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6章 白馬將軍

光和五年夏,宇信一衆人終於抵達了幽州首府薊縣,原幽州刺史劉焉率全州重要官員出城十里迎接。

因半年前宇信曾在此戰敗烏桓,所以宇信入主幽州的事兒在民間很快傳開了。薊縣附近的百姓都自發前來恭候這位大漢的傳奇將軍,想再次一睹他的風采。

宇信等人之所以一路慢行趕到幽州,是因爲在他們剛進入冀州地界時,就聽到前方傳來捷報,說鮮卑大軍已經退回草原深處。

原來當初劉焉飛報帝都說鮮卑人南侵併非空穴來風,事實上那段時間東部鮮卑各部確實有集結現象,但卻並沒有越過漢境。

讓宇信吃驚地是公孫瓚的反應。據報,右北平太守公孫瓚親率五千白馬騎,號白馬義從,深入草原擊潰了兩萬鮮卑鐵騎,取得殺敵三千,俘虜八百的驕人戰績。

敢情鮮卑人沒有南下成功,是因爲公孫瓚先發制人,將戰場轉移到了草原上,一舉扼殺了鮮卑人南犯的念頭。

遠在司隸的靈帝聞訊大喜,升公孫瓚爲中郎將,封關內侯。如此一來,公孫瓚儼然已成爲幽州第二話事人。

宇信立於馬上遠遠便看見劉焉一衆前來迎接自己的隊伍。咋看之下才發現劉焉身旁有一員白袍大將,一身白衣戰甲,座下一匹白馬,好不威武。

放眼整個幽州,能有如此豪氣的將軍怕是隻有一人。當宇信看清此人相貌時,心中頓時明瞭,此人必是漢末著名的白馬將軍公孫瓚。

待雙方相距還有十來個馬身時,宇信率先在馬上拱手施禮:“劉刺史率衆親至此地迎候,實在讓小將受寵若驚。”

劉焉年齡比宇信長二十歲有餘,論起輩分來,宇信還真不敢讓劉焉給他敬禮。何況如今宇信是外來人,如果姿態不放低一些,恐怕會給本地的軍民留下不好的印象,那後果可就嚴重了。

雖說宇信表面客氣,實則內心極度鬱悶:“這隻老狐貍竟敢愚弄我,哼,什麼十萬鮮卑鐵騎南犯,狗屁!”

月前宇信曾收到沮授私信。沮授在信中稟報,只說了北邊的鮮卑一部有聚集現象,但人數不過三萬。劉焉果然生得一顆好膽,硬是把三萬人活活吹成十萬之衆,差點沒把宮內那位給嚇背過氣去。

劉焉有心計,但心裡還是蠻看好這位青年將軍的。既見宇信如此知禮,劉焉也不打算與他爲難,只是爽朗一笑,客氣地還禮道:“右將軍真乃我大漢福將,些許禮儀實屬應當,望右將軍不要客氣。”

“福什麼福?老傢伙你專坑福將!”宇信聞言一笑,轉頭往公孫瓚望來,指著公孫瓚詢問道,“劉刺史身旁之人莫非就是擊退鮮卑強敵的白馬將軍伯珪兄?”

劉焉點頭道:“正是伯珪。”

那公孫瓚看了宇信一眼,執手肅然道:“某乃公孫瓚,見過右將軍。”

宇信也不在意,拱手還了一禮。其身後的田豐卻是眉頭一皺,心道此人對自家主公似乎有些無禮。許褚可沒田豐這樣的忍性,見有人敢對自己主公無禮,當下就要發作,卻被宇信擺手制止。

嘿嘿,宇信壓住許褚並非怕他吃虧,而是怕損了公孫瓚的面子。這二人要是真打起來,兩個公孫瓚加起來也不是許褚的對手。但眼下公孫瓚聲勢正旺,宇信不好與他發生正面衝突。

劉焉見狀心中也是苦笑,這見面的氣氛實在有些尷尬,當下笑著爲衆人解圍道:“右將軍一行人遠來辛苦,還請先入城休息。待明日午後再在刺史府行交接儀式,可好?”

