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7章 軒然大波

八月中旬,吳偉業回到了京城。

吳偉業回到京城的事宜,立刻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吳偉業住進了官驛,沒有去拜訪任何人,其做法與張溥明顯不同,而且在張溥等人來問候的時候,也就是簡單的寒暄,絕口不提巡按淮北的事宜,就是張溥等人不死心詢問的時候,吳偉業回答會在稟報皇上的時候,纔會稟明一切的情形。

錢士升和侯詢等著吳偉業前來稟報,可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人,他們坐不住了,派遣管家到官驛去打探口風,同樣是什麼都沒有得到。

吳偉業這樣做,當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巡按淮北的事宜,按照規矩來說,應該在乾清宮稟報給皇上,此前任何人都不得詢問,不過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這樣的規矩因爲黨爭,幾乎不復存在了。

錢士升和侯詢等人,隱隱感覺到不妙,但也無法挑剔,只能夠等著在乾清宮的時候,看看吳偉業究竟會說些什麼。當然他們還是想到了一些辦法,畢竟巡按淮北不是吳偉業一個人,可惜的是,隨同吳偉業到淮北的官吏,根本就不知道內情。

吳偉業回到京城僅僅兩天的時間,就得到了皇上的召見,前往乾清宮議事。

吳偉業進入乾清宮的時候,內閣大臣、六部尚書以及左右都御史都在這裡,吳偉業低著頭,沒有看錢士升和侯詢等人熱切的眼光。

稟報開始了。

吳偉業拿出了奏摺,開始稟報。

奏摺寫的很詳盡,吳偉業的文采本來就非常不錯,在朝廷之中得到公認的,這封奏摺顯然是用了很多的心思,寫的文情並茂。

聽著聽著,錢士升和侯詢等人的臉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剛開始是沒有任何的表情,接著是瞇起了眼睛。最後竟然變得鐵青。

張至發的臉上一直都沒有任何的表情。

張鳳翼和楊一鵬等人的臉上,則是露出了笑容。

足足半個多時辰,吳偉業稟報完畢,其最後的結論非常的明確:太子少保、戶部尚書、右都御史、漕運總督鄭勳睿。一心爲了朝廷,穩定淮北的局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儘管其有些事情,做的是不大符合規矩。但都是結合淮北的實際情況,特別是在整頓漕運事宜、關心百姓疾苦方面,做的異常突出,值得滿朝文武學習,至於李巖和紅娘子的事宜,進過調查也是非常清楚的,李巖和紅娘子歸順之後,做了大量的事宜,其中策反牛金星和宋獻策,就是其貢獻之一。而且李巖早就寫出了關於流寇相關的情況,交給了五省總督熊文燦大人,只是其駐守洛陽府城,對流寇的具體部署不是很清楚,但在文書之中,已經點名流寇存在的缺陷,以及如何對付流寇的辦法。

皇上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不知道想些什麼。

吳偉業稟報完畢之後,乾清宮沉默,不過這種沉默的局面沒有保持多長的時間。

很快張至發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吳大人巡按淮北,其調查的情況是清楚的,有關李巖和紅娘子事情的爭議。可以告一段落,此外朝廷亦可以啓用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如此的做法,能夠瓦解流寇的鬥志,讓更多人明白朝廷是兼懷天下的。。。”

張至發這話說的非常巧妙,一方面照顧了吳偉業等人的情緒。一方面也不忘記幫著張溥等人說話,畢竟牛金星和宋獻策是投奔張溥的,至今無名無份,有些說不過去。

張至發說完之後,錢士升很快跟著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吳大人的巡按,還有一些疑點,需要進一步覈實,不管怎麼說,鄭大人違背聖旨,沒有按照皇上之要求去做,這就是不合適的,若是各地的總督巡撫都不按照皇上的旨意做事情,都各自爲政,這與唐末藩鎮割據有何區別。”

乾清宮的氣氛一下子變得緊張了,錢士升居然搬出唐末藩鎮割據的例子,這已經說的非常嚴重了,這預示這鄭勳睿有造反和顛覆大明王朝的跡象了。

皇上的臉上依舊沒有表情。

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時候開口的是吳偉業。

“皇上,臣奉旨巡按淮北,不敢辜負皇上之期盼,在淮北各地都看了,淮北四府三州,百姓安居樂業,擁戴官府,感恩皇上,臣以爲,鄭勳睿大人一心爲民,一心爲了大明之天下,就算是有些地方沒有按照聖旨辦理,但都是有情可原的,若是生搬硬套,不管不顧地方上的實際情況,那臣就要詢問一些事情了,北方多年遭遇災荒,百姓生活無著,掙扎在死亡線上,當初皇上決定調集南方的糧食救濟北方,卻有大人覺得南北情況不一樣,不能夠因爲南方富裕,就盤剝百姓,這等的建議,居然被稱之爲是藏富於民,不知道此刻爲什麼能夠結合實際來執行聖旨了。”

