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章 軍算

姬成玦回來得很晚,

晚到鄭伯爺晚食都吃了很久,瞎子都在準備夜宵了他纔回來。

一回來,就直奔鄭凡所住的院子,連平日裡一回家就必然先去看自己的兒子這個鐵律都破掉了。

身子往坐墊上一扔,

姬老六雙手撐在地上,

長嘆道:

“累死了。”

鄭伯爺無動於衷,繼續(xù)喝茶,大澤香舌沒了,但姬老六家裡可不缺好東西,鄭伯爺不喜歡喝茶,但喜歡喝貴。

姬老六等了等,見鄭伯爺連一聲安慰都沒有,不由得有些哀怨,道:

“本來今兒個就很忙了,繼續(xù)拆東牆補西牆,好不容易拾掇好了,偏偏父皇又來了,得,大家就繼續(xù)忙到了現(xiàn)在。”

戶部,上需要餵養(yǎng)其他六部,下,地方州縣賑災(zāi)各地軍頭都嗷嗷待哺,偏偏大燕現(xiàn)在攤子鋪得極大,戶部需要不斷地寅吃卯糧甚至還得去和各方討價還價。

說是滿堂朱紫貴,但爭起預(yù)算額度時,比菜市場罵街的還要光棍。

“忙什麼?”鄭伯爺問道。

“父皇想要問軍算。”

“軍算?”

軍算,算是燕地朝堂這邊的說法,源自於早年間的戰(zhàn)爭模式特性,打仗前,皇帝和各大門閥一起籌算糧草軍械兵員等等,大家一起算出一個章程然後再發(fā)兵。

簡而言之,就是大家合計合計,打一場仗,需要多少錢糧人力。

姬老六知道鄭伯爺想問什麼,道:“父皇沒說要打哪裡,只是讓我們算一算。”

“哦?算出什麼來了?”

“肯定是什麼都算不出來啊,現(xiàn)在維繫這個攤子都極爲不易了,哪裡還能來空餘的錢糧去打仗,這可不是小打小鬧。”

類似大皇子和鍾天朗在南望城邊境線小股騎兵廝殺的,只能叫小孩子過家家,沒動用超過兩萬兵馬以上的規(guī)模且時間超過一個月的調(diào)動,其實都上不得燕皇的檯面。

“其實,要打不是不能打。”鄭伯爺一邊喝著茶一邊說道。

姬成玦笑了笑,道:“咱是大燕國,又不是大燕寨,總不能次次都賭上家當博一場吧?”

正如鄭伯爺所說的,打,是能打的。

現(xiàn)在是寅吃卯糧,要打的話,就將各種稅收先收他個四五年之後,對各地塢堡、商賈直接進行軍需徵收,對城鎮(zhèn)村落的民夫,進行強行超出限度的勞役;

總之,就是透支整個大燕的未來,強行賭上一場。

這一招,其實之前燕國就已經(jīng)用過了。

這頭,馬踏門閥一結(jié)束,鎮(zhèn)北侯顧不得細細清理,直接調(diào)兵迴轉(zhuǎn)銀浪郡和靖南侯合兵一處,開始了對乾對晉的征伐。

對乾一路,打到了上京城下;

對晉一路,則直接打崩了大半個晉國。

然後靠著對外戰(zhàn)爭輝煌勝利所帶來的威望,燕皇上壓制朝堂,君權(quán)鼎盛,下慰藉黎民,對外戰(zhàn)爭的勝利使得百姓們可以暫時忽略掉生活水平的下降。

然而,姬成玦畢竟是個“生意人”,生意人有個基本特點,一個是保本,本是東山再起的可能,一個是穩(wěn)定,可以持續(xù)地收入和發(fā)展。

動不動就賭上身家性命求翻身這類的,其實本質(zhì)上還是沒脫離光腳的範疇。

“我就怕父皇,真的要打算這麼做。”

“陛下要做,就做唄,你能攔得住?”鄭伯爺調(diào)侃道,“難不成你姬成玦要率一衆(zhòng)大臣,跪到宮門外請願?

