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節 別離

龍謙回到督府已經很晚了,司徒均還沒睡覺,報告了他幾個消息。一是馮如的飛行隊經過數次“轉場”,將僅有的三架飛機開到了武昌。二是王士珍來了武昌了,歐陽中已經安排王士珍住下了。

龍謙沒談王士珍,卻興致勃勃地談起了飛機。馮如帶回國的飛機雖然航程極短,但因爲飛機對於跑道的要求低,倒是沒有讓工兵費更多的事。本來龍謙想用飛機給武昌撒傳單的,但最終還是沒用上。不過龍謙還是很高興,指示總參要成立一個航空處,由馮如任處長,並著手成立一個航空學校,除了馮如等幾人,要大力從美國高薪聘任航空人才充任教官,從山東、廣東兩所軍校裡選擇文化程度高,熱愛航空的學員進航空學校學習。

“要將馮如這幾個人當成寶貝!”龍謙笑著對司徒均說。他感到有些乏,讓歐陽中找了一包煙來,“你可不要小看飛機。我們將來肯定要跟列強開戰的,不是今日,也不是明年。但三五年內必有戰爭。跟誰打?誰惹我就跟誰打。拼陸軍我們暫時拼不過人家,首先工業底子就差嘛,滿共才十幾萬噸鋼,連人家的零頭都不夠,怎麼打?就算用上五年時間,將鋼產量搞到一百萬噸,也差得遠。海軍就更差了,沒有三五十年的時間,根本不要想跟英美抗衡,就是日本也比不上。但是航空就不同了,現在誰也意識不到飛機的重要性,大家都將它當做玩具,技術不限制,人才不限制,只要我們下功夫,我們就有可能成爲第一流的航空強國。馮如就是實現我這個夢想的火種啊,下一步還要建立飛機工廠及航空研究院,集中財力和物力。大力發展航空。”

司徒均有些迷惑地看著龍謙。有時他覺得龍謙很天真,像個孩子,總是迷戀一些不著調的東西。馮如在廣州搞的飛行表演他看過了,幾架木頭做的飛機在軍事上有什麼用途?撒傳單嗎?但龍謙絕對癡迷這個東西。這點他非常肯定。剛要詢問,卻看到許思站在門口,便住了口。

“你病剛好,就不要抽菸了。而且,你應該早些休息。”許思柔聲對龍謙說。

“啊,我沒事。你快去休息吧。下午我就看你臉色不好。”龍謙對許思說,“我跟司徒再聊幾句就回去。”

“早些休息。”許思離開了。

“夫人說的是。你是該好好休息。等去了北京,有你忙的。”

“很想魯山他們。六年沒見了。便是山東,也離開三年了。”龍謙目光幽幽。

司徒均很想問龍謙將來如何安排許思。但這是人家的家務,不好插手。以龍謙的地位。收一房如夫人沒人會說什麼。但偏偏司徒均和龍謙的兩個女人都很熟,都瞭解她們的性格。司徒均覺得,龍謙的麻煩要來了。

龍謙顯然沒有想家務事,“王士珍此來定是爲了清廷的待遇,或許還要爲北洋爭一點利益。不過。方鳴皋已經跟袁世凱談好了,大的原則都定了。嗯,他一定是替滿清朝廷說話,此人心懷清廷,我是知道的。”

“那,司令準備如何處置清室?”

“撥給一定的費用,養起來就是。但不能擺皇室的闊氣了。老老實實做個富家翁。我認了。對了,王士珍跟誰一起來的?徐世昌沒來嗎?”

“聽歐陽說,徐世昌本來是要來的,病了。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怕是心病吧。不管他。你事情多,睡眠少,我走後更忙。要注意身體。另外,司徒啊,你真該成個家了。”

蒙山軍的高級軍官中,只有寧時俊與司徒均至今仍是單身。

“這個就不勞司令費心了。”司徒均笑道。

這兩個傢伙眼界太高,真不知是怎麼想的。龍謙嘟囔了一句什麼。司徒均沒有聽清楚,龍謙已經站起身,“真有些困了,睡覺,睡覺。明天我陪王聘卿用早飯,你不用陪了。對了,明天我要檢閱下三旅,你通知下郭海昌。”

龍謙回到自己的屋子,見許思似乎哭過,眼睛紅紅的,“怎麼了?”

