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43章 國策和缺錢

“老爺回來了。”

隨著外頭傳來的這個聲音,書房中,汪道貫和汪道會兄弟幾乎同時站起身來,對視一眼後就快步迎了出去。剛一出門,他們就看到汪道昆步履匆匆地過來,甚至來不及打招呼就直截了當?shù)卣f道:“孚林可有信來?”

儘管汪孚林早有表字,還是譚綸當著他的面起的,汪道昆還是習(xí)慣了直呼其名。

汪孚林拉上兩廣總督凌雲(yún)翼、漳潮副總兵晏繼芳、海道副使周叢文聯(lián)署的奏疏,昨天剛剛經(jīng)由六百里加急送到了朝中,一時間激起了軒然大波。而汪道昆無論是作爲伯父,還是作爲兵部侍郎,得知此事卻只比其他人早一天,也就是前天才得知。這還是因爲那是汪孚林之前從南澳島啓程趕回去之前,就先派出了一個信使往京城趕。而那奏疏因爲需要兩廣總督凌雲(yún)翼的聯(lián)署,汪孚林離開南澳島去了肇慶府,再去了瀧水縣,然後又回廣州找了海道副使周叢文,因而晚了好幾天發(fā)出,否則以驛站急遞換馬不換人趕路的速度,縱使同一天送的信,信使絕對會慢很多。

畢竟,平常驛遞的時候夾帶私信問題不大,可在四百里又或者六百里加急的急遞中夾帶私信,除卻特殊時期某些膽大妄爲的太監(jiān),沒人有這膽子。正值張居正整頓驛站的節(jié)骨眼上,汪孚林可不敢去觸黴頭。

所以,汪道昆所知道的,僅僅是汪孚林離開南澳島之前的那些訊息,之後布政司兩位布政使與其鬧出來的諸多紛爭,那就真是不知道了。可陳有傑張廷芳動用的渠道也一樣非同小可,幾乎只比汪孚林那六百里加急的奏疏晚半天,就愣是送了彈劾汪孚林草菅人命的奏疏,暗指那所謂的連環(huán)案是汪孚林自己炮製,對海盜之事卻輕描淡寫。倘若不是汪孚林的報捷是拉上凌雲(yún)翼等三人聯(lián)署的,只怕會有一堆人認爲他是好大喜功,謊報軍情。

正因爲這方方面面的原因。此刻汪道會和汪道貫面對長兄的疑問,他們唯有苦笑搖頭。而汪道昆長嘆一聲,捏著拳頭輕輕捶了捶腦門,這才苦笑道:“早知道他這麼會惹事。我怎麼會把他放到廣東去!”

這時候說這話實在是晚了!而且,又不是你把他放到廣東巡按御史這個位子的,點將的是當朝首輔大人,被徵詢的是兵部尚書大人,連左都御史陳瓚陳老爺子也只能無奈接受這個事實。而你是沒有大力阻止,可也是沒能力阻止!

汪道貫心裡這麼想,可他和長兄的年紀相差十幾歲,汪道昆對他來說如兄如父,他哪敢說出來。而汪道會覺得外間不是說話的地方,把堂兄讓進了書房之後,囑咐芶不平親自在外守著,他就關(guān)上了書房大門,繼而詳細詢問起了外間動靜。得知朝中衆(zhòng)說紛紜,而內(nèi)閣卻反應(yīng)平淡。閣老們一個都沒有發(fā)話,他微微鬆了一口氣後,這纔開口試探道:“譚尚書的病不是說已經(jīng)好些了,這兩日會復(fù)出理事嗎?”

一說到譚綸,汪道昆的臉色就更黑了幾分。

譚綸早兩年就因爲身體問題接連遭到御史的攻譖,雖說有張居正擋著,這些御史最終全都被秋風(fēng)掃落葉一樣掃出了朝廷,可終究有一次就有第二次,哪怕都察院經(jīng)過大清洗,如今一多半都是張居正的親信。可覬覦譚綸兵部尚書位子的不是別人,而是內(nèi)閣次輔張四維的舅舅王崇古,那就非常危險了。他這個兵部侍郎是譚綸的朋友和親信,之前都險些因爲惡了張居正被拿掉。如果換了王崇古掌管兵部,他的處境簡直是岌岌可危!