這不是你姬老六能幹出來的事兒啊。”

“我姓姬,我是個燕人。”姬成玦說道。

鄭伯爺伸手捂住自己的胸口,

也是很認真地道;

“我也是燕人。”

“大燕,其實可以穩(wěn)一穩(wěn)的。”姬成玦道。

“這是你的看法,你覺得你能力很強,自然希望等自己坐上那個位置後,局面能比現(xiàn)在好一些,甚至,你可能還會有一些私心,要是陛下將事情都辦完了,等你坐上那個位置後,發(fā)現(xiàn)自己無事可幹了,那得多無趣?

億兆生靈,能坐上那個位置的能有幾個?

承天之幸,既然坐上去了,總得做些青史留名的事兒,最起碼,得留一些故事給後人看。

但站在陛下的角度,他可不會這般想。

他好不容易馬踏門閥集權(quán)於掌,不趁此機會一舉蕩平整個東方,一統(tǒng)諸夏,陛下能甘心麼?

合著辛辛苦苦殫精竭慮大半輩子,

只爲了給別人做嫁衣?

哪怕這個別人,是自己的兒子。”

姬成玦瞇了瞇眼,看著鄭凡。

鄭凡繼續(xù)道:

“誠然,這個世上大部分父母,是那種願意將自己的一切都獻給孩子的,自己的財富,自己半生積蓄,甚至,是自己的命………

但,怎麼說呢,我不是這種父母。”

“你還沒有孩子。”

“不,我覺得以後就算我有孩子了,我也不會………”

“等你有孩子了再說。”

“你讓不讓我說話了?咱們兩三年好不容易見一次,合著要和你說話我還得回去先生個娃再過來繼續(xù)說是吧?”

“行行行,你說你說。”

姬成玦趕忙服軟,其實,很長時間裡,他一直覺得鄭凡這個人,很是自在,而且,近乎全能。

會打仗,

會做人,

會牧民,

會做詩,

古往今來,精通上述一項者,可留名;精通兩項者,那必然是文武全才,可記濃墨一筆。

但在這件事上,姬成玦覺得鄭凡錯了,沒孩子前,他其實和鄭凡一個想法,但孩子剛誕生起,確切地說,當自己媳婦兒懷孕那一刻起,他的想法,瞬間就不一樣了。

靖南侯爲何要將兒子養(yǎng)在鄭凡那裡?

說真的,

以靖南侯如今的地位和威望,

就是將兒子養(yǎng)在自己身邊,

誰能阻攔?

誰敢阻攔?

誰有那個資格去阻攔?

有了孩子後,姬成玦才明白了一些靖南侯此舉的深意。

這邊,

鄭伯爺還在繼續(xù)自己的話:

“憑什麼給孩子啊,誰都是活這一輩子,誰也就只有這一輩子,怎麼著也不能虧待了自個兒不是。”

姬成玦點點頭,道:

“是是是。”

“你很敷衍。”

“沒有。”

“你有。”

“好的,我有。”

鄭伯爺伸手拍了拍姬成玦的肩膀,道:

“其實,這只是其一,如果真的完全只是陛下私心,你姬老六,是可以帶著大臣們?nèi)m門口跪坐勸陛下不要窮兵黷武的。

實在是怕的話,嘿,讓太子牽頭嘛,你們兄弟幾個一個別落,全都一起去,陛下總不可能直接把你們兄弟幾個一鍋燴了。”

“哦?願聞其詳。”

“你不在軍中,對軍中的事情,可能總隔著一道,其實是看不真切的。

陛下想早點動手,在他在位時把事兒幹完,也是因爲陛下清楚,若是陛下他哪天不在了………”

“我自信,還是能穩(wěn)住局面的。”姬成玦開口道。

“我信,我信你的能力,否則我不會住你家裡,你要是沒那個本事,我老早就吃乾抹淨和你撇開干係了。”

“這話說得,可真露骨。”

“咱哥倆之間,這叫以誠相待。”

“行,你繼續(xù)說。”

“你能穩(wěn)住局面,我也信你有這個能力穩(wěn)住局面,但,你僅僅是穩(wěn)住。說句不好聽的,陛下在時,鎮(zhèn)北侯靖南侯永遠會站在陛下身後。

一如當年在皇宮內(nèi),陛下在前,兩位侯爺在後,再之後,是數(shù)千兩軍鐵騎。

但陛下若是不在了,誰能調(diào)動得起他們?

