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節 初會陳超二

陳家崖比不上鄭家莊,但在魯南山區應當算是大村子了,有二百餘戶人家,一道破舊的青磚砌就的寨牆將莊子圍裹在向陽的山坡上,四道東西向的街道和一道南北向的街道將莊子分割成棋盤狀,格局還算齊整。兩個寨門,正門朝南,對著鄭家莊方向,另有朝西的一道門,平時關閉的時候多,開啓的時候少。

莊子裡總是一成不變的景象,只有設在陳氏祠堂廂房私塾傳來的誦讀聲給陳超一些快樂的感覺,他在半敞著的門前凝神細聽了一會兒童子們的誦讀,轉身朝寨門方向走去,老遠就聽到有爭吵的聲音,陳超加快了腳步,看見兩個把守寨門的莊丁正與兩個陌生人爭吵,周圍已經圍了十幾個看熱鬧的鄉鄰。

“因何事爭執?”還沒走到跟前,陳超便大聲喝問。

“回稟莊主,俺二人看他倆不地道,沒讓他們進莊……”一名矮粗身材、揹著一支鳥統的莊丁報告道。

“哈哈,這位小哥好生不講理,我不過是想看看貴莊的建築風格,怎麼就不地道了?”

陳超將目光投向說話的客人。喔,好一條大漢:身高五尺半有餘,穿一身藍色布褂,左手拎著一個包裹,右手握著一把油紙傘。往面上看,見此人膚色黝黑,方面大耳,一副蓬鬆的絡腮鬍子更顯豪邁之風,大漢頭上戴了一頂草帽,帽檐壓的很低,但陳超還是看到了那雙精光四射的眸子。

大漢身後還立著個清秀的男子,看上去年紀不大,一直將自己隱藏在大漢身後,陳超沒看清那人的相貌衣著。

“唔,不得無禮?!标惓韧饲f丁,轉臉向大漢問,“先生爲何要進我陳家崖?”陳超喝退莊丁,禮貌地問客人。

建在山坡上的陳家崖很少有客人來,十里八鄉的鄉親走親戚趕集進入陳家崖算不得客人,像這般明顯是外鄉人的人進莊真是少有,也難怪莊丁盤問。

“喔,聽他稱您莊主,失敬之處莫怪。我是從京城來山東旅遊的,一路行至魯南,聞聽陳家崖建築古樸雄奇,頗得自然之妙,不禁心生嚮往。一見果然。便想進莊一睹究竟,沒想到您這位莊丁認定我不地道……”大漢一口京腔。

陳超打量客人,客人也在打量陳超。見這位被稱爲莊主的漢子三十來歲,中等身材,穿一件洗的發黃的白粗布汗衫和一條黑色布褲,腳下是一雙千層底的布鞋,手裡拿著一柄芭蕉扇。腦後拖了根粗黑的長辮,辮梢已經拖之膝彎。再看面容清癯,雙目細長,下巴剃的光光的,只在上脣留了精心修剪的鬍鬚。

大漢的一番解釋倒是說的清楚明白,看熱鬧的村民中有聽得懂北京官話的,於是便笑起來。一貫與人爲善的陳超也笑了,“原來如此。不知先生貴姓?那位小兄弟可是先生的伴當嗎?”

“不敢,在下龍謙,字退思。他姓江名雲,是我表弟,陪我出來遊歷一番。年紀小,尚未取表字?!贝鬂h談吐文雅,令陳超感到親切。

“哦,原來是龍先生,請進?!标惓焓肿隽藗€請的姿勢,“敢問龍先生,你在何處聞聽陳家崖之名的?”

“莊主請。龍某曾留學海外,專攻我中華營造之學,說來慚愧,我中華之營造之法,反而要洋人教授。真是令人汗顏。前年回國,立志學學那晚明的徐宏祖,走遍全國。不過他是爲了遊覽風景之勝,我卻是爲了一睹民間營造之美。前些日子在濟南,說到魯南民俗民風和建築的古樸,不免心癢,於是便帶了我這外甥跑來魯南,在費縣又聽說貴莊依山而建,風格獨特,這便找來啦。哈哈?!?

“原來如此。”陳超點點頭,不疑有他,“既然龍先生是學營造的,那麼我便陪客人走一走莊子罷。”

於是陳超便親自陪了龍謙與江雲,從寨門進入莊子,一路向南而去。

進入寨門,五十米外還有一道門,方向偏向東南,難怪剛纔站在寨門時看不到裡面。寨牆卻是一道,不過在只是在寨門附近修建了復牆。小小的陳家崖,竟然建有類似大城的甕城結構,龍謙在心底不由得讚了一聲好。

看到龍謙的表情,陳超也心有得意,“龍先生留學何國???”

“哦,美利堅。我看莊主也是飽學之人,想必知道美利堅之名?!?

“知道當然知道,如今山東之地,遍地都是傳教之人,十之八九,都是美利堅,德意志和英吉利三國的教士……”

“嗯,貴莊可有信教之人?”

陳超面有得色,“齊魯本是聖人故土,中華自有聖教,何必學那些夷人的玩意?雖說附近多建有教堂,但我陳家崖都是儒家信徒,篤信仁義禮智信,不會去信那些洋教?!?

