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節 戰後總結二

龍謙擺擺手,“周副司令和馮連長的擔心不是沒道理。這也是我讓大家保持警惕的原因。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咱這是打下敵國了嘛。老百姓肯定用仇視的眼光盯著咱們啊。說實話,咱們真沒有跟老百姓打交道的經驗,別說是我,就是周副司令這樣的老江湖,也沒有嘛。原先我們是用搶的法子活下去,以後這招不行了,要學著讓百姓主動地給我們糧食,錢財,就必須用新法子啊。大家的眼神很怪,一定笑我過於迂腐了,是的,歷史上有沒有將百姓當作自己父母兄弟的軍隊呢?我不敢說沒有,但很少,即使有,也是爲了需要裝出來的。我在蒙山就反覆給大家講過這個道理,這個世道是他媽的混蛋透了,不合理的事情太多了!比如這鄉兵,還不是被土匪給逼出來的?鄭經老賊爲什麼花大錢買槍買子彈甚至買銅炮?或許有其他的想法,但確實存了防備響馬打劫的念頭。他們在三年前也確實跟抱犢崮的人馬乾了一仗嘛。我問你們,假如官軍能保護村民,這些莊子,會組建鄉兵嗎?再問你們,假如官府將事情辦的漂亮,治下的百姓安居樂業,會有那麼多的人鋌而走險上山爲匪嗎?一樣沒有。從來,自從有歷史以來,官府就沒有將百姓當回事,缺吃缺喝,便朝百姓要,百姓有麻煩了,他們躲著不見了,所以纔將事情搞成了這樣子。百姓是最苦的,從來沒有一支軍隊真正來保護他們,當我們的所作所爲讓百姓感到安全,百姓沒有理由不歡迎,不支持我們。至於周副司令和馮連長的擔心,也是我的擔心。假如有人想爲他們戰死的子弟報仇,我們也不能束手就擒,咱們是軍隊,手裡都有武器嘛。”

龍謙這樣說了,再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

會議的主題有兩個,提前告知了參會的軍官們,第一就是當前任務的佈置,第二便是戰後總結了。龍謙要求各人都好好想一想昨晚戰鬥的不足。

對於昨晚的戰鬥,龍謙先做了細緻的總結。

“昨晚的仗雖然大勝,甚至超出我最大的期待。但細細想來,很亂,很驚險。最大的特點就是幾乎沒有按計劃走。我想大家都做了認真的總結了,誰先說?嗯,這樣吧,馮侖你先來,戰鬥是從你那裡打響的嘛。”

“亂了計劃,主要在我。”馮侖站起身,走到牆上的大地圖前,這幅圖是寧時俊的參謀組忙乎一上午繪出來的,馮侖對著圖比劃了一陣,又覺得用不上地圖,“計劃規定三連是佯攻,並封鎖白魏,吸引鄭家莊的援兵。司令說過了,這叫圍點打援。但是,我發現白魏真的很好打。於是跟二連商議,乾脆打下白魏算了。”馮侖撓撓頭,“現在想起來,對後果想的簡單了。萬一打不開白魏,恐怕這仗就危險了,二連將抽不出身去主戰場,對,主戰場。所以,我的問題主要是臨時變卦卻沒有報告司令﹍﹍”馮侖說完,瞧瞧龍謙的臉色,見他面無表情,看不出喜怒來。

“嗯,明遠,你來說說。”龍謙繼續點名。

王明遠站起身,“事後確實有些害怕。馮侖提議兩個連合力打開白魏的目的倒不是搶功,”王明遠用了搶功一詞,讓周毅皺皺眉頭,這個會之前,馮侖不知從哪裡聽說龍謙對昨晚亂了計劃胡打一氣很不高興,跟周毅說了,周毅認爲雖然沒按當初在蒙山定的套路來,但結果不是蠻好嗎?