我說的不是那種調(diào)動,而是陛下說要收回地方治理權(quán),靖南侯毫無動靜,默認且配合了朝廷的這一舉措。

若是你在那個位置,你覺得,靖南侯會這般給你面子?

再說了,

大燕之幸,有兩位侯爺,一時將星璀璨,不趁著這個時候用兵,把該打的仗趕緊打掉,等以後,天知道還能不能再涌現(xiàn)出這一批近乎戰(zhàn)無不勝的帥才。

還有,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我就拿我舉例子,

如果那三位都不在了,

坐在龍椅上的,是太子亦或者是你姬老六,你知道我,平野伯,會馬上做什麼事?”

“會做什麼事?”

“聽聞你登基的激動消息,我很高興,當晚,雪海騎兵出城,直接掌控四方區(qū)域,將我的地盤,從一個點,直接拉出一個面。

附近的城池,必須由我駐軍,聽從我的號令。

然後,

上表,

向你表忠心。

我敢向你保證,絕大部分軍頭子,都會這麼做。”

“那,如果在那之前,讓靖南侯將靖南軍大部分轉(zhuǎn)移給你,完成交接呢?”

鄭伯爺“呵呵”了一聲,

道:

“那你死得更快。”

姬成玦對鄭凡翻了個白眼。

“門閥,其實不是最可怕的,因爲就算是當初鎮(zhèn)北侯和陛下演戲,鎮(zhèn)北軍隨時可能東進的那會兒,門閥們想要的,無非是讓陛下讓步一些,給南北二侯封王罷了,他們,根本就沒打算推翻你姬家。

但軍頭子坐大,就會迅速成爲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到時候,天子,就真的是兵強馬壯者爲之了。

另外,

乾人在編練新軍,楚國攝政王在打壓貴族勢力平穩(wěn)地進行集權(quán),乾楚二國的國力,確切地說,是拿來可以對外戰(zhàn)爭的力量,其實是在每日劇增的。

而我大燕,看似吞併了三晉之地,卻根本沒辦法調(diào)動晉地的力量來加持自己,我一路過來,各地駐軍雖然都有晉軍兵馬,但對晉軍,都是以提防爲主。

戰(zhàn)場上,

若是連自己的袍澤都要提防的話,那這仗,真的沒必要打了。”

“老鄭,你和我說這些,是什麼意思?”

鄭伯爺身子微微後靠了一些,指了指姬成玦,道:

“是誰先給我上藥的?如果我猜得不錯的話,陛下其實是知道,軍算是不會算出什麼結(jié)果的,因爲你姬老六和戶部,也沒辦法憑空變出錢糧民夫來,所以,陛下最後肯定讓你幫忙傳遞了一道………口諭。”

“張伴伴說過,你如果進宮,魏忠河可能就得靠邊站了。”

論揣摩上意,姬成玦自認爲是陛下的兒子,所以能做到,但鄭凡,可不是自己失散在外的兄弟;

但他依舊能做得讓人無可挑剔。

“我要是進宮,肯定得想辦法把你一起搞進來,咱倆一起去守皇陵去。”

“父皇的口諭………”

“臣鄭凡,恭請聖安。”

“死樣。”

“流程。”

“我家裡,沒密諜司的人,搬出皇子府邸後,魏忠河沒往我府邸裡摻沙子。”

“行。”鄭伯爺點點頭,其實他壓根沒打算站起來。

“父皇讓你明日朝會後入宮,御書房參贊軍務(wù)。”

“我就知道,所以你提前給我預(yù)防?”

“但我怎麼聽起來,你似乎是贊成提早用兵的。”

“我是武將,不喜歡打仗難不成去歌頌和平?”

“但大燕………”

“你拗不過陛下的。”鄭凡很認真地道。

“我隨遇而安。”

“對,早該這樣,別太有負擔。”

“你明兒和我一起上朝去。”

“我也得去?”

“你可以在偏殿等著。”

“好。”

“行了,你今兒出門了?”

“出了。”

“去哪兒了?”

“湖心亭。”

“還真去看我三哥了?”

“去看了啊,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以前不在京,那沒事,既然進京了,一些事兒,總得做個收尾。

去湖心亭看看三殿下,在外人眼裡,就算是我鄭凡依舊是守規(guī)矩的,至少,能讓陛下看見我的敬畏之心,大家面子上,也都能過得去。”

“我三哥和你聊了些什麼?”

