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

戰場的局勢,讓李自成驚呆了,他以爲自己看錯了。

面對官軍的陣形,義軍毫不猶豫的發動了衝鋒,李自成早就用單筒望遠鏡觀察了官軍的陣形,他發現官軍很沉默,不少人的臉上甚至沒有什麼表情,看上去有些麻木,這樣的情形讓李自成欣喜若狂,他清楚記得自己當年率領的義軍,臉上就是這樣的表情,那是對戰鬥絕望的表情,而有著這樣表情的義軍,在戰場上不堪一擊。

衝鋒開始之後,李自成很快就發現了情況不對。

官軍突然爆發了,領頭衝鋒的人年紀有些大,李自成不認識,不過他身邊的顧君恩卻驚呼此人就是太子太師、內閣次輔、兵部尚書楊嗣昌。

到了這個時候,李自成還沒有特別的在意,楊嗣昌不過是文官,從來沒有上過戰場,衝鋒在前面不過是做做樣子,這說明官軍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需要楊嗣昌親自衝鋒了。

可惜情況根本不是李自成想象的那樣,戰場上廝殺的官軍根本不怕死,迎著箭雨也敢朝著前方衝鋒,特別是官軍的騎兵,更是展現出來難以想象的驍勇,這些騎兵沒有抱成一團,而是奮不顧身的參與所有地方的廝殺,官軍的騎兵在前面衝鋒廝殺,步卒緊隨其後廝殺。

義軍衝鋒在最前面的軍士,很快被官軍衝散了,一些軍士掉頭開始逃跑。

這是義軍無法克服的問題,每一次的戰鬥,只要出現稍稍不利的戰局,就會有軍士掉頭逃離,儘管指揮戰鬥的軍官也親自斬殺這些逃跑的軍士,可還是不能夠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

更多的軍士開始掉頭往回撤。包括一些衝鋒在前面的義軍騎兵。

李自成組成的第一輪衝擊波很快被打散了。

不敢相信眼前景象的李自成,肯定是不甘心的,他暴怒者對身邊的傳令兵下達了命令。馬上組織再一輪的衝鋒廝殺,一定要將官軍打的氣焰壓下去。義軍在人數上面有著絕對的優勢,一定能夠打敗官軍的。

命令尚未下達到前方軍官的耳中,讓李自成瞠目結舌的一幕再次出現。

官軍發動了總攻,全部都壓上來了。

那一剎那,一股滔天的氣勢撲面而來,只有在面對鄭家軍的時候,李自成才感受到這樣的氣勢,他知道情況不對。此番作戰恐怕難以善終了。

官軍什麼時候變得如此驍勇了,個個都不怕死,蒙著頭超前衝鋒,反觀義軍方面,大批的軍士掉頭後退,甚至阻礙了準備進攻廝殺的軍士。

李自成不敢下達撤退的命令,這個時候若是大規模的撤退,中軍必定被後退的前軍衝的七零八落,不需要廝殺就自行潰敗了,若是官軍沿路追殺。那損失就太過於慘重了。

怒吼一聲之後,李自成準備親自上陣,卻被身邊的親兵阻擋住了。李自成正要怒斥身邊打的親兵,卻發現他們是接受顧君恩的命令。

忍不住的李自成對著顧君恩大喊大叫,他一定要衝上去廝殺。

顧君恩冷靜很多,他同樣知道失敗的局面無法挽回了,這個時候闖王就是衝上去,也不能夠扭轉戰局,相反闖王若是出現什麼意外,那義軍就真的有可能遭遇滅頂之災了。

顧君恩不管不顧李自成發脾氣,同樣大聲開口。懇請李自成率領中軍先行撤離。

顧君恩的安排是完全正確的,此刻無比要求進攻的前軍拼死抵抗。不準繼續後退,爲中軍撤離創造時間和機會。若是前軍一味的後退,必定會影響到中軍,倉促之下加入到廝殺隊伍之中,中軍難以施展手腳。

李自成明白顧君恩的建議是對的,稍稍冷靜之後,他掉頭率領中軍準備撤離了。

變故就在這個時候出現。

官軍的鼓聲更加的強烈,更多的軍士突然衝殺過來,而且以騎兵居多。

義軍的前軍再也無法抵抗,瞬間崩潰,絕大部分的軍士掉頭朝著後面逃跑。

義軍的前軍和中軍相聚不到五里地,這種排兵佈陣的安排是大忌,也是因爲李自成有著絕對的自信心,故而如此安排,等到前軍突破了官軍的防禦陣形之後,中軍全部衝上去廝殺,一舉擊潰官軍。