“我不跟你去北京了。我想媽媽了,我要回濟南。”

龍謙沉默了。電報山東自己將去北京後,龍謙知道陳淑一定會跟陳超去北京的。自1906年離開山東,已經三年未見妻兒了。閒暇的時候,他也會想陳淑及兩個兒子。每每會在心底升起強烈的內疚,該怎麼跟陳淑解釋呢?停妻再娶的念頭從來就沒有過,陳淑不如許思漂亮,不如許思有才學,但陳淑與自己是患難夫妻,爲自己生育了兩個可愛的兒子,從沒有一點過錯……納許思爲妾嗎?且不說陳淑幹不幹,許思是肯定不幹的。三年來朝夕相處,龍謙自認自己已經很瞭解許思了,這是一個有思想有獨立性格的女孩子,對自己由崇拜到愛慕,將她完全交給了自己。每次談及生活,許思總是小心翼翼地迴避陳淑,聊兩個孩子還行,但絕不談及陳淑。

真是作法自斃!別人如何想他不去考慮,即便是陳超,龍謙自認也可以面對。但卻難以面對陳淑。這是一個強權爲尊的時代,這是一個男權至上的時代,縱觀當代梟雄,袁世凱、孫文,哪個是守著一個女人過一輩子的?自己曾經發誓就陳淑一人了,不管她怎麼樣,就娶她一個了。很長時間裡,他就是這樣做的。爲此,還教訓手下那些明娶暗納的部將,斥責他們無廉恥。但自在許文夫家裡見到酷似自己真愛的許思,心思便活泛起來,私下還慶幸這是一個允許自己花心的時代。否則,自己不會跟許思書信來往,儘管那些書信都是談文學詩詞音樂的,並未談及私情。但如果不通那些信函,許思怎會私逃離家,去追趕南下的自己?

這個時代,一個女孩子做出如此的選擇是多麼艱難的事!等於徹底斷了自己的後路了。當初即便將其強行送回濟南,難道她還能尋找到自己的幸福,安靜地過一生嗎?

龍謙一直難以忘記南下途中王明遠將自己領入許思房間的那一幕。幾乎沒有猶豫,自己就接納了她。他記得女孩子當時燦爛的笑容。那是一種放下包袱的輕鬆。

另一種心境就是,老子連朝廷的反都要造了,還保護不了一個喜歡自己而且被自己真心喜歡的女孩子?

繁華落盡,世事看透心瞭然。何不如煙花三月下江南。聆聽雨打芭蕉漁舟唱晚……她非常喜歡自己給她的那首歌。他知道,她始終愛著她出生成長的江南水鄉。粉牆黛瓦,小橋流水纔是她迷戀的故鄉,她不喜歡北方硬朗的氣候,無數次跟自己描述過江南風景,說好要自己陪她去看一看她生長的故土……

她是聰明的,不願意去見陳淑,所以提出了不去北京了。他很清楚,這裡面絕對有不使自己爲難的意思。

龍謙沉思片刻,“也好。確實該看看二老了。等我安頓好北京的事,我去濟南接你,向二老負荊請罪。”

許思笑了,但笑容裡帶著悽然,“你要當皇帝了。誰敢怪你?何況,是我自投羅網,我爹爹很清楚……我明天就走。”

“這麼著急幹什麼?”

“我這個人啊,想好了就做。絕不拖泥帶水的。今晚你不要睡了,陪我說說話吧。”

“行。”

“沒想到我見證了一個新國家的誕生,”許思脫掉鞋子,抱著雙膝坐在牀上。一手託著香腮,歪著腦袋盯著龍謙,“看來造反也不難嘛,比我想的容易多了。喔,你給我倒杯水來,不。不要燒水,涼的就行。”

許思的神態令龍謙心神一蕩。她的每個動作都像極了那個永遠也見不到的人……平時都是她給自己沏茶倒水的,記不得自己伺候過她一次……龍謙站起身來,輕聲說,“打破一箇舊世界容易。建立一個新世界難。我可沒你那樣樂觀。”

“我相信你會做好的。我會看著你實現心中的夢想,看著你復興我們的國家。不,你餵我……”

“像個孩子……”

“不是孩子了,我二十六了,老姑娘了。”許思眼睛裡突然蒙上了水霧。

“小思,我們會有孩子的。”

許思搖搖頭,“對了,你欠我一個要求,記得嗎?”