“子理兄畢竟還在休養(yǎng),最好不要拿這些煩心事去攪擾他。”汪道昆警告似的看了一眼兩個弟弟,第一次感到廣東實在是太遠,哪怕是六百里加急,到京城也要十幾天。如果汪孚林之前的信使不是出了福建進入浙江後,就借用了徽商在東南的龐大關(guān)係網(wǎng),一路同樣是換馬不換人地趕來,只怕他得知消息還會更晚。因此,在略一躊躇之後,他就開口說道,“這樣吧,還是靜觀其變。”

然而,靜觀其變的汪道昆次日纔到兵部理事沒多久,就有小吏快步進來,低聲說道:“少司馬,內(nèi)閣傳話,說是首輔大人請您去一趟。”

如今張居正權(quán)威日重,乾綱獨斷,平心而論,汪道昆看不慣這位首輔大人的地方非常多,可總算他還記得汪孚林擺事實講道理的勸說,不得不苦苦忍耐,方纔沒有露出任何端倪來。而且他和張居正雖是同年,卻遠不如譚綸和張居正來得親密,此刻被召去內(nèi)閣直房的時候,他滿腦子都是汪孚林的事,只想著一會兒如何開口。誰知道甫一見面,張居正卻問了他毫不相干的另一個問題:“伯玉,你說此次羅旁山平瑤,延年的把握有幾分?”

雖說沒想到張居正會問平瑤,但汪道昆到底是兵部侍郎,片刻的驚訝過後,他就立刻答道:“廣東廣西總兵一起上陣,十哨合圍,而且又是石汀(殷正茂)當初制定的計劃,延年(凌雲(yún)翼)親自執(zhí)行,我認爲有十成把握。”

對於汪道昆這樣一個回答,張居正臉色舒展開來一些,這才擡手示意汪道昆坐下。接下來,他過問了九邊好幾樁軍務(wù),見汪道昆對答如流,顯然頗爲滿意的他方纔詞鋒一轉(zhuǎn)道:“有人說汪孚林自從上任廣東巡按御史之後,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就沒少過折騰,你這個伯父怎麼看?”

在內(nèi)閣直房這種最嚴肅的地方,用這種實在談不上一本正經(jīng)的語氣談?wù)撘粋€晚輩,而這個晚輩還是廣東巡按御史,汪道昆心裡有些困惑。然而,外間一直都有消息說什麼汪孚林頗得首輔大人青睞云云,他每次聽到就覺得一腦門子汗,很擔(dān)心張居正會懷疑那是自己故意散佈,用於給汪孚林臉上貼金的,此刻對於張居正這種彷彿很平淡的語氣,他就不敢等閒視之了。

在迅速斟酌過之後,他就乾脆非常光棍地說道:“我這個侄兒一直都是閒不住的性子不假,但此次卻不是折騰。須知兩廣重兵全都匯聚於羅旁山之際,沿海其他地方還有多少人?倘若被海盜鑽了空子。那時候難道不是顧此失彼?而且,此事本就是延年吩咐他去做的,並非他越俎代庖。”

張居正卻挑了挑眉:“朝廷歷來招撫海盜,都是令其上岸爲民。如今他卻要反其道而行之,將人安置在東番,甚至請設(shè)流官安撫,有人覺得這是想要開海禁,你說呢?”

聽到張居正一直都只說是有人。汪道昆心裡直犯嘀咕,暗想除卻張四維和王崇古這些晉黨高官,還有就是因爲汪孚林給張居正送了刀子,於是倒了大黴的某些清流,這有人還能指誰?可是,作爲侄兒身後最堅實的後盾,松明山汪氏這麼多年來出的第一個進士,他又看過汪孚林在託付信使送來的急信,此時立刻當機立斷,決定賭一賭張居正的態(tài)度。

如果張居正真的對汪孚林的建言絲毫不感興趣。這位首輔緣何要見自己?之前談到的那些兵部事務(wù),上呈內(nèi)閣的一應(yīng)公文上都有,根本不用見面。

“海禁起自於太祖皇帝年間,但那時候是因爲陳友諒餘孽等漂泊海上,兼且與倭寇勾結(jié),進而危害沿海。太祖皇帝爲長治久安計,故而方纔一時嚴禁,而後奸民逐利,嘉靖年間甚至引發(fā)十餘年倭亂,沿海一片蕭瑟。這禁令就更加嚴格了。而後隆慶開海,名曰在漳州府月港可開航船舶,實則亦是於通之之中,寓禁之之法。所以。海禁乃是國策,孚林一介小兒,他又豈敢動搖?”

