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18章 說情和潤筆

自古以來,做官便講究同鄉和同年,有時候還得加上個同年。至於官場之間相互聯姻,倚爲臂膀,那就更加不足爲奇了。所以,王篆聽說汪孚林和程乃軒不但是從小的交情,同年兼同鄉之外,竟然還有一層拐彎抹角的姻親關係,他頓時笑了起來。

“如此說來,你們豈非不是兄弟勝似兄弟?”

程乃軒對那些老學究似的官員素來沒好感,見王篆如此沒有侍郎的架子,反而調侃起了自己二人,他自然覺得對方異常親切,當即連連點頭道:“王司寇說得不差,我一直都是把雙木當成異姓兄弟看的。要不是我沒有妹子,非得讓他做妹夫不可。”

見程乃軒又犯了這老毛病,汪孚林頓時沒好氣地瞪了這傢伙一眼。緊跟著,他便想起了明明提前吩咐過,卻還是沒有早點過來的金寶,不由得皺了皺眉。畢竟,金寶的性子他最清楚,只要是他吩咐的事情,絕對不會不放在心上,什麼起晚了,睡迷了之類的藉口,那是不可能拿來搪塞自己的。既然如此,怎會到這時候都不見人?只不過片刻沉吟,他便決定先不要糾結此事,還是先帶王篆在自家這新居好好看看。

程乃軒是從兩日前就開始搬到這裡,各處傢什早已到齊,但他家中媳婦,也就是許國的獨女,那位許大小姐又有了好消息,所以他在欣喜若狂之餘,這新家便只得勞煩他一個大男人親自佈置了。

故而對於喬遷之事,他雖說也邀請過自己的岳父許國,可終究許國乃是翰林院中的大忙人,不比閣老清閒到哪去,所以他也不大指望岳父這樣的長輩會親自來,所以只邀了一下當年因爲婚事給了他一頓狠的大舅哥,也是汪孚林的連襟許之誥,正好再把金寶一塊帶來。

所以,汪孚林在嘀咕金寶怎麼還沒到,程乃軒也在那思量大舅哥怎會也姍姍來遲,兩人帶著王篆四處轉悠的時候,不免就都有些略略分心。好在總有兩個人在,這個走神那個頂上,總算沒露出心不在焉的破綻來。

而王篆當年也是三甲進士,和汪孚林和程乃軒這樣同在三甲的後生晚輩自然頗有話題,一路上他沒有賣弄文采,取的那些亭臺樓閣之名都相當通俗易懂,因爲兩個院子種的竹子最多,什麼空翠居,什麼竹裡館,餘下的則是什麼青靄樓……按照程乃軒私底下對汪孚林的說法,王少司寇顯然是王維王摩詰的鐵桿粉絲,一個個詞十有八九都是取自王摩詰那些傳世之作。可他們兩個三甲同進士也都不是講究的人,大多數都壓根不細想便敲定了下來。

後頭跟著的陳炳昌自然是負責記錄的,這麼走一路寫一路,他也漸漸褪去了對這位三品侍郎的敬畏——畢竟,王篆這麼多年來都是在外勤勤懇懇做官,經史學問反而精研得少,除卻了少年時喜歡的辭賦之外,餘下的很多都擱下了。可好幾個彷彿是信口拈來的詞,他邊走邊細細思量,最後卻又覺得別有另一番滋味。可正當陳小相公一路走一路學習之際,就只見背後有人呼喚,他扭頭一看,卻發現是程乃軒身邊的墨香飛奔了過來。

“少爺,汪小官人,許學士來了,還帶著許公子和寶哥兒。”

聽說許國竟然親自來了,汪孚林不禁有些意外,當下瞅了程乃軒一眼,眼神分明是問,你岳父今日休沐?程乃軒昨天回去探望妻子時都沒聽說這一茬,此時頓時有些茫然地搖了搖頭。王篆卻不以爲意,當下微微笑道:“久仰許學士大名,沒想到今日會在此巧遇,我與你們一同過去迎一迎。”

