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四川的戰事就要起來了,但是卻被袍哥們給阻止了,這也只能讓在北京等消息的徐徒喚奈何。
不過經過溝通,再三保證王永泉的混成旅不會在江蘇停留之後,李純終於同意了北洋軍的援閩軍在浦口登船了。
李純之所以同意王永泉旅經浦口去福建,是因爲他已經得到了通報,知道李厚基已經和陳炯明達成了停戰協定。李厚基不準備打的話,援閩的王永泉自己也不會去挑起戰事。
實際上由於桂系在不遺餘力的想要將侯安的勢力排擠出廣東,以求能夠徹底的控制兩廣,這讓侯安很氣惱。於是他開始改變策略,不再強烈的反對北京政府,而是變得溫和一些,以達到緩和雙方關係的目的。以便能夠騰出手來全力防禦桂系的壓力,使自己的嫡系部隊能夠免受南北兩面夾擊的威脅。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及時的改變策略也是成大事者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
四川和福建的戰事都停了下來,國內的和平基礎已經有了。再下來就是國際的因素了,德皇在十月七日就宣佈退位了,歐洲的戰事馬上就要結束了,所以歐美各國又都有了餘力來干預中國的事務了。
日本也是知道自己的實力不能與歐美列強抗衡,於是在也趕緊調整了對中國的政策。由原敬代替寺內正義出任首相,由原來的全力支持段祺瑞內閣的武力統一,轉而變爲與歐美列強合作,共同促進中國的和平。其實就是不想完全放棄對中國的主導權,但是又沒有和歐美列強正面對抗的實力,所以也只好共同主導中國,從中發揮影響力。
其實最悲催的是德國。他們給了布爾什維克七百萬的援助款,讓他們回俄國去發動革命,以期能夠推翻俄國沙皇,從而結束與俄國的東線戰事,以便能夠集中兵力到西線,好在美國人的遠征軍到來之前打敗法國人,從而贏得戰爭的勝利。
他們的計劃成功了,可是也是失敗了。俄國的布爾什維克終於推翻了沙皇的統治,建立了新的政權。並且同德國簽署了非常有利於德國的停戰協定,能夠讓德國在年初的時候將東線的兵力調到西線去發動攻勢。
可是他們的五次大規模進攻都沒有達到戰役目的,即便是他們的前鋒部隊離巴黎只有二十幾公里的距離了,他們也沒有能夠攻下巴黎。而在國內,由於受到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的成功,使德國的布爾什維克也開始活躍起來,他們認爲德國也能像俄國那樣建立起布爾什維克的新政權。
於是德國首先是發生了水兵們的起義,之後起義迅速蔓延到德國全境,其中蘇維埃的駐德公使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私下裡宣稱,現在是時候用蘇聯的錢來在德國發動一場在俄國同樣的起義了。
加之由於戰爭,德國國內物資匱乏,通脹嚴重,就連土豆都不能填飽肚子了。於是德國的革命發展迅速,很快就推翻了現政府,並且開始和協約國接洽停戰的事情。於是在十一月九日,德國和協約國達成了停戰協定,歐洲持續四年的大戰終於結束了。接下來就是關於戰後的談判問題,但是這個談判和德國沒有關係,這是得勝的協約國的利益再分配。
但是這個勝利似乎並不包括中國在內。因爲在十月末的時候,協約國各國公使向北京政府發帖,指責中國沒有履行參戰國義務。對敵僑太寬大;參戰軍沒有用在對外戰場上,而是用於打內戰;關稅餘額還有停付的庚子賠款也都用在內戰上;全國土匪橫行,破壞交通等等十二條意見。
其他的先不,到中國對敵僑寬大,那還是真的,不用是敵僑了,就是對俘虜也是相當的優待。每個月給士兵的伙食費是二十銀元,想想,中國士兵的俸祿才每個月四個大洋而已,給俘虜吃二十塊銀元的食物,實在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在北京的俘虜,由東郊民巷的三義澤行包辦,一日三餐都是西餐,吃飯的排場和大餐館裡一個樣。而在吉林的俘虜,可以隨時點餐,不僅有面包、奶油、肉、蛋、咖啡、水果等物,還有日本仿製的德國啤酒供應。
這也許就是後來德國對中國還算不錯的原因之一吧,包括剛開戰那會兒,徐樹錚偷偷給青島的德軍一列軍火的事情,有這份兒人情在呢。當然,人家肯定是會把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至於人情,只是順帶還上而已。
其實他們提這些意見,也就是不想讓中國在戰後的和會上得到好處而已。並且中國在歐洲的大戰中也確實沒有投入什麼力量,只不過是輸出了一些勞工罷了。要是這樣付出就能得到實惠的話,那他們這些死了那麼多人,花了那麼多錢參戰的國家心理怎麼能平衡呢?
而且現在也只有中國這個大國和大市場沒有被獨佔了,以前還有個日本的,可是日本短短二十年時間就和他們一樣成爲列強了,所以歐美各國自然不會願意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的。
雖然是如此,但是中國還是還是戰勝國的一員,總是會有些不一樣的。十一月二日,國會通過了追認對德參戰案,也算是在戰爭結束之前完成了中國參戰的法律手續。那會兒老杜要參戰的時候,前國民黨議員不同意,都南下去參加廣州軍政府的非常國會去了。所以老杜和德國宣戰還沒有走完正常的法律程序,現在由國會通過了,纔算是合法的。
在十一月九日,得到歐洲停戰的消息之後,北京政府下令全國放假三天,來慶祝參戰的勝利。
而北京的各個大學的學生和教授們也是興奮異常,他們在**舉行集會和演講,連續三天,天天都去演講和集會。因爲他們知道美國威爾遜總統的十四點宣言,他們覺得中國就要得到國際認可了,就要可以平等的參與國際事務了,是公理戰勝了強權。
中國,終於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