“佩服,佩服?!?

江雲跟在龍謙後面,一雙賊眼烏溜溜地四下打量,努力將陳家崖的地形地貌記在腦子裡,聽得龍謙讚揚那位呆頭鵝般的陳莊主,心裡不禁暗笑。

龍謙進入內寨門,見整個莊子呈北高南低的格局,一條石板路一直通向北,兩邊房舍多是石頭砌就,很少有磚瓦之屋,多數莊戶的院牆都是板石砌就,沒有院門,直接望進去,見所住之屋門窗陳舊,煙熏火燎,看上去很貧寒破敗。想來此地雖號富裕,實際還是貧困,建造之時爲了省錢,反正漫山遍野的石頭又不要錢。

莊子中間各有一條比南北向的街道窄的街道通向東西兩邊,心念一動,轉身沿著西向的街道向西而去。

陳超笑道,“龍先生不愧是研究建築的行家。你看的不錯,本莊只有兩道寨門,另一道就在西邊。不過寨門破舊,不看也罷。”

龍謙長嘆一口氣,“不瞞陳莊主,這一年來,我遊歷直隸山西兩省,頗見識了些格局精妙,非常有保護價值的古宅古鎮。令我心生感慨的是,輝煌都在過去,昔日之瑰寶,今日已顯破敗之象,若是不加以修葺,只怕再有三五十年,好多值得研究的村落古鎮就不在啦?!?

這卻正是陳超的心病。陳家是陳家崖的第一大戶,也是第一富戶,莊子裡的耕地有四成是陳家的,莊子裡唯一作坊——豆腐坊也是陳超的產業。比起鄭家莊,陳家崖就顯得寒酸了。

自陳超從父親手裡接任莊主,便想著湊錢修繕已極度破損的西寨牆和西寨門,但個人力量有限,莊戶們就更拿不出錢來啦。這幾年年景實在是差,不旱即澇,沒一年風調雨順的日子。年景不好不說,官府正賦之外的雜項越來越多,靠種地爲生的莊戶人混飽肚子就謝天謝地了,哪裡有餘力湊錢來修寨牆啊。最終還是陳超個人出了三百四十兩紋銀,將倒塌最嚴重的寨牆進行了一番修補,至於寨門,還是算了吧。

陳超記得自己小時候西寨門的情形,那時陳家崖的人出莊子,更多的是走西門,門樓尚在,椽梁上的畫還看得清……他考中秀才的那年,門樓在一場大風雨中坍塌了,爲此,已經開始咳血的父親大哭了一場。他知道,父親既爲西門樓的倒塌而哭,也爲家道中落而哭……

走了一遍莊子,不過兩頓飯工夫。陳超尚未開言,龍謙似乎瞧破了陳超心事,“我從費縣一路行來,見稍大一些的莊子,無不修建了寨牆。想來這幾十年內憂外患,治安形勢定是不好。對於寨牆一物,我的看法是,大部分莊子因修建寨牆破壞了美感。但您的莊子卻因寨牆而增色不少,主要的原因,是貴莊的先祖因地制宜,將莊子修的於自然渾然一體,其中最大的功勞莫過於寨牆了。試想,若無這道有些破敗的寨牆將莊子包住,從遠處看,定然沒有現在這樣雄奇。若是在冷兵器時代,這樣的結構,這樣的佈置,只要有個好的莊主將青壯組織起來,就是來上三五千強徒,也休想奈何貴莊啊。”

“唔,冷兵器時代?”被讚的喜滋滋的陳超聽到後來有些不是味。

“當然。如果以現代軍事裝備之水平,貴莊的寨牆寨樓,如果站在防禦的角度,不過是給自己壯膽而已,只要一門火炮架在那邊,”龍謙指了下鄭家莊方向,“恕我直言,貴莊除掉拼死反擊以摧毀火炮,剩下的就是開門投降一途啦?!?

江雲以爲這位陳莊主聽了會發怒,誰知此人嘆了口氣,“你說的沒錯。不過,三年前,我莊與鄭家莊、白魏聯手,挫敗了抱犢崮匪人大隊的攻掠。事後鄭家莊,哦,就是對面那個大莊子,他們僱的懂兵事的田教頭也曾這樣說,當年若是匪人帶著炮,鄭家莊是守不住的。爲此,財大氣粗的鄭家莊便購置了三門銅炮……”

龍謙卻沒有接陳超這番議論軍事的話題,他指著一處所在,“想來這便是貴莊的祠堂了,”龍謙走幾步到門口,“原來還有私塾在裡面,好啊,教育是關係到民族未來的大事,陳莊主之爲,令龍某佩服無已。”

“教育是關係到民族未來的大事……說的好,不愧是留過洋的俊傑?!标惓肺吨堉t的那句話,“還請進去一觀?!?

“不必了,不要打擾孩子們唸書啦。”

“呀,既然龍先生留洋美利堅,又對教育有如此精闢之見解,對於西洋之教育優劣,能否賜告一二?”這卻是陳超一直縈懷的,很想就此討教出過洋的人。

“陳莊主給龍某出了好大一個題目啊。”龍謙轉過身,想了想,“從哪兒說起呢?”