“給你寫首歌?”

“記得就好。我要你現在就寫。現在。”許思猛地抓住了龍謙的手臂,將杯子裡的水灑了一牀。

“那有那麼容易嘛。看你,今晚還怎麼睡覺?”

“不行!就要現在。你要是不答應,我現在就走。別看你是皇帝,未必能找得到我!”

“孩子話。”龍謙愛憐地擁住了許思,“歌是一定要寫的,但要我想一想。”

“你都想了三年了。除非你在騙我。”

“好吧,有一首歌,不知你喜不喜歡,是男人唱的,唱給自己心愛的女人的。”

“好啊,你唱給我聽。”

“大家都睡覺呢。讓大家以爲我神經了。”

“你不會低聲唱嗎?‘忍把功名,換了低斟淺唱’,你便做一次柳永嘛。”

“嘿嘿,這個比喻可不妥當。”

“做一個詩人沒什麼不好。我寧願你做詩人而不是皇帝。”

“我不做皇帝。”

“大家就是將你當做皇帝嘛。你說,將來的歷史,會不會有我的名字?”

“當然。有我就有你嘛。”

“那對你的名聲可不好。”許思搖搖頭,“我知道你雄心萬丈,要建立一個你心中的新國家,那個國家……我真的很期待呢。不說了,唱給我聽。”

“好吧。你聽著。”

我站在烈烈風中,

恨不能蕩盡綿綿心痛。

望蒼天,四方雲動,

劍在手,問天下誰是英雄!

“好歌,好詞!你就是大英雄!”許思讚道。

人世間有百媚千紅,

我獨愛愛你那一種。

傷心處別時路有誰不同,

多少年恩愛匆匆葬送。

我心中,你最重,

悲歡共,生死同!

你用柔情刻骨,

換我豪情天縱……

一曲吟罷,許思早已淚流滿面。“這首歌有名字嗎?”

“有,它叫霸王別姬。”

“爲什麼唱這歌?”許思俯身在牀上痛哭,因爲拼命壓抑聲音,她的雙肩抖動著。

“你看。就是一首歌嘛。”龍謙後悔了。

次日,龍謙起牀,許思尤在酣睡。龍謙沒有叫醒她,悄悄穿了衣服,去見王士珍。

王士珍和歐陽中已經等在餐室了,早餐很簡單,白粥,花捲,一碟小鹹菜。

“聘卿先生,想不到我們在此見面了。自魯南一別。屈指算來已經九年了。”

“江山鼎革,物是人非了。王某多謝大帥款待。”王士珍急忙起身行禮。

“款待談不上了。我知道聘卿先生也不在意一頓飯。先生此來,有何教龍謙之處?”

“你已是宇內第一人,豈敢言教。不過說實話,王某萬萬沒有想到。昔日鄭家莊千餘殘兵,硬是奪取了大清的萬里江山!”

“這還要感謝滿清的配合。”龍謙微笑道,“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不知聘卿先生聽過沒有。若是滿清勵精圖治,振興國勢,豈有龍謙作亂的餘地?不過,聘卿先生,龍某顛覆滿清。可不是爲了一己之私。這句話你或許不信,好在可以驗證,聘卿先生可以慢慢看。看我是不是做的比滿清好,看我是不是食言而肥!”

“天道無常,惟德是輔。朝廷走到這一步,也怪不到別人。王某此來。是想問大帥一句話。”

“可是問如何對待已經退位的清廷嗎?”

“正是。”

“聘卿先生是受了清廷的託付?”

“也可以這麼說。龍先生,昔日太后待你如子侄,你不會忘記吧?”

“不會。”

“若不是太后多次簡拔於你,特別是授你第五鎮,焉有今日?”

“如果沒有龍某。焉有山東之實業興起?如果沒有山東,龍某拿什麼來起兵造反?”