“白魏確實好打。主要是莊丁們沒什麼抵抗意志。很輕易就打下了。問題就是沒有來得及等司令的命令就動手了。不過我覺得司令既然說了不要死守計劃不知變通,我想著如果在短時間內解決白魏,我軍將徹底騰出手來。至於打不開,我當時真沒想過。事後才覺得害怕。”

¤ TTkan¤ ℃O

龍謙依舊沒有做評論,“這次的戰鬥勝利,和五連有著極大的關係。魯山,你來說說。”

魯山撓撓頭站起來,“也沒啥好說的。俺是照計劃走的。五連的任務就是兜底,關上敵人退回鄭家莊的大門。不過,我沒想到他們會分路救援,一時間不知該咋辦。後來聽到小路上的槍聲,斷定是二連與鄉兵打起來了,覺著應該先吃掉這一股,因爲他們就是百十號人嘛﹍﹍再後來司令讓我們跟著敵人混進鄭家莊,這一招確實高明﹍﹍”

“嗯,一連呢?延冰有什麼要說的?”

葉延冰站起身,“一連倒是沒走樣。有周副司令坐鎮,俺們的任務就是擋住敵人,無論如何不能讓狗日的們衝過去﹍﹍”

“周副司令,你有什麼要說的?”

周毅笑著搖搖頭。

“參謀組呢?時俊一定有話說吧?”

“我覺得結果特別完美。之前最大的擔心就是怎麼打開鄭家莊的土圍子,因爲司令反覆講了鄭家莊的堅固難打。所以我希望鄭經將援兵派出來越多越好。現在的結果就美了。要說這一仗的不足,我覺得是咱們聯繫不暢,分散在幾處的隊伍彼此不知道各自的情況,這個狀況要想法子解決。”寧時俊簡單說了幾句。

“弟兄們,我要感謝各位。這一仗大家都盡力了,每個人都發揮了最大的積極性,臨陣變通也很不錯。要說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我,主持制訂作戰計劃時考慮的還是簡單了,對鄭家莊援兵的規模和增援的路線都考慮不足。導致了後來的危險。這個方案,儘管徵求了大家的意見,但主要的內容還是我確定的。所以,對昨晚戰鬥中出現的危險,我要負主要的責任。如果昨晚的仗打輸了,那麼我就是蒙山軍的第一罪人。”

大家面面相覷。誰也沒有想到龍謙上來先將自己批評了一通。

“弟兄們,昨晚確實很危險。幸虧我們遇到的是缺少訓練,戰鬥意志嚴重不足的鄉兵。如果是袁世凱的新軍,我們八成要吃癟了。可能有人這樣想,仗不是打贏了嗎?爲什麼還要說這些讓人聽了不舒服的話?我對這件事是這樣看的,失敗的種子就埋藏於勝利之中,如果一支軍隊不能習慣於從勝利中尋找問題,不能習慣於從失敗中看到希望,那麼這支軍隊就不能稱爲真正的強軍。所以,我要提醒大家,剛纔各位的總結,都不那麼到位。我給大家佈置一個題目,每個人都認真寫一封戰後的總結,這個總結,我要看。連長們的總結要拿出來在全連讀上一讀,看看士兵們是不是認可。我的總結,要在全軍大會上宣讀。對於戰鬥中存在的問題,不要遮掩,你坦白地承認自己指揮有問題,不會損害你的威信。相反,遮遮掩掩,自以爲是,總有一天要吃虧,那纔是面子裡子一起丟。”

大家的神態嚴肅起來。

“具體地講,正如馮侖和明遠說的,白魏的變化可以引發計劃的變更,但困難似乎考慮的不足。還是剛纔他們兩位說的,萬一打不下白魏,這一仗肯定就敗了。不過我不批評你們,畢竟仗打勝了嘛。有人說,勝利者是不應該被責備的。不過,弟兄們,我們一定要記住,我們的力量太薄弱了,弄險只可一不可再。打勝仗必須建立在實力超越對手的前提下。接下來,我們要做很多事,首要的還是將部隊充實起來,要時刻準備打仗,這一點,絕對不能放鬆。至於時俊說的聯絡,確實是個大問題,要想出幾個方法來,白天怎麼聯繫,夜晚怎麼聯繫。參謀組要想,其他人也要想,這個問題不解決,遲早要吃大虧。”

“這一次我們繳獲了大量的物資,就我們而言,算是發財了。我準備獎賞所有參戰的官兵,包括堅守蒙山的官兵。具體怎麼獎勵,大家可以想一想。鄭經最大的財富不是地窖裡的金銀和倉庫裡的糧食布匹,而是幾千畝土地。”

“土地?土地能幹什麼?”周毅吃驚地問。

“在當前,土地可是最值錢的東西了。難道不是嗎?”