許國是嘉靖四十四年的進士,出仕至今十二年;而王篆則是嘉靖四十一年的進士,只早許國一屆。同年紀都在二十左右便中進士的汪孚林和程乃軒不同,許國三十八歲才中進士,王篆則是四十三歲才金榜題名,名次只在三甲,全都可算得上大器晚成,但從前都談不上有什麼交情。見面之後,兩個年紀資歷官位雖有差別,卻總還彷彿的老者互相打招呼,而幾個小的行禮問候過之後,汪孚林程乃軒看出那兩人有話要說,則拉著許之誥和金寶到了一邊。

他們最好奇的問題自然只有一個,許國怎麼來了?

許之誥見金寶閉嘴不說話,他這個身爲父親長子的,就不得不爲妹夫和連襟答疑解難了。他輕輕咳嗽了一聲,這纔開口說道:“就是因爲聽說王司寇在這,爹纔來的。翰林院這次革職了兩個,沈懋學馮夢禎又打算告病,其餘的……還有好幾個庶吉士甚至編修修撰要引疾歸,所以爹雖說不是掌院學士,也不得不硬著頭皮來探一探王司寇的口氣。王司寇這次留京是元輔授意,誰都知道他是近期唯一一個見到元輔的人。”

此話一出,程乃軒忍不住斜睨了汪孚林一眼——什麼唯一一個見到張居正的人?聽汪孚林的口氣,在張居正在家守七七期間,他見張居正可不止一次!

許之誥自然不知道汪孚林和程乃軒眉來眼去交流了什麼,但程乃軒那古怪的表情他卻看出來了,當下便低喝道:“爹也是沒辦法,畢竟翰林院雖不是六部科道大理寺通政司那種做實事的地方,可編撰的各種文典卻也很不少,尤其是世宗皇帝實錄正在收尾階段,一個個都撂挑子不肯幹了,總不能全都讓學士們挑大樑吧?再說……”他有些不自然地頓了一頓,這才低聲說道,“爹也是被人逼來的。”

逼來的?

汪孚林就覺得以許國低調內斂不出頭的性子,沒道理會跑來自己這裡會晤張居正的“心腹”,此刻聽到是逼來的,他自然很感興趣。他都如此,程乃軒這個不拿大舅哥當外人的就更加好奇了,先是旁敲側擊,隨即乾脆拉著金寶一塊逼問。最終,實在被纏得沒辦法的許之誥便低聲說道:“是禮部馬尚書。”

原來是馬自強……

汪孚林輕輕舒了一口氣。馬自強是標準翰林院出身,和隆慶年間的首輔李春芳同榜,也一樣是三甲進士——由此可見哪怕以閣老來論,三甲同進士只要能夠選了庶吉士,然後留館,入閣的可能性也是絲毫不遜於鼎甲和二甲的——而這位按部就班從翰林院起步,又是萬曆皇帝的日講官,當了禮部尚書方纔辭了日講官,領經筵官,萬曆皇帝還一度對馬自強不管日講而有些依依不捨。

這是先後掌管翰林院和國子監的老上司了,馬自強出面相求,許國正在朝翰林院掌院學士兼國子監祭酒這種閣老必經職位努力,身爲侍讀學士,又怎麼可能不給老上司面子,還真是不想來也得來!

果然,他們在旁邊等了片刻,許國和王篆就已經談完了。只不過,從兩人的表情來看,汪孚林也好,程乃軒也好,許之誥和金寶也好,全都看不出兩人到底有沒有談出個結果來,顯然比起城府來,許國和王篆都非比尋常,不是年輕人能輕易瞧出端倪的。