………

“陛下,他們,什麼都沒聊。”

“嗯?”

“三殿下用紙做的弓弩嚇唬了平野伯後,雖然做了解釋,但鄭伯爺之後就在湖心亭的長廊尾端,坐著。”

“坐著?”

“三殿下想和他拉近點距離,但三殿下靠近多少,平野伯就往後退了多少,最後三殿下無法,二人,就隔著極長的長廊,坐了一個時辰,沒再說話。”

“這鄭凡,打起仗時,善於兵行險招,但平日裡,卻這般惜身。”

“陛下,或者這就是留存有用之身吧,正所謂千金之子不坐垂堂。”

燕皇點了點頭,

道:

“李良申入城了麼?”

“回陛下,李統(tǒng)領(lǐng)還在城外軍中大營。”

“傳朕旨意,就說朕這些時日心神不濟,命倩丫頭給朕抄三百份心經(jīng)爲朕凝神。”

“是,陛下。”

魏忠河知道,這其實是讓郡主,自己安靜安靜,也算是一種警告和變相禁足。

郡主是昏迷著回京,雖然對外說法是在天斷山脈處遭了精魅,但那個地方,實在是離雪海關(guān)太近了。

但無論如何,在這個時候,陛下是不會讓平野伯出什麼意外的。

其餘時候,胡鬧胡鬧也就罷了,這個節(jié)骨眼兒上,陛下不願意京中再生出什麼亂子。

“咳咳………”

燕皇再度咳嗽起來。

魏忠河馬上拿出絹布,卻被燕皇一把推開。

“咳咳………”

這次咳得,明顯比以往更爲嚴重,待得咳完後,燕皇下顎處,居然也掛著血漬。

“陛下………”

魏忠河馬上跪伏下來,幫燕皇擦拭。

“魏忠河。”

“奴才在。”

“你說,朕這身子,還能撐多久?”

“陛下定然長命百歲,福壽………”

“咳………”

見燕皇有發(fā)怒且再度要引發(fā)劇烈咳嗽的意思,魏忠河馬上道:

“陛下,奴才實在不知,奴才的境界比太爺差了太多,若是太爺還在,有太爺親自釀製的丹丸,陛下的身子也不至於這般。”

“其實,自兩年前起,丹丸,就已經(jīng)沒什麼效果了,太爺爲朕,已經(jīng)強續(xù)了兩年,但,還不夠啊。”

“陛下………”

雖說民間早有傳聞,說宮中太爺於天虎山兵解,將自身氣運裹挾著天虎山氣運一同匯入燕鼎,彌補了藏夫子斬龍脈所耗。

但陛下,是從來不會這般說的。

“朕這些日子,晚上常做夢,夢到的,居然是當年藏夫子當著朕的面,斬了我大燕龍脈,那條龍,彷彿就是朕的身子。”

“陛下………”

燕皇身子靠在了龍椅上,側(cè)過臉,看著跪伏在自己身側(cè)的魏忠河,

道:

“但朕,還是不信這個,因爲朕若是信了,他藏夫子,也就算是如願了。

煉氣士煉氣士,勘測天命,占卜吉兇,行的,無非是欺上瞞下的把戲,尋常婦孺被騙,尚情有可原,但朕,豈是婦孺?”

“陛下英明神武,自是不可能被矇蔽。”

“人,都是要老的,也都是要死的,藏夫子斬龍脈,其實就是給朕種下心魔,讓朕身體不行時,就開始胡思亂想。”

“是,必然是如此。”

“朕,不信命,朕的命,只有朕自己才能抉擇。”

燕皇擺擺手,

道:

“今夜宿這裡。”

御書房隔壁,是有偏殿的,方便陛下處理完政務(wù)後歇息。

“是,奴才伺候陛下就寢。”

魏忠河小心翼翼地攙扶著燕皇去偏殿,待得伺候好陛下躺下後,再靜悄悄地退出了偏殿。

剛退出來,

就有一紅袍大太監(jiān)過來稟報:

“丁宜人,因病,逝了。”

魏忠河點點頭。

大太監(jiān)又道:“那東西,卑職準備………”

魏忠河目光當即一凝,低喝道:

“怎麼著,你還想查清楚了再向陛下稟明賞你個辦差得力的功勞?”