這種自大的安排,在此時出現了致命性的問題。

義軍軍官斬殺逃離的軍士已經沒有了任何的作用,很快軍官也調轉馬頭跟著朝後撤離了,軍官開始撤離,軍士就跑得更快。

官軍在後面追殺的速度絲毫沒有停頓,騎兵衝鋒在最前面,步卒緊跟其後,他們甚至不管不顧跪在地上投降的軍士,一股腦的朝著前面衝殺。

李自成急的心裡滴血,他快馬加鞭,衝到了中軍帳,命令中軍抽調兩萬人抵禦官軍的進攻,其餘所有人開始朝著後面撤離。

楊嗣昌沒有親自參與廝殺,他畢竟是文官,衝鋒也就是做做樣子,身邊還有十來個親兵護衛,真正指揮戰鬥的是左良玉與賀人龍。

看著官軍取得勝利,拼命的追殺流寇,楊嗣昌感覺到臉頰冰涼,他擡手摸了摸,才發現自己的眼淚不知道什麼時候出來了。

從來沒有如此的酣暢淋漓,看著流寇拼命的撤退,看著諸多軍士拼命的追殺。

人數上面處於絕對劣勢的朝廷大軍,迸發出來了常人難以想象的戰鬥力,殺得流寇大敗,這樣的情形很久沒有出現過了。

傳令兵前來請示,是不是繼續追擊流寇,楊嗣昌沒有絲毫的猶豫,他命令全軍出擊。

除開鎮守保定府城的五萬大軍,其餘十萬人全部追殺出去了。

這樣的陣勢是罕見的,楊嗣昌也是第一次見到,幾十萬的流寇與十萬朝廷大軍在保定府城之外展開廝殺,幾十萬的流寇拼命的後撤,十萬朝廷大軍拼命追殺。

儘管廝殺還在進行之中,不過楊嗣昌知道,這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是一場實實在在的大勝,這一場戰鬥的勝利意味著什麼,是不是朝廷的危機自此就能夠解除,楊嗣昌不是特別的清楚,那需要等到戰鬥結束之後才能夠真正的做出評估,不過他要感謝這些拼命廝殺的軍士,要感謝諸多指揮戰鬥的軍官。

楊嗣昌沒有隨著大軍前去追殺,他剋制了自身的情緒,他不是軍士,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在戰場上廝殺,他的任務是指揮作戰,是激起所有軍士的鬥志,這方面,他已經做的非常的完美了。

追殺持續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朝廷大軍追出去近三十里地,流寇已經潰不成軍,一股腦的朝著後方逃離。

一直到天色微微有些黑的時候,左良玉與賀人龍才命令停止追殺。

一路上已經是屍橫遍野,這是一場罕見的大勝,更加讓左良玉與賀人龍興奮的是,他們繳獲到了大量的糧草,流寇拼命逃離的時候,根本就顧不上攜帶大量的糧草,甚至都沒有機會燒燬這些糧草。

大軍最爲需要的就是糧草,儘管說目前的糧草還能夠維持一段時間,可作爲高級指揮官的左良玉與賀人龍,很清楚朝廷已經面臨著糧食的危機,今後一段時間,不可能有那麼多的糧草供給大軍。

盛夏季節,收拾戰場是必須的,陣亡的軍士,不管是朝廷大軍還是流寇,都是必須要掩埋的,否則容易傳染很多的疾病,這方面左良玉與賀人龍都很是清楚,他們命令軍士打起了火把,拖著疲憊的身體開始徹底打掃戰場,朝廷大軍陣亡的將士,統一集中起來,找到地方掩埋,至於說流寇,則是集中起來點火燒掉。

被斬殺的流寇人數太多了,想要分別聚攏燒掉不是短時間之內能夠完成的事情。

繳獲的糧草則是連夜運送到保定府城之內去,這些糧草必須要小心的保管起來。

見到楊嗣昌的時候,左良玉與賀人龍等人的臉上都帶著笑容,儘管他們身上的血漬尚未清洗。

楊嗣昌臉色雖然平靜,但身體微微顫抖,這一場來之不易的勝利,皇上太需要了,朝廷太需要了。

翌日午時,戰況終於清理出來了。

朝廷大軍傷亡一萬人左右,斬殺和生擒的流寇超過六萬人。

早有思想準備的楊嗣昌,被這樣的勝利成果驚呆了。

按照這樣的方式計算,就算是李自成麾下有百萬的流寇,也不是朝廷大軍的對手,更何況李自成不可能有那麼多的軍士,且一部分的軍士還駐守在河南與山西。

驚呆之後,楊嗣昌迅速察覺到了問題,這是一場皇上和朝廷期盼的大勝,如同一針強心劑,瞬間會刺激到很多人,那些不瞭解實際情況的人,得知這場勝利之後,會不會馬上進言,要求朝廷大軍開始主動征伐流寇,直至徹底剿滅流寇。

這樣的建議肯定是會出現的,但目前這樣的建議,是自殺式的建議,提出此等建議之人該被殺頭。

楊嗣昌決定親自給朝廷寫去奏摺,在這份奏摺裡面,他要詳細的說明情況,且建議朝廷大軍固守保定府城,護衛京城的安全,對流寇的情況展開全方位的偵查,流寇大軍失去了大量的糧草,不可能長時間在北直隸堅持,一旦流寇準備全面撤退的時候,朝廷大軍才能夠趁勢追擊。(。)