“你不要忘了。你在山東搞實業的錢是從哪裡來的!”

“如果不是朝廷失德,焉有庚子之禍?沒有庚子國難,龍謙從哪裡搞來銀子?難道聘卿先生會認爲八國聯軍也是龍謙招來的?還有,奕劻、載勳家中,何以家財鉅萬?他們的俸祿幾何呀?”

歐陽中聽二人舌劍脣槍,一聲不吭。

王士珍沒話說了,呼呼喘氣。

“那些錢我不取,自有八國聯軍拿走。就算聯軍找不到銀子,會不會拿來改善民生,建立國防工業?聘卿先生,你怎麼不說話?”

“我說你不過。不過,飲水思源,人不可忘本。退思,我就最後稱呼一次你表字了,得饒人處且饒人。滿清立國二百餘年,歷代帝君未有失德之處。如今已通電退位,你可不可以放他們一條生路?”

“可以,龍謙其實嗜殺之人?不然我何以約束北方軍,不使其進逼保定?北京安堵如故,難道不是證明?”

“這是事實。我就是要你說出來,你將如何對待退位之清廷?”

“只要遵守新中國之法度,做一守法公民,龍謙可以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

“何爲守法公民?”

“明知故問。”

“退思,咱就別玩虛的了。清室既已退位,在政治上當無述求了,但總要有個居所吧?總要有份錢糧吧?”

“這個,我真沒想過。聘卿兄,隆裕和載灃可是有具體的要求?”

“確實商量過。關於居住地,還是回北京好。頤和園或皇宮,擇一地安置之。清室費用,當由新政府承擔,每年不少於四百萬兩。”

龍謙的面色立時沉下來,“頤和園?皇宮?四百萬兩?好大的口氣!”

“退思!清室雖然退位,畢竟立國二百餘年,中外觀瞻所繫,此爲公。便是你個人,總不好不念舊恩吧?”

“舊恩?中外觀瞻所繫?好大的理由。”龍謙冷哼一聲。

“退思!王某以爲,這個要求並不過分!若是你要佔皇宮,就讓他們居頤和園好了。至於銀兩,四百萬不爲多也。太監宮女僕役人衆,皇室也需要應酬。”

“王先生,龍某歷來主張,權力即責任。滿清立國二百年有餘不假。但他們搞的如何?嗯?遠的不說,一場甲午戰爭,損失了多少銀兩?庚子國難,賠款幾何?租界林立。國土上駐紮了列強的多少軍隊?我北方軍入關曾被日軍阻撓,南方軍佔據漢口,還受到行動的限制,這都是爲了什麼?你可知日常百姓一年所費幾何?國家賦稅一年多少?清廷憑什麼要四百萬養家!你回去告訴他們,家天下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皇宮不是他愛新覺羅氏的,是我中華四萬萬同胞的!頤和園也一樣!清廷既然退位爲民,就要學會過平民的生活,就要學會自食其力!另外,我糾正你一個說法,我不要皇宮。我要皇宮做什麼?開玩笑!清室回北京可以,回奉天亦可。居住地可以商量,但別想著太監宮女僕役幾千人伺候他們了,所以用不了那麼大地方。費用嘛,可以覈實計算。以確定一個合理的數額。四百萬?想也不要想!四百萬兩銀子,我能養多少兵?開多少廠子?修多少路?辦多少學校?你想過沒有?”

王士珍至爲失望,“龍謙,我王士珍此來不是爲我自己,我也沒想著在你手下討飯吃。善待清室,也是爲了你的江山社稷。你難道以爲,全國士紳都像你一樣忘恩負義嗎?新朝建立。無不以收拾人心爲上,你願意一意孤行,我也沒辦法。你不要覺得手裡有兵就是一切!”

“你還真說對了!手裡有兵真的就是一切。”龍謙哈哈大笑,“想當初滿清以八萬人馬入關,奪取了明朝的萬里江山,不是憑八旗勁旅。難道是憑了人心?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靠的也是人心?你回去轉告清室,我說守法即可安身,讓他們好好想一想吧。不要幹出讓我不能容忍之事!龍謙不嗜殺人,不等於不敢殺人!如果幻想著復辟,那就讓他們自求多福吧。送客!”