“我的意思是,咱們佔了鄭家莊等三個村子,誰還敢來這裡買地?”

“幹嘛賣給人?我的想法是,鄭老賊的地一部分拿出來分給窮百姓,另一部分嘛,分給咱們的官兵。”

“什麼?司令你說什麼?”這次是所有人吃驚了。

“怎麼,你們不要?”龍謙微笑道。

幾乎全是農家子弟,如何不曉得土地的意義?即使是寧時俊這般世家子弟,家裡也曾置地的。在封建制度下的農業社會,土地毫無疑問是最具價值的生產資料,在很多人眼裡,土地的價值超過了商鋪等流通性資源。

“司令,咱們要行軍打仗,你剛纔也說了,要保持對官軍的警惕性,搞幾千畝地在手裡,誰有時間作務?”王明遠問道。

“幹嗎要你親自來種地?嗯?鄭經是他親自種地嗎?狗日的他種的過來嗎?”龍謙反問。

程二虎興奮起來,“司令,你,你要給俺,俺莊的窮人們分,分地?”

“沒錯。不過要先搞一個調查。要查清楚莊子裡誰有地,誰沒地,怎麼沒有的地。這件事很大,我會親自參與。參謀組的人都要加進來做這件事。當然少不了二虎你了,你是地頭蛇嘛。”

大家笑起來,差不多都聽懂了龍謙的意思,“二虎,你這個地頭蛇可得給司令當好參謀。把鄭老賊的地分給那些願意支持咱們的人手裡。”說話的是葉延冰。

“沒,沒問題。只要給,給窮哥兒們分地,大夥兒們都,都會跟咱,咱們走的。”程二虎興奮的兩眼放光。

“那好啊,我就看看你說的準不準。”龍謙宣佈散會,留下準備回蒙山接應宋晉國的封國柱和遲春先,“幸苦一下兩位,最好馬上就走。越快越好。”

“哈哈,在鄭老賊綿乎乎的大牀上睡了一晚,還有些捨不得了。”封國柱笑道。

“是啊,生活一旦安逸,就不願意再吃苦啦。咱們現在還沒資格睡鄭經的檀木大牀呢,沒得糊里糊塗睡丟了腦袋。”龍謙微笑著說,“路上來回,由國柱負責。春先,你要給國柱當好助手。”

“行,請司令放心。”遲春先咧著嘴笑,“正好試試俺的烏椎踢雪。”

這次打開鄭家莊,酷愛戰馬的遲春先換了一匹好馬,渾身烏黑,四蹄雪白,據說是鄭經的坐騎,本來是留給龍謙的,龍謙卻給了騎兵隊。

“可以全騎馬去。四連不會騎馬的留下,從二連選幾個會的走。”龍謙叮囑一句。

“好,俺們一會兒就動身,三五天就回來了。”封國柱輕鬆地說。

“蒙山寨的房子,不要燒燬,尤其是光明寺,應當是文物呢。咱們撤走了,那些帶不走的東西都留下,周圍的百姓可以拿走用。”