“卑職不敢,卑職不敢。”

“這事兒,就斷在這兒了,不許再提了,沒眼力見兒的東西。”

“是,卑職明白,卑職明白。”

看著那位大太監(jiān)灰溜溜地走了,魏忠河搖搖頭,在陛下下榻處巡檢了一圈後,回到了自己的臥房。

白日裡,魏忠河寸步不離陛下,但在陛下歇息時,魏忠河也會回到自己的住處歇息,人,畢竟不是鐵打的。

臥房內(nèi),

魏忠河伸手,

打開了放在桌子上的盒子,

看著擺放在自己面前的那根角先生。

其實,這種物件兒,在宮中很常見,太監(jiān)們會用它,宮女們也會用它,就是一些不受寵的妃嬪們,私下裡,也是會藏著用一個。

其實,用這個,也正常,但丁宜人只能說無巧不巧地,衝了陛下的黴頭。

可不是咋滴,

夜深人靜了你自個兒躺牀上偷偷用就是了,

居然在那個時候打著燈拿出來看。

魏忠河伸手拿起這一根,

指甲蓋在上頭輕輕颳了幾下,

自言自語道;

“嘖嘖,天斷山產(chǎn)的上好佳木啊。”

魏公公走到自己臥房的書櫃前,

這裡有很多格子,每個格子裡都堆疊著很多本書,但其實這些書裡面是有凹槽的,每個凹槽裡頭,都放置著一根先生。

林林總總,近百具,都是魏公公的收藏品。

所以,他才能一眼就瞧出這根先生的產(chǎn)地和用料,晉地天斷山的佳木,做先生,本就極爲合適。

這事兒,本就膈應(yīng),陛下必然不願意再聽見關(guān)於這事兒的任何消息。

更別說,這事兒可能還牽扯到平野伯。

而陛下現(xiàn)在,是不願意任何的事兒牽扯到平野伯。

“哎喲,平野伯爺,你這回可是欠了雜家一個人情嘍。”

說著,

魏公公將這一根放置入一個空著的格子裡。

拍了拍手,

望著滿滿一書架的收藏品,

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有人愛好藏書畫,有人愛好藏劍,有人愛好弓弩,

其實,

個人喜歡什麼就收藏什麼,本就是極爲正常的一件事。

魏公公從未覺得自己喜好收藏這個有什麼錯,

甚至覺得自己收藏這個比那些正兒八經(jīng)的收藏大家,更爲接地氣一些。

隨即,

魏公公一甩拂塵,

盤膝而坐,

正對一架子的先生,

緩緩入定。

……

昨晚爲了等郡主,鄭伯爺睡得比較晚。

出乎預(yù)料,

郡主昨晚沒來。

一大早上的,鄭伯爺就被姬成玦喊醒。

洗漱著甲後,鄭伯爺出現(xiàn)在院子裡,閉著眼,像是在站著睡覺。

姬成玦出來後,拉上他,二人一起上了馬車。

依舊是張公公駕車;

這次,劍聖沒跟過來,因爲姬老六上朝的馬車附近,護衛(wèi)很森嚴。

有了那次被郡主新婚之夜問候的經(jīng)歷後,姬老六也對自己的安保下了極大的心血。

“來,吃燒餅。”

姬成玦遞給鄭凡一塊燒餅。

通常而言,上早朝時,姬老六都會在馬車裡隨意地吃一點,等早朝結(jié)束後,家裡會馬上有人去戶部送一些吃食。

鄭伯爺很麻木地啃著燒餅。

行軍打仗時,那是另一個狀態(tài),但平日裡讓他天天趕大早起來,還真有些不習慣。

“早朝不習慣吧?”

鄭伯爺點點頭,他找到了當初上中學的感覺。

其實,姬老六因爲這宅子距離皇宮近,所以比一些其他大臣上朝時方便得多,還能多睡會兒。

街面上,已經(jīng)開始有人潮了。

姬成玦掀開簾子,讓外面的聲響傳進來,道:

“每日上朝時,看著街面上熙熙攘攘的人羣,會讓我有一種很不一樣的感覺,大燕,不是我姬家的龍椅,而是他們。”

“一大早上,灌雞湯,會膩。”

“他們,需要休養(yǎng)生息。”

“但兵戈久不動了,必然會生鏽,還有句話,叫趁熱打鐵。”

“你是吃了秤砣鐵了心?”

