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33章 封鎖爲主

朝廷完全收復遼河以西所有地方,剿滅八旗軍十餘萬人,這件事情在京城引發(fā)了巨大的轟動,長久以來,北直隸的士大夫、商賈和百姓,談及八旗軍都是色變的,在他們的心目之中,八旗軍就是惡魔的象徵,想不到朝廷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完全收復了被八旗軍佔領了十多年的廣寧和西平堡等城池,打的八旗軍丟盔棄甲,這讓諸多百姓的信心大增,認爲朝廷大軍徹底剿滅後金、收復瀋陽等地也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後金在北直隸一帶犯下的罪行太多了,崇禎年間八旗軍屢次進入到北直隸,燒殺劫掠,當時的朝廷大軍對此無可奈何,根本不敢和八旗軍正面作戰(zhàn),上下都患有恐金癥,不僅僅如此,朝廷大軍奉命剿滅入侵的八旗軍,對八旗軍無可奈何,對百姓卻是一點都不客氣,有時候鎮(zhèn)壓和劫掠百姓的做法,甚至超過了八旗軍。

鄭家軍的軍紀軍規(guī)完全不一樣,他們進駐北直隸之後,秋毫無犯,心有餘悸的百姓對此剛開始是不大相信的,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發(fā)現(xiàn)鄭家軍將士真的是不騷擾百姓的,紀律相當?shù)膰烂?,而且北直隸各地因爲遭遇到太多的災荒,人口銳減,鄭家軍將士還奉命幫助百姓種植耕地,秋收的時候也同樣是幫忙收割,但從不要求絲毫的報酬。

老百姓的想法非常的淳樸,只要能夠有飯吃、有衣穿,能夠過上穩(wěn)定的生活就可以了,可惜這麼多年過去,他們的願望一直都是無法實現(xiàn)的,自從鄭家軍進入到北直隸,皇上登基之後,情況出現(xiàn)了巨大的變化,地方上穩(wěn)定,官府關心百姓疾苦,軍隊保護百姓的安全。這樣的日子,是老百姓夢寐以求的。

讀書人和士大夫的變化也非常明顯,皇上登基之後,他們感受到明顯的變化,儘管說他們的利益遭受到明顯的損害,譬如說官紳一體納糧,譬如說明確限制租賃土地的租子等等。不過經(jīng)歷了十餘年提心吊膽的生活,能夠徹底穩(wěn)定下來。絕大部分的士大夫和讀書人也是無話可說的,大明各地逐漸穩(wěn)定下來,老百姓的生活也安定了,這也讓士大夫和讀書人感受到了皇上的能力。

商賈是更不用說的,大明朝廷徹底放開了商貿交易,幾乎沒有了任何的限制,且商賈能夠賺錢,最爲主要的還是老百姓能夠有能力購買貨物,隨著地方上的穩(wěn)定。老百姓逐漸能夠購買一些貨物了,這也讓商賈能夠真正賺錢,當然,商賈主要還是面對官府的,畢竟消費的主體依舊是官府和軍隊。

正是因爲大明各地的穩(wěn)定,讓皇上的威望達到了無以復加的高度。

一些士大夫和讀書人,認爲朝廷需要徹底剿滅後金韃子。收復瀋陽等地,創(chuàng)建大明王朝最大的輝煌,包括朝中的部分官吏也是這樣的認識。

紫禁城,乾清宮。

內閣首輔徐望華正在稟報朝中的諸多事宜。

御案上面放著調查署送來的情報,主要還是有關瀋陽方面的情報。

自縊身亡的洪承疇,臨死之前的書信。的確起到了作用,調查署秘密派遣到瀋陽的人,聯(lián)繫到了洪承疇舉薦的人員,這些人員全部都是漢人,一部分還在大清國的朝廷之中爲官,他們不遺餘力的爲大明朝廷提供情報,瀋陽發(fā)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他們悉數(shù)都是仔細稟報的,這就讓調查署能夠時時刻刻都收集到有用的情報。

大清國的郡王阿達禮、貝勒碩託遭遇懲戒的事情,鄭勳睿已經(jīng)從調查署獲取到了情報,此事內閣也知曉了,內閣部分人認爲大清國已經(jīng)陷入到不穩(wěn)定的態(tài)勢之中,此時大明朝廷不僅僅是要封鎖遼東,禁止與後金的互市,同時要派遣駐紮在遼東的將士,朝著遼河開進,讓皇太極和八旗軍時刻都處於焦慮之中。

京城的民意也是如此,士大夫、讀書人和老百姓,都希望朝廷能夠出兵,最好是能夠一鼓作氣拿下瀋陽,徹底剿滅八旗軍。

今日的商議,主要就是討論此事。

徐望華稟報完畢之後,鄭勳睿緩緩開口。

“因爲議和的事宜,大清國的滿人權貴不滿意了,不過他們的怒氣不可能朝著皇太極發(fā)泄,也無法直接對準禮親王代善,故而就只能夠對準漢人了,朕歷來看不起滿人的這些做法,此事也給諸位一個提醒,我大漢民族只有懷柔天下、兼濟天下,才能夠真正的統(tǒng)領天下,若是唯我獨尊,同樣會引發(fā)諸多的麻煩?!?

