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60章 態(tài)度要明確

孫承宗和黃道周都暫時留在了鄭勳睿的府邸裡面,兩人已經(jīng)知道可能要發(fā)生大事情,沒有要求離開,這讓鄭勳睿很是欣慰,他還沒有自信到毫無顧忌的程度,按照時間來計算,孫承宗和黃道周離開南京的時間,應該是字三月十五日之後,至於說兩人事後會不會表態(tài)支持,鄭勳睿肯定不會強求,那樣做也太過分了。

穩(wěn)定了孫承宗和黃道周,接下來就是地方上的局勢了,而最爲關鍵的就是南京以及應天府的局勢,必須要穩(wěn)定,不能夠有任何的動盪。

東林黨人在南直隸經(jīng)營多年,其背後是有著一些支撐的,南直隸不少的士大夫和商賈,都是支持東林黨的,而且東林黨人也成爲了他們利益的代言人,東林黨人與商賈之間的勾結和聯(lián)合,這是鄭勳睿非常清楚的事情,故而此次動手,還是要預防出現(xiàn)動盪的局面。

應天府尹林宗輝來到兵部的時候,內心是有些忐忑的。

林宗輝是前任南京兵部尚書楊成最爲信任的官員,也是依靠著楊成的提攜,才一步步走到了應天府尹的位置上面,楊成致仕後,林宗輝一直都很低調,也沒有引發(fā)太多的注意,加上其能力不錯,有著豐富的從政經(jīng)驗,也就沒有被調整,但想要得到提拔,那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林宗輝對鄭勳睿是支持的,那是因爲鄭勳睿和楊廷樞的關係非常好,情同手足,楊成致仕的時候,也曾經(jīng)將孫子鄭重的介紹給林宗輝,林宗輝當然明白其中的意思。

可如今的局面出現(xiàn)變化了,鄭勳睿與皇上和朝廷之間的關係有些微妙。現(xiàn)實的問題擺在了面前,楊廷樞選擇到京城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明顯是支持皇上和朝廷的。楊廷樞臨行之前曾經(jīng)和林宗輝密談,兩人長時間分析了大明的局勢。認爲還是要維護大明王朝的正統(tǒng)。

鄭勳睿出任南京兵部尚書之後,林宗輝沒有專門去拜謁,這其實也是態(tài)度,當然林宗輝也不會反對鄭勳睿,說到底就是按照正常的官員之間的關係來處理的。

鄭勳睿出任南京兵部尚書之後,同樣很低調,沒有任何的行動。

在林宗輝看來,依照鄭勳睿立下的功勞。早就應該進入到內閣了,儘管說鄭勳睿過於的年輕,可被安排出任南京兵部尚書,明顯看出皇上和朝廷的貶斥態(tài)度。

功高震主就好比是一個魔咒,不知道扼殺了多少人才,明太祖朱元璋在這方面做的是最爲徹底的,開國功臣幾乎誅殺殆盡,和明初的時候那些功臣比較,鄭勳睿的功勞絕不會小,擁有的勢力可是更大。

鄭勳睿應該是逃不過這個魔咒。這是楊廷樞和林宗輝一致的看法。

當然兩人都是科舉出來的讀書人,認識上的侷限是存在的,他們以己度人。認爲鄭勳睿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之下,也只能夠認命,至於說鄭勳睿有可能造反,或者是獨樹一幟,那不是他們能夠想出來的,也是不會相信的reads;。

林宗輝進入到會客室之後,門迅即被關上,這讓林宗輝更加的緊張,不知道會發(fā)生什麼事情。南京兵部與應天府有一定的隸屬關係,兵部發(fā)出的敕書。只要不與皇上的聖旨和朝廷的敕書相違背,應天府就要執(zhí)行。

很快。鄭勳睿從裡面走出來,進入到會客室。

林宗輝連忙站起身來,稽首行禮。

“下官拜見鄭大人。”

“林大人,本官今日請你來,有很重要的事情,你熟悉南京以及應天府的情況,有著豐富的治理地方之經(jīng)驗,故而本官這次要拜託你一些事情。”

林宗輝緊張的心都撲通撲通跳,他不知道鄭勳睿會說出什麼事情來。

“下官一定按照鄭大人的吩咐辦事。”

“彆著急表態(tài),究竟是什麼事情,你還不知道,既然請你到兵部來,那就不是小事情,或許你此刻也是內心不安,不知道究竟是什麼事情,會不會是讓你感覺到危難的事情。”

林宗輝擦去了額頭上的汗滴,勉強擠出了微笑。

“大人說笑了,大人是不會吩咐下官胡作非爲的。”

“說的不錯,本官這裡有個奏摺,你仔細看看吧。”

鄭勳睿從袖子裡拿出來奏摺,遞給了林宗輝。

林宗輝接過奏摺的時候,雙手微微有些顫抖,臉色也是發(fā)白。

林宗輝看奏摺的過程之中,鄭勳睿揹著雙手,字會客室裡面慢慢的踱步,他的神色很是平靜,不知道想些什麼。

看過奏摺之後,林宗輝長長的出了一口氣,看得出來神情放鬆了很多。

“林大人,應該知道是什麼事情了吧。”