“不是我吃了秤砣鐵了心,而是陛下召我,他其實早就知道希望從我口中聽到些什麼。”

“父皇並未特意下密詔給你。”

“如果我對陛下說,我他孃的一個武將,敢說不打仗的話,就跟一頭狼,開始學著吃素。

昨兒個說你可以帶著百官拉上太子等兄弟去宮門跪請,

你其實是不願意的,因爲你清楚這麼做的後果會有多嚴重。

我呢,

也是一樣,

而且我會比你更嚴重。”

“你昨天其實沒這麼決絕?”

“晚上又想了一會兒,總算是想明白了。”

鄭伯爺喝了口水,順下了嘴裡的燒餅,繼續(xù)道:

“還有,你那股子矯情勁兒,該散也就散了吧,陛下是你親爹,哄老子高興是當兒子的天經(jīng)地義。”

“這話聽起來怪怪的。”

“反正就是這麼個意思,別想太多,多想無益。”

“身爲姬家人,我只………”

“一般有這個想法的人,最後都死得很悲壯,你想悲壯麼?”

“不想。”

“那就該幹嘛幹嘛吧,別和陛下頂,真的。”

馬車,在宮門外停下。

姬成玦跟隨文武百官入朝,

鄭伯爺則在一位內(nèi)侍的帶領(lǐng)下,去了御書房外的偏廳。

剛坐下,

一位臉上長著雀斑的年輕公公主動湊過來,殷勤道:

“伯爺,您需要用些早食麼?”

待遇這麼好?

小太監(jiān)忙道:“這是魏公公提前吩咐的,待會兒陛下和各位大人們下朝回來,也是要用的。”

“有面條麼?”

“有,吩咐一聲就是了。”

“那就多謝了。”

鄭伯爺掏出兩顆金瓜子,塞入這位小太監(jiān)手裡。

“喲,奴才謝伯爺賞。”

很快,

一碗麪上來了,但居然是素面。

鄭伯爺感慨了一聲宮裡的伙食是真不便宜,但還是吃了起來,至少,比姬老六馬車上的燒餅要好吃多了。

將麪湯也飲盡後,鄭伯爺總算是從早醒的渾渾噩噩中清醒了過來。

起身,

從偏廳走入御書房,這兩處本就是挨在一起。

御書房的牆壁上,掛著一張嶄新的地圖,上面標註著燕乾晉楚,以及四大國中央的小國林立區(qū)域。

想來,待會兒下朝後,陛下帶著重臣們會到御書房,商討的,也是下一步用兵方針無疑了。

鄭伯爺雙手負於身後,

看著燕乾的大地圖,

他知道,自己腳踩著的,是御書房的石板,是大燕帝國的權(quán)力中樞。

在這裡,

命令發(fā)出去,

鎮(zhèn)北侯會向荒漠進軍,

靖南侯則會聽令開戰(zhàn),

大燕和三晉之地的百姓,會成爲維繫戰(zhàn)爭車輪的紐帶,無數(shù)人力物力,也都將被調(diào)動起來,爲這裡的意志服務(wù)。

這就是權(quán)力,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

剛吃了一碗素面的鄭伯爺,

在此時,

有些恍惚,

在其眼前,似乎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金戈鐵馬以及一望無邊的民夫隊伍。

姬成玦勸了鄭凡兩次,

鄭凡也拒絕了兩次,

待會兒,

當陛下問起自己的意見時,鄭凡已經(jīng)做好了關(guān)於儘早開啓新一輪戰(zhàn)事的陳述準備。

百姓的休養(yǎng)生息,

他鄭伯爺,不在乎。

鄭伯爺眼神不好,只看得見自己雪海關(guān)下的一畝三分地,大燕和三晉之地的百姓,是否爲戰(zhàn)爭所累,什麼興亡百姓皆苦,鄭伯爺毫無觸動。

但確切地說,

出於雪海關(guān)的立場,這會兒繼續(xù)種田,纔是最爲正確的選擇,高築城廣積糧,老老實實地埋頭一個五年計劃。

北拾掇好雪原,經(jīng)營一下附近的基本盤,就算日後燕京有什麼變故,姬老六到底上沒上位,他鄭凡都能坐得安穩(wěn)。

但他又想早點開戰(zhàn)。

陛下的身體不好,雖然不清楚具體情況,但絕不可能安享晚年;

