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

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

石亨固然是百人敵。

但是如果單單是這樣,石亨還不足以讓朱祁鎮網開一面。

石亨談起兵法,沒有什麼好說的,但是在臨陣的時候,自然能將一切做到完美狀態。

在這個狹長的山谷,完全避免了自己兵力薄弱的缺陷,而此刻發起衝鋒,更是拿捏的恰到好處。

一般來說,長途追擊面對嚴陣以待的陣勢,都不會直接衝擊陣線的,原因很簡單,長途追擊之下,馬力消耗巨大,衝擊敵陣的速度並不會太高,所以他們都會重新整隊,然後再衝陣。

當然了,如果對方陣型凌亂就另當別論。

而石亨就判斷了對方停馬大概距離,也就一百多步到二百步之間。

石亨將在他們放緩馬速的時候,突圍發起反擊,他聽得就是馬蹄敲擊地面的頻率,以判斷對方的心態。

而女真追兵這裡,可以節節勝利,凡察很好的完成了。

所以這些女真人根本沒有想到,石亨會突然反擊。

而石亨一出手,就用出了全力,長刀所向,人頭翻飛,在後面的士卒,只能看見一面石字大旗,翻滾向前,就好像一刀劈開了河流。甚至都殺得前後脫節了。

而這河流不是別的,就是數以千計的女真士卒。

如果一來,明軍豈不振奮非常,一個個奮勇向前。氣氛一下子被帶動起來。

其實說起來,這些搏殺的人都是東北本地人,或者說都是女真人。

而他們骨子裡都有崇拜強者的衝動,而石亨用自己的行爲,證明了什麼叫做戰場殺神。

石亨的舉動,直接帶來兩個作用。

一個是正面的作用。自然是對麾下將士的激烈,大部分士卒都希望跟隨這樣的將軍。另一方面就是石亨在極短的時間之內,摧毀了對方的士氣。

這些人女真部落的聯軍,有建州女真一樣的弱點。好勇鬥狠,又組織渙散。

那些自以爲勇士的人,見石亨如此狂妄的衝了上來,自然一個個衝殺去要殺石亨,卻不是石亨一招之敵。

隨後就有士卒害怕,下意思躲避石亨。

這一避,就給了石亨可乘之機,甚至在女真各部軍隊之中製造了混亂,前面想後退,後面的想上前。

就在這狹窄的山谷之中,前後衝突。

而石亨的勇將之名,並非單單是一路莽過去,而是粗中有細,他雖然驅除女真部落的敗軍,自相踐踏。但是一旦人聚集在一起,密集太高的時候。

石亨就微微放一點水,讓這些後面女真部落軍隊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還沒有想到該怎麼應付,石亨就再次殺了過來。

就這樣一張一馳,一緊一鬆,石亨對戰鬥節奏掌握相當好,乘著這戰鬥的空隙,將他身邊的親兵換了下來。

畢竟這山谷就這麼寬,真正能接戰的,不過幾百人而已。

就這樣,石亨反覆三次,追殺數裡,將女真部落趕到山谷,而這個時候,在石亨的蹂躪下,女真各部最後一點組織性,也分崩離析了。

再加上這些部落本身就是一個鬆散的聯軍,這個時候更是各找各媽,各自逃命了。

石亨見狀,不留後軍,五千人馬全部追殺,追殺十里有餘。清點斬首,盡然有兩千多級。雖然都是女真人。

在大明軍功賞格之中,只有蒙古人的人頭才值錢,女真人的人頭還不值錢,當然了到了明末就換過來了。

“好。”焦禮聽了這個消息,臉色有些複雜難明,說道。

焦禮對石亨感到頭疼。

怎麼說?石亨當初在大同鎮的地位,未必比現在的焦禮在遼東鎮的地位差多少。

所以石亨傲氣的很,雖然能打,但是並不是那麼聽話。

比如這一次,焦禮是讓他殿後,且戰且退,可沒有讓他與後面打一仗。如果焦禮真想與這些女真部落交戰,二萬大軍一起上不是很好嗎?

焦禮是擔心,被女真人給纏住了。瓦刺大軍撲上來該怎麼辦?石亨這種先斬後奏的做法,讓焦禮惱怒之餘,焦禮也不得不承認石亨打得很漂亮。

不僅僅漂亮,也讓焦禮能對朝廷交代了。

有這一戰在,就可以說明,木蘭河衛失守,並非焦禮不盡力,而是時勢如此。

而且這一戰,也震撼了女真各部,最少三江平原上的女真各部,就不會輕易倒向瓦刺,抵消了瓦刺木蘭河衛之屠相當大的影響力。

所以,焦禮還是決定,對石亨請功。

而這個消息,也傳到了的也先的耳朵之中。

也先看著下面這些女真部落首領,冷冷一笑,說道:“我有言在先,從我征伐,有功者賞,有過者伐,爾等被區區五千士卒,打成這樣,還有臉來見我。”

“來人,拉出去斬了。”

這些女真部落首領大吃一驚,連連求饒,但是也先心意已定。

也先並非不能饒恕這些女真部落,而是也先心中有兩件大事要做,對內要綽羅斯家族,代替黃金家族成爲大漠的統治者,其次就是恢復大元版圖。

這兩件事情,其實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兩件事情都有一個根結所在,那就是打敗大明。