第216章 內訌第495章 勸解家人第192章 沒有那麼好奇第21章 從容淡定第89章 心病難醫第959章 多鐸的末路第556章 改變部署第679章 自找無趣第190章 自掘墳墓第848章 自作孽第11章 家務事第94章 會試第916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2)第278章 皇太極稱帝第594章 自我陶醉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606章 不給面子第706章 進退兩難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780章 閃電戰(10)第536章 總有意外第727章 天妒英才(3)第873章 歸宿(3)第166章 慘烈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32章 府試案首第17章 縣試第277章 秦良玉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586章 規矩就是規矩第276章 下有對策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488章 機會第181章 送別恩師第9章 教諭先生第242章 失去方向第696章 終於立功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528章 高陽之戰(1)第903章 御駕親征第557章 勞逸結合第94章 會試第395章 警覺第755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1)第8章 縣學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第483章 誓言第727章 天妒英才(3)第62章 道不同(2)第132章 先軍策略第691章 不易察覺的變化第588章 痛心(1)第728章 壯志未酬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182章 大度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787章 勸服第147章 登萊兵變第938章 巴達維亞的消息第488章 機會第336章 衛漕兵丁第868章 定鼎京城(1)第643章 總有找事的第175章 火炮的作用第96章 揣摩第258章 殊死抵抗第205章 行軍路上第170章 目標動搖第799章 希望和絕望第671章 督戰第216章 內訌第245章 安心發展第255章 歷史重演?第379章 議和第730章 遭遇排擠第868章 定鼎京城(1)第745章 兩極分化第586章 規矩就是規矩第232章 曹馳歸順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836章 潼關之戰(2)第937章 范文程的頹廢第30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999章 瀋陽之戰(3)第570章 京城故事(4)第149章 一顆心暫時放下第502章 恐金癥第982章 戰遼河(4)第816章 自負的代價(2)第932章 皇太極的能力第280章 再立奇功第351章 節節勝利(1)第146章 彈劾與應對第384章 淮安火器局第926章 權鬥第30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
第216章 內訌第495章 勸解家人第192章 沒有那麼好奇第21章 從容淡定第89章 心病難醫第959章 多鐸的末路第556章 改變部署第679章 自找無趣第190章 自掘墳墓第848章 自作孽第11章 家務事第94章 會試第916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2)第278章 皇太極稱帝第594章 自我陶醉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606章 不給面子第706章 進退兩難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780章 閃電戰(10)第536章 總有意外第727章 天妒英才(3)第873章 歸宿(3)第166章 慘烈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32章 府試案首第17章 縣試第277章 秦良玉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586章 規矩就是規矩第276章 下有對策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488章 機會第181章 送別恩師第9章 教諭先生第242章 失去方向第696章 終於立功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528章 高陽之戰(1)第903章 御駕親征第557章 勞逸結合第94章 會試第395章 警覺第755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1)第8章 縣學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第483章 誓言第727章 天妒英才(3)第62章 道不同(2)第132章 先軍策略第691章 不易察覺的變化第588章 痛心(1)第728章 壯志未酬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182章 大度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787章 勸服第147章 登萊兵變第938章 巴達維亞的消息第488章 機會第336章 衛漕兵丁第868章 定鼎京城(1)第643章 總有找事的第175章 火炮的作用第96章 揣摩第258章 殊死抵抗第205章 行軍路上第170章 目標動搖第799章 希望和絕望第671章 督戰第216章 內訌第245章 安心發展第255章 歷史重演?第379章 議和第730章 遭遇排擠第868章 定鼎京城(1)第745章 兩極分化第586章 規矩就是規矩第232章 曹馳歸順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836章 潼關之戰(2)第937章 范文程的頹廢第30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999章 瀋陽之戰(3)第570章 京城故事(4)第149章 一顆心暫時放下第502章 恐金癥第982章 戰遼河(4)第816章 自負的代價(2)第932章 皇太極的能力第280章 再立奇功第351章 節節勝利(1)第146章 彈劾與應對第384章 淮安火器局第926章 權鬥第30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源市| 桐梓县| 太湖县| 利津县| 滨州市| 邵东县| 林芝县| 手游| 临夏县| 崇左市| 石渠县| 铜陵市| 邛崃市| 秭归县| 枣强县| 揭东县| 鄂温| 静海县| 英超| 东明县| 白山市| 新巴尔虎左旗| 九寨沟县| 望奎县| 平和县| 南涧| 双辽市| 武乡县| 东阳市| 防城港市| 怀集县| 恩施市| 云南省| 科技| 太仓市| 肇源县| 永仁县| 调兵山市| 陆丰市| 武义县| 虹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