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35章 威嚴

第735章 威嚴

梅城左右看了看,衆人全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他不由得又在心裡嘆了口氣。

禮樂崩壞,莫過於此了!

等到衆人祭拜過趙翌,就要按照以日代月國喪二十七天了。因趙翌之前秘不發喪,所以內閣和禮部需要按照周禮定出具體哪天定爲趙翌的忌日。若是以趙翌實際賓天的日期來算,國喪都快要完了,怎麼向民衆交待,也是件事。

姜憲看著他們在趙翌的靈前爭來爭去的,她突然想起自己的前世,那麼多連自己都沒有弄清楚的謎團,還有對李謙沒有辦法宣之於口的愛慕,一輩子,就像一個謊言,她想想趙翌的一生,何嘗不是如此?

他生而不歡,難道在死後連忌日也要作假不成?

她感同身受,悲傷如潮般漫洗過她的心房。

姜憲慢慢地走上前幾步。

原本喧鬧的齋宮頓時寂靜無聲,衆人的目光也都落在了她的身上。

她輕輕地道:“就按照原本大行皇帝駕崩的日子算做忌日,從今天開始算國喪二十七天,聖旨上只管說大行皇帝是因爲內憂外患而賓天,留下遺詔,不驅除韃子不準發喪,誓與京城共存亡。皇長子代大行皇帝在萬壽山曹太后膝下盡孝,鎮國公不敢違逆,迎皇長子進宮繼承大統之後才發喪。”

汪幾道擡頭望著她一愣。

這樣一來,趙翌就變成了一個勤勉盡職的好皇帝。

事情能這麼簡單嗎?

起居錄怎麼改?溢號封什麼?

這都成了一個大問題。

婦人弄權就是這麼多的麻煩。

什麼也不知道,偏偏還在這些小事上固執的很。

他還得絞盡腦汁的說服她。

最麻煩的是,若趙翌的喪事照著姜憲說的辦,就爲姜鎮元澄清了——他是照著大行皇帝的遺詔辦事,京城被破,與他沒有半點的關係,卻給現在的小皇帝趙璽留下了一個隱患。

趙翌死的時候趙璽並不在身邊,而是遠在萬壽山,代趙翌在曹太后面前盡孝,這就說明了趙璽雖是皇長子,但並不受趙翌的重視與喜愛,而且曹太后遇難,趙璽卻活了下來,誰能證實這個被太監送到嘉南郡主面前的皇長子就是趙翌的骨血呢?

姜憲不是堅定不移地要拱趙璽上位,甚至不惜圍殺了遼王麼?

她爲何又給趙璽留下如此隱患呢?

這件事一旦傳出去,汪幾道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市井街巷裡立刻會傳出無數個版本,甚至若干年之後,會被人含沙射影的編成大鼓、戲劇四處傳唱。

趙璽長大了若是知道這件事,不知道是怎樣一副表情?怎樣的心情?

汪幾道只要想想就覺得心情有些複雜。

他很想聽聽李瑤會怎麼說。可因爲他之前的失策,姜憲開始重用李瑤,他若是繼續在這件事上保持沉默,那他的內閣首輔真的只能讓位了。

汪幾道的目光不禁朝趙璽望去。

趙璽畢竟年幼,還不知道所謂的皇帝代表著什麼。

他天還沒有亮就被叫起來,被閔州反覆叮囑快一個時辰的“今天我們要出去,出去之後你一定要聽你姑母的話”,情緒本就頗爲緊張,又經歷了遼王被殺,他被衆人簇擁著舉行了一個簡單的繼位儀式,被抱到齋宮來祭拜趙翌……早已是又餓又累,忍不住小聲地問閔州“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回去,我要去太皇太后那裡”。

到了太皇太后那裡就有好吃的,有香軟軟的被子,就不用餓著累著了。

他不敢跟一直板著臉的姜憲說,只好去吵鬧閔州。

閔州早被姜憲嚇破了膽,姜憲沒有發話,他哪裡敢主動向姜憲說起這些,也就只好不停地輕聲哄著趙璽,拍著趙璽的背把他給哄睡著了。

睡著了,就不會吵了,也不會喊餓了。

汪幾道就只看到了一個趴在太監肩頭睡著了的小孩子。

他在心裡輕嘆著搖了搖頭。

以姜憲的心性,這孩子能不能長大還兩說。

而且大行皇帝還有一份遺詔在她的手裡,寫的是什麼她應該很清楚。但趙璽繼位之後,她立刻就把那份遺詔封存,當著大殿上衆臣的面放在了金鑾殿那個“正大光明”的匾額上,只說若是趙璽夭折,纔可以打開這份遺詔。

尋常人理解,姜憲這麼做肯定是在威脅那些對趙璽不懷好意的人,若是像遼王那樣的謀逆,就算是趙璽死了,有趙翌的別一道繼位遺詔在,也不可能做皇帝。

但姜憲這個女子從來不是尋常的人,她這麼做,汪幾道只感覺到膽戰心驚,覺得她這是在早埋伏筆,在爲以後做打算。

偏偏他們不知道趙翌第二份遺詔是怎麼寫的,不然就可以揣摩一下姜憲到底有什麼打算,從而加強防範了。

這個女人真是讓人頭痛!

不過,最頭痛的應該是簡王吧?

他看了眼簡王。

簡王已經不能掩飾情緒,臉陰得像六月裡大風暴來臨之前的烏雲一般。

汪幾道的心情終於好了一點。他儘量讓自己的聲音變得溫和一些,慢條斯理地道:“郡主,那若是這麼發喪,皇上的起居錄那裡……”

他決定壓著李瑤,卻也沒打算就這樣放過姜憲。

她不是要干政嗎?那就準備處理這些國家大事吧!