“下官明白了,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妄議朝政,這是衆(zhòng)所周知的事宜,這結黨營私的事宜,更是成爲?zhàn)蠹玻笕送聪聸Q心整治,下官覺得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鄭勳睿微微點頭,林宗輝不是東林黨人,對東林黨人也沒有什麼好的看法,須知作爲應天府尹,不是東林黨人,很多事情也是不好做的,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遭遇到東林黨人的彈劾與圍攻,多年來,林宗輝遇見東林黨人的事宜,都是選擇迴避,這也讓東林黨人在應天府更加的囂張,甚至公開議論他林宗輝的能力了。

林宗輝是聰明人,不會去分析此事背後的原因,就算是知道,也會裝聾作啞。

但林宗輝也是留有餘地的,沒有說到東林黨人威脅皇權的事宜。

“林大人有這樣的認識,本官也就放心了,明日本官就要採取行動了,南京東林書院的春課,正在預謀做一些事情,本官已經(jīng)得到明確的消息,故而要對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採取行動了,東林黨人在南直隸浸淫多年,其影響力不容小覷,本官一旦採取了行動,恐怕會有一些地方出現(xiàn)不穩(wěn)定之局面,這就需要林大人竭力維持穩(wěn)定之局面了。”

林宗輝點點頭,再次稽首行禮reads;。

“大人放心,本官一定竭盡全力,維持應天府之穩(wěn)定。”

“很好,今日你就在寅賓館歇息,好好思索應該如何應對可能出現(xiàn)的波動,明日一大早到府衙去之後,迅速調動各方里面,維持南京乃至於應天府的穩(wěn)定。”

“下官記住了。”

這個關鍵時刻,鄭勳睿當然不會要林宗輝離開的,萬一林宗輝泄漏出去了消息,那麼所有計劃和行動就可能毀於一旦,開弓沒有回頭箭,一切的準備事宜全部到位了,絕不會出現(xiàn)一絲一毫的差錯。

上元縣知縣馬奎峰隨後來到了會客室。

馬奎峰與鄭勳睿之間有著特殊的交集,特別是在處理徐佛家的事宜上面。

得知鄭勳睿的安排之後,馬奎峰迅速表態(tài),一定穩(wěn)定上元縣的局勢,要知道南京的皇宮、六部、都察院、國子監(jiān)等衙門全部都在上元縣的境內,。維持上元縣的穩(wěn)定,是異常重要的事宜,一旦上元縣能夠保持穩(wěn)定,南京基本就穩(wěn)定了。

馬奎峰的態(tài)度是真誠的,鄭勳睿能夠看出來,其實他也要求調查署摸過馬奎峰的底,應該說馬奎峰是有能力的,能夠在京畿縣當人知縣這麼多年,沒有出色的能力,基本是做不到的,南京整體局勢一直都是穩(wěn)定的,這裡面馬奎峰的功勞是不小的,只可惜一般人都不會注意到他這個六品的知縣。

吸納林宗輝、馬奎峰這樣有能力的官員,這是鄭勳睿重中之重的目標,麾下沒有能人,缺乏有能力的官員,那麼地方上就難以得到穩(wěn)定,上面的政策再好,也落實不下來。

鄭勳睿勉勵了馬奎峰,希望馬奎峰繼續(xù)努力做事情,這讓馬奎峰很是高興。

馬奎峰到寅賓館去歇息之後,徐望華進入到了會客室。

鄭錦宏已經(jīng)親自趕赴到蘇州去了,李巖也跟著到蘇州去了,在鄭勳睿和徐望華看來,蘇州是重災區(qū),這裡是東林書院的發(fā)源地,更是復社和應社的發(fā)源地,調查署列出的二百七十人,身在蘇州的就由一百三十多人,佔據(jù)了總人數(shù)的一半。

“大人,一切都準備好了,明日寅時開始行動,整個的行動,爭取在卯時之前結束,如此就不會引發(fā)過多的震動。”

“嗯,南京以及應天府的事宜,你多多關心,鄭錦宏和李巖側重於蘇州,劉澤清和趙單羽側重於松江,鄭凱濤和馬祝葵側重於寧國府,蘇從金和羅昌洛側重於安慶府,只要這些地方穩(wěn)定,南直隸基本就穩(wěn)定下來了。”

“大人,不知道王鐸大人和方正化會有什麼感想。”

“不管他們有什麼想法,他們翻不起大浪,等到行動結束了,他們就算是想做些什麼,也沒有機會了,下一步我就要動手整治南京的局勢了。”

“明白了,大人還有什麼需要特別強調的事宜嗎。”

“其他沒有什麼了,記住,不準漏掉一個人,也不準殺一個人,五天時間,各地抓捕的人全部押解到南京,接著全部運送到京城去,不要在南京停留,我不侍候這些大爺,讓皇上和朝廷去頭疼吧。”

