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二章:恩旨

對於皇帝而言,祭祀太廟,乃是至關重要的責任,這是他一切合法性的來源,所以每一次祭祖,都極爲隆重,祭祖所用的表文,也都極盡吹噓之能事,無非是說皇帝沒有辜負列祖列宗的重託,將天下治理的好好的,宗室們日子也過的很不錯,所以請祖宗們放心。

這是報喜不報憂。

可這一次,弘治皇帝竟是直接命英國公帶去請罪的奏疏,向祖宗們懺悔自己的罪行,這……對於弘治皇帝而言,不啻是奇恥大辱。

宦官聽罷,應命而去。

劉健三人,心裡也不由的老懷安慰起來,紛紛道:“陛下聖明。”

弘治皇帝端坐下,道:“朕哪裡聖明,朕現在不過是亡羊補牢罷了,方卿家說的不錯,若非他的提醒,朕險些自誤,方卿家……”

方繼藩終於長長地鬆了口氣,完美!

於是他忙道:“臣在。”

弘治皇帝凝視著方繼藩,目光的深處,似乎別有深意,他已愈來愈發覺得,將方繼藩安排在詹事府,是再正確不過的事,其他的人雖然老成持重,可太子性子冥頑不靈,根本就無從親近,連親近都親近不了,如何影響太子?

可方繼藩不同,二人同歲,又如此契合,難得……這方繼藩居然還懂這麼多道理,便連朕都需他的提醒,方能醒悟。

弘治皇帝微笑,露出了欣慰又慈和的樣子:“你的父親,是好父親,他的事蹟令朕深省,你也不錯,方家……果然不愧是滿門忠烈,很好。”

“……”方繼藩遲疑起來,居然不知該怎麼回答。

“嗯?”弘治皇帝溫和地道:“你有心事?若有什麼心事,但說無妨。”

“陛下,這個所謂的事蹟,是編的。”方繼藩坦誠相告。

“……”

弘治皇帝緩和下來的臉又僵硬了,頓時顯得有幾分尷尬。

其實,用故事來勸諫,這本就是古已有之的事,也沒什麼稀奇,可是……方繼藩未免也太耿直了一些。

弘治皇帝只好努力地深吸一口氣,不生氣,不生氣!

方繼藩就是這樣的,永遠都是偶爾會有幾句有道理的出來,還沒開始誇獎,他便又曝露本性了。

弘治皇帝乾笑,臉色顯得很不自然:“卿家真是個忠厚的人啊。”

第一次被人誇獎爲忠厚,這令方繼藩虎軀一震,感動道:“陛下真是慧眼如炬,一眼就洞悉了臣的本質。”心裡想,今日的奏對,還有陛下對自己的評價,理應會記錄在起居注了吧,哇哈哈,以後誰敢說本少爺狡猾,到時去翰林院討要今日的奏對文牘,砸爛他的狗頭。

“……”顯然,弘治皇帝已經開始後悔和這傢伙東拉西扯了。

“你建言有功,朕自有恩賞,且告退吧。”

既然此行的任務已完成,方繼藩的心情也輕鬆起來,皇太子這一招,果然是屢試不爽啊,於是行禮道:“臣告退。”

看著方繼藩的背影徐徐離開,弘治皇帝的眼眸裡掠過了複雜之色。

倒是劉健的目光純粹了許多,這是一種單純的欣賞,來此勸諫,是有勇;語出驚人,一舉抓住了陛下的要害,這是有謀。

這令劉健都有點希望自己那不太成器的兒子,也得個腦疾了。

而方繼藩從紫禁城中出來後,便匆匆的趕去了詹事府。

此時,天色已不早了,已接近了正午,點卯的事,方繼藩不必擔心,因爲百戶大人自然會爲他遮掩,這就是南和伯子以及腦殘患者的好處啊,前者讓人忌憚,後者讓人更忌憚。

因爲單憑權位,欺負尋常小民倒也罷了,可羽林衛裡,哪一個都不是省油的燈,能做羽林衛百戶的人,背後也有來頭。而後者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在別人眼裡,方繼藩是個不可控的人,誰曉得時候愣起來,直接撕破臉。

瓜苗已經開始生出了蔓藤,現在雖還是天寒地凍,可天放了幾日晴,所以陽光自琉璃投射進來,再加上暖棚裡溫度適中,西瓜的長勢還不錯,又因爲是在較爲密封的環境,暫時也沒有出現蟲害。

