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46章 微服

南京的紙醉金迷,鄭勳睿是看不慣的,要說這人有錢了,享受一下也是應該的,可南京的紙醉金迷,是建立在士大夫和商賈得到了朝廷的利益、不做出絲毫貢獻的基礎之上的,這裡的士大夫和商賈,不承擔任何的賦稅,反而通過官府盤剝百姓,且不說要求這些士大夫和商賈去幫助北方垂死掙扎的百姓,就連南方百信的苦楚,他們都是不理不睬。

想想北方無數的百姓賣兒賣女,甚至吃人肉,再看看南京的紙醉金迷,稍稍有些良心的人都是無法承受的,這不禁讓鄭勳睿想到了杜甫那首著名的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這樣的情形肯定是要改變的,鄭勳睿在淮北已經做了嘗試,但那都是針對商賈的,接下來他就要針對士大夫了,這些士大夫是真正的既得利益者,理應做出貢獻。

前往秦淮河的事情,鄭錦宏全部都安排好了。

徐望華、李巖和洪欣瑜跟隨在鄭勳睿的身邊,四個人一道去秦淮河,也不會引發多大的懷疑,當然在鄭勳睿的四周,分佈著一百名最爲精銳的親兵,不管發生什麼風吹草動,他們都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和最快的速度趕到鄭勳睿的身邊。

鄭勳睿是微服私訪,他是南京兵部尚書,大咧咧的到秦淮河去,肯定是有問題的。

大明朝廷的規矩也是奇怪了,官員不準到青樓去,但可以到官府所屬的教坊司去,說白了就是管家的妓院,教坊司裡面的姑娘,不管是出身還是素質方面,遠遠強於青樓,這是因爲明成祖朱棣定下的規矩,凡是犯事的官員,其家眷一律都要發配到教坊司爲娼妓,朱棣的這一手。不僅僅是侮辱犯事官員本身,也是侮辱官員的家眷。

這個規矩也一直都延續下來了。

教坊司可謂是最爲富庶的地方了,被髮配到教坊司的官員家眷,拿不到一錢銀子。還要每天陪著笑臉,到教坊司需要有一定的身份,官吏可以去,讀書人可以去,士大夫可以去。後來商賈也可以去,除開官員到教坊司不會花費什麼銀子,其餘人都是大把的銀子投入到教坊司,讓教坊司比任何的青樓都要富裕。

不過犯事的官員只有那麼多,而且後來因爲官員之間有些聯繫,一旦官員犯事之後,其家眷也有要好的人出來保護,除非你是犯下了大逆不道的死罪,一般都是有人伸手幫助的,有些時候耗費一些錢財。也可以避免進入到教坊司,畢竟大家以前都是同僚,還是要顧及到面子,故而教坊司後來也招募出色的姑娘,並且依仗官家的身份,與青樓爭奪出色的姑娘。

南京戶部屬下的教坊司各地都有,最爲出名的教坊司當屬南京秣陵教坊司,以及蘇州的教坊司,這兩個地方也是讀書人最多的地方,自然就有不少出色的姑娘了。

南京秣陵教坊司被稱之爲富樂院。在秦淮河是名氣最大的,遠遠超過徐佛家曾經擔任掌櫃的盛澤歸家院。

鄭勳睿此去也是到富樂院。

錢謙益等人的聚會,也是安排在富樂院,畢竟這裡是南京教坊司。名氣最大,出色的姑娘也最多,當然錢謙益等人的名氣也很大,更兼有殿試榜眼陳於泰參與,還有東林四公子之中的三人,請動秦淮河最爲出名的顧橫波到富樂院來助興。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富樂院的情況,徐佛家早就摸清楚了,一共有兩百多名歌妓,全部都是在樂籍的,現如今最爲出色的姑娘是李香君,這個所謂的樂籍,其實就是官妓的身份。

永樂年間的時候,富樂院的管理非常的嚴苛和無情,特別是那些發配到教坊司的女子,可以說沒有多少的人身自由,她們成爲了官府賺錢的工具,更成爲了朝廷侮辱犯事官員的象徵,她們大都是官員的家眷,此番好痛甚至規定,這些家眷死後都不準安葬。

不過嘉靖年間這樣的情形就出現了一些變化,教坊司的名氣越來越大,做的是一本萬利的生意,關顧的人愈發的多了,一些出色的女子因爲衆人的追捧,漸漸的有了地位,教坊司的官吏也不敢得罪,更是有一些教坊司的女子得到了官員的青睞,身份更加的特殊,故而教坊司管理的方式也出現了變化。

到了天啓年間,教坊司居然成爲了青樓女子嚮往的地方,因爲到這裡的人身份都不一般,大都是士大夫、商賈或者是讀書人,要是運氣好的話,說不定能夠脫離樂籍,離開青樓,所以教坊司樂籍的身份一時間顯得尊貴起來,不少青樓女子都耗費錢財,希望能夠加入樂籍。

