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1章 樂兒的心思

過了清明,天氣就暖和起來了,山裡的春天是多變的,每天都有不同的花卉盛開,點綴著不同的風(fēng)景,而滿山的金銀花就如同仙女降世,一夜之間花開漫山。

即使沒有張志禮在家?guī)е鴴袼帲瑥埱邇嚎吹浇疸y花盛開時,也叫著家裡幾個小的拿著竹籃去山裡摘金銀花,金銀花是一味常見的中藥,清熱消炎,並且還可以在夏天用來泡茶喝,不管是拿去藥鋪賣還是自家用,都是不錯的。

金銀花是藤蔓植物,一般生長在路邊和灌木叢中,經(jīng)脈纏繞著灌木,盛開著大大小小的花蕾。

“姐!這裡有很多,好大一片!”永安機靈的找到一大片金銀花,興奮的說著。

張沁兒和張樂兒等人跟在後面,繞過一顆大樹,就看到永安指著的那一片地方,果然是很大的一片!密密麻麻,遠(yuǎn)遠(yuǎn)看上去十分的好看。

“去摘吧!”張沁兒笑著說,又偏頭文張樂兒:“你今天怎麼不跟著小姑姑學(xué)刺繡?”

自從上次張沁兒去縣城打探了繡鋪的行情之後,張貞娘和張蓮兒就開始利用一切空閒時間在家刺繡了,而連氏也覺得張貞娘和張蓮兒的年紀(jì)大了,不能在外面到處亂跑,又聽說刺繡可以賺上十五文錢,心裡也樂意,並且說,這針線錢不用上交,自己攢著做私房錢。

聽到這裡,謝氏心裡也樂呵,心裡想這連氏那是恨不得把家裡每一個銅板都捏在手裡,沒想到這回做刺繡的錢居然會不捏住了!

爲(wèi)此,謝氏乾脆不讓張蓮兒做任何家務(wù),只讓她專心繡花賺錢呢。

而張樂兒心裡也羨慕的緊,這些日子都跟在張貞娘身邊學(xué)習(xí)刺繡。

聽到張沁兒問起,張樂兒不覺撇嘴說:“誰受的住!一天到晚的低頭繡花,我眼睛都疼了,脖子胳膊酸的要命,小姑姑和蓮兒姐又個是悶的,極少說話,我待的膩煩呢!”

張沁兒聽了,不由得撲哧一笑,這也是她知道刺繡能夠賺錢,卻沒打算靠刺繡賺錢的理由!一來是她針線只限於縫衣服,繡花對她來說太難了,再者這做繡活一夜暴富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雖然能夠攢些錢,但是那也是細(xì)水漫流。

張樂兒話鋒一轉(zhuǎn),又說:“不過上次賣了繡活之後,小姑姑手裡就有一百文了呢!就是蓮兒姐也有五十文!”

話語中不難發(fā)現(xiàn)透露著羨慕,對於張樂兒來說,一百文就是一筆大數(shù)字了!那也是張貞娘做了半個月活做出來的。

看了一眼四周,永安帶著福兒小寶在摘金銀花,只有她和張沁兒走在一起,心裡遲疑了一下,然後決定對張沁兒說:“沁兒,我娘也想刺繡!”

張沁兒一愣,隨即明白張樂兒的意思了。

馮氏的繡活比起楊氏來說,要好上一些,楊氏未出嫁的時候,繡活也可以,只是出嫁之後,被連氏折騰著,加上沒少做家務(wù),這繡活慢慢的就落下了。

不過馮氏是媳婦,她要是刺繡的話,連氏估計就不會不要她的錢,這是必須要上交的!