當然,這一切都來源於朱厚照的悉心照顧。

好在朱厚照終於不會成日呆在暖棚了,爲了改善土壤,方繼藩建議施肥,只是肥料嘛,呵呵……

朱厚照成日覺得無精打采,他心裡只惦記著他的西瓜,指望著這西瓜早日種出來,好讓父皇大開眼界,報那一頓痛打之仇。

方繼藩見這傢伙渾渾噩噩的,也懶得理他,這種熊孩子,千萬不能慣,若是圍在他身邊討好,他還飛天。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與此同時,南和伯府、禮部尚書程府,宦官飛馬而來,府中上下人等,俱都跪迎。

宦官面無表情,顯得極爲沉痛,身爲宣讀旨意的宦官,自然清楚什麼樣的旨意,需配合什麼神情。

南和伯府的聖旨來得遲了一些,因爲宦官很輾轉的才得知徐經就在方家,因此姍姍來遲。

方景隆在五軍都督府,而方繼藩已去了詹事府當值,府中做主的,也只有楊管事,還有方繼藩的四個門生,不過宦官指明瞭讓徐經接旨,因而舊傷未愈的徐經也一道來了。

方家上下數十口人,聽到了詔曰二字,心裡震撼之情無以言表,若是單單的針對個人,那麼一般是敕曰、誥曰之類,而詔曰卻是不同,所謂的詔,便是昭告天下、鹹使聞之之意,這是要向天下人宣讀的意思,並不只限於當事之人。

如此一來,倒是令楊管事惶恐起來,出了什麼事,竟是這樣大的陣仗,老天保佑,可萬萬別出事啊。

卻聽宦官扯著嗓子道:“朕即皇帝位十二年矣,希圖大治,求賢若渴。國家求賢以科目爲重,公道所在賴此一途。今歲會試,朕聞士大夫公議於朝,私議於巷,俱言禮部右侍郎程敏政假手文場,甘心市井,士子初場未入,而論題已傳誦於外;又言江陰舉人徐經,陰私程敏政,參與泄題。此議洶洶,朕即令錦衣衛查實,孰料錦衣衛屈打成招,羅織罪證,朕所聞所見,駭人聽聞,幸賴內閣大學士李東陽徹查釐清此案原委,正本清源,方知誣告。朕事先不能察,以至程敏政、徐經二人蒙不白之冤,受詔獄小吏之辱,受小人戕害,此朕之疏失,因一時矇蔽,而使忠良遭遇構陷……羽林衛總旗方繼藩,南和伯子也,今入宮覲見,痛陳厲害,指斥朕昏聵不明……”

楊管事一口老血,差點沒噴出來。

他哪裡曉得,既是聖旨嘛,當然文法上,也會有一些浮誇之處。

方繼藩明明在暖閣裡,說的是陛下這樣做,不是聖君所爲;可到了草詔的翰林那兒,或者說,天子爲了誠心悔過,直接就來了一個昏聵不明。

這是罵皇帝昏君啊。

自家少爺,當真跑去作死了。

作死也不是這樣做的啊……楊管事聽得驚心動魄,只覺得眼前發黑,耳畔嗡嗡作響。

其他府中的僕役倒還好些,畢竟一般人也聽不太明白,他們沒讀多少書。

歐陽志、劉文善、江臣三個傢伙是老實巴交的‘腐儒’,一聽之下,滿是詫異,既爲恩師擔心,心裡卻不免叫好,恩師……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啊。居然還仗義執言了,恩師實是我等的楷模,學生們心嚮往之。

在歐陽志這樣的讀書人眼裡,仗義執言,是一件極了不起的事,於是一個個心潮澎湃,只恨不得自己也能與恩師在當場。

唐寅和徐經二人,心裡則是詫異到了極點,隨即,二人眼淚模糊了。

方繼藩,當真去請命了。

這是何其大的風險啊,唐寅突然生出一種心思,這輩子,自己對恩師,再無二話,從此願充當他的門下走狗,再無其他心思了。

徐經震撼得身軀顫抖,淚水如雨滴一般的落在地上。

爲了自己,指斥天子爲昏君,這是真仗義啊。

他幾乎可以想象,在那天子堂上,方繼藩身形偉岸,義正言辭,手指天子,口出無數仗義之言,宛如古之賢臣……比干、魏徵亦不能及。

只是……他臉色驟變……

不會出什麼事吧?