酉時,鄭勳睿等人出發,前往秦淮河。

他們乘坐的馬車,外面看一點不起眼,和大街上的馬車沒有多大的區別,不過裡面就不一樣了,有一個精鐵打製的護圈,刀劍以及槍彈都無法攻擊。

徐望華和李巖乘坐的馬車在前面,鄭勳睿和洪欣瑜乘坐的馬車在後面。

進入到秣陵鎮的時候,鄭勳睿從窗子裡朝著鄭家軍的軍營方向看去。

“少爺,屬下聽說了,軍營四周每日都有人遠遠的圍觀,不少人都想著能夠加入到鄭家軍之中去,這裡面甚至還有女子。”

“你是不是也想著到軍營去體會一番了。”

“屬下不想,屬下要保護少爺的安全。”

“好了,不要口是心非了,想就是想,不過你在我身邊這麼多年了,有你在我就安心,不需要考慮到安全的事宜,也離不開了。”

四周的馬車漸漸多起來,這些都是到秦淮河去的,儘管春節過去不久,氣候尚有些嚴寒,可這阻擋不住男人的熱情。

馬車稍稍停頓了一下。

馬車伕走到了車箱的旁邊,低聲開口了。

“大人,今夜到富樂院的人很多,據說都是想著去看看錢謙益等人的。”

洪欣瑜癟癟嘴。

“哼,看什麼錢謙益啊,一個老頭子有什麼好看的,怕是想去看顧橫波和李香君吧,心裡想著看女人,嘴上卻不敢說,真的是假斯文。”

鄭勳睿看了看洪欣瑜,禁不止笑了。

“洪欣瑜,看不出來,你還能夠知道其中的奧妙啊。”

“屬下每日都跟隨在少爺的身邊,要是這點蹊蹺都看不出來,那就白跟著少爺這些年了。”

道路不是特別寬,路上的馬車很多,擁擠是必然的,這也導致馬車走走停停,鄭勳睿倒是不著急,要求馬車伕不要著急,其實這些馬車伕也是親兵裝扮的。

道路上還有不少騎馬之人,一些是讀書人,更多的是商賈,士大夫往往都是乘坐馬車的。

這也讓鄭勳睿的親兵能夠混跡其中,不被人發覺。

鄭勳睿沒有想到前往秦淮河的人如此之多,他好幾次的搖頭,北方的局勢危若累卵,朝廷厲兵秣馬準備剿滅流寇,這些消息南京都是知曉的,士大夫、商賈和讀書人,也完全清楚,可他們根本不關心朝廷的局勢,依舊想著風花雪月的事宜。

洪欣瑜說的很準確,這些人趕往富樂院,其實就是想著能夠看到顧橫波和李香君等人,要知道依照顧橫波和李香君的名氣,不是每一個讀書人和士大夫能夠見到的。

快要到富樂院的時候,四周愈發的擁擠了,馬車只能夠慢慢的前行。

見到這樣的情形,鄭勳睿索性下了馬車。

很快,鄭勳睿的四周就形成了一個圓圈,有騎馬的人,也有走路的人,這些人的面孔,鄭勳睿都是熟悉的。

徐望華和李巖也來到了鄭勳睿的身邊。

三人都是帶著斗笠,黑紗遮住了面孔。

“徐先生,李巖,我是真的沒有想到,前往秦淮河的人如此之多。”

“大人,錢謙益等人在富樂院聚會,消息早就放出去了,屬下剛剛聽到稟報,趕往富樂院的以讀書人居多,大概不少的讀書人都得到了通知,故而前去看看吧。”

“錢謙益倒是會花費心思啊,趁著如此的機會,籠絡更多的讀書人。”

“其實這不算什麼的,東林四公子時常在秦淮河聚會,採用的就是什麼詩會和文會等等的形式,他們通過這樣的辦法,讓更多的讀書人進入到東林書院、應社和復社,大人在淮北一帶清除了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之後,到南京和蘇州的讀書人就更多了。”

鄭勳睿微微點頭。

“徐先生,你說的是啊,這方面我的確是疏忽了,沒有想到儘量的籠絡讀書人,讓不少的讀書人都加入到東林書院去了。”

“大人,屬下不是這樣看的,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讀書人若是能夠認清楚形勢,也不會盲目的加入到東林書院之中去,淮北的局勢和這裡就完全不一樣,很多的讀書人發覺做實事纔是最好的報效方式,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的讀書人,就知道誇誇其談,沉湎於自身的理論之中,也讓不少有抱負的讀書人看穿了。”