“喔,我與龍先生一見如故,不若這樣?!标惓瑪r住了龍謙,“我家距此甚近,請到寒舍喝杯茶,我們慢慢聊。”

第10節 阻擊三第24節 縱論二第13節 新局面一第36節 鑾駕回京第4節 陸軍整編第13節 機場宣言第7節 外交沙龍第5節 ??哲?/a>第9節 彰德秋操五第8節 彰德秋操四第5節 南京二第17節 逆襲二第26節 風波一第9節 阻擊二第8節 國慶日一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12節 進京二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12節 危機與變局四第6節 袁世凱第24節 寧時俊一第4節 歐洲滑向戰爭第11節 特種作戰第4節 監獄第3節 黑溝臺一第14節 突圍一第11節 阻擊四第32節 驚變第8節 兗州行二第3節 生計與編隊第4節 見面禮第25節 招商會一第11節 進京一第10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二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37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第4章 機遇與抉擇第一節湘贛邊界暴動第10節 彼得堡六第28節 招商會四第4節 周毅二第8節 這一仗二第5節 抗洪五第2節 美國特使第5章 和談前後第一節李鴻章出馬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4節 各方第2節 日本的戰略第2節 國會二第14節 再戰李純三第6節 沂州軍議第15節 大衛和江雲第4章 山東之戰第一節海軍第27節 清廷宣戰萬國第4節 周毅二第8節 如願以償第25節 招商會一第33節 採購第2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一第16節 整編第十七 北京七第10節 江雲的愛情二第4節 春節三第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一節方向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第13節 軍法監督處第16節 推廣村民自治的深意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7節 這一仗一第7章 遠征軍第一節局勢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34節 整編一第7節 太原第20節 軍委會第17節 股份第21節 司徒均第15節 演習第4章 山東之戰第一節海軍第23節 波東戰役四第6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一第6節 周學熙與宋晉國第6節 比武放對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3節 龍口第21節 北京十一第33節 洪粵誠二第2節 光緒與慈禧第11節 插曲和演變第35節 初會陳超三第16節 王明遠第5節 普洛耶什蒂二第13節 陳超和葉延冰第6節 政黨之議第5節 楊度第8節 這一仗二第5節 周毅回來了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22節 北京十二第3節 龍口
第10節 阻擊三第24節 縱論二第13節 新局面一第36節 鑾駕回京第4節 陸軍整編第13節 機場宣言第7節 外交沙龍第5節 ??哲?/a>第9節 彰德秋操五第8節 彰德秋操四第5節 南京二第17節 逆襲二第26節 風波一第9節 阻擊二第8節 國慶日一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12節 進京二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12節 危機與變局四第6節 袁世凱第24節 寧時俊一第4節 歐洲滑向戰爭第11節 特種作戰第4節 監獄第3節 黑溝臺一第14節 突圍一第11節 阻擊四第32節 驚變第8節 兗州行二第3節 生計與編隊第4節 見面禮第25節 招商會一第11節 進京一第10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二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37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第4章 機遇與抉擇第一節湘贛邊界暴動第10節 彼得堡六第28節 招商會四第4節 周毅二第8節 這一仗二第5節 抗洪五第2節 美國特使第5章 和談前後第一節李鴻章出馬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4節 各方第2節 日本的戰略第2節 國會二第14節 再戰李純三第6節 沂州軍議第15節 大衛和江雲第4章 山東之戰第一節海軍第27節 清廷宣戰萬國第4節 周毅二第8節 如願以償第25節 招商會一第33節 採購第2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一第16節 整編第十七 北京七第10節 江雲的愛情二第4節 春節三第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一節方向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第13節 軍法監督處第16節 推廣村民自治的深意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7節 這一仗一第7章 遠征軍第一節局勢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34節 整編一第7節 太原第20節 軍委會第17節 股份第21節 司徒均第15節 演習第4章 山東之戰第一節海軍第23節 波東戰役四第6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一第6節 周學熙與宋晉國第6節 比武放對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3節 龍口第21節 北京十一第33節 洪粵誠二第2節 光緒與慈禧第11節 插曲和演變第35節 初會陳超三第16節 王明遠第5節 普洛耶什蒂二第13節 陳超和葉延冰第6節 政黨之議第5節 楊度第8節 這一仗二第5節 周毅回來了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22節 北京十二第3節 龍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郁南县| 平和县| 原阳县| 遵义市| 瑞安市| 福泉市| 珲春市| 额敏县| 宜兴市| 陆川县| 萨嘎县| 鲁甸县| 炉霍县| 紫阳县| 乌恰县| 佳木斯市| 松滋市| 红安县| 扎鲁特旗| 威宁| 柘荣县| 沂水县| 谢通门县| 靖边县| 临漳县| 赣州市| 福安市| 山东省| 宜宾县| 忻州市| 昌都县| 德安县| 河东区| 武山县| 修水县| 阿克陶县| 射洪县| 法库县| 桂阳县| 酒泉市| 花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