錢士升和侯詢等人的臉色再次變得鐵青,但吳偉業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就說這徵收歷年拖欠農業賦稅事宜,山西、河南、湖廣和四川等地,都是遵照執行了,結局是什麼,流寇在這些地方愈發的囂張,朝廷消耗了大量的錢糧,剿滅流寇,陝西沒有遵照聖旨,沒有徵收賦稅,異常平靜,根本無人造反,要知道陝西乃是流寇之大本營,李自成、張獻忠乃至於劉宗敏、李定國、劉文秀和艾能奇等人,悉數都是出自於陝西,可他們卻不敢回到陝西去,因爲他們很明白,陝西百姓生活過的平穩,他們若是進入到陝西,根本沒有機會,說不定會遭遇百姓的痛擊。”

“臣如此說,就是想著證明,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執行皇上的聖旨以及朝廷的敕書,這是完全可行的,臣還有一個認識,在官吏的任命方面,淮北並未抗拒聖旨,故而說鄭勳睿大人有著藩鎮割據之行爲,乃是無稽之談。”

吳偉業如此的反駁錢士升,這是任何人都想不到的,就連皇上都想不到,看了吳偉業好一會。

錢士升已經氣的身體微微顫抖,卻說不出話來了。

爭論無法進行下去了,吳偉業是代表皇上和朝廷巡按淮北,其做出的結論,是不可能被推翻的,更何況吳偉業是東林黨人,本就是鄭勳睿的對手,其做出的結論,就應該更加的公正了。

張鳳翼和楊一鵬等人也相繼開口了,認爲吳偉業代表朝廷巡按淮北,秉公調查,做的是非常不錯的,其調查也是非常仔細和認真的,結論值得信服。

這一次,皇上沒有將奏摺推給內閣商議,開口說這件事情到此爲止。

這等於是這一次的爭論畫上了句號。

錢士升和侯詢等人辛辛苦苦的謀劃,卻因爲吳偉業的一個調查的文書,所有的努力都付諸東流了,不過錢士升等人是有苦說不出,吳偉業是他們舉薦的,張溥也是他們舉薦的,總不能說調查的結論不符合要求,就是錯誤的,他們不可能這樣做,那樣怕是會引發皇上的懷疑了,東林黨人是不是做的太過分、想要掌控朝政了。

這一切都是因爲吳偉業,吳偉業此舉可謂是臨陣倒戈。

乾清宮商議巡按淮北的事宜,很快傳出去了,傳播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吳偉業的文書在朝廷之中引發了軒然大波,很多人就是等著看熱鬧的,以爲這一次鄭勳睿和張溥、吳偉業等人肯定是要互掐的,而且這種相互的博弈,還會直接影響到內閣,想不到這件事情輕易的就消失了,甚至沒有引發任何的波瀾。

皇上對此事沒有任何的評價,僅僅說到此爲止,不允許任何人朝會的時候再次提及,這個態度也讓人琢磨,按說皇上總是要斷出個是非曲直的,如此的含糊,明顯就是不合適的,不過皇上的態度,大家只是猜測,不敢妄加評論,當然也有人敏感的察覺到,皇上實際上是不高興的,爲什麼不高興,不會有人說出其中原因。

錢士升和侯詢離開乾清宮的時候,沒有掩飾暴怒的神情,據說他們看向吳偉業的眼神,是凌冽的,那是對待敵人才有的眼神。

至於說吳偉業,好像是無所謂,離開乾清宮之後,居然還到禮部去點卯了。

內閣首輔張至發的態度,與皇上差不多看不出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張鳳翼和楊一鵬等人明顯是高興的,但高興之中也帶著一些擔憂。

反應最大的就是張溥、張採、吳昌時和龔鼎孳等人了,他們毫不掩飾憤怒的情緒,甚至會在公開的場合對吳偉業破口大罵,要知道張溥和吳偉業之間是師生關係,張溥辛辛苦苦巡按河南,不知道做了多少的工作,纔有了彈劾鄭勳睿的基礎,可關鍵時刻,一切都被吳偉業葬送了,而且吳偉業在乾清宮的時候,公開的頂撞錢士升,爲鄭勳睿辯解,這就是欺師滅祖的行爲,是要遭遇到唾棄的。

