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75章 亂花迷眼

一次偶然的大霧,一支走錯航道的艦隊,一位莽撞衝動的將軍,以及一發意料之外的炮彈,終於完整地構成了一場令天下人瞠目結舌的意外戰爭。

八艘鉅艦在長崎港口外一字排開,黑洞洞的炮口對準鋪天蓋地衝來的日本船艦,水師提督楊德全的一聲令下,火炮發出震天怒吼,當即便有十餘艘日本漁船被炸得粉身碎骨。

其餘的日本船艦緊急在海面停下,雙方相隔不到一里,卻一片死寂無聲,大明造作局所制的佛朗機炮第一次展示了它的威力,日本船艦被驚呆了。半柱香沉默過後,八艘大明鉅艦不再客氣,開始第二輪炮擊,鐵彈無情地朝海面上的日本船艦傾泄而去,海面上硝煙瀰漫,彷彿平空升起一團濃霧,只聽得到船艦被炸燬的爆炸和日本武士臨死前絕望的慘叫聲。

火炮的怒吼裡,繁華的長崎在硝煙中愈見模糊。

京師,寧國公府。

秦堪已近半月沒有出過門,每日在家賦閒逗弄女兒秦樂,杜嫣和金柳眼裡的他總是笑吟吟的,一點也看不出身處絕境的憤怒和悲愴,府裡仍舊如往常般安祥寧靜,外面的狂風暴雨似乎只在秦府的圍牆外,翻過圍牆。府裡永遠是一片晴朗碧空。

書房內的長案上靜靜擱著一封急信,秦堪卸下在家小面前的僞裝。一臉疲憊地展開信箋。

信是遼東葉近泉派人送來的。

去年秦堪狠心將新募的五百少年兵送去遼東,讓葉近泉給他們實戰的機會。

溫室裡的花朵不可能經受得住風雨,這五百人是秦堪心中的種子,種子若想生根發芽,必須獨自承受磨礪,自然界的法則是殘酷無情的,秦堪也沒有別的選擇。

葉近泉的信很簡潔,抒情表忠心部分被他直接省略了。開篇便直奔主題。

去歲冬月,北方韃子不出意料再次襲邊搶掠,韃靼小王子伯顏猛可糾集數十蒙古部落,兵力二萬餘人,直奔遼東,宣府和大同三地,邊關告急。三地總兵官下令抗擊。

五百少年兵也參與了這一戰,於廣寧長城隘口將韃子一支三千人的鐵騎攔於國門之外,大戰整整三天兩夜,三千韃子鐵騎終究未入國門一步,被遼東的邊軍和五百少年兵死死攔截在長城以北,此戰遼東邊軍戰亡四千餘人。少年兵戰亡近百人,餘者皆傷,辛苦栽培兩年多的好苗子,一場大戰便減員兩成。

秦堪沉默地看著信裡的一字一句,眼神迅速浮上一層深深的陰霾。

不知過了多久。秦堪齒縫中終於迸出兩個字:“壯哉!”

隨即秦堪思索了一陣,提筆在紙上疾書。一道命令很快飛出國公府,再募五百少年兵。

…………

…………

隨著正德四年的第一次朝會時間臨近,京師莫名蒙上一層凝重的色彩,處於休沐期的朝臣們也安靜下來了,彷彿什麼都沒發生過似的。

安靜並不代表平靜,所有人在沉默中睜圓的兩眼,他們的目光充滿了惡意,靜靜等待正德四年的第一次大朝會來臨。

在這暗流涌動的敏感時節,楊一清和王守仁竟相攜來到秦府,拜訪正處於風暴中心的秦堪。

秦堪很意外,按說這種時候大家應該對他避之而不及,說整個朝堂是個糞坑或許有罵人之嫌,可他秦堪確實是一根很不厚道的攪屎棍,把一些約定俗成的規則破壞殆盡,然後處處招人恨,秦堪有時候都情不自禁產生了一種自厭情緒,暗自思量若是碰到像自己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人會怎樣,思來想去大抵會把自己拖到暗巷裡敲幾記悶棍吧。

這麼討厭的人居然也有人登門拜訪,看來這世上終歸君子比較多。

秦堪坐在前堂,靜靜看著楊一清和王守仁滿臉笑容走進來,秦堪眉梢挑了挑,既不請他們落座,也不叫人奉茶,劈頭便問道:“來看我笑話的?”

楊一清和王守仁互視一眼,臉上的笑容更深了:“不是。”

“那就是提前來參加我的葬禮?”

“也不是……”楊一清忍不住道:“你見過誰臉上帶著笑容參加葬禮的?”

“那可不一定,民間有一種說法叫‘喜喪’……”秦堪不滿地撇了撇嘴。

王守仁指著秦堪笑罵道:“從來只聽說上門是惡客,卻沒見過惡主人,你好歹也是讀書人出身,一點待客的禮數都沒有麼?”