“三嬸想攢些錢?”張沁兒低聲問張樂兒。

張樂兒沒好氣的說:“誰不想攢些錢啊!只是我現(xiàn)在的繡活拿不出手,所以我娘也沒好用我的名義做繡活。”

張沁兒想了想,就說:“這好說!要是三嬸想繡的話,就讓她放在小姑姑那裡,一來小姑姑手藝好,就算多繡了一些,奶奶也不會起疑心,二來小姑姑是個嘴緊的人,不會說出來。”

張樂兒眼睛一亮,她只想到自己娘做繡活只能夠算在自己身上,卻沒有想到還有小姑姑!於是高興的說:“這法子好!下次你去縣城賣了繡活就多拿些布料回來!”

去縣城賣繡活都是張沁兒出面的,賣了繡活之後,也要去看看張志仁和張志禮,有時候還會遇到鄭成凱,而有幾次更是虧了鄭成凱送她的竹笛,讓她不用忌憚在縣城遇到不長眼的人。

而錦繡綢緞的繡娘在收到張貞娘她們的繡活之後,結(jié)算了錢,就可以免費從店裡拿布料回去繡,所以這買布料的錢就省下了不少。

張沁兒想了想,估摸著也有十天沒有去縣城了,張貞娘她們也攢了幾個荷包和帕子,而家裡的蘑菇因爲(wèi)近來天氣溫暖,早已經(jīng)長出一大片,於是就說:“好吧,過幾天我就去縣城一趟,賣了小姑姑她們的繡活,就多拿些布料回來。”

“嗯!”張樂兒高興的點了點頭,心安了不少。

不過張沁兒看著她的笑臉,心裡卻不跟著開心,連氏那人她是知道的,要是知道馮氏偷偷的做繡活攢私房錢,指不定得怎麼折騰馮氏呢!

想對張樂兒說,又覺得張樂兒性子跳脫,還不如這話直接對三嬸說的好,心裡想著,也就不再開口,動手摘起金銀花來,今天早上下了一場細(xì)雨,此時花瓣上溼漉漉的,看上去更爲(wèi)嬌柔豔麗。

瞥眼看了下福兒她們,忙開口說:“要摘這種半大的花苞,那些盛開的金銀花少摘一些!”

福兒低頭看了眼自己籃子裡的金銀花,不好意思起來,她只顧著多摘一些,沒有注意要摘半開不開的花苞呢,於是乖巧的說:“姐,知道了。”

幾個人默默的在山間摘著金銀花,不時說上幾句,忽然永安又發(fā)出驚喜的聲音:“姐!有吃的!”

聽到有吃的,幾個人都不覺亮了眼睛,果然生活的貧瘠讓大家對‘吃’這個字特別的敏感,尤其是這個年代小孩子都是沒有零食吃,能夠吃上一塊糖,都得等到過節(jié)過年呢。

幾個人忙走到永安的身邊去,只見他站在一棵長著刺的灌木下,那灌木上結(jié)著小小的紅色果子。

一看見那果子,張沁兒就陷入前世小時候的回憶中,那時候最喜歡就是去山裡摘這種紅色泡吃了!長在灌木樹上的是可以吃的,還有一種是長在地上,像個小草莓一樣,不過那種叫做“蛇泡”據(jù)說是蛇吃的,人是不可以吃的。

摘下一顆紅色的熟透的泡,張沁兒放進(jìn)嘴中,輕輕一咬,酸甜的汁水就蔓延整個口腔,給人帶來一種悠久的回憶。

“好吃!已經(jīng)熟了,大家都來摘吧!”試吃完畢,張沁兒就吩咐著大家過來摘著吃,因爲(wèi)早晨下了一場雨,而這座山又環(huán)境好的沒法說,樹上的泡也顯得十分的乾淨(jìng),不用清洗,直接放進(jìn)嘴裡吃就可以了。