只有打敗大明,摧毀大明近八十年來籠罩在蒙古頭上的陰影,他纔能有那個威信接觸王座。

所以,他拿下哈密設立甘肅行省,而此刻也要設立遼陽行省,設立各地萬戶府統轄各地女真部落。

而他選擇建立統治的地方,就是肇州。

肇州在元代的時候,就有城池,就在後世哈爾濱西邊。

哈爾濱這一帶太重要了,所以各方選址雖有些詫異,但是掌控這一帶的決心,卻是一樣的。

既然如此,也先遲早要想辦法將這一帶的女真部落一一清理乾淨的。

區別僅僅是用軟手段,還是硬手段而已。

他們既然敗的這麼慘,就不要怪也先了。

當然了,也先一手殺人,也會一手賞賜,凡是在這一戰之中戰死的女真首領子弟,都被他重重賞賜,給以要職,劃分部衆。

要知道,在東北這一點政治生態還是相當原始的,甚至比不上蒙古。頂樑柱戰死了,孤兒寡母,即便是兒子已經成年了,也未必能夠保住部衆。

而且他們都得到了比父親更多的部衆。而這一切都是來源於誰?

來源於也先。

於是也先,在女真之中就有了第一批鐵桿部衆。

也先對石亨這個人很欣賞,但也並不覺得三道關之敗有什麼大不了的。也先很明白,他來是做什麼的。

不是,與明軍擺腕子的。與明軍決一死戰,那是將來的事情,而不是現在的事情。

而是收攏女真各部爲我所用。增強瓦刺是實力,掃平大明邊牆之外所有存在。只要到那個時候,纔是對大明挑戰的時候。

“快了。”也先默默計算了一下,掃平東北,重建遼陽行省,最後能夠策反朝鮮,那個時候,就是對大明總進攻的時候了。

就在這幾年了。

也先並沒有追擊的意思,而是派出所有使者,將召集女真各部在肇州開會。也先要用這一場大會來確定,瓦刺對奴兒干都司的統治。

也就是在正統十年,大明邊牆從鴨綠江到嘉峪關,除卻在邊牆附近還有一些依附的部落之外,其餘藩屬,已經被也先或軟或硬的解除了。

只剩下一處,橫絕於邊牆之外數百里之地。與內地不相同。

這就是朱祁鎮下令修建的海西衛,大明海西都司所在。一下子海西都司的戰略地位,變得險惡之極。

唯一可以慶幸的是,今年還可安枕。

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九十六章 鎮守雲貴方略第九十章 貝琳第四章 都掌蠻之滅第十章 開發東北第一步第十六章 經筵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機會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六十一章 鬆陰城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九十七章 誰是小人第六十八章 鐵路伏筆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一百一十六章 臺灣置州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馬第一百零一章 定風波四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一百五十九章 孟養風雲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二十三章 知道了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潰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九十章 少府第一百五十七章 歲月催人老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去向第十章 大雪紛紛第二百零三章 楊洪掛帥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一章 聖誕將至第八十九章 開海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寧化巡檢韓鐵城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第八章 千秋萬壽宴第九章 通報,內參,與明報第三章 此長城非彼長城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一百一十二章 議麓川三第九十一章 整頓衛所的分寸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八十章 其次伐交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八十二章 西寧讀書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五十四章 金英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二十八章 朱見濬與權力第一次接觸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報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國公決斷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一百四十章 黃河決口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轉折點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三章 都掌蠻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之後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一百三十七章 見石亨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七十三章 黎思誠徵占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四十五章 登聞鼓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十三章 老臣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二十六章 陳文的殺手鐗第三十一章 交趾與西洋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六十章 一樹梅花開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
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九十六章 鎮守雲貴方略第九十章 貝琳第四章 都掌蠻之滅第十章 開發東北第一步第十六章 經筵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機會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六十一章 鬆陰城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九十七章 誰是小人第六十八章 鐵路伏筆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一百一十六章 臺灣置州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馬第一百零一章 定風波四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一百五十九章 孟養風雲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二十三章 知道了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潰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九十章 少府第一百五十七章 歲月催人老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去向第十章 大雪紛紛第二百零三章 楊洪掛帥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一章 聖誕將至第八十九章 開海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寧化巡檢韓鐵城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第八章 千秋萬壽宴第九章 通報,內參,與明報第三章 此長城非彼長城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一百一十二章 議麓川三第九十一章 整頓衛所的分寸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八十章 其次伐交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八十二章 西寧讀書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五十四章 金英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二十八章 朱見濬與權力第一次接觸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報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國公決斷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一百四十章 黃河決口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轉折點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三章 都掌蠻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之後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一百三十七章 見石亨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七十三章 黎思誠徵占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四十五章 登聞鼓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十三章 老臣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二十六章 陳文的殺手鐗第三十一章 交趾與西洋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六十章 一樹梅花開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市| 普宁市| 巴彦淖尔市| 合川市| 清水县| 晋城| 班玛县| 古丈县| 遂昌县| 娄烦县| 金平| 会宁县| 贵溪市| 宜川县| 平和县| 绥江县| 昔阳县| 盱眙县| 清河县| 山东省| 安顺市| 屏边| 建湖县| 双城市| 高要市| 广安市| 汉沽区| 长汀县| 天门市| 天峨县| 克拉玛依市| 饶河县| 兴城市| 扎囊县| 聂荣县| 陇南市| 马尔康县| 峨眉山市| 光山县| 宝应县| 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