和王強等人走出站臺,李紅立刻走上去迎接。
“老闆好。”
“老闆辛苦了?!?
“老闆您累嗎?我幫您拿行禮?!?
再一次見到陳北,所有人都十分高興,同時對於陳北也更加的恭敬了。
不知道是否是三四個月沒見,還是其他什麼情況,包括李紅在內的養殖場幹部,表現的有些小心翼翼。
“蘇婉?你也來了?”
望著不遠處的小蘇婉,這個財務經理,陳北有些意外,但轉念一想,也就釋然了。
他來省城的消息,養殖場那邊已經知道,而處理養殖場財務的她,自然也就知道了,來迎接自己,那是十分正常的。
“老闆前來,我自然要過來彙報,老闆咱們還是去養殖場吧,這邊人多眼雜,同時這邊也有些冷,是不是?”蘇婉說完,看了看周圍。
其他人立刻附和。
“對呀,老闆咱們先回去。”
“老闆請上車,我們已經在廠內準備了早餐,保證讓您滿意。”
“老闆這邊請?!?
熱情的衆人將陳北和王強請上車,隨後就火速向著養殖場而去。
車是寶馬車,雖然是二手車,同時也是借來的,但也在一方面表明了養殖場最近的態勢越來越好。
能夠隨便借來十輛二手寶馬車,一般的廠子可沒有這種能耐。
隨意的靠在真皮沙發上,聽著副駕駛位置上李紅的簡單介紹,雖然那些東西他早就在電話中聽過了,可聽著李紅的描述,好像比電話中那些更好。
當然了,也許是真人講述的關係,也可能是美人訴說的關係?
車子沒有開多久,此時的省城,雖然汽車慢慢的躲起來,可是堵車這種事情,還很少發生,但苗頭已經出現,據說省城的領導們,正在商量交通擴建的問題,但這個問題,註定是無解的。
要麼發展地鐵,要麼發展城際軌道交通,除了這兩個之外,剩下的都是扯淡,因爲動遷的問題,可以卡住一切。
當車停在養殖場的大門口,陳北從車上下來的那一刻,很明顯的感覺到,這裡氣派無比。
根本就不像是一個養殖場的大門,反而是向著一個金屬冶煉廠的大門。
不對,這裡原先就是冶煉廠,不會是將原先的大門弄出來,重新裝上去了吧?
不不不,牆壁是重新修建的,大門也是,就是有些過於厚重。
“歡迎老闆?!?
“熱烈歡迎,熱烈歡迎?!?
“噼裡啪啦……”
數百位員工站在大門口,同時還有鞭炮迎接,這種態勢,很不錯。
站在大門口,望著這種形式主義,陳北更多的還是查看那些員工們的氣質。
當他發現沒有一個員工無精打采,沒有一個員工暴露不爽,他知道,這些員工都是自願的。
“大家早上好啊,沒有影響大家吧?!?
“老闆早上好?!?
“嗯?!?
簡單的說幾句,隨後就在李紅等高層的帶領下,再次進入養殖場。
等進入大鐵門之後,陳北發現,太陌生了。
雖然四個月之前,他在這裡待過,可再次過來,卻發現這裡的很多東西,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首先是建築多了一些,原本的那些老建築則是消失了一些。
“老闆請,這是咱們養殖場的一號餐廳!專門爲員工吃飯的?!?
一進入嶄新的房子,望著裡面的桌椅板凳,還有遠處的打飯窗口,陳北滿意的點點頭。
“老闆這就是我和您所說的餐廳,這裡是大門附近的餐廳,可以滿足五百人的吃喝需求,另外在最西面,還有一個二號餐廳,那邊也能滿足五百人!”
“剩下的那幾百人呢?”陳北隨意的問了一句。
目前養殖場的員工數量,已經突破了一千三百人,甚至還在緩慢增加中,缺口還是不小的。
“剩下的人,看他們到時候距離那個餐廳進,就去那個,反正飯菜什麼的,管夠,甚至每天還有不少的盈餘,都吃不了,只能餵給咱們自己飼養的豬牛羊!”
聽到李紅的應對,陳北點點頭,表示暫時知道,具體的,等一會看過了再說。
“上菜,上菜,先讓老闆嚐嚐咱們的手藝,請老闆品嚐!”
首先上來的,是雞蛋湯,絕對百分百自家產的雞蛋,還是新鮮的那種。
養殖場其他的不多,雞蛋和雞,那都是其他廠子無法比較的。
拿起湯匙小口的喝了一下,嗯,很鮮亮。
其他的早點,也都挺好吃,看來李紅等人在這方面下課苦功。
人是鐵飯是鋼,這要是吃得好,幹活起來也有力氣,同時對於工廠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工人們也會盡可能的滿足。
記得前世在網絡上看過一篇帖子,那些大廠,那些互聯網的大廠,每一家都有超過普通人想象的食堂,爲的就是滿足所有員工們的胃口,不管是企鵝還是養豬場,或者阿里巴巴,其他的大場子,都是如此。
不管是北方人,南方人,吃麪的,吃米的,吃粉的,都會安排的妥妥當當。
目前北凡養殖場的食堂,還差了太多太多,不過看著衆人吃的歡喜,他也就沒有多說。
等過幾年,養殖場的規模再次擴大,在稍微調整一番,升級一下,讓伙食變得更好。
早點很滿意,同時員工們的素質,也更加讓陳北滿意。
雖然可能是因爲他的到來,員工們比較安靜,但是員工們吃完之後,自動的幫忙洗碗,這就不是一個好現象,當然,這一點在現在是好的,可在陳北眼裡,工人應該做的,就是做他們該做的事情。
洗碗這種工作,還是交給食堂的工作人員比較好。
這樣的話,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他們應該有的力量。
這是一個需要更改的地方,先不著急。
離開食堂,在陳北的強烈要求下,第一個前往的,自然就是養殖廠房了。
一進入嶄新的廠房,就看到了數以千計的白羽雞,正在地上不停地低頭和擡頭。
廠房很乾淨,沒有因爲飼養了一千隻白羽雞而又任何的髒亂,這可是比江城那邊好太多了。
另外這座廠房當中,足足安排了五個人,負責這裡的一切,照顧這一千隻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