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55章 都在做打算

鄭勳睿沉思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了。

桌上擺著調查署送來的情報,歷史終於還是按照原來的軌跡前行了。

楊嗣昌自殺之後,李自成率領的大軍很快攻陷了保定府城,除開左良玉與賀人龍少數人殺出重圍,絕大部分的軍士要麼戰死,要麼選擇了投降,李自成在保定府城稍稍休整之後,立即率領大軍進入到順天府,目標指向了京城。

二月底,李自成兵鋒已經抵達房山,距離京城不足百里地了。、

京城早就亂作一團,這一次是真正的亂了,朱由檢急招駐守山海關的吳三桂進京勤王,期盼吳三桂麾下的關寧鐵騎能夠阻擋流寇的步伐,可是讓朱由檢沒有想到的是,吳三桂以糧餉緊張爲由,竟然沒有馬上答應,楊嗣昌率領大軍抵禦流寇的進攻,幾乎耗盡了府庫的銀兩,無奈之下的朱由檢,只要找到京城的王公貴族捐錢捐糧,可惜響應者寥寥無幾,就連嘉定伯周奎都哭窮,說是拿不出來銀子。

山海關的吳三桂,日子同樣不好過,北直隸的大亂,皇太極已經知曉,他火速命令睿親王多爾袞率領十萬八旗軍,抵達錦州和寧遠,隨。m關注北直隸的局面。

京城暗線送來的情報表示,朱由檢已經陷入到絕望的心態之中,甚至在朝會上面面對文武大臣哭成了一團。

對於朱由檢這位皇上,鄭勳睿內心裡面沒有多大的惡意,在他看來,朱由檢是一個好人,但絕不是一個好皇帝,朱由檢接下的是哥哥天啓皇帝留下的亂的不能夠再亂的攤子。想要很好的整肅這個攤子,讓大明王朝繼續維持下去,沒有非凡的能力肯定是不行的,說的不客氣一些,除非是朱元璋或者是朱棣這樣的皇帝出現,看看有沒有可能扭轉局面。

朱由檢明顯沒有如此的能力。

客觀原因很多。小冰河時代,氣候的逆轉,頻頻的天災,讓本就是千瘡百孔的大明王朝,搖搖欲墜、慢慢的沉入到海底去了。

所處的地位不一樣、身份也不一樣之後,鄭勳睿對朱由檢的看法柔和了很多,朱由檢就好比是一個小孩子,拼命想著支撐起來他根本無法承受的重量,結果他自己的身體被壓垮了。轟然的倒塌還是如期而至。

到了這個時候,一切都無法挽回了,李自成拿下京城是預料之中的事情,在這期間,後金的皇太極不會動手,他鄭勳睿也不會動手。

真正動手的時機,就是後金皇太極開始行動的時候。

徐望華曾經提出來建議,鄭家軍可以考慮從遼南發動進攻。動搖大清國的根基,讓已經在遼東集結的八旗軍不敢輕舉妄動。

鄭勳睿否定了這個建議。他很清楚,皇太極已經不會特別估計遼南了,一旦八旗軍突破了山海關,佔據了中原大片的地方,遼南的重要性就明顯降低,就算是鄭家軍拿下了耀州、蓋州和海州等地。威脅到鐵嶺和遼陽等地,恐怕皇太極內心也不是那麼的驚慌了。

何況鄭家軍拿下海州等地,需要一定的時間,究竟多長的時間還說不準。

所以鄭家軍必須要北進,與李自成、皇太極在北方展開絕地大廝殺。

鄭勳睿知道朱由檢是活不成了。一生高傲的朱由檢,不可能忍受如此的屈辱,再說李自成也絕不會放過朱由檢,他想到的是朱由檢的兒子和女兒,可能的情況之下,鄭勳睿還是需要挽救朱由檢的兒子和女兒的。

這個想法看上去有些傻,不過穿越的鄭勳睿有這樣的想法,也沒有什麼奇怪的。

大權在握的鄭勳睿,和很多人的看法不一樣,朱由檢的兒子和女兒根本就不是什麼威脅,當初輝煌的大唐王朝,不也是有很多隋朝遺留下來的親眷嗎。再說已經準備登上權力巔峰的鄭勳睿,也需要表現出來大度的胸懷,讓天下人信服,朱由檢的兒子和女兒沒有什麼罪過,何況他們的年紀都不是很大,儘管這樣做在周延儒等人看來是危險的,是自找苦吃的。

鄭勳睿給依舊留在京城的商賈段宗奎下達了命令,若是李自成攻陷了京城,有可能的情況之下,儘量保護朱由檢的兒子和女兒,這裡面就包括皇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勇王朱慈照、最小的兒子朱慈煥,長平公主朱徽娖,最小的女兒朱徽沁,也就是後來的昭仁公主。