“話題說遠了,今日主要是商議如何對付大清國的事宜?!?

鄭勳睿一口一個大清國,這要是放在以往,內閣肯定是不同意的,不過現(xiàn)如今衆(zhòng)人都無所謂了,自身強大之後,心胸也能夠開闊很多了。

“民意不可違,北直隸的老百姓深受後金韃子的肆掠,恨透了他們,朝廷大軍在遼東獲得了勝利,老百姓比朝中的文武大臣還要高興,他們希望朝廷大軍趁勝追擊,徹底剿滅八旗軍,滅掉大清國,老百姓有這樣的想法和意願,這是好事情?!?

“不過諸位身處的高度不一樣了,若是也有著百姓那樣的想法,朕就要批評了,對付大清國的辦法和策略,朝廷早就確定下來了,不會動搖?!?

“有人認爲,朝廷大軍此刻應該朝著遼河前進,壓迫八旗軍,讓皇太極坐臥不安?!?

“表面上看起來,這個建議是很不錯的,雙管齊下,一方面禁絕與大清國的互市,一方面用軍隊壓迫他們,效果一定是很不錯的?!?

“不過朕可不是這樣看的,不要小看了皇太極,更不要小看了滿人的鬥志,短短幾十年的時間,滿人就從黑山白水之間崛起,創(chuàng)建了大清國,他們驍勇善戰(zhàn),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而且他們有著不一般的韌性,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之下,開創(chuàng)出來了一片天地。”

“如此情況之下,朝廷大軍朝著遼河的方向開進,勢必讓皇太極破釜沉舟,也可能讓滿人空前的團結起來,想方設法的擺脫困境,到了那個時候,朝廷想著讓大清國內亂,那就是異想天開的事情了。”

“所以朝廷還是採取封鎖爲主的辦法,大軍暫時不要朝著遼河的方向開進,守住寧遠和西平堡等城池足矣,不要讓八旗軍感受到太大的壓力,這樣的情況之下,滿人內部的矛盾纔有可能充分的暴露出來。”

“大清國失去了遼河以西所有的地方,他們所佔據(jù)的地方,大都處於貧寒之地,糧食產量不足,自身更是沒有什麼產出,以前大清國能夠維繫,主要還是依靠四處的劫掠,現(xiàn)如今他們沒有這樣的膽量,甚至不敢渡過遼河?!?

“如此情況之下,朝廷需要做好的事情,就是徹底封鎖大清國,朕料定,最多一年的時間,大清國將難以爲繼,沒有了糧食,不管八旗軍多麼的驍勇,都是無力施展的,若是走投無路的八旗軍,想著渡過遼河劫掠,來多少朝廷大軍剿滅多少?!?

“溫水煮青蛙的事宜,朕已經(jīng)說過了,現(xiàn)如今朝廷對待大清國,就是這個辦法,讓他們不知不覺的衰落下去,機會一旦成熟,朝廷大軍則傾力進攻,一鼓作氣剿滅八旗軍,滅掉大清國。”

“朝廷大軍招募已經(jīng)進入尾聲,招募軍士的訓練務必抓緊,朕以爲,朝廷大軍保持四十萬人的規(guī)模足矣,除非是遇到特殊情況,否則不要擴充軍隊人數(shù),朝廷的負擔已經(jīng)很重,若是軍隊人數(shù)過多,朝廷怕是難以承擔。”

“海外貿易和商貿事宜,是下一階段朝廷最爲重要的事宜,必須要抓緊,不能夠有絲毫的放鬆,這關乎到朝廷的賦稅,今年以及明年,工部要完成大運河整治事宜,各地的官府要開始道路溝渠等的整修事宜?!?

。。。

牽涉到關鍵的事情,鄭勳睿幾乎都是一錘定音,他需要樹立起來這樣的形象,他需要鞏固皇權,集權和強權是如今最爲重要的事情之一。

乾清宮的商議,與之前已經(jīng)有了一些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皇太極鄭瀚宇也參與其中了,儘管說鄭瀚宇虛歲不過十四歲,可已經(jīng)沒有誰將其看作是小孩子。

讓鄭勳睿略微不滿意的地方,就是鄭瀚宇一直都是生活在富貴之中,沒有遭受什麼坎坷,所以他需要言傳身教,讓鄭瀚宇看清楚如何的處理朝政,如何的抓住重點,將來鄭瀚宇繼位之後,才能夠很好的署理朝政。