不過,許國到底只是走馬觀花逛了逛,在程乃軒死活請自己題正堂時,他本待推到王篆頭上,可到底在對方幾句翁婿的打趣之下沒有辦法,最終搖搖頭道:“汪、程、許幾家,全都是歙縣數得上的大族,分支既多,堂號卻都只有數的幾個。你們如今是當官的人了,爲了不被別人說是數典忘祖,這正堂還是寧可隨大流,只用祖宗留下的就好。照我看,錦華,你就用你們槐塘這一支程氏最常用的慶餘堂便好。”

儘管許國的學問在翰林院那也是首屈一指的,但此時此刻汪孚林簡直實在忍不住想吐槽——哪怕程氏真有堂號叫慶餘堂,可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胡雪巖那赫赫有名的慶餘堂,第二時間想到的是慶餘年——沒辦法,聯想太過豐富就這麼不好。可是,見程乃軒非常審慎地點頭答應,而王篆竟然也滿臉讚許,他就知道,程乃軒這正堂的名字是敲定了。

而給程乃軒做了主,許國卻不肯在汪孚林這繼續越俎代庖了,而是推給了王篆。王篆細細一思量,許國讓程乃軒不要數典忘祖,卻不肯讓汪孚林起一個祖傳的堂號,恐怕和汪孚林直接氣走了汪道昆不無關係。想想汪孚林真夠冤枉的,他也不推辭,到了汪孚林書房中,潑墨揮毫寫了濃墨重彩的三個字。

新安堂。

新安十姓九汪,這正堂之名乍一看是不過不失,其實追根溯源,卻也是敬天法祖,就連許國也不由得笑了起來。兩位高官這麼一聯手,汪程兩家新居中但凡有點意思的院子又或者樓閣,全都安了個不錯的名字,等最終殷勤待客賓主盡歡之後,汪孚林和程乃軒非常主動地奉上了非常豐厚的潤筆。

當然不是金銀俗物,而是如今有價無市的印章石……

許國出身貧寒,在京城又一直都在翰林院體系,油水根本沒有,出門基本靠走……倒不至於,畢竟他是現在許村出來的最大的官,別說剛過世的許老太公那些子孫也還有繼續資助他的,就連姻親程老爺也沒少爲其隱隱提供各種方便。他不是孤高的性子,但只收不太過分的資助,這些也只能夠讓他在京城過上比較普通的生活。哪怕是他的兒媳婦葉明月陪嫁豐厚,可他從不肯讓兒媳貼補家用,唯一收過的也就是兒媳婦藉著他幾次過生日時送的一點壽禮。

其中多半是字畫,但今年剛送的是一方雞血石。

而現在,程乃軒這個女婿也依樣畫葫蘆送了這麼一方雞血石,他拒絕又覺得不合情理,只好開口說道:“之前我得了一副好中堂,來日讓你舅兄送來,正好懸掛在堂中。”

程乃軒早知道岳父不肯沾自己的光,這回過來的東西絕對便宜不到哪去,只能賠笑連連,硬是說這是潤筆,不是孝敬。而王篆則是看著自己手裡那方田黃,直有些哭笑不得,趁著那邊翁婿正在打擂臺,他便板著臉對汪孚林低聲道:“早知道你竟是藉機送禮賄賂,我就不來了!”

“這是我和程兄早就準備好的,送給二位也算是不辱沒了好東西。古話說得好,寶劍贈英雄,而且,我又不在刑部,不過是孝敬尊長,和賄賂二字八竿子打不著。說實在的,我對王司寇說一句實話,程兄的東西也許是祖傳,我卻不一樣,只要找對了地方,這種百金難求之物,有時候卻能不費多少就能得手,畢竟,天下變賣祖上珍玩的不肖子孫多了。我又不是刮地皮的人,王司寇留著自用也罷,給小兒輩賞玩也罷,不過是玩意。”

王篆剛剛轉了一圈,只覺得這兩座宅邸位於京城地價比較低的地段,而且外表看來很低調,內裡也是質樸,擺設更不顯奢華,所以竟也忘了汪孚林和程乃軒是徽商世家出身。所以,對於汪孚林這番狡辯,他也著實挑不出理——他纔剛進京不久,論理汪孚林應該打聽不到他好田黃纔對!再說了,許國不是也得了一方價值不菲的雞血石?