永安已經(jīng)迫不及待了,零食的匱乏令他總是把主意打到山林裡頭,春天山裡還是有很多吃的,比如牛屎抽,它的花蜜特別多,吃起來很是清爽,並且也是一味中藥。

另外毛尖的芯也是可以吃的,長條如棉花的東西,入口軟綿清甜,還有一種刺苔,是一種帶刺的灌木,春雨之後長出的嫩芽,剝開刺皮,吃起來十分的脆甜,這些山裡出產(chǎn)的‘零食’人氣很高,村裡的孩子們也忘記玩泥巴扮家家,而是一起到山腳下轉(zhuǎn)悠著找各種能吃的東西。

“我記得茶樹也會結(jié)一種泡。”張沁兒一邊吃,一邊記憶起前世童年的回憶。

“茶樹?是清明的時候摘的那種嗎?”永安擡眼望去,眼中閃爍著渴望和期待。

“不是。”張沁兒搖了搖頭,說:“是去年我們撿茶樹籽的那種茶樹!到了春天有些葉子會變異,然後長出來硬硬的,脆脆的,等長大了,就會變成白色的泡,這個時候吃就特別的綿軟可口。”

“這個時候有的吃嗎?那我們?nèi)フ艺遥 庇腊猜牪坏健儺悺鞘颤N,只知道他又可以找到一樣能吃的東西了,心裡特別的興奮。

張沁兒仔細(xì)的想了想,卻記不清這個時候有的吃沒,只記得自己前世小時候跟著同學(xué)一起去山裡尋找過,於是說:“今天不行,先把這些金銀花摘了!過兩天吧,葉子硬硬的時候吃起來也澀。”

聽罷,永安只好按捺住心裡的渴望,兩隻手靈活的摘著泡,因爲(wèi)猴急,手臂上被樹枝上的刺刮到,留下細(xì)長的條子,有些甚至泛著紅色的血珠。

張沁兒見狀,忙說:“小心些,別傷著了,血可珍貴了!”

營養(yǎng)本來就不足,更不能夠浪費血液了!

永安被訓(xùn)了,忙小心手上的動作,只是有幾顆又紅又大的泡藏匿在層層危機之中,讓他想摘卻沒想法摘,弄的心癢癢的。

除了成熟變紅的泡,樹枝上掛著的更多是沒有成熟的,還是很硬的黃色的,這種泡吃起來味道不好,還酸澀,就要等到它成熟在吃。

“行了,等明後天再來吃吧!這些還要等幾天才能夠熟呢!先去摘金銀花去!”張沁兒看見永安猶自不甘的神情,不由得好笑,用手敲了敲他的頭,硬是拉著他離開了。

張樂兒吃了甜美的泡,心情也舒暢了不少,感嘆著:“沁兒,你說我們傢什麼時候才能夠過上好日子呢!以前我還能夠時常吃到糖呢!”

“會有好日子過的!你沒有聽過一句話嗎?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我們那麼苦都熬過了,以後日子會越來越好。”

張樂兒想起逃荒一路上的遭遇,頓時心裡又覺得滿足起來,雖然現(xiàn)在錢財不多,糧食也只是夠吃粥,不過好歹有了青磚屋子住了,不是嗎?

不過張樂兒又感慨著:“我爹每個月有一兩二呢!要是這錢不用交給奶奶,自己能夠用該多好啊!”

“樂兒姐,你這是想分家呢!”沁兒還沒有說什麼,永安忽然冒出這麼一句話來,張沁兒也不由得看著張樂兒,她知道張樂兒爲(wèi)人嬌氣,有些小脾氣,不過心底也是個有主意的,不妨聽一聽她的想法。

張樂兒聽到‘分家’兩個字,眼睛頓時亮了,頗有些後知後覺的說:“哎呀!我怎麼沒有想到可以分家呢!要是分家之後,我爹的銀子不就是我的了嗎?”

張沁兒看著她那天真可愛的模樣,不由得笑了,想起晗生聽到‘分家’時的反應(yīng),那可真是兩種極端了!

不過張樂兒畢竟還不是特別天真的人,高興之後,就想起家裡的情況,不由得嘴角下拉,說:“就是不知道分不分的了呢!要是能分,我肯定是高興的,以前我娘就想分家呢!”