這關乎到大明王朝是不是能夠真正的興旺下去,這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幾千年來的歷史,已經(jīng)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一個王朝的興盛持續(xù)的時間很短,可衰落下去倒是很快的事情,幾百年之後的事情,鄭勳睿想不到那麼多,也管不了那麼多,不過他可以努力,不僅僅是從制度上面努力,更是要從繼承人的方面努力,再好的制度,也是需要人去執(zhí)行的。。

第464章 進退維谷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730章 遭遇排擠第30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866章 一片石之戰(zhàn)第597章 將計就計第113章 險鑄大錯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30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358章 血戰(zhàn)(2)第634章 蠢蠢欲動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911章 悲哀的撤離第932章 皇太極的能力第269章 殘酷第777章 閃電戰(zhàn)(7)第450章 出征第706章 進退兩難第32章 府試案首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211章 出乎預料第335章 洪門第78章 家和萬事興第390章 煽風點火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729章 誰的責任第197章 望洋興嘆第436章 各懷心思第831章 各懷鬼胎第98章 會試會元第258章 殊死抵抗第93章 會試主考官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738章 輕易化解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625章 襄陽失陷(8)第287章 親情選擇第531章 高陽之戰(zhàn)(4)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598章 絕密情報第411章 潛移默化第762章 無奈的掙扎第134章 震懾第316章 親戚第74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891章 皇上的野心第884章 命該如此第614章 大膽的動作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496章 協(xié)議算什麼第16章 瘋狂的甘薯第950章 做好狗急跳牆的準備第255章 歷史重演?第483章 誓言第924章 一切爲了大清國第173章 情報網(wǎng)絡第201章 蘇蠻子的功勞第187章 預料之中第996章 孤注一擲第69章 鹿鳴宴第513章 慘敗(2)第351章 節(jié)節(jié)勝利(1)第72章 都不是傻瓜第14章 種植技術第178章 五省總督第929章 落後的代價第226章 死牢第944章 萬國來朝(2)第131章 第一件事第157章 招募軍士第547章 乾淨利落第415章 上下同心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689章 焦灼(1)第586章 規(guī)矩就是規(guī)矩第494章 摘牌第511章 被打消的念頭第150章 突如其來第796章 心願第294章 何去何從第73章 戒急用忍第325章 不一般的動作第411章 潛移默化第889章 不可能心軟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868章 定鼎京城(1)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918章 最爲慘烈的戰(zhàn)鬥(4)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644章 秦淮河的聚會
第464章 進退維谷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730章 遭遇排擠第30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866章 一片石之戰(zhàn)第597章 將計就計第113章 險鑄大錯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30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358章 血戰(zhàn)(2)第634章 蠢蠢欲動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911章 悲哀的撤離第932章 皇太極的能力第269章 殘酷第777章 閃電戰(zhàn)(7)第450章 出征第706章 進退兩難第32章 府試案首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211章 出乎預料第335章 洪門第78章 家和萬事興第390章 煽風點火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729章 誰的責任第197章 望洋興嘆第436章 各懷心思第831章 各懷鬼胎第98章 會試會元第258章 殊死抵抗第93章 會試主考官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738章 輕易化解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625章 襄陽失陷(8)第287章 親情選擇第531章 高陽之戰(zhàn)(4)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598章 絕密情報第411章 潛移默化第762章 無奈的掙扎第134章 震懾第316章 親戚第74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891章 皇上的野心第884章 命該如此第614章 大膽的動作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496章 協(xié)議算什麼第16章 瘋狂的甘薯第950章 做好狗急跳牆的準備第255章 歷史重演?第483章 誓言第924章 一切爲了大清國第173章 情報網(wǎng)絡第201章 蘇蠻子的功勞第187章 預料之中第996章 孤注一擲第69章 鹿鳴宴第513章 慘敗(2)第351章 節(jié)節(jié)勝利(1)第72章 都不是傻瓜第14章 種植技術第178章 五省總督第929章 落後的代價第226章 死牢第944章 萬國來朝(2)第131章 第一件事第157章 招募軍士第547章 乾淨利落第415章 上下同心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689章 焦灼(1)第586章 規(guī)矩就是規(guī)矩第494章 摘牌第511章 被打消的念頭第150章 突如其來第796章 心願第294章 何去何從第73章 戒急用忍第325章 不一般的動作第411章 潛移默化第889章 不可能心軟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868章 定鼎京城(1)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918章 最爲慘烈的戰(zhàn)鬥(4)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644章 秦淮河的聚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兰屯市| 扎赉特旗| 保亭| 岐山县| 蚌埠市| 六枝特区| 庐江县| 桐梓县| 东光县| 合肥市| 长沙县| 堆龙德庆县| 潮安县| 中超| 且末县| 读书| 赫章县| 牟定县| 陕西省| 甘泉县| 开江县| 元谋县| 平武县| 黄冈市| 监利县| 阳山县| 呈贡县| 安福县| 辽阳县| 宣化县| 镇宁| 慈利县| 微博| 华容县| 曲周县| 湖南省| 洛扎县| 永修县| 雷州市| 盖州市| 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