汪道昆大義凜然地開了個頭,見張居正微微頷首,顯然是贊同這樣一種說法,他不由暗自苦笑。心想汪孚林倒是清楚張居正的性子,事事都把太祖朱元璋給拿出來,果然就可以打消一部分張居正的疑慮。

所以,他頓了一頓,又繼續(xù)說道:“元輔自從執(zhí)政以來,效仿太祖,更動弊政,整肅吏治,均平賦役,天下官民無不稱道。而九邊亦是捷報頻傳,去年纔有遼東押送王杲入京寸磔,這纔是真正的大勝,相較之下,廣東那邊的海盜不過是疥癬之疾,賞功只是小事,防微杜漸才最重要。而堵不如疏,就如同在漳州府月港開一個小口子,能夠遏制走私,於東番設(shè)縣,則能夠防治海盜。”

張居正一直都認爲,如今東南那些海盜不過疥癬之疾,北邊的九邊安寧纔是最重要的,所以如果不是汪孚林拉到了凌雲(yún)翼聯(lián)署,他也許會首肯其平定海盜的功勞,卻絕對不會同意什麼在東番設(shè)縣的提議。可汪道昆提到漳州府月港的例子,他思量一番後,心裡就明白了過來。

在漳州府月港開海除卻各種客觀因素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朝廷缺錢!那麼,莫非在比澎湖更加偏遠的東番設(shè)縣,也能夠有所進賬?

在他的目光注視下,汪道昆考慮到這裡雖是內(nèi)閣直房,卻還有次輔呂調(diào)陽,三輔張四維在,萬一被哪個中書舍人又或者小吏給走漏了什麼消息,那就實在不值當了。因此,他雖說知道自己這舉動不大妥當,卻還是鄭重其事地從懷中取出汪孚林之前送來的那封私信,雙手呈遞了過去。看到張居正略一詫異,就接了過去看,從頭掃到尾的過程中,臉色竟是一連數(shù)變,他的心裡也不禁有些打鼓。

身上頗有名士習(xí)氣的汪道昆並不是一個很有膽量的人,而他更知道,自己的族弟汪道蘊更是個懦弱怕事沒能耐的人,所以,他有時候想想都覺得詫異,就松明山汪氏那片水土,能養(yǎng)出縱橫商場馳騁不敗的商人就很不容易了,怎麼還會養(yǎng)出汪孚林這種小小年紀就橫衝直撞無往不利的小子?

而張居正一邊看一邊沉吟,心裡委實有些遲疑。在東番設(shè)縣,以杜茂德這個秀才爲縣令,從降卒之中挑選認識文字者爲吏,同時設(shè)巡檢司,再挑選一批弓兵,至於把人安置在東番的所有開銷,則從林道乾和林阿鳳處起獲的財物數(shù)千兩作爲資本。杜茂德曾經(jīng)不幸陷身海盜從賊數(shù)年,而後逃出隱居,此次因不願再次從賊而爲汪孚林效力,重返盜中平賊,用這樣一個偏遠島嶼的職司作爲恩賞,倒也並無不可。

問題在於,朝廷素來嚴禁內(nèi)陸居民逃居小島,之前在遼東,在浙江,對於島民的處置向來非常嚴厲,而東番乃是大島,一個不好危害只會更大。

可是,當看到汪孚林對於南洋諸國整個嘉靖隆慶年間的朝貢統(tǒng)計,他的臉色就有些黑了。而且,汪孚林更是用犀利的言辭指出,大明不佔,海盜會佔,倭寇會佔,佛郎機人會佔,屆時同樣會禍亂沿海……而之前在雙嶼島和南澳島駐軍,已經(jīng)有不少人深以爲苦,更何況東番?不如驅(qū)虎吞狼,善加利用,招募潮州沿海軍餘。如此朝廷不用多發(fā)一兵一卒,多花一分錢,島上自能墾荒補給,一二十年之後,說不定就能夠上交稅賦。以東番作爲基地,便可以周顧沿海,掃平海盜,說不定哪天可以有能力助滿剌加王室復(fù)國,於南洋西洋東洋重揚大明國威……

洋洋灑灑四五張紙全都看完,張居正似笑非笑看著汪道昆道:“這信是汪孚林寫給你的?怎麼看著本來就是給我看的?”