只聽宦官繼續唱喏道:“朕且恐且怒,幡然醒悟,此案前因後果,雖牽涉誣告,卻實乃朕昏聵不察所致。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古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朕誠惶誠恐,希圖改正;今貢生徐經,復其功名,其餘所罪之人,亦都官復原職;羽林衛總旗方繼藩,今在東宮,盡心所事,獻納忠讜,規諫闕失,安國利人,堪爲楷模;即令曉諭四方,鹹使聞之………”

恢復功名……

徐經身子一顫,擡眸,眼裡閃過了亮光。

功名,對於一個讀書人而言,何其的重要,十年讀書,十年趕考,自縣試、府試、院試,再到鄉試、會試,想要成爲貢生,何其難也。

徐經激動得面目通紅。

卻在這時,不遠處的楊管事卻發出了狂嘯,錘著心口,激動又含糊不清地道:“天哪,皇天保佑,咱們少爺平安無事,平安無事即好。”

第六百六十八章:發大財了第八百三十五章:暴雨成災第八百二十五章:人間渣滓第八百三十八章:知恥而後勇第三百五十八章: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八百二十七章:神童第八百四十章:漲價了第二百八十九章:功不可沒第二百五十九章:同理之心第四百二十七章:王霸之道第八百七十章:朕的好孫子第八百四十九章:要的就是高級第六十三章:你好呀 方賢侄第四十章:誠實做人第八百七十五章:厲害了 大師兄第八百八十一章:師公終於還是下刀子了第五百六十四章:放榜第二百六十六章:土豆熟了第四百二十六章:師祖第五百八十五章:神藥第二百三十四章:虎子無犬父第一百一十八章:聖人的煩惱第六百八十章:天子門生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最後一戰第二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五百七十二章:這病 能治第七十四章:功在社稷第六百三十九章:完勝第八百四十六章:沒有規矩 不成方圓第五章:慈父多敗兒第一百零八章:真相大白第四百四十六章:封賞第八百零四章:壽禮第五十三章:鴻恩第五百三十四章:功臣覲見第六百三十一章:漫天飛球第八百八十四章:重大發現(感謝土豪同學)第三百一十七章:大喜第八百六十二章:絕頂聰明朱厚照第八百六十九章:孫兒見過陛下第四百三十一章:這就是聖人之道第八百五十三章:當真如此神奇第二百六十三章:吾皇明察秋毫第五百九十一章:聖君在世第一百八十五張:祈雨第十八章:有錢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二百六十二章:殿下千歲第四百三十一章:這就是聖人之道第八百二十八章: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第八百八十六章:顛覆天下第四十二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六百七十章:我方繼藩脫離了低級趣味第五百三十章:欽定了 太子是猴第八十三章:窮爲萬惡之源第六百四十二章:我方繼藩不服第六百五十八章:天大的賞賜第一百零六章:別人家的爹第二百五十八章:太子發威第一百一十七章:瓜熟了第一百六十四章:我方繼藩,就服你第五百三十八章:真香啊第二百一十六章:神農崛起第二百三十六章:破賊第一百六十七章:殿試第四百三十一章:這就是聖人之道第五百五十四章:千秋偉業第七百一十七章:飛球騰空第四百七十七章:英雄惜英雄第四十七章:聚寶盆第三十七章:加官進爵第四百七十四章:御前獻禮第三百八十五章:陛下有請第八百二十九章:義薄雲天朱厚照第三百零一章:陛下親臨第四百六十章:龐然巨物第三百一十七章:大喜第八百章:天欲滅我我滅天第七十二章:不幸言中第二百八十三章:斬草除根第六十九章:何不食肉糜第百二十二章:以德服人(第四更求月票!)第二十四章:祖墳冒青煙第五百八十二章:手術部分成功第五百九十四章:殿下待百姓如赤子第二百六十三章:吾皇明察秋毫第六百七十三章:美名遠播第七百二十八章:天家父子第六百四十六章:喜當爹第七百八十七章:太子殿下還活著第二百六十五章:太子高才第四百三十章:亞聖第三百七十七章:威風凜凜第三十三章:帝心難測第六百九十三章:大喜第四十八章:烏鴉嘴第二百八十九章:功不可沒第六十四章:萬貫家財第一百九十章:太子賢明第二百六十一章:天佑大明第七百三十一章:食邑萬戶