秦堪也笑了:“既然你們不是來看我笑話的,我就不放狗咬你們了……來人,上茶。”

俏麗的丫鬟奉上香茗,前堂又陷入了沉默。

楊一清慢條斯理端起茶盞,細細啜了一小口,瞇著眼睛笑道:“去年的雨前龍井貢茶,秦公爺四面楚歌之時倒也不委屈自己,養氣功夫令人佩服。”

秦堪聞言眼神頓時有些不善:“非常時期楊大人別怪我敏感,你這話不是明褒暗貶吧?”

楊一清楞了一下,接著苦笑,嘴裡不自禁冒出一句陝西話:“你這人咋連好賴話都聽不出來捏?”

這位楊大人曾任三邊總制多年,說話時常帶著一口陝西腔。

秦堪急忙報以歉意的目光:“楊大人莫怪,最近的我有點脆弱,可能是春天快到了……”

楊一清笑了兩聲,垂頭又啜了一口茶,慢悠悠地道:“再過三日便是大朝會了,秦公爺有何想法?”

秦堪想了想,似真似假地笑道:“我只希望楊大人能給我親筆題一幅輓聯,上曰‘音容宛在’……”

楊一清眉頭漸漸皺起,深沉地盯著他,緩緩道:“我與你雖相識日短,但對你多少有些瞭解,你不是那種束手待斃之人,是信不過我,還是真的沒主張?”

秦堪深深地看著他,不答反問道:“我已身處絕境,你爲何在這個時候來我府上?”

楊一清肅然道:“因爲你在做的事情,正是我想做而沒做到的。”

秦堪的心瞬間抽動了一下。

強國富民的志向,原來世上並不止他一人才有,很多人一生默默無名,卻堅守著自己的信念,靜靜等待機會,有的人沒等到,於是終其一生碌碌無爲,臨死前長嘆一句“一生襟抱未曾開”,有的人等到了,一遇風雲便化龍。

楊一清接著道:“除了這個,還有別的原因,師兄李東陽致仕之前囑咐我在朝中與你守望相助,而當年劉瑾亂政時,你也巧施計謀救了我一命,於公於私,我這次都應該義無返顧站在你這邊……”

秦堪的目光隨即望向王守仁,王守仁垂頭正喝著茶,彷彿感受到秦堪的目光,王守仁驀然擡頭,然後笑道:“我只是忽然想起,當初你還欠我一罈女兒紅……”

正月十四,上元節的前一天,京師市井熱鬧非凡,百姓們攜家帶口走出家門,穿上嶄新的衣裳,拋卻一切煩惱,興致勃勃逛著廟會集市,忍著心疼排出積攢了許多時日的銀錢,爲妻子兒女添置衣裳頭香和最便宜的首飾。

民間的其樂融融並未給朝堂帶來多少歡樂的氣象,就在百姓們翹首盼著上元節夜晚鬧花燈的時候,一個又一個的壞消息將休沐在家的朝臣震得搖搖欲墜。

寧國公私造海船與藩國貿易一事的影響已擴散到地方官府,不知有人煽動還是地方官府們自發而起,數日之內,無數參劾奏疏飛進了京師,飛向內閣和司禮監的案頭。

更有甚者,山東登州知府徐泰福聞知朝廷態度曖昧不明,皇帝更是欲蓋彌彰,徐泰福憤慨之下連上五道奏疏,結果石沉大海杳無音訊,於是憤而跳海自盡,死得不清不楚,只留下一封所謂的絕筆信。

與此同時,福建,浙江,南直隸,廣東,江西等八省布政使及總督紛紛上疏,參劾寧國公秦堪違反祖制,請求朝廷查辦嚴懲,同時各地藩王亦上疏朝廷,語氣嚴厲地指責朝廷縱容奸佞,禍國誤君,朝臣不力愧對朱家列祖列宗云云。

若說天下誰最恨秦堪,除了京師那些文官,便只剩散佈大明各地的朱家藩王。

安化王被平,寧王被平,說來是朝廷之功,實則大家都知道,這兩位藩王的覆滅與秦堪脫不了關係,這傢伙就像藩王終結者,天生跟朱家藩王的八字犯衝,滅了一個又一個,如今好不容易等到秦堪落難的機會,若不狠狠落井下石一番,怎麼對得起永樂皇帝坑蒙拐騙得來的江山社稷?