段宗奎是有能力完成這個任務的,當然鄭勳睿考慮的非常細緻,一旦李自成攻陷京城,那麼京城必定大亂,到時候段宗奎自身的安全都不一定能夠保證,怎麼可能接應朱由檢的兒子女兒,按照歷史規律來說,朱由檢不會殺自己的兒子,將幾個兒子悉數送到了周奎和田弘遇的家中,而將其女兒殺害。

段宗奎與周奎和田弘遇的關係都是不錯的,能夠想辦法護全朱由檢的兒子,但沒有辦法救得朱由檢的女兒。

段宗奎想要完成任務,唯有進入在大亂來臨、京城被攻破的時候進入到皇宮之中,那樣才能夠真正的救下朱由檢的兒子和女兒。

仔細考慮之後,鄭勳睿親自寫了兩份信函,命令調查署速將信函想盡辦法送到京城去,這兩封信函,一封是給朱由檢的,一封是給司禮監太監、內侍高起潛的。

段宗奎只有憑著這兩封信函,纔有可能見到朱由檢。

鄭勳睿做這一切事情的時候,並沒有告知徐望華和周延儒等人。

鄭家軍已經做好了一切的準備,陝西鄭家軍第三軍四萬人,全部集中到了潼關,山東鄭家軍第二軍兩萬人,全部集中到了德州,南直隸鄭家軍的六萬人,全部集中到了南京。

這十二萬人,就是鄭家軍即將北進的大軍。

皇太極同樣做好了準備。

睿親王多爾袞率領的十萬八旗軍,加上駐紮在錦州、寧遠等地的五萬八旗軍,遼東八旗軍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十五萬人。

皇太極本來打算親征的,包括鄭親王濟爾哈朗、范文程和洪承疇等人的勸阻,讓他暫時沒有親征,畢竟北直隸的局勢還在劇烈的動盪之中,最終情形如何,誰都是不知道的,若是大明京城真的被流寇攻陷了,那麼八旗軍就可以全部出動了。

想必到了那個時候,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也無所適從了。

多爾袞率領十萬八旗軍出發之後,皇太極就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了。

這一次的進攻,對於大清國來說至關重要,只要八旗軍能夠拿下山海關,打敗進入北直隸的李自成,那麼就可以順利的佔據中原,與南方的鄭家軍對峙,一旦八旗軍佔領了中原,遼南的位置就不是特別重要了。

皇太極沒有親自率領八旗軍與鄭勳睿交手,不過他早就將鄭家軍視爲大清國最大的強敵了,究竟鹿死誰手,那是需要經過慘烈廝殺的,但皇太極還是有著很強自信的。

滿八旗從白山黑水之中出來,不知道經歷了多少的苦難,早就磨礪的如同尖銳的長矛,鄭家軍成立纔多長的時間,而且都是以漢人爲主,少量蒙古人充斥其中。

皇太極骨子裡是看不起漢人的,雖然他崇尚儒家文化,信賴范文程,但這不代表他看得起漢人,曾經無比輝煌的大明王朝,不就是敗在了這些漢人的手中嗎。

漢人很聰明,這一點無可厚非,不過很多聰明的漢人在一起,那就會鬧出來無數的故事了,這些漢人不能夠形成合力,相互傾軋,爲的就是自身能夠爭取到更多的利益,更大的權力,但滿人就不一樣了,雖說平日裡也存在爭權奪利的情況,可是到了關鍵時刻,滿人是能夠摒棄前嫌,團結一致的,漢人就做不到這一點。

不說其他的,被皇太極冊封爲王的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三人,在一起的時候都不能夠做到團結,而是各懷心思。

皇太極看透了這一點,所以骨子裡他看不上漢人,也不會絕對的無條件的信任漢人。

范文程是皇太極最爲信賴的漢人,這也是經過了很多年觀察的,在皇太極的眼裡,范文程已經不是漢人,融爲了滿人之中的一員。

至於說洪承疇,的確很有能力,但皇太極是絕不會完全信任的,哪怕是有范文程的推薦也是不行的。

對待滿人,皇太極的態度就不一樣了,代善、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等滿人之中的精英,在關鍵時刻,皇太極是敢於大膽信任的,他曾經毫不留情的整治過代善,但依舊對代善心存信任,大清國成立的時候,他冊封的四大親王,代善名列第一。

皇太極每日裡都關注遼東和北直隸的情形,他做好了親征的準備,一旦大明京城被李自成攻破,則八旗軍肯定出動,讓皇太極困擾的是駐守在山海關的吳三桂,倒不是吳三桂有多麼的厲害,而是山海關這座障礙的確不好攻破,大變即將到來,八旗軍若是繞道進入到北直隸,時間上面不一定來得及,若是等到李自成徹底穩固了北直隸的局面,八旗軍恐怕將失去進軍和控制中原的大好時機。。