鎮(zhèn)北侯年輕時受過傷,不能習武,其實身體也不好。

這兩個人,其實從很早開始,餘生就在爭分奪秒,掐著日子在過,爭取多向老天借一些壽命去完成自己畢生的夙願。

但還有一個人,他正值壯年,他武者體魄強健,氣血充沛,正當巔峰。

那就是田無鏡。

但鄭凡記得那一天奉新城的小雨,

自己撐著傘陪著田無鏡走在奉新城悽清的街面上。

燕皇和鎮(zhèn)北侯,是能爭取多活一天是一天,多撐一天是一天;

但對於老田,

多撐一天,

其實就是多一天的煎熬。

當戰(zhàn)事開啓時,他能拋下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戰(zhàn)局之中。

而一旦戰(zhàn)事停歇,

四周安靜下來後,

天知道他到底在承受著什麼。

原本,鄭凡不知道自己居然有這個機會,所以沒想那麼多。

但自己這次進京後,

卻發(fā)現(xiàn),

事情,和自己原本預(yù)估的,有著較大的出入。

這個出入,是曾遠在雪海關(guān)的自己以及瞎子他們都沒預(yù)料到的,甚至是連姬老六,都沒預(yù)料到。

那就是燕皇對於重新開啓戰(zhàn)爭的渴望,比所有人預(yù)想的,都更爲迫切。

而自己入城時格外隆重和盛大的慶典,

所謂的皇子牽馬,太子接駕,

以及上千禁軍宮中列陣爲自己賀,

這裡面,

其實就蘊含著燕皇的意思。

甚至可以說,徵召自己入京,其本意,並不是爲了單純地讓自己帶著公主誇功,宣揚大燕男兒氣概,振奮人心。

而是用自己這個大燕年輕一代將領(lǐng)第一人,去充當陛下手中的一把刀,強行幫陛下推開面前的一切阻攔,只爲了速速開戰(zhàn)。

打,

就打吧。

————

最近需要整理一下思路,寫得有點慢。

晚安。

第七百零七章 願爲你,不惜一切第三百五十七章 待客之道第八十一章 帝王第一百八十章 與我何干?第五百七十六章 真假平西侯第六百九十一章公主生產(chǎn)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的龍體第六百零四章 你,在笑?第四百八十六章 世事如棋,人生如戲第二十三章 戰(zhàn)勝!第七十八章 傷第八十七章 樊力之威!第八十四章 大燕天子!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燕,再無靖南王第六百七十五章 你害怕了第四十六章 喜當?shù)?/a>第三百九十六章 男人第二十章 祖宗有靈第五百零一章 朕,來了第九十章 大乾,我來了第六十八章 跪!第三百七十七章 江湖(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波瀾說一些事第三百九十二章 立局第十九章 大燕雙璧!第二十五章 寢宮閒趣第四百八十八章 燕皇的死期第五百五十三章 奉新 一日水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人一軍第十六章 風華絕代第四百一十七章 孃家來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血色第六百二十章 大動亂第五百一十章 朕的江山第七十一章 我,來了!第一百二十章 問罪第四百八十一章 否第二十九章 溫柔鄉(xiāng)里何處覓第七百一十三章 胸有大志第三百零三章 烽煙起第一百六十五章 再入盤中第五百章 笑了第五十二章 設(shè)定第三百二十八章 侯府第一百一十章 出殯第七百一十八章 讓我看病?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第五十三章 刺客《魔臨》簽了出版第七十章 那條賣力的……老狗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級第三百七十一章 王旗第六百四十四章 王旗下乾國!第五百七十二章 百年富貴,自此戰(zhàn)始!第一百六十九章 野人王第九十一章 魔主!第八十章 萬里江山,一根柳第一百一十一章 翠柳堡的………禮物!第一百零一章 絕境!(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頭面第七百一十五章 平西王,迎駕第640章 自刎第三十三章 升級方式!第六百七十二章 燕狗第一百七十九章 來見第二十九章 鎮(zhèn)北軍南下第四十章 潰敗和搶功!第十八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六百零四章 你,在笑?第三百九十八章 龍椅第五百六十七章 波瀾第一百五十二章 盛宴第一百五十六章 封爵第二百五十七章 開幕!第六百五十一章 死了第六十二章 封印,開!第一百七十六章 虎符!第一百零八章 姐姐第六百二十二章 入甕!第三百二十九章 父愛如山第一百二十六章 當個人第五百八十三章 抓王八!第九十七章 守城卒第四百零八章 帝心第五十五章 回夜第五百八十章 王八殼第二十九章 鎮(zhèn)北軍南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楚風第二十五章 犬馬!第三百一十六章 史筆如刀小結(jié)一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日!第七十四章 大亂燉第五百九十二章 封王!第五十八章 太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選之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舒服第四十五章 有點問題