張沁兒倒是嚇了一大跳,以前還在徐州村裡的時候馮氏就想分家了?

看見張沁兒的神色,張樂兒有些尷尬,知道自己說漏嘴了,不過又想到張沁兒最近所作所爲(wèi),也就不怕她去連氏那裡說嘴,索性痛痛快快的說了出來:“以前我爹在鎮(zhèn)上藥鋪做事,錢銀沒有現(xiàn)在多,只有一兩,不過有時候會接私活,每個月也能夠弄回一兩五錢左右,運氣好,還能夠弄回二兩多呢!加上我娘做的針線,日子算可以的,但是……大伯和俊峰哥不是要讀書麼,我爹每個月就要給奶奶一兩銀子,這樣一來,我們家除了吃的,都沒有攢下別的錢了。”

提起以前的日子,張樂兒心裡也悶悶的,看了眼張沁兒和永安還有默不作聲的福兒,又說:“你們以爲(wèi)我住在鎮(zhèn)上,日子就好過嗎?也不過是比你們好上一些,我娘不用被奶奶折騰而已。”

張沁兒有些默然,在沒有家變之前,那時候的張家還是馬家,是一個傳統(tǒng)的封建家庭,張老頭也是一個傳統(tǒng)的封建家長,重視長子長孫,對家人受到的不公平裝聾作啞,只認(rèn)爲(wèi)能做事的,那就多做一些事,能賺錢的,那就多賺一點錢,而那不能做事不能賺錢的,也只好不做事不賺錢,總之有張志仁和張志禮兩個兄弟撐著,整個家庭的情況不會發(fā)生變化。

“那時候我娘就在想,要是能夠分家,不用供著大伯一家讀書花費,我們一家的日子才能夠越過越好呢,我娘私底下就說我爹苦命的很,長到七八歲時,家裡最苦,大伯依舊要讀書要花錢,交了學(xué)費之後,就養(yǎng)活不了我爹,只好送我爹去鎮(zhèn)上做學(xué)徒,一生都苦的很呢。”

打開了話匣子,張樂兒似乎找到了吐苦水的地方,一股腦就將以前藏在心裡的話通通說了出來“那個時候我爹也是想分家的,只是二叔是有秀才功名,而大伯又一心想走科舉做官,這個時候分家是不可能,所以也就沒有提了。”

張樂兒諷刺一笑,說:“以前家裡有多少田地,多少進(jìn)項裡面也是知道的,如果不是二叔在私塾做夫子賺到錢,加上我爹做藥鋪做事賺到錢,家裡供得起大伯父子讀書嗎?分家……嘿嘿,就算分家不會影響仕途,爺爺奶奶也是不會分家的,分家之後,沒有我爹和二叔的供養(yǎng),大伯一家怎麼過日子?”

張樂兒這話雖然偏激,但是也在理,張沁兒細(xì)細(xì)思索,又從原主身上的記憶中得知,張樂兒說的這一切都是真的!

看著張樂兒激憤的表情,張沁兒也決定說出自己的想法:“樂兒,我也想分家!不如咱們謀算一下,找個時機讓爹孃出面提出分家吧!”

張樂兒被張沁兒的話嚇了一跳,她原本只是想吐苦水而已,沒想到張沁兒居然現(xiàn)在說想分家,仔細(xì)想了想,就說:“你是說真的?”

永安插嘴:“當(dāng)然是真的!我和我姐老早就想分家了,奶奶也太偏心了!”

永安還小,看問題不全面,他想分家,不過是因爲(wèi)連氏的偏心而已,而張沁兒和張樂兒想分家,卻是因爲(wèi)自己的‘小家’被‘大家’拖累,想各自過自己的好日子。

福兒更小,她只知道跟著哥哥姐姐就是對的,仰天笑著說:“分家好!”