此話一出,就連汪道昆都忍不住愣了一愣。他前天收到信的時候,就覺得汪孚林的口氣和平常的沒大沒小不同,顯得很正經(jīng)也很嚴肅,只以爲事關(guān)重大,所以汪孚林轉(zhuǎn)性子了,可現(xiàn)在張居正這麼一說,他方纔覺得,這種凜凜然如對大賓的口氣,確實像是特意給張居正看的!剎那間,他額頭有些冒汗,暗罵汪孚林事先也不打個招呼,要是他萬一錯過了這機會怎麼辦?

張居正把汪道昆先是發(fā)愣,然後若有所思的表情看在眼裡,確定這信只是因爲自己問了,汪道昆纔拿給自己看的,頓時莞爾,心思一下子飄忽了開去。明年就是會試之年,他又有兒子要下場,而他之前給兒子聘的門館先生,也就是現(xiàn)在的宣城縣令姜奇方把不少東南名士都給籠絡(luò)了過來送到京師,除了沈懋學(xué)這個他熟悉的,還有好幾個同樣名聲在外的士子。

下一年的會試,他最終決定,還是避嫌不去當主考官,但這次不遞話卻不可能了。就算取中了他的兒子,只要一榜之中能有相當數(shù)量的名士,誰還能說一個字?

“我記得,松明山汪氏這一科又出了個少年舉人?”(。)