鄭勳睿說完這些話,徐望華忍不住笑了,此次的行動,考慮的非常細緻,可謂是天衣無縫。

第274章 沒有出路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180章 緊急赴京第632章 大幕拉開第16章 瘋狂的甘薯第464章 進退維谷第67章 鄉(xiāng)試解元第825章 年輕人的弱點第122章 勸阻第568章 京城故事(2)第841章 漸入絕境第333章 讓你選擇第849章 兌現(xiàn)承諾第74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519章 響鼓也需重錘第376章 平衡術第690章 焦灼(2)第557章 勞逸結合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193章 車廂峽第463章 潰敗第18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525章 認清事實第465章 用人所長第766章 你自己選擇第62章 道不同(2)第646章 微服第562章 天助(1)第445章 炮兵營和神機營第542章 狂妄的代價(6)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119章 亂象漸生第482章 吳偉業(yè)的心思第966章 砍瓜切菜第390章 煽風點火第379章 議和第388章 江湖傳說第569章 京城故事(3)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345章 蓬萊閣第343章 旅順口第949章 奇哉怪也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880章 登基稱帝(1)第999章 瀋陽之戰(zhàn)(3)第27章 亦師亦友第144章 拜服第483章 誓言第788章 不著急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275章 上有政策第392章 報復第964章 本能的厭惡第463章 潰敗第464章 進退維谷第672章 感慨第87章 取捨之間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11章 家務事第92章 京城第625章 襄陽失陷(8)第120章 夫唱婦隨第919章 最爲慘烈的戰(zhàn)鬥(5)第502章 恐金癥第811章 全面兼顧第603章 迫不及待第259章 圍城打援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72章 都不是傻瓜第991章 奇襲安樂州(2)第59章 陳子龍第738章 輕易化解第22章 教訓和教誨第134章 震懾第306章 理想主義第869章 定鼎京城(2)第485章 痛苦的顛覆第139章 大勝第198章 喜得貴子第38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382章 必須搬遷第336章 衛(wèi)漕兵丁第756章 敲牛皮糖的戰(zhàn)鬥(2)第375章 皇太極的睿智第95章 民有三苦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472章 凝聚力第567章 京城故事(1)第327章 預知危險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91章 京城路上第95章 民有三苦第457章 輕而易舉第176章 內閣震動
第274章 沒有出路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180章 緊急赴京第632章 大幕拉開第16章 瘋狂的甘薯第464章 進退維谷第67章 鄉(xiāng)試解元第825章 年輕人的弱點第122章 勸阻第568章 京城故事(2)第841章 漸入絕境第333章 讓你選擇第849章 兌現(xiàn)承諾第74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519章 響鼓也需重錘第376章 平衡術第690章 焦灼(2)第557章 勞逸結合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193章 車廂峽第463章 潰敗第18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525章 認清事實第465章 用人所長第766章 你自己選擇第62章 道不同(2)第646章 微服第562章 天助(1)第445章 炮兵營和神機營第542章 狂妄的代價(6)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119章 亂象漸生第482章 吳偉業(yè)的心思第966章 砍瓜切菜第390章 煽風點火第379章 議和第388章 江湖傳說第569章 京城故事(3)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345章 蓬萊閣第343章 旅順口第949章 奇哉怪也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253章 暫緩反擊第880章 登基稱帝(1)第999章 瀋陽之戰(zhàn)(3)第27章 亦師亦友第144章 拜服第483章 誓言第788章 不著急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275章 上有政策第392章 報復第964章 本能的厭惡第463章 潰敗第464章 進退維谷第672章 感慨第87章 取捨之間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11章 家務事第92章 京城第625章 襄陽失陷(8)第120章 夫唱婦隨第919章 最爲慘烈的戰(zhàn)鬥(5)第502章 恐金癥第811章 全面兼顧第603章 迫不及待第259章 圍城打援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72章 都不是傻瓜第991章 奇襲安樂州(2)第59章 陳子龍第738章 輕易化解第22章 教訓和教誨第134章 震懾第306章 理想主義第869章 定鼎京城(2)第485章 痛苦的顛覆第139章 大勝第198章 喜得貴子第38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382章 必須搬遷第336章 衛(wèi)漕兵丁第756章 敲牛皮糖的戰(zhàn)鬥(2)第375章 皇太極的睿智第95章 民有三苦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472章 凝聚力第567章 京城故事(1)第327章 預知危險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91章 京城路上第95章 民有三苦第457章 輕而易舉第176章 內閣震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沃县| 台中市| 保定市| 棋牌| 蒙自县| 双江| 米林县| 石河子市| 屯留县| 梅河口市| 巨野县| 仁寿县| 乡城县| 宁南县| 江安县| 保靖县| 盐亭县| 荥经县| 长海县| 江华| 平顺县| 乌什县| 大连市| 兴仁县| 长寿区| 阳西县| 内乡县| 武川县| 芒康县| 宜城市| 阳信县| 靖江市| 伊宁县| 威海市| 康保县| 青神县| 康保县| 银川市| 宁乡县| 疏附县| 涞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