性格暴躁的張採,甚至要直接去找吳偉業的麻煩,但錢士升和侯詢阻止了他們的行爲,這個時候,朝廷裡面很多大人都看著,包括皇上肯定都在看著,任何過激的行爲,都可能遭遇到想象不到的麻煩。。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965章 征服之戰第557章 勞逸結合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413章 兩難第219章 不算勝利第617章 賭贏了第89章 心病難醫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744章 鄭勳睿的無情第172章 悶頭髮展第350章 關門打狗第495章 勸解家人第703章 上面的擔憂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78章 家和萬事興第256章 不幸言中第410章 毛瑟槍第385章 明確的要求第720章 上下不一致第158章 戰馬第274章 沒有出路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489章 老將出馬第328章 抓重點第221章 平衡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112章 直來直去第512章 慘敗(1)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243章 暗流第893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497章 骨子裡的奴性第13章 當嫁第674章 矛盾重重(1)第833章 頗感意外第525章 認清事實第77章 有情有義第617章 賭贏了第775章 閃電戰(5)第95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700章 不容樂觀第964章 本能的厭惡第356章 穩妥第136章 清澗庠生李攀龍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13章 當嫁第28章 初步規劃第311章 爭論和辯駁第656章 彷徨第896章 俸祿之爭第774章 閃電戰(4)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123章 面聖第247章 內心感慨第164章 精心準備第683章 陳新甲的心思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796章 心願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568章 京城故事(2)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746章 這就是人心第642章 難也要做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987章 絕對想不到第165章 選擇正面對決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106章 授官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870章 終於明白了第898章 海上征伐目的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938章 巴達維亞的消息第118章 下定決心第884章 命該如此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422章 前奏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789章 碰釘子的第652章 還是風花雪月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684章 誤判?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528章 高陽之戰(1)第712章 朱仙鎮之戰(2)第648章 小心應對第612章 王鐸的擔憂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448章 排擠和算計第926章 權鬥第6章 鄭錦宏第584章 重要的決定第542章 狂妄的代價(6)
第965章 征服之戰第557章 勞逸結合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413章 兩難第219章 不算勝利第617章 賭贏了第89章 心病難醫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744章 鄭勳睿的無情第172章 悶頭髮展第350章 關門打狗第495章 勸解家人第703章 上面的擔憂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78章 家和萬事興第256章 不幸言中第410章 毛瑟槍第385章 明確的要求第720章 上下不一致第158章 戰馬第274章 沒有出路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489章 老將出馬第328章 抓重點第221章 平衡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112章 直來直去第512章 慘敗(1)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243章 暗流第893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497章 骨子裡的奴性第13章 當嫁第674章 矛盾重重(1)第833章 頗感意外第525章 認清事實第77章 有情有義第617章 賭贏了第775章 閃電戰(5)第95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700章 不容樂觀第964章 本能的厭惡第356章 穩妥第136章 清澗庠生李攀龍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13章 當嫁第28章 初步規劃第311章 爭論和辯駁第656章 彷徨第896章 俸祿之爭第774章 閃電戰(4)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123章 面聖第247章 內心感慨第164章 精心準備第683章 陳新甲的心思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796章 心願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568章 京城故事(2)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746章 這就是人心第642章 難也要做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987章 絕對想不到第165章 選擇正面對決第675章 矛盾重重(2)第106章 授官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870章 終於明白了第898章 海上征伐目的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938章 巴達維亞的消息第118章 下定決心第884章 命該如此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422章 前奏第994章 豐鎮之戰的翻版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789章 碰釘子的第652章 還是風花雪月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684章 誤判?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528章 高陽之戰(1)第712章 朱仙鎮之戰(2)第648章 小心應對第612章 王鐸的擔憂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448章 排擠和算計第926章 權鬥第6章 鄭錦宏第584章 重要的決定第542章 狂妄的代價(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海县| 略阳县| 永安市| 沛县| 越西县| 江城| 南昌市| 正宁县| 游戏| 邮箱| 长白| 安泽县| 大冶市| 荣昌县| 延边| 固原市| 和平区| 丰县| 滦南县| 化隆| 阿克陶县| 武川县| 兴隆县| 嘉义县| 吉水县| 新河县| 东方市| 松溪县| 北票市| 贵定县| 河东区| 南康市| 石嘴山市| 颍上县| 阿拉尔市| 璧山县| 滁州市| 黑龙江省| 许昌县| 麻栗坡县| 仙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