彷彿幕後有一隻無形的大手在興雲佈雨,離上元節後的大朝會只有一天之時,天下的地方官府,衛所,藩王們如同商量好了似的,參劾秦堪的奏疏如雪片般飛進了京師。

一直淡定以對的秦堪,這回終於變了臉色,他無法再淡定下去了。

第38章 國公之怒第429章 虛實真假第388章 臣權勢大第341章 噩耗入京(下)第173章 奔走求援(下)第128章 出其不意第664章 別來無恙第603章 未來國公第733章 禮制之爭第654章 我已入局第169章 岳父有難第178章 好爲人師第632章 再擒寧王(下)第155章 反戈一擊(下)第290章 劉瑾進讒第170章 徒遭橫禍第522章 平叛人選第645章 規矩禮儀第702章 選妃暗流(上)第729章 遼東密使第628章 成王敗寇(上)第187章 急轉直下第39章 秋後算賬第643章 拉人下水第20章 繼續賺錢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443章 劍指西廠(上)第661章 國運之爭第493章 金殿嘴仗(中)第469章 金柳臨盆(上)第746章 兵諫逼宮(上)第500章 喜堂喋血(上)第436章 平定天津(下二)第163章 籌備開張第506章 霸州烽火第603章 未來國公第509章 決戰金殿(下一)第132章 少年雄心第233章 欲毀婚約第297章 改道義州第468章 寂寞皇帝第419章 民心已定第7章 白手起家(上)第621章 安慶決戰(上)第367章 侯爺求官第595章 興兵叛亂第7章 白手起家(上)第690章 秦府喜事第654章 我已入局第123章 天子之怒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582章 酒後惹禍第687章 巧取豪奪第580章 把酒敘舊第56章 崇明抗倭(中)第82章 岳母王氏第344章 封爵之爭第274章 不得不爲第550章 攻陷霸州(下)第524章 戰火蔓延第672章 京師暗戰(下)第10章 才子招財第316章 假手試探第460章 與虎謀皮(上)第144章 黑白顛倒第621章 安慶決戰(上)第491章 不棄天下第230章 相識兩世第413章 相生相剋第312章 朵顏首領第315章 待爲上賓第367章 侯爺求官第531章 欲舍還留第437章 平定天津第472章 侯府定計(中)第207章 大行在即第722章 二女相見第47章 城外臨別第418章 煽動剿殺第207章 大行在即第536章 出征在即第589章 匪患猖獗第89章 舉身赴京第540章 兵臨城下第182章 心生忌憚第72章 坑儒千戶(中)第736章 避禍之策第9章 江南才子第77章 以德服人第684章 使團進京第741章 宮門驚變第28章 移禍江東第61章 新宅新人第224章 坑人夜宴(上)第709章 興亡一嘆(上)第567章 我必取之第444章 劍指西廠(下)第425章 不拖不欠第304章 收集籌碼第654章 我已入局
第38章 國公之怒第429章 虛實真假第388章 臣權勢大第341章 噩耗入京(下)第173章 奔走求援(下)第128章 出其不意第664章 別來無恙第603章 未來國公第733章 禮制之爭第654章 我已入局第169章 岳父有難第178章 好爲人師第632章 再擒寧王(下)第155章 反戈一擊(下)第290章 劉瑾進讒第170章 徒遭橫禍第522章 平叛人選第645章 規矩禮儀第702章 選妃暗流(上)第729章 遼東密使第628章 成王敗寇(上)第187章 急轉直下第39章 秋後算賬第643章 拉人下水第20章 繼續賺錢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443章 劍指西廠(上)第661章 國運之爭第493章 金殿嘴仗(中)第469章 金柳臨盆(上)第746章 兵諫逼宮(上)第500章 喜堂喋血(上)第436章 平定天津(下二)第163章 籌備開張第506章 霸州烽火第603章 未來國公第509章 決戰金殿(下一)第132章 少年雄心第233章 欲毀婚約第297章 改道義州第468章 寂寞皇帝第419章 民心已定第7章 白手起家(上)第621章 安慶決戰(上)第367章 侯爺求官第595章 興兵叛亂第7章 白手起家(上)第690章 秦府喜事第654章 我已入局第123章 天子之怒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582章 酒後惹禍第687章 巧取豪奪第580章 把酒敘舊第56章 崇明抗倭(中)第82章 岳母王氏第344章 封爵之爭第274章 不得不爲第550章 攻陷霸州(下)第524章 戰火蔓延第672章 京師暗戰(下)第10章 才子招財第316章 假手試探第460章 與虎謀皮(上)第144章 黑白顛倒第621章 安慶決戰(上)第491章 不棄天下第230章 相識兩世第413章 相生相剋第312章 朵顏首領第315章 待爲上賓第367章 侯爺求官第531章 欲舍還留第437章 平定天津第472章 侯府定計(中)第207章 大行在即第722章 二女相見第47章 城外臨別第418章 煽動剿殺第207章 大行在即第536章 出征在即第589章 匪患猖獗第89章 舉身赴京第540章 兵臨城下第182章 心生忌憚第72章 坑儒千戶(中)第736章 避禍之策第9章 江南才子第77章 以德服人第684章 使團進京第741章 宮門驚變第28章 移禍江東第61章 新宅新人第224章 坑人夜宴(上)第709章 興亡一嘆(上)第567章 我必取之第444章 劍指西廠(下)第425章 不拖不欠第304章 收集籌碼第654章 我已入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海省| 邢台县| 玉环县| 徐闻县| 开远市| 西藏| 安国市| 理塘县| 湘潭市| 宁南县| 黎平县| 翁牛特旗| 鄂托克旗| 水城县| 轮台县| 招远市| 舞钢市| 乌什县| 韩城市| 平远县| 依兰县| 自治县| 娄烦县| 和龙市| 习水县| 凤冈县| 彭山县| 惠安县| 卢氏县| 定西市| 砚山县| 永平县| 丹凤县| 枞阳县| 个旧市| 渝中区| 陕西省| 临邑县| 扎鲁特旗| 尚志市| 静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