第368章 煽風(fēng)點火第136章 府衙羣英會第161章 邀約和反擊第96章 人死好結(jié)案第602章 哪個張大學(xué)士府?第421章 婿不類翁第672章 會晤主教第121章 正是夜梟出沒時第946章 和風(fēng)細雨入君心第70章 債主家的房子第373章 殺人之後第732章 蠱惑人心,秀珠尋父第673章 信息不對稱的優(yōu)勢第785章 壯士斷腕,大炮發(fā)飆第596章 百死無悔第685章 入我彀中第385章 醉酒認女婿第632章 能者多勞!第774章 汪孚林的高姿態(tài)第246章 珍貴的賀禮第853章 送浪蕩子回家第939章 就是偏心第458章 鄉(xiāng)試前夕第593章 帶到溝裡第568章 許可貴如金第300章 不好惹的小傢伙第506章 殿試和賜宴第66章 神展開第799章 互掐鬧劇後的驚訊第143章 大部隊殺向松明山第198章 剪綵之後一搶而空第415章 丹陽機霸第247章 防身是立命的本錢第711章 無聊的監(jiān)考,美味的誘惑第82章 智取葉大炮第119章 收不齊的夏稅第384章 縱虎歸山第475章 召集舊部第954章 推薦秉筆第89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490章 果然上鉤了第290章 反客爲主第247章 防身是立命的本錢第317章 有如神助第711章 無聊的監(jiān)考,美味的誘惑第279章 縣試的最後一場第218章 答謝宴第219章 許老太爺?shù)男√嶙h第597章 死生兩重天第48章 中場休息和繼續(xù)找茬第327章 名門是一頓鞭子煉成的第608章 交鋒之後的圖窮匕見第210章 歲考發(fā)榜和吊榜尾第359章 妥協(xié)和激化第826章 大度量和不看好第803章 疏不驚人死不休第801章 戰(zhàn)線和詭譎第760章 世態(tài)炎涼第512章 首輔的大棒第868章 隔牆有耳,未雨綢繆第566章 汪沈密商,如鬆試探第350章 拖!第583章 老實人也會忽悠第742章 巧詐狐,薦賢才第847章 女人能做什麼?第942章 不死不休第849章 關(guān)公面前耍大刀第801章 戰(zhàn)線和詭譎第63章 吃貨英雄第246章 珍貴的賀禮第911章 小皇帝的憤怒第206章 考題和匿名信第394章 老天有眼,我可以去見胡公了第39章 葉縣尊罵娘第886章 出色的邏輯推理第181章 往另一個深淵滑落的事態(tài)第232章 激怒和追兵第286章 押題的奧妙第246章 珍貴的賀禮第319章 太搶手了!第105章 雙向的殺機第234章 葉大炮出馬第660章 蹭飯第687章 排擠和逼宮第661章 熱心臬臺,拜見總督第237章 是非自有公道第843章 殊途同歸第569章 說貪官則貪官到第231章 吵架你們不如我第178章 汪小官人婚配否?第174章 棄暗投明和辣椒的故事第538章 薊鎮(zhèn)遊的終點第621章 保駕護航張公子第301章 四面開花皆得勝第326章 等你送聘禮第471章 君子先動口再動手!第443章 眼看他樓塌了第348章 汪道昆的支持第208章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第295章 豐功偉績誇來聽
第368章 煽風(fēng)點火第136章 府衙羣英會第161章 邀約和反擊第96章 人死好結(jié)案第602章 哪個張大學(xué)士府?第421章 婿不類翁第672章 會晤主教第121章 正是夜梟出沒時第946章 和風(fēng)細雨入君心第70章 債主家的房子第373章 殺人之後第732章 蠱惑人心,秀珠尋父第673章 信息不對稱的優(yōu)勢第785章 壯士斷腕,大炮發(fā)飆第596章 百死無悔第685章 入我彀中第385章 醉酒認女婿第632章 能者多勞!第774章 汪孚林的高姿態(tài)第246章 珍貴的賀禮第853章 送浪蕩子回家第939章 就是偏心第458章 鄉(xiāng)試前夕第593章 帶到溝裡第568章 許可貴如金第300章 不好惹的小傢伙第506章 殿試和賜宴第66章 神展開第799章 互掐鬧劇後的驚訊第143章 大部隊殺向松明山第198章 剪綵之後一搶而空第415章 丹陽機霸第247章 防身是立命的本錢第711章 無聊的監(jiān)考,美味的誘惑第82章 智取葉大炮第119章 收不齊的夏稅第384章 縱虎歸山第475章 召集舊部第954章 推薦秉筆第89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490章 果然上鉤了第290章 反客爲主第247章 防身是立命的本錢第317章 有如神助第711章 無聊的監(jiān)考,美味的誘惑第279章 縣試的最後一場第218章 答謝宴第219章 許老太爺?shù)男√嶙h第597章 死生兩重天第48章 中場休息和繼續(xù)找茬第327章 名門是一頓鞭子煉成的第608章 交鋒之後的圖窮匕見第210章 歲考發(fā)榜和吊榜尾第359章 妥協(xié)和激化第826章 大度量和不看好第803章 疏不驚人死不休第801章 戰(zhàn)線和詭譎第760章 世態(tài)炎涼第512章 首輔的大棒第868章 隔牆有耳,未雨綢繆第566章 汪沈密商,如鬆試探第350章 拖!第583章 老實人也會忽悠第742章 巧詐狐,薦賢才第847章 女人能做什麼?第942章 不死不休第849章 關(guān)公面前耍大刀第801章 戰(zhàn)線和詭譎第63章 吃貨英雄第246章 珍貴的賀禮第911章 小皇帝的憤怒第206章 考題和匿名信第394章 老天有眼,我可以去見胡公了第39章 葉縣尊罵娘第886章 出色的邏輯推理第181章 往另一個深淵滑落的事態(tài)第232章 激怒和追兵第286章 押題的奧妙第246章 珍貴的賀禮第319章 太搶手了!第105章 雙向的殺機第234章 葉大炮出馬第660章 蹭飯第687章 排擠和逼宮第661章 熱心臬臺,拜見總督第237章 是非自有公道第843章 殊途同歸第569章 說貪官則貪官到第231章 吵架你們不如我第178章 汪小官人婚配否?第174章 棄暗投明和辣椒的故事第538章 薊鎮(zhèn)遊的終點第621章 保駕護航張公子第301章 四面開花皆得勝第326章 等你送聘禮第471章 君子先動口再動手!第443章 眼看他樓塌了第348章 汪道昆的支持第208章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第295章 豐功偉績誇來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宁县| 乐山市| 左权县| 遵义县| 丁青县| 阳朔县| 榆中县| 印江| 北票市| 江阴市| 宜都市| 南丹县| 广宁县| 大新县| 南昌县| 肇源县| 新巴尔虎右旗| 什邡市| 陆良县| 普陀区| 固始县| 漾濞| 天台县| 西畴县| 闽清县| 巴马| 周宁县| 潢川县| 洪江市| 木里| 永寿县| 新河县| 永新县| 武功县| 贡嘎县| 周至县| 岫岩| 临猗县| 进贤县| 云霄县| 平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