於是,再想一想許國回贈中堂畫,他略一思忖,便爽快地說道:“既如此,我見你書房也沒好硯,正巧之前得了一方澄泥硯,回頭便送了你。”

這些老大人們,全都不肯沾光佔便宜啊……不過也好,都是挺有品行的人!

汪孚林壓根沒提自己家鄉的歙硯也是天下名硯之一,自己桌子上卻只一方凡品,便是因爲知道王篆那正好多了一方沒用的。接下來,他亦是隻字不問這兩位大佬商談的結果如何,就笑著把人送了出去,對許國臨走時邀請王篆蒞臨金寶的拜師宴,他也樂見其成。而許之誥當然不可能父親走了還留下來繼續逛,他還有讀書科舉的重要任務要完成,金寶卻終究留了下來。

對於之前許之誥透露的消息,作爲許國記名弟子的金寶還額外提供了一點補充說明。

“馬尚書走的時候,老師親自去送的,我那時候正準備好了要出門,剛巧聽到馬尚書說……就算許學士此行不成功,他也會上書救吳中行和趙用賢。畢竟,他們只是上書委婉表示首輔大人奪情不好,詞意並未過激,所以,充軍實在是太重了,至少也要爭到革職才行。”

ps:第一更(。)

第232章 激怒和追兵第30章 投石問路第551章 虜中少年不可小覷第644章 又出事了!第731章 爾虞我詐第131章 徹底把水攪渾第662章 督按合流第5章 汪小官人的決斷第806章 反目第12章 殺威棒,豆腐印第423章 汪扒皮第129章 徵輸庫開打!第675章 在行動第322章 潮音洞遇洋鬼子第641章 輕徭薄賦的真相第558章 興亡皆苦第569章 說貪官則貪官到第173章 重量級待遇第74章 做人一定要會過日子第463章 什麼叫仗義第706章 心狠手辣第715章 虛張聲勢,見微知著第114章 浮生半日閒第522章 拔刀相向第237章 是非自有公道第705章 自作自受第178章 汪小官人婚配否?第480章 滿是收穫的回程第870章 內舉不避親,宅中內鬼現第587章 難以收場第757章 走狗和上司第551章 虜中少年不可小覷第846章 夤夜商除逆第717章 賓主交心第880章 靜若處子,動如脫兔第343章 親戚還是仇人?第530章 弄巧成拙第748章 兩頭尋寶第541章 好客的李大公子第239章 鬧事的來了!第682章 新體制第388章 看新房也要用兵法第802章 君子坦蕩蕩第910章 廷辯第923章 緹帥的疑心第353章 又忽悠了三個第827章 東風和西風第789章 人仰馬翻,做官最難第487章 雪夜殺機第106章 美人救英雄?第951章 棘手的善後第421章 婿不類翁第22章 躺著也中槍第755章 遺折和私信第27章 鬼才要當糧長!第764章 聯手倒汪?第229章 夜深人靜密謀時第401章 和你比無賴!第781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22章 潮音洞遇洋鬼子第554章 遼東雙雄第641章 輕徭薄賦的真相第659章 新官上任第328章 新昌儒俠第66章 神展開第821章 求仁得仁尚何語第58章 敲飯碗?第82章 智取葉大炮第793章 維護和勸諫第373章 殺人之後第64章 六人會英雄第174章 棄暗投明和辣椒的故事第729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614章 天助我也!第619章 被坑的張公子第547章 鶴立雞羣第215章 程公子好樣的!第824章 家常和閨蜜第748章 兩頭尋寶第115章 杜騙新書第578章 所謂英雄!第578章 所謂英雄!第877章 一脈相承的汪氏風格第420章 招攬和收徒第164章 缺心眼第813章 皇帝的權威第146章 戚大帥的小秘密第466章 路過的幕後黑手第51章 講義氣的葉小胖第198章 剪綵之後一搶而空第870章 內舉不避親,宅中內鬼現第87章 傍晚的綁人行動第279章 縣試的最後一場第661章 熱心臬臺,拜見總督第711章 無聊的監考,美味的誘惑第271章 爲國爲民?巧言令色!第776章 隔牆演好戲第452章 什麼叫厚臉皮第345章 打了老的惹出小的