宇信哪能不知道劉焉心中所想,當即也打起了哈哈:“客隨主便,那就勞煩刺史大人了。請!”宇信與劉焉並駕進入薊縣城。

到了刺史府,劉焉趕忙招呼宇信等人入席,說是要爲他接風洗塵。這是劉焉的一番好意,宇信也不好意思推辭,便選了個主座旁的席位坐下,田豐等人也按官職大小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定。

待衆人入席後,劉焉正準備吩咐開席,宇信卻發現對面尚有一席位空缺,連忙提醒劉焉道:“刺史大人稍等,還有一人未到,不如再等等吧?”

劉焉聞言望去,見自己另一方座位還空著,臉騰地一下就紅了。劉焉是幽州老人了,他自然清楚此座是何人席位,當下忙傳喚下人:“來人啊,還不快去請公孫將軍前來。讓右將軍見笑了,這些下人太不懂禮數了,竟然忘記請公孫將軍前來赴宴。”

劉焉的這個藉口找得真是無懈可擊。這下人的膽能生得這麼大?連威震塞外的白馬將軍都敢不放在心上,還請掉了?呵呵,怕是隻有什麼樣膽兒的主子,才能調教出什麼樣膽兒的僕人吧。

宇信部屬聞聽又是這個公孫瓚給自家主公難堪,個個氣得面色發紫。若不是宇信沒發話,恐怕張飛和許褚兩個猛人已經去找公孫瓚算賬了。

宇信心中也是納悶,這公孫瓚不帶這樣做事的:“這公孫瓚好像對自己甚是不滿啊,難道自己以前得罪過他?不應該呀。自己這個幽州之主的位置還沒坐實,就和未來的部下產生間隙,這可不是什麼好事?看來得找人把其中緣由查個清楚,不然以後見面怕是不好說話了。”

過了一盞茶的功夫,去傳喚的下人獨自回來了。看他那一臉無比鬱悶的表情,就知道公孫瓚肯定沒睬他。

望著一臉不善的劉焉,那下人小心翼翼地稟報道:“報刺史大人,公孫將軍已經離城到軍營去了。他留話說不參加宴會了,請諸位大人慢用。”

一聽這話,涵養再高的劉焉也拉不下臉來:“這公孫瓚就算對宇信不滿,也得看老夫的面子不是。竟然說不來就不來,這讓老夫如何下得了臺?”

宇信見劉焉一臉怒容,心裡頓時笑翻了,但表面上還是保持著微笑,似乎一點也不在意,起身爲公孫瓚打圓場道:“公孫將軍以軍務爲重,這是好事,正可體現其愛國之心。既如此,我看就不必等他了,還請刺史大人宣佈開席吧。”

劉焉望了望席上衆人,只好臉上堆笑順坡下驢道:“右將軍所言甚是,既如此,咱們就開席吧。首先,讓我們舉杯爲宇將軍的到來表示歡迎。”

廳堂內所有文武官員聞言都起身高舉酒杯,齊聲祝賀道:“右將軍辛苦了。”

既然到場了,表面功夫自然要做足。宇信也起身邀杯道:“衆位都是國家棟梁,信日後很多地方還要仰仗諸位,望諸位到時能夠不厭其煩地幫助我。”

宇信說完,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這才微笑著重新坐回位子上。衆人也跟著滿飲了一杯酒,然後紛紛坐下。

酒宴過後,宇信便領著部下告辭離開,回驛館歇息去了。因爲宇信還沒有正式接任幽州牧,所以當晚並沒有留在刺史府過夜。免得惹劉焉心中不快,給下級官員留下不利的口實。

劉焉見宇信如此知禮,當下也不再勉強,只將宇信等人熱情地送出府門。望著宇信等人遠去的背影,劉焉長嘆了一聲:“也許自己真的老了!”