第692章 揪心第486章 願意接納第639章 實際行動第975章 絕非袖手旁觀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218章 殊死抵抗第470章 定奪和離間第746章 這就是人心第598章 絕密情報第975章 絕非袖手旁觀第876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1)第173章 情報網絡第868章 定鼎京城(1)第391章 過分第260章 兵敗第245章 安心發展第420章 乾脆果斷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606章 不給面子第729章 誰的責任第287章 親情選擇第413章 兩難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86章 必須改變第143章 緊急奏摺第715章 朱仙鎮之戰(5)第254章 側重點第706章 進退兩難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320章 阿炳爺第569章 京城故事(3)第689章 焦灼(1)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187章 預料之中第903章 御駕親征第121章 鍛鍊之意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695章 及時的建議第72章 都不是傻瓜第25章 柳隱第113章 險鑄大錯第415章 上下同心第288章 身份不一樣第18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657章 寇白門第268章 攻其不備第572章 明晰的調整第898章 海上征伐目的第305章 撤兵第611章 以退爲進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215章 意外第109章 需要靠自己第260章 兵敗第70章 護院第737章 自我毀滅的開始第122章 勸阻第896章 俸祿之爭第96章 揣摩第284章 有信心第151章 巡撫大人來了第724章 得隴望蜀第351章 節節勝利(1)第879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484章 風雨春秋第567章 京城故事(1)第738章 輕易化解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91章 京城路上第66章 發榜第789章 碰釘子的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411章 潛移默化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927章 關鍵的建議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296章 禽獸不如第779章 閃電戰(9)第80章 人之本性第891章 皇上的野心第621章 襄陽失陷(4)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864章 爆發第793章 第一次的掙扎第102章 用人三法第211章 出乎預料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663章 餘音繞樑第238章 真正的聯合第199章 親兵營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800章 醉翁之意第655章 攪局第379章 議和第398章 回家看看第548章 盼望的戰機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826章 建議引發靈感第633章 掣肘
第692章 揪心第486章 願意接納第639章 實際行動第975章 絕非袖手旁觀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218章 殊死抵抗第470章 定奪和離間第746章 這就是人心第598章 絕密情報第975章 絕非袖手旁觀第876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1)第173章 情報網絡第868章 定鼎京城(1)第391章 過分第260章 兵敗第245章 安心發展第420章 乾脆果斷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606章 不給面子第729章 誰的責任第287章 親情選擇第413章 兩難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86章 必須改變第143章 緊急奏摺第715章 朱仙鎮之戰(5)第254章 側重點第706章 進退兩難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320章 阿炳爺第569章 京城故事(3)第689章 焦灼(1)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187章 預料之中第903章 御駕親征第121章 鍛鍊之意第194章 精準的分析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695章 及時的建議第72章 都不是傻瓜第25章 柳隱第113章 險鑄大錯第415章 上下同心第288章 身份不一樣第18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657章 寇白門第268章 攻其不備第572章 明晰的調整第898章 海上征伐目的第305章 撤兵第611章 以退爲進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215章 意外第109章 需要靠自己第260章 兵敗第70章 護院第737章 自我毀滅的開始第122章 勸阻第896章 俸祿之爭第96章 揣摩第284章 有信心第151章 巡撫大人來了第724章 得隴望蜀第351章 節節勝利(1)第879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484章 風雨春秋第567章 京城故事(1)第738章 輕易化解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91章 京城路上第66章 發榜第789章 碰釘子的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411章 潛移默化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927章 關鍵的建議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296章 禽獸不如第779章 閃電戰(9)第80章 人之本性第891章 皇上的野心第621章 襄陽失陷(4)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864章 爆發第793章 第一次的掙扎第102章 用人三法第211章 出乎預料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663章 餘音繞樑第238章 真正的聯合第199章 親兵營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800章 醉翁之意第655章 攪局第379章 議和第398章 回家看看第548章 盼望的戰機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826章 建議引發靈感第633章 掣肘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远县| 岑溪市| 七台河市| 鄂尔多斯市| 黄大仙区| 晋江市| 聂拉木县| 唐海县| 云和县| 海盐县| 九台市| 武陟县| 阳东县| 老河口市| 广南县| 高青县| 建湖县| 崇义县| 开封县| 平定县| 鄂托克前旗| 柳林县| 哈尔滨市| 乐东| 太白县| 邛崃市| 交口县| 安塞县| 上林县| 错那县| 松阳县| 沁水县| 中宁县| 北海市| 黄山市| 噶尔县| 玉环县| 红原县| 安西县| 宽甸| 祁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