歐陽中愕然。他還第一次見龍謙如此不客氣地驅趕客人的。

趕走王士珍,龍謙猶自悶悶不樂。直到歐陽中請示他,去不去檢閱第三旅時,龍謙說,去,當然去!叫上曹敏忠一起去!記者也要叫上。聽總政的報告,第一師申報的立功人員已經議過了?

“議過了。要你批準。”

“按程序辦。該我批準的高級軍官暫緩授勳,將來一併辦理。今天只辦屬於總政權限內的軍官授勳。走,看部隊去。”

“許小姐說她要回山東?”

“是的。你妥爲安排,務必萬全。”

“是。請司令放心。王之峰要回山東,正好護送許小姐。”

“嗯,這樣好。”

龍謙與司徒均、曹敏忠等人檢閱了留守武漢三鎮的第三旅部隊,這是自起兵反清以來龍謙第一次檢閱部隊,看到整齊肅立的軍陣,龍謙鬱悶的心情好了許多。

擬定授勳的官兵都被排到了第一排。根據權限,計有四十一名官兵獲得二、三等勳章,郭海昌介紹了其所立的功勳,龍謙親自爲獲獎軍官戴上了在廣州製作的勳章,握手,勉勵,合影。總政治部已經有了好幾名記者,都是現役軍人。

走到七團隊列前,龍謙一眼看到站在隊列前的馬面,如今的馬靜安團長。

“老馬,汀泗一仗打的不錯,打出了七團的威名。好。不愧是我蒙山軍老兵!”龍謙接過一枚一等英雄勳章別在了馬面左胸前。

馬面激動的滿臉通紅,“司令,這玩意俺是不是可以一直戴著?”

“這可不是玩意兒,你這個老馬啊,說話總是讓人不贊成。它是榮譽!是你用勇敢、忠誠換來的榮譽!當然要戴著!除非你犯錯被收回!”龍謙輕輕地在馬面胸前擂了一拳,“聽說你瘸著腿親自帶隊衝鋒?勇氣可嘉。但今後不要這樣做了,你是團長,帶好你的團,讓全團都像你一樣有勇氣!能做到嗎?”

“請司令放心。司令指向哪裡,七團就殺向哪裡!有我無敵!”

“好,就是這句話!七團獲得‘汀泗團’的光榮稱號,這是你們全團的光榮。七團也是蒙山軍第一個榮譽團隊,你們應當將‘汀泗團’三個字繡在自己的團旗上!要愛護這份用烈士鮮血換來的榮譽,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明白嗎?”

“明白!”馬靜安大聲道。

“三旅暫時充作武漢衛戍部隊,”龍謙對郭海昌說,“要切實執行紀律,保證做到秋毫無犯,還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武漢三鎮的百姓。北方軍佔領北京就做的很好,很多報紙都稱讚,你們要跟北方軍的兄弟部隊比一比……武漢是我們的城市了,要像在山東一樣,把駐地當家鄉,視百姓爲父母。”

“是,堅決執行司令的命令。”郭海昌立正回答。

“郭旅長,打天下易,守天下難。你要記住我這句話。我們蒙山軍血戰奪來的江山會不會丟掉,不是看我們有多少兵,有多少大炮,而是看百姓支持不支持我們。明白嗎?”

“明白!”郭海昌知道,司令每逢場合必講紀律,必講愛民,這已經是習慣了。

“你們這些人呀,不一定真明白……”龍謙搖搖頭。

龍謙在三旅七團用了午飯,跟官兵們聊了很久,回答了大家的若干關心的問題,下午四點多才返回總部,歐陽中劈面報告道,許思走了。

“走了?”龍謙一愣。

“你不是說讓她回山東了嗎?她很著急,跟著王之峰走了。”