他們這些大學士在剛入閣的時候都有幾天的不適應,何況她一個還不到二十歲,從來沒有處理過政事,一直被人嬌寵著長大的女子!

汪幾道瞥了李瑤一眼,眼底閃過一絲志得意滿。

李瑤皺眉。

汪幾道這問題問得太刁鑽了。

趙翌的死不僅涉及到這些所謂起居錄、溢號的事,還涉及到後人給趙翌蓋棺論定的事,以趙翌的所作所爲,不被算做昏君就是好的,他們怎麼能篡改歷史,做歷史的罪人呢?

他上前就要說話。

誰知道姜憲看也沒看他們一眼,冷哼了一聲,徑直道:“起居錄上該怎麼寫就怎麼寫,可國喪的公告卻必須要照著我的寫。這與起居錄有什麼關係?難道今天發生的事還沒有記入起居錄嗎?翰林院負責編修起居錄的人在哪裡?你們可有照實記錄下今天所發生的事?”

有官員戰戰兢兢地站了出來,低著頭顫抖地道:“今天還沒有記錄!”

也就是說,該怎麼記錄,聽姜憲的。

汪幾道等人都對那官員怒目以視。

姜憲卻很滿意。

這纔是臣子應該有的態度。

她和顏悅色地道:“該怎麼寫就怎麼寫!這是給你們這些讀書人看的。至於百姓,只關心自己家的米糧夠不夠吃,誰還會爲了這些事去謀逆不成!”

親們,今天的更新!

O(∩_∩)O~

(本章完)

第608章 高朋第650章 得罪第406章 回京第714章 必須第843章 頻繁第796章 輕視第458章 來信第659章 長幺第874章 兄弟第977章 佳節第69章 跳出第620章 嬉鬧第838章 身外第459章 提醒第457章 交往第80章 姜律第1000章 開始第943章 孩子第193章 際會第149章 馬車第159章 偏差第46章 後手第620章 嬉鬧第1101章 輕鬆第868章 非議第528章 打聽第373章 含酸第141章 痛苦第809章 鐵礦第1105章 引來第794章 宴會第1129章 南下第318章 母女第866章 未成第1065章 水軍第1000章 開始第634章 事發第458章 來信第983章 執念第263章 困惑第407章 湯山第900章 敗興第575章 說話第587章 如期第902章 求訴第873章 攀比第359章 牛家第406章 回京第639章 結局第1141章 將計第644章 可用第390章 不定第941章 主意第106章 宮宴第811章 暫別第889章 大勝第578章 留下第131章 支招第980章 一塊第581章 調侃第460章 突至第426章 唱和第451章 爭取第339章 魯家第1035章 交鋒第415章 水路第896章 孤單第489章 偶然第578章 留下第92章 相求第1110章 動手第309章 青鳥第745章 廷議第658章 新婦第554章 母子第883章 搖擺第1112章 南北第960章 迴旋第968章 喜逢第876章 打人第1104章 梧桐第9章 皇上第683章 疑問第301章 虛無第517章 傷心第1057章 丟臉第950章 不好第625章 秋後第557章 訴苦第105章 小年第753章 佳偶第1054章 如果第747章 屈服第665章 夫人第931章 之際第493章 解開第735章 威嚴第1015章 不顧第863章 相求第898章 來風
第608章 高朋第650章 得罪第406章 回京第714章 必須第843章 頻繁第796章 輕視第458章 來信第659章 長幺第874章 兄弟第977章 佳節第69章 跳出第620章 嬉鬧第838章 身外第459章 提醒第457章 交往第80章 姜律第1000章 開始第943章 孩子第193章 際會第149章 馬車第159章 偏差第46章 後手第620章 嬉鬧第1101章 輕鬆第868章 非議第528章 打聽第373章 含酸第141章 痛苦第809章 鐵礦第1105章 引來第794章 宴會第1129章 南下第318章 母女第866章 未成第1065章 水軍第1000章 開始第634章 事發第458章 來信第983章 執念第263章 困惑第407章 湯山第900章 敗興第575章 說話第587章 如期第902章 求訴第873章 攀比第359章 牛家第406章 回京第639章 結局第1141章 將計第644章 可用第390章 不定第941章 主意第106章 宮宴第811章 暫別第889章 大勝第578章 留下第131章 支招第980章 一塊第581章 調侃第460章 突至第426章 唱和第451章 爭取第339章 魯家第1035章 交鋒第415章 水路第896章 孤單第489章 偶然第578章 留下第92章 相求第1110章 動手第309章 青鳥第745章 廷議第658章 新婦第554章 母子第883章 搖擺第1112章 南北第960章 迴旋第968章 喜逢第876章 打人第1104章 梧桐第9章 皇上第683章 疑問第301章 虛無第517章 傷心第1057章 丟臉第950章 不好第625章 秋後第557章 訴苦第105章 小年第753章 佳偶第1054章 如果第747章 屈服第665章 夫人第931章 之際第493章 解開第735章 威嚴第1015章 不顧第863章 相求第898章 來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边| 洪江市| 江永县| 大洼县| 广饶县| 会东县| 铁力市| 利川市| 深泽县| 金沙县| 罗山县| 肃宁县| 福清市| 长丰县| 红安县| 永安市| 南京市| 南昌市| 莱西市| 新丰县| 汨罗市| 昌乐县| 睢宁县| 佛教| 灵寿县| 吴旗县| 英德市| 梁河县| 新竹市| 新竹县| 恩施市| 澎湖县| 龙山县| 高雄县| 定远县| 昭觉县| 霍州市| 巴楚县| 宝丰县| 依兰县| 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