第232章 激怒和追兵第30章 投石問路第551章 虜中少年不可小覷第644章 又出事了!第731章 爾虞我詐第131章 徹底把水攪渾第662章 督按合流第5章 汪小官人的決斷第806章 反目第12章 殺威棒,豆腐印第423章 汪扒皮第129章 徵輸庫開打!第675章 在行動第322章 潮音洞遇洋鬼子第641章 輕徭薄賦的真相第558章 興亡皆苦第569章 說貪官則貪官到第173章 重量級待遇第74章 做人一定要會過日子第463章 什麼叫仗義第706章 心狠手辣第715章 虛張聲勢,見微知著第114章 浮生半日閒第522章 拔刀相向第237章 是非自有公道第705章 自作自受第178章 汪小官人婚配否?第480章 滿是收穫的回程第870章 內舉不避親,宅中內鬼現第587章 難以收場第757章 走狗和上司第551章 虜中少年不可小覷第846章 夤夜商除逆第717章 賓主交心第880章 靜若處子,動如脫兔第343章 親戚還是仇人?第530章 弄巧成拙第748章 兩頭尋寶第541章 好客的李大公子第239章 鬧事的來了!第682章 新體制第388章 看新房也要用兵法第802章 君子坦蕩蕩第910章 廷辯第923章 緹帥的疑心第353章 又忽悠了三個第827章 東風和西風第789章 人仰馬翻,做官最難第487章 雪夜殺機第106章 美人救英雄?第951章 棘手的善後第421章 婿不類翁第22章 躺著也中槍第755章 遺折和私信第27章 鬼才要當糧長!第764章 聯手倒汪?第229章 夜深人靜密謀時第401章 和你比無賴!第781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22章 潮音洞遇洋鬼子第554章 遼東雙雄第641章 輕徭薄賦的真相第659章 新官上任第328章 新昌儒俠第66章 神展開第821章 求仁得仁尚何語第58章 敲飯碗?第82章 智取葉大炮第793章 維護和勸諫第373章 殺人之後第64章 六人會英雄第174章 棄暗投明和辣椒的故事第729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614章 天助我也!第619章 被坑的張公子第547章 鶴立雞羣第215章 程公子好樣的!第824章 家常和閨蜜第748章 兩頭尋寶第115章 杜騙新書第578章 所謂英雄!第578章 所謂英雄!第877章 一脈相承的汪氏風格第420章 招攬和收徒第164章 缺心眼第813章 皇帝的權威第146章 戚大帥的小秘密第466章 路過的幕後黑手第51章 講義氣的葉小胖第198章 剪綵之後一搶而空第870章 內舉不避親,宅中內鬼現第87章 傍晚的綁人行動第279章 縣試的最後一場第661章 熱心臬臺,拜見總督第711章 無聊的監考,美味的誘惑第271章 爲國爲民?巧言令色!第776章 隔牆演好戲第452章 什麼叫厚臉皮第345章 打了老的惹出小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卫辉市| 楚雄市| 涿鹿县| 龙游县| 大余县| 长宁区| 南漳县| 北票市| 临泽县| 托克逊县| 广昌县| 衡山县| 崇仁县| 宜章县| 茶陵县| 襄城县| 文昌市| 休宁县| 兴山县| 凤翔县| 页游| 安溪县| 建水县| 普兰店市| 海宁市| 无极县| 多伦县| 中江县| 金塔县| 沁水县| 木里| 沭阳县| 涪陵区| 阜康市| 阳高县| 新安县| 德江县| 怀远县| 祁东县| 卓尼县| 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