“徐先生,你說的是,不過大量的讀書人都是不諳世事的,他們不知道老百姓的苦,以爲憑著嘴皮子就能夠通吃天下,能夠讀得起書的人,家中畢竟還是不錯的,這樣的情形,日後我們要想辦法糾正。”(。)

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750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700章 不容樂觀第588章 痛心(1)第667章 二十四旗並立第841章 漸入絕境第867章 怎麼也想不到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90章 一錘定音第197章 望洋興嘆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814章 必勝的信念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729章 誰的責任第771章 閃電戰(1)第750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93章 會試主考官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210章 文震孟的驚詫第255章 歷史重演?第363章 兩極分化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99章 神秘來信第219章 不算勝利第333章 讓你選擇第700章 不容樂觀第269章 殘酷第610章 必須調整第750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777章 閃電戰(7)第621章 襄陽失陷(4)第771章 閃電戰(1)第38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307章 果斷第693章 篤定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908章 都要拼命了第100章 殿試禮儀第803章 算是安心了第753章 大氣的部署第646章 微服第366章 拉攏和挑撥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823章 沐天波的猶豫第581章 孫傳庭的困難第277章 秦良玉第352章 節節勝利(2)第662章 朝廷的反應第245章 安心發展第693章 篤定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129章 暮氣第22章 教訓和教誨第924章 一切爲了大清國第215章 意外第868章 定鼎京城(1)第668章 強力推進第583章 徐吉匡的智慧第147章 登萊兵變第218章 殊死抵抗第5章 父子長談第150章 突如其來第202章 洪承疇的命令第335章 洪門第155章 榆林總兵第407章 有些狼狽第337章 新的考驗第797章 李自成的變遷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696章 終於立功第105章 恩榮宴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402章 水落石出第158章 戰馬第108章 若即若離第176章 內閣震動第612章 王鐸的擔憂第649章 驚豔第596章 范文程的目標第975章 絕非袖手旁觀第701章 低頭就是出路第622章 襄陽失陷(5)第100章 殿試禮儀第671章 督戰第776章 閃電戰(6)第855章 都在做打算第899章 收復臺南第326章 後手第221章 平衡第851章 人心已經散了第700章 不容樂觀第114章 家中的安排第980章 戰遼河(2)
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750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700章 不容樂觀第588章 痛心(1)第667章 二十四旗並立第841章 漸入絕境第867章 怎麼也想不到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90章 一錘定音第197章 望洋興嘆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814章 必勝的信念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729章 誰的責任第771章 閃電戰(1)第750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93章 會試主考官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210章 文震孟的驚詫第255章 歷史重演?第363章 兩極分化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99章 神秘來信第219章 不算勝利第333章 讓你選擇第700章 不容樂觀第269章 殘酷第610章 必須調整第750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777章 閃電戰(7)第621章 襄陽失陷(4)第771章 閃電戰(1)第38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734章 可怕的一幕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307章 果斷第693章 篤定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908章 都要拼命了第100章 殿試禮儀第803章 算是安心了第753章 大氣的部署第646章 微服第366章 拉攏和挑撥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823章 沐天波的猶豫第581章 孫傳庭的困難第277章 秦良玉第352章 節節勝利(2)第662章 朝廷的反應第245章 安心發展第693章 篤定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129章 暮氣第22章 教訓和教誨第924章 一切爲了大清國第215章 意外第868章 定鼎京城(1)第668章 強力推進第583章 徐吉匡的智慧第147章 登萊兵變第218章 殊死抵抗第5章 父子長談第150章 突如其來第202章 洪承疇的命令第335章 洪門第155章 榆林總兵第407章 有些狼狽第337章 新的考驗第797章 李自成的變遷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696章 終於立功第105章 恩榮宴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402章 水落石出第158章 戰馬第108章 若即若離第176章 內閣震動第612章 王鐸的擔憂第649章 驚豔第596章 范文程的目標第975章 絕非袖手旁觀第701章 低頭就是出路第622章 襄陽失陷(5)第100章 殿試禮儀第671章 督戰第776章 閃電戰(6)第855章 都在做打算第899章 收復臺南第326章 後手第221章 平衡第851章 人心已經散了第700章 不容樂觀第114章 家中的安排第980章 戰遼河(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尉犁县| 简阳市| 济源市| 礼泉县| 余干县| 民乐县| 彭山县| 舟曲县| 大田县| 雷波县| 南通市| 拉孜县| 保德县| 白城市| 宝清县| 山东省| 乡城县| 平定县| 阿巴嘎旗| 庆元县| 子洲县| 阜新市| 丰台区| 溧阳市| 合江县| 洛扎县| 广安市| 栾川县| 咸宁市| 马山县| 大方县| 电白县| 延寿县| 阿拉善左旗| 扎鲁特旗| 察隅县| 连南| 奉贤区| 泰兴市| 千阳县| 云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