也許分家之後,她就不用天天撿那麼多柴了,也許能夠和黃小丫去玩了吧,她在心裡想著。

“哈哈!”忽然張沁兒和張樂兒都笑了起來,這是怎麼了,居然兩房小孩子先聯(lián)合起來說分家的事情了。

笑過之後,張沁兒就說:“我本來計劃秋後分家,因爲(wèi)現(xiàn)在家裡底子薄,我爹和三叔都才找到事情做,還沒有穩(wěn)定,秋收之後,家裡有了糧食和錢銀,這個時候提出分家,估計爺爺會同意一些。”

張樂兒沒有想這麼清楚,只說:“我覺得越快越好,不過能夠分家就很好了!”

“這就要看你怎麼說服三叔了,如果三叔同意,那樣才能夠順利分家呢。”張沁兒說。

張樂兒卻揚起下巴,帶著幾分傲嬌的氣質(zhì):“我爹好說的很!他老早就想分家了,你還是想想怎麼說服二叔吧!我雖然不常和二叔相處,也知道二叔的迂腐味散的老遠(yuǎn)呢!我估摸著就是爺爺同意了分家,二叔還不同意呢!”

張樂兒這麼一說,張沁兒頓時提起一股氣來,又重重的放下,她說的沒錯!自己的老爹孝悌仁義俱全,想要他說分家,還真是一件難事!

於是沒好氣的白了眼張樂兒,張樂兒看到張沁兒吃憋,頓時捂嘴笑了起來。

“摘金銀花吧!分家的事情慢慢來,反正也急不得!”想起張志仁來,張沁兒不由得鬱悶起來,伸手去摘那半開未開的金銀花來。

永安沒聽太明白,大意就是自己的爹恐怕不太同意分家,於是自告奮勇的說:“姐,我來和爹說!爹喜歡我!”

張沁兒也照樣白了眼永安,說:“爹喜歡你哥!”

這是實話,永安的性子太跳脫太頑皮,識字不全,握筆沒有耐心,張志仁這樣的酸腐秀才,是萬萬不會喜歡,而晗生那種穩(wěn)重的性子和學(xué)習(xí)的悟性更得張志仁的心,只是張志仁雖然心中有一套準(zhǔn)則,好歹沒有表現(xiàn)出很偏心的行爲(wèi)出來,對張沁兒福兒幾個丫頭也是關(guān)愛有加。

