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海追蹤第三卷湘江古陵》作者:劉巖
[正文第九章石門的開啓]
聽文文說,古代的門鎖機關一般是將鎖頭內的部分連接吻合就可以開啓,由於石門鎖口較大較寬,我們可以嘗試先用塑料袋放置在那個千斤石門的鎖孔中,以其爲模具,然後向裡面添加泥土,使其刻出一個像傳國玉璽一樣的模型,再經過烘烤使其變幹、變硬,就可以做出一個與傳國玉璽基本相同的泥制玉璽了,用這塊玉璽來充當開啓千斤石門的真玉璽鑰匙,我們便可開啓石門,踏入裡面的世界。
也不知道這種土方法行不行,雖然我們沒有塑料袋和泥土,但仍可有辦法做到,塑料袋可以用揹包中的食品保鮮膜替代,而泥土就可以就地取材,用工具刮一下墓室牆壁,就可以落下一層層細土,在加上揹包裡的可樂,讓它們和成泥便可,至於烘烤方面,用幾根蠟燭烤上幾時就可。
我們向那個千斤石門緩緩探去,仔細找尋著每個地方可能出現的機關,快到石門前的時候,可能是由於心理作用,我的身上竟莫名其妙的豎起了白毛汗,我們整整用了一個小時纔來到石門面前。
“等一等,先休息一下吧。”說罷,我便原地就坐了。
“的確,我們應該休息一下來補充能量咯。”說著,小晨便從揹包裡甩出了兩袋薯片,分別丟給了我和文文,然後又從揹包裡拿出了一瓶可樂,咕嘟咕嘟的喝了起來。
雖說這次我們“成熟”的準備了食物,但還是有其不足,因爲我們的大包小包裡裝得都是一些方便麪、薯片、海苔、可樂等即佔用空間有沒有什麼能量的物品,這些物品經專業的旅遊登山者的一整合,還不抵四盒壓縮餅乾。
我們在石門面前好一頓的吃,這也是我們頭一次在墓室裡吃食物,而且吃得那麼暢快,竟感到我們的這種做法有些褻瀆了墓主人這種豪華的建築。
見大家吃得差不多了,我便說道:“好了,大家吃飽了吧。”
“吃飽了!”小晨和文文異口同聲的迴應道。
“那我們開動吧!”我的話是那樣堅定。
其實那是因爲我的心裡忐忑不安,我很害怕我們要做的那一切對這裡會產生什麼不好的影響,我也對自己暗暗問答,我們會不會死在這裡,一番的肯定和否定攪得我更加的煩躁,我只能將的胡思亂想一一拋開。
“文文,塑料袋!”我伸手去接。
接過文文遞來的保鮮膜,便塞到了石門的凹槽中,同時,小晨也用可樂和好了泥,用可樂和出來的泥土別有一種特殊的味道,如果這些爛泥不是用土而是用面和成的,我到想嚐嚐它的味道。
我用手一點一點的將泥土塞入保鮮膜中,慢慢的將凹槽填滿,讓每一個角落都一絲不落的填充完畢,經過幾分鐘後,便完成了做模型的第一步,接下來就是對它的烘烤了,文文已架上了鐵架,這是用幾根鐵釺擺成的架子,小晨也點起了蠟燭在鐵架下面,我用雙手細心的取出凹槽中那尚未烘乾的“泥模”,輕輕的將它放置在鐵架上,讓燭光盡情的將它烘烤,然後在時不時的翻動它,讓它受熱均勻。
把第二步的程序做完大概用了二十多分鐘,我們看了看最終做出來的泥制傳國玉璽,真的是嚇了一跳,不論從“泥模”四周的花紋還是結構的完整,都是天衣無縫,簡直就與原傳國玉璽的形狀一模一樣,我敢說,這種泥制的玉璽在市場上絕對可以賣上個好價錢,若是可以,我真想把這口千斤石門擡回家中,利用它的凹槽做它個幾千萬個“泥模”,就算是一個“泥模”賣200元,我也能小發個家,衣食無憂了,哎,又異想天開了。
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到了,我將親手把製作出來的“泥模”放置在石門凹槽的內部,我看了看小晨和文文,他們對我點了點頭表示肯定,我伶俐的將“泥模”放入石門凹槽內,然後進行挪動,這便是開啓石門的最後步驟。
“咦?怎麼沒動靜?”小晨見我挪了“泥模”後的千斤石門毫無動靜便吐出此言。
還沒等我回答,石門就發出一陣轟隆隆的響聲,那是石門開啓的震動聲。石門上的塵埃緩緩下落,我們也向後退去,隨著一陣轟鳴聲,石門被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