第六百六十八章:發大財了第八百三十五章:暴雨成災第八百二十五章:人間渣滓第八百三十八章:知恥而後勇第三百五十八章: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八百二十七章:神童第八百四十章:漲價了第二百八十九章:功不可沒第二百五十九章:同理之心第四百二十七章:王霸之道第八百七十章:朕的好孫子第八百四十九章:要的就是高級第六十三章:你好呀 方賢侄第四十章:誠實做人第八百七十五章:厲害了 大師兄第八百八十一章:師公終於還是下刀子了第五百六十四章:放榜第二百六十六章:土豆熟了第四百二十六章:師祖第五百八十五章:神藥第二百三十四章:虎子無犬父第一百一十八章:聖人的煩惱第六百八十章:天子門生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最後一戰第二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五百七十二章:這病 能治第七十四章:功在社稷第六百三十九章:完勝第八百四十六章:沒有規矩 不成方圓第五章:慈父多敗兒第一百零八章:真相大白第四百四十六章:封賞第八百零四章:壽禮第五十三章:鴻恩第五百三十四章:功臣覲見第六百三十一章:漫天飛球第八百八十四章:重大發現(感謝土豪同學)第三百一十七章:大喜第八百六十二章:絕頂聰明朱厚照第八百六十九章:孫兒見過陛下第四百三十一章:這就是聖人之道第八百五十三章:當真如此神奇第二百六十三章:吾皇明察秋毫第五百九十一章:聖君在世第一百八十五張:祈雨第十八章:有錢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二百六十二章:殿下千歲第四百三十一章:這就是聖人之道第八百二十八章: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第八百八十六章:顛覆天下第四十二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六百七十章:我方繼藩脫離了低級趣味第五百三十章:欽定了 太子是猴第八十三章:窮爲萬惡之源第六百四十二章:我方繼藩不服第六百五十八章:天大的賞賜第一百零六章:別人家的爹第二百五十八章:太子發威第一百一十七章:瓜熟了第一百六十四章:我方繼藩,就服你第五百三十八章:真香啊第二百一十六章:神農崛起第二百三十六章:破賊第一百六十七章:殿試第四百三十一章:這就是聖人之道第五百五十四章:千秋偉業第七百一十七章:飛球騰空第四百七十七章:英雄惜英雄第四十七章:聚寶盆第三十七章:加官進爵第四百七十四章:御前獻禮第三百八十五章:陛下有請第八百二十九章:義薄雲天朱厚照第三百零一章:陛下親臨第四百六十章:龐然巨物第三百一十七章:大喜第八百章:天欲滅我我滅天第七十二章:不幸言中第二百八十三章:斬草除根第六十九章:何不食肉糜第百二十二章:以德服人(第四更求月票!)第二十四章:祖墳冒青煙第五百八十二章:手術部分成功第五百九十四章:殿下待百姓如赤子第二百六十三章:吾皇明察秋毫第六百七十三章:美名遠播第七百二十八章:天家父子第六百四十六章:喜當爹第七百八十七章:太子殿下還活著第二百六十五章:太子高才第四百三十章:亞聖第三百七十七章:威風凜凜第三十三章:帝心難測第六百九十三章:大喜第四十八章:烏鴉嘴第二百八十九章:功不可沒第六十四章:萬貫家財第一百九十章:太子賢明第二百六十一章:天佑大明第七百三十一章:食邑萬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竹县| 安康市| 龙泉市| 潍坊市| 封丘县| 电白县| 铜川市| 清河县| 武宁县| 都昌县| 东乌珠穆沁旗| 开江县| 西安市| 郑州市| 德兴市| 大兴区| 吉木乃县| 聂荣县| 新野县| 邯郸县| 安顺市| 连云港市| 英超| 永胜县| 岳阳县| 谢通门县| 原平市| 岳普湖县| 宜都市| 盐池县| 丰宁| 阜阳市| 潜江市| 巍山| 岳西县| 绥德县| 吴桥县| 辉县市| 滕州市| 即墨市| 南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