第3章 一家子極品第97章 消息第208章 年間瑣事第130章 上山打虎第214章 說時事第384章 想通第148章 烏桕蛹第327章 蓮兒婆婆第381章 昏迷第499章 暗暗努力第419章 想不通第202章 貞娘成親第464章 我是被逼的第226章 難得醉一場第126章 說服志仁第325章 回來啦第152章 連氏悔婚第331章 金秋第233章 養(yǎng)小弟的好處第182章 再次造紙第133章 鬧事第406章 解決烏桕籽問題第222章 買到蟹苗了第254章 蝗災(zāi)爆發(fā)第495章 對峙第221章 春計第366章 發(fā)現(xiàn)第141章 做肥皂蠟燭第40章 剝棕皮第295章 親事已定第291章 想法子第207章 年味第473章 代替受刑第213章 成凱的迷惘第498章 尋找突破口第334章 結(jié)識第12章 姓氏變更第402章 嘗試第487章 此花和彼花第368章 心儀第127章 上山找人第475章 想不起來了第497章 鄭伯景派了幫手過來第321章 見面不識第181章 造紙第316章 吃食第473章 代替受刑第279章 話中帶刺第465章 家門不幸第281章 做地主第202章 貞娘成親第282章 解決問題第481章 魂歸而去第269章 熬製紅糖第159章 元宵佳節(jié)第163章 趙家事第430章 上門做客第423章 掐架第9章 洪水第264章 拉進(jìn)距離第478章 你娶我就嫁?休想第483章 婆媳難題第490章 押回山寨第257章 收割甘蔗第44章 收穫頗豐第106章 落水要下石第115章 月掛樹下第278章 要小弟弟第401章 誤會第303章 安心第161章 忙碌的春天第419章 想不通第294章 無奈第202章 貞娘成親第249章 來客第394章 趨利第334章 結(jié)識第339章 準(zhǔn)備洽談第172章 煮玉米第336章 拜訪劉家第446章 棉花第105章 凱小子倒了黴第70章 助人第295章 親事已定第330章 臉皮厚第383章 主動提第183章 摘蓮子挖藕第145章 失口第228章 奪利第477章 你知我知第155章 休妻否第401章 誤會第340章 事成第121章 遇蛇七十七章 買賣第452章 睜眼瞎說第19章 安排活計第58章 殺豬菜第353章 晚飯第190章 待遇優(yōu)渥
第3章 一家子極品第97章 消息第208章 年間瑣事第130章 上山打虎第214章 說時事第384章 想通第148章 烏桕蛹第327章 蓮兒婆婆第381章 昏迷第499章 暗暗努力第419章 想不通第202章 貞娘成親第464章 我是被逼的第226章 難得醉一場第126章 說服志仁第325章 回來啦第152章 連氏悔婚第331章 金秋第233章 養(yǎng)小弟的好處第182章 再次造紙第133章 鬧事第406章 解決烏桕籽問題第222章 買到蟹苗了第254章 蝗災(zāi)爆發(fā)第495章 對峙第221章 春計第366章 發(fā)現(xiàn)第141章 做肥皂蠟燭第40章 剝棕皮第295章 親事已定第291章 想法子第207章 年味第473章 代替受刑第213章 成凱的迷惘第498章 尋找突破口第334章 結(jié)識第12章 姓氏變更第402章 嘗試第487章 此花和彼花第368章 心儀第127章 上山找人第475章 想不起來了第497章 鄭伯景派了幫手過來第321章 見面不識第181章 造紙第316章 吃食第473章 代替受刑第279章 話中帶刺第465章 家門不幸第281章 做地主第202章 貞娘成親第282章 解決問題第481章 魂歸而去第269章 熬製紅糖第159章 元宵佳節(jié)第163章 趙家事第430章 上門做客第423章 掐架第9章 洪水第264章 拉進(jìn)距離第478章 你娶我就嫁?休想第483章 婆媳難題第490章 押回山寨第257章 收割甘蔗第44章 收穫頗豐第106章 落水要下石第115章 月掛樹下第278章 要小弟弟第401章 誤會第303章 安心第161章 忙碌的春天第419章 想不通第294章 無奈第202章 貞娘成親第249章 來客第394章 趨利第334章 結(jié)識第339章 準(zhǔn)備洽談第172章 煮玉米第336章 拜訪劉家第446章 棉花第105章 凱小子倒了黴第70章 助人第295章 親事已定第330章 臉皮厚第383章 主動提第183章 摘蓮子挖藕第145章 失口第228章 奪利第477章 你知我知第155章 休妻否第401章 誤會第340章 事成第121章 遇蛇七十七章 買賣第452章 睜眼瞎說第19章 安排活計第58章 殺豬菜第353章 晚飯第190章 待遇優(yōu)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州市| 文昌市| 鹤山市| 金华市| 枣阳市| 巢湖市| 长汀县| 上犹县| 涟水县| 文登市| 张家口市| 巨鹿县| 南阳市| 新源县| 宁国市| 台南县| 五原县| 武威市| 杭锦旗| 博罗县| 南涧| 始兴县| 洪洞县| 陆丰市| 砚山县| 裕民县| 大悟县| 宕昌县| 开化县| 安乡县| 工布江达县| 时尚| 敦化市| 资阳市| 宜川县| 耿马| 沿河| 阿坝| 白沙| 乌兰浩特市| 芜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