待宇信等人離開刺史府後,劉焉纔對其心腹抱怨起來:“這公孫瓚也是,怎的這麼不識輕重。就算對宇信心有不滿,也不應該當著衆人的面給他潑冷水啊,這不是沒事兒找事兒嗎?唉,公孫瓚啊公孫瓚,今天你算是把這位青年將軍得罪了,呵呵。”

其時也是劉焉多心了。今日公孫瓚缺席確實讓宇信部下很惱火,不過宇信本人真沒放在心上。宇信現在心中想的是如何把這位能征善戰的白馬將軍拉到自己麾下,畢竟誰都不會嫌自己帳下猛將太多。可看今日情形,這公孫瓚也是一代豪傑,胸有大志,怕是沒那麼容易歸順。

回到驛館,田豐就對宇信說道:“今日劉刺史給主公接風,那公孫瓚卻傲慢無禮,竟然藉口軍務缺席,看來此人對主公有些成見啊。主從不和,軍中大忌!如今主公初到幽州,凡事當小心處之!”

張飛見田豐說起此事,不由得當場發怒:“大哥休要煩惱,小弟這就帶人去軍營,把那不知好歹的公孫瓚綁來給大哥賠禮。”

許褚聞聽張飛的話,也有跟去幫助張飛拿人的意思,於是二人拔腿便往屋外走。呵呵,這二位爺兒出馬,那公孫瓚估計得脫層皮。

宇信見狀急忙阻止道:“飛弟不要魯莽,此事大哥自有主張,以後誰都不要再提了。”