“也是。說不準咱們還要回蒙山呢。”遲春先笑道。

“那要到咱們成了氣候。如果在這兒呆不住被人家攆回去,就完蛋了﹍﹍”龍謙的神情凝重起來。

第18節 末日五第14節 文尼察第10節 民黨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30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一第6節 肘腋之變二第34節 整編一第29節 參謀第3節 抗洪三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20節 北京十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2節 陳超的思考第32節 洪粵誠一第2節 陳超的心煩事第27節 風波二第12節 反擊計劃第25節 俘虜們二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10節 回國第6節 肘腋之變二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第15節 演習第4節 無錫二第七節第34節 清廷第2節 陛辭第3節 動員第23節 行刺第13節 陳超和葉延冰第12節 進京二第15節 突圍二第25節 德州之戰七第19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二第17節 犧牲一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2節 司徒均第4節 鍾火星和英阡陌第14節 整編前後四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2節 疑惑第42節 龍謙的思考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11節 進京一第29節 慈禧對龍謙的態度第18節 榮軍農場第14節 王月蟬與鄭嬋第9節 戰後二第12節 危機與變局四第2節 袁克定第18節 十月第20節 整編前後十第10節 危機與變局二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12節 平叛二第4章 山東之戰第一節海軍第4節 陸軍整編第33節 變化九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第15節 突圍二第34節 新廠第21節 京師的亂局一第22節 貪腐案一第8節 陳家崖第10節 升允第2節 陳超的心煩事第3節 潘亮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14節 突圍一第16節 陳豪的使命第20節 秋瑾一第14節 軍規三第5章 戰後第一節軍事觀察員的結論第8節 連樹鵬第19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一第3節 春節二第19節 視察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第11節 危機與變局三第36節 風起二第16節 整編前後六第5節 要塞五第8節 陳家崖第10章 新時代第一節陳豪的報告第18節 王士珍二第5章 戰後第一節軍事觀察員的結論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13節 機場宣言第7節 意外第24節 寧時俊一第31節 出征一第11節 插曲和演變第23節 沂州遇伏三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21節 外交第13節 機場宣言第8節 彼得堡四
第18節 末日五第14節 文尼察第10節 民黨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30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一第6節 肘腋之變二第34節 整編一第29節 參謀第3節 抗洪三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20節 北京十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2節 陳超的思考第32節 洪粵誠一第2節 陳超的心煩事第27節 風波二第12節 反擊計劃第25節 俘虜們二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10節 回國第6節 肘腋之變二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第15節 演習第4節 無錫二第七節第34節 清廷第2節 陛辭第3節 動員第23節 行刺第13節 陳超和葉延冰第12節 進京二第15節 突圍二第25節 德州之戰七第19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二第17節 犧牲一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2節 司徒均第4節 鍾火星和英阡陌第14節 整編前後四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2節 疑惑第42節 龍謙的思考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11節 進京一第29節 慈禧對龍謙的態度第18節 榮軍農場第14節 王月蟬與鄭嬋第9節 戰後二第12節 危機與變局四第2節 袁克定第18節 十月第20節 整編前後十第10節 危機與變局二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12節 平叛二第4章 山東之戰第一節海軍第4節 陸軍整編第33節 變化九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第15節 突圍二第34節 新廠第21節 京師的亂局一第22節 貪腐案一第8節 陳家崖第10節 升允第2節 陳超的心煩事第3節 潘亮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14節 突圍一第16節 陳豪的使命第20節 秋瑾一第14節 軍規三第5章 戰後第一節軍事觀察員的結論第8節 連樹鵬第19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一第3節 春節二第19節 視察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第11節 危機與變局三第36節 風起二第16節 整編前後六第5節 要塞五第8節 陳家崖第10章 新時代第一節陳豪的報告第18節 王士珍二第5章 戰後第一節軍事觀察員的結論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13節 機場宣言第7節 意外第24節 寧時俊一第31節 出征一第11節 插曲和演變第23節 沂州遇伏三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21節 外交第13節 機場宣言第8節 彼得堡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宁县| 南城县| 中宁县| 鲁山县| 大埔县| 葫芦岛市| 嘉荫县| 海宁市| 怀化市| 上高县| 资阳市| 苗栗市| 张北县| 昭平县| 中宁县| 绵竹市| 贺州市| 华安县| 绍兴市| 大安市| 清河县| 天峨县| 大埔区| 武胜县| 徐水县| 青阳县| 平阴县| 英德市| 博湖县| 鄂伦春自治旗| 恩施市| 化隆| 台南县| 渝北区| 绥滨县| 桦川县| 遂平县| 和政县| 新邵县| 将乐县| 安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