第七百零七章 願爲你,不惜一切第三百五十七章 待客之道第八十一章 帝王第一百八十章 與我何干?第五百七十六章 真假平西侯第六百九十一章公主生產(chǎn)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的龍體第六百零四章 你,在笑?第四百八十六章 世事如棋,人生如戲第二十三章 戰(zhàn)勝!第七十八章 傷第八十七章 樊力之威!第八十四章 大燕天子!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燕,再無靖南王第六百七十五章 你害怕了第四十六章 喜當?shù)?/a>第三百九十六章 男人第二十章 祖宗有靈第五百零一章 朕,來了第九十章 大乾,我來了第六十八章 跪!第三百七十七章 江湖(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波瀾說一些事第三百九十二章 立局第十九章 大燕雙璧!第二十五章 寢宮閒趣第四百八十八章 燕皇的死期第五百五十三章 奉新 一日水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人一軍第十六章 風華絕代第四百一十七章 孃家來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血色第六百二十章 大動亂第五百一十章 朕的江山第七十一章 我,來了!第一百二十章 問罪第四百八十一章 否第二十九章 溫柔鄉(xiāng)里何處覓第七百一十三章 胸有大志第三百零三章 烽煙起第一百六十五章 再入盤中第五百章 笑了第五十二章 設(shè)定第三百二十八章 侯府第一百一十章 出殯第七百一十八章 讓我看病?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第五十三章 刺客《魔臨》簽了出版第七十章 那條賣力的……老狗第三百一十五章 晉級第三百七十一章 王旗第六百四十四章 王旗下乾國!第五百七十二章 百年富貴,自此戰(zhàn)始!第一百六十九章 野人王第九十一章 魔主!第八十章 萬里江山,一根柳第一百一十一章 翠柳堡的………禮物!第一百零一章 絕境!(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頭面第七百一十五章 平西王,迎駕第640章 自刎第三十三章 升級方式!第六百七十二章 燕狗第一百七十九章 來見第二十九章 鎮(zhèn)北軍南下第四十章 潰敗和搶功!第十八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六百零四章 你,在笑?第三百九十八章 龍椅第五百六十七章 波瀾第一百五十二章 盛宴第一百五十六章 封爵第二百五十七章 開幕!第六百五十一章 死了第六十二章 封印,開!第一百七十六章 虎符!第一百零八章 姐姐第六百二十二章 入甕!第三百二十九章 父愛如山第一百二十六章 當個人第五百八十三章 抓王八!第九十七章 守城卒第四百零八章 帝心第五十五章 回夜第五百八十章 王八殼第二十九章 鎮(zhèn)北軍南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楚風第二十五章 犬馬!第三百一十六章 史筆如刀小結(jié)一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日!第七十四章 大亂燉第五百九十二章 封王!第五十八章 太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選之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舒服第四十五章 有點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至县| 莎车县| 肥城市| 新巴尔虎右旗| 宁蒗| 子洲县| 美姑县| 彝良县| 陆丰市| 格尔木市| 平原县| 苏尼特右旗| 南昌县| 略阳县| 三穗县| 阿拉尔市| 嘉祥县| 常山县| 金塔县| 内江市| 茂名市| 龙南县| 开平市| 遂昌县| 安泽县| 山东| 措勤县| 天水市| 松阳县| 菏泽市| 珲春市| 桓台县| 乾安县| 大英县| 新巴尔虎左旗| 绍兴县| 明水县| 兴仁县| 徐闻县| 彭山县| 囊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