許褚向來都唯宇信之命是從,今見宇信發話便駐步不前了。反倒是張飛聽後憋了一肚子的氣,猛地一跺腳,竟將院中地上的石板震成數塊。

第252章 兄弟情深第237章 故技重施第109章 東路黃巾敗亡第276章 火海無涯第60章 “虛”與“實”第172章 蔡邕請客第193章 董卓一怒第177章 家國天下第153章 “瘋子”魯肅第88章 別陽澗大戰(四)第263章 劉備三哭騙人心(二)第103章 英雄可當重任第104章 劍聖闖營第202章 形勢逆轉第50章 王越登門第259章 那一刀的風情第237章 故技重施第216章 會獵洛水第126章 袁隗的誣衊第201章 鐵騎交鋒第237章 故技重施第251章 盡忠職守第238章 餓馬提鈴第106章 火計破黃巾第109章 東路黃巾敗亡第135章 西涼起戰禍(三)第198章 閉營免戰第161章 忠言逆耳第21章 縱橫棋盤間第201章 鐵騎交鋒第161章 忠言逆耳第226章 新的危機第160章 宮廷內鬥第259章 那一刀的風情第243章 約戰王庭第66章 全面改革第76章 酒是個好東西第159章 何進得勢第255章 白馬騎的覆滅(二)第93章 女人的膽識第60章 “虛”與“實”第38章 請君入甕第207章 陷陣雄風(二)第124章 面聖獻寶第1章 山中逢槍神第269章 計死人活第199章 箭射諸侯旗第21章 縱橫棋盤間第157章 亂之本源第149章 文聘說情第161章 忠言逆耳第145章 南陽文聘(二)第80章 隔世奇緣第256章 白馬騎的覆滅(三)第16章 織蓆販履者第61章 見義勇爲第268章 張飛耍寶第178章 自立危牆第21章 縱橫棋盤間第42章 帝巡白馬寺第12章 北地情懷第171章 擁立新帝第83章 敵軍圍困萬千重第232章 百姓爲重第47章 自露馬腳第224章 羣英會(二)第165章 欲行廢立第248章 雁門關絞肉機(一)第68章 招賢與辦學第176章 鬼才出山第73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二)第189章 拜見袁盟主第62章 張飛拳打富家子第4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4章 張飛是儒士第167章 董丁不兩立第61章 見義勇爲第97章 唐周叛變第113章 設伏誘張樑第221章 禮尚往來(二)第156章 君臣一諾第208章 一語道破第14章 張飛是儒士第24章 殿前顯神通(二)第205章 斷後人選第71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第256章 白馬騎的覆滅(三)第11章 論勢收大賢第105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145章 南陽文聘(二)第265章 “公平”交易(二)第95章 合作之路第227章 君心難測第156章 君臣一諾第215章 計降張濟第205章 斷後人選第90章 有美來訪第248章 雁門關絞肉機(一)第145章 南陽文聘(二)第121章 快樂並痛苦著
第252章 兄弟情深第237章 故技重施第109章 東路黃巾敗亡第276章 火海無涯第60章 “虛”與“實”第172章 蔡邕請客第193章 董卓一怒第177章 家國天下第153章 “瘋子”魯肅第88章 別陽澗大戰(四)第263章 劉備三哭騙人心(二)第103章 英雄可當重任第104章 劍聖闖營第202章 形勢逆轉第50章 王越登門第259章 那一刀的風情第237章 故技重施第216章 會獵洛水第126章 袁隗的誣衊第201章 鐵騎交鋒第237章 故技重施第251章 盡忠職守第238章 餓馬提鈴第106章 火計破黃巾第109章 東路黃巾敗亡第135章 西涼起戰禍(三)第198章 閉營免戰第161章 忠言逆耳第21章 縱橫棋盤間第201章 鐵騎交鋒第161章 忠言逆耳第226章 新的危機第160章 宮廷內鬥第259章 那一刀的風情第243章 約戰王庭第66章 全面改革第76章 酒是個好東西第159章 何進得勢第255章 白馬騎的覆滅(二)第93章 女人的膽識第60章 “虛”與“實”第38章 請君入甕第207章 陷陣雄風(二)第124章 面聖獻寶第1章 山中逢槍神第269章 計死人活第199章 箭射諸侯旗第21章 縱橫棋盤間第157章 亂之本源第149章 文聘說情第161章 忠言逆耳第145章 南陽文聘(二)第80章 隔世奇緣第256章 白馬騎的覆滅(三)第16章 織蓆販履者第61章 見義勇爲第268章 張飛耍寶第178章 自立危牆第21章 縱橫棋盤間第42章 帝巡白馬寺第12章 北地情懷第171章 擁立新帝第83章 敵軍圍困萬千重第232章 百姓爲重第47章 自露馬腳第224章 羣英會(二)第165章 欲行廢立第248章 雁門關絞肉機(一)第68章 招賢與辦學第176章 鬼才出山第73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二)第189章 拜見袁盟主第62章 張飛拳打富家子第4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4章 張飛是儒士第167章 董丁不兩立第61章 見義勇爲第97章 唐周叛變第113章 設伏誘張樑第221章 禮尚往來(二)第156章 君臣一諾第208章 一語道破第14章 張飛是儒士第24章 殿前顯神通(二)第205章 斷後人選第71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第256章 白馬騎的覆滅(三)第11章 論勢收大賢第105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145章 南陽文聘(二)第265章 “公平”交易(二)第95章 合作之路第227章 君心難測第156章 君臣一諾第215章 計降張濟第205章 斷後人選第90章 有美來訪第248章 雁門關絞肉機(一)第145章 南陽文聘(二)第121章 快樂並痛苦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收藏| 鸡东县| 托克逊县| 利辛县| 简阳市| 彰化县| 大厂| 门源| 革吉县| 民乐县| 北川| 西吉县| 噶尔县| 来凤县| 柘荣县| 额尔古纳市| 兴国县| 葫芦岛市| 中阳县| 曲沃县| 西吉县| 郧西县| 永吉县| 阆中市| 海盐县| 新闻| 饶平县| 论坛| 黄梅县| 铜山县| 剑河县| 赣榆县| 罗城| 巴中市| 榆林市| 百色市| 仁化县| 瑞昌市| 报价| 汽车| 宝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