“哦,走就走吧。”龍謙有些悵然。

第4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二第39節 周馥一第35節 沂州三第31節 錦州之戰第23節 袁世凱的心事二第10節 彼得堡六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14節 構想第26節 變化二第4節 上海第9節 彼得堡五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5節 周毅回來了第13節 楊士驤三第7節 破莊七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14節 北京四第30節 變化六第2節 北京二第7節 兗州行一第7節 天津一第22節 波東戰役三第15節 末日二第10節 民黨第10節 北洋六鎮成立始末第27節 德州的最後一戰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31節 展望第3節 潘亮第42節 龍謙的思考第24節 俘虜們一第5節 黑溝臺三第5節 普洛耶什蒂二第21節 德州之戰三第5節 抗洪五第20節 通信與戰局第5章 和談前後第一節李鴻章出馬第4節 楊士驤示好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12節 政治版第12節 北京二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9節 沈旦堡一第5節 江雲第9節 英國特使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12節 反擊計劃第33節 初會陳超一第9節 彰德秋操五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4節 春節三第2節 分歧第12節 楊士驤二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內幕第11節 動員 動員第13節 阻擊六第6節 軍餉第17節 犧牲一第七節第11節 封國柱第10節 寺內第5節 國會五第10節 天津四第1章 黑溝臺會戰第一節南滿支隊一第7節 慈禧在太原的日子第3章 唐紹儀第20節 秋瑾一第3節 動員第42節 龍謙的思考第13節 危機與變局五第38節 初會陳超六第20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二第5節 狄文父子第40節 考察第41節 勳章獎章紀念章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28節 戰長沙一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2節 陛辭第10節 彰德秋操六第2節 日本的戰略第11節 繁雜的頭緒五第10章 新時代第一節陳豪的報告第12節 條件第7節 魯山的思考第13節 整編前後三第3節 無錫一第6節 軍餉第15節 張作相第5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四第9節 戰後二第4節 起因第17節 龍楊會第25節 新生活第25節 新生活
第4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二第39節 周馥一第35節 沂州三第31節 錦州之戰第23節 袁世凱的心事二第10節 彼得堡六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14節 構想第26節 變化二第4節 上海第9節 彼得堡五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5節 周毅回來了第13節 楊士驤三第7節 破莊七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14節 北京四第30節 變化六第2節 北京二第7節 兗州行一第7節 天津一第22節 波東戰役三第15節 末日二第10節 民黨第10節 北洋六鎮成立始末第27節 德州的最後一戰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31節 展望第3節 潘亮第42節 龍謙的思考第24節 俘虜們一第5節 黑溝臺三第5節 普洛耶什蒂二第21節 德州之戰三第5節 抗洪五第20節 通信與戰局第5章 和談前後第一節李鴻章出馬第4節 楊士驤示好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12節 政治版第12節 北京二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9節 沈旦堡一第5節 江雲第9節 英國特使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12節 反擊計劃第33節 初會陳超一第9節 彰德秋操五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4節 春節三第2節 分歧第12節 楊士驤二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內幕第11節 動員 動員第13節 阻擊六第6節 軍餉第17節 犧牲一第七節第11節 封國柱第10節 寺內第5節 國會五第10節 天津四第1章 黑溝臺會戰第一節南滿支隊一第7節 慈禧在太原的日子第3章 唐紹儀第20節 秋瑾一第3節 動員第42節 龍謙的思考第13節 危機與變局五第38節 初會陳超六第20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二第5節 狄文父子第40節 考察第41節 勳章獎章紀念章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28節 戰長沙一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2節 陛辭第10節 彰德秋操六第2節 日本的戰略第11節 繁雜的頭緒五第10章 新時代第一節陳豪的報告第12節 條件第7節 魯山的思考第13節 整編前後三第3節 無錫一第6節 軍餉第15節 張作相第5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四第9節 戰後二第4節 起因第17節 龍楊會第25節 新生活第25節 新生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眉山市| 高碑店市| 海丰县| 定西市| 福安市| 大渡口区| 灵丘县| 高邑县| 潍坊市| 彰化县| 禹州市| 靖西县| 扬中市| 德江县| 冕宁县| 图木舒克市| 吉木乃县| 甘泉县| 梅州市| 桦南县| 阿拉尔市| 布拖县| 桂阳县| 漳平市| 石柱| 富裕县| 永昌县| 平远县| 耿马| 平江县| 建平县| 麻栗坡县| 黄冈市| 教育| 宜城市| 台湾省| 临漳县| 连江县| 紫阳县| 和政县| 上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