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新一輪的偵查在第二天就有了新的收穫:一位配鑰匙的鎖匠說他看到一個小夥在酒店背後逗留過,而且逗留了三次。
第一次是在七天前,第二次是在五天前,最後一次在兩天前的中午。小夥每次逗留的時間很短,也就三五分鐘。小夥戴著很寬的墨鏡,看不清面目,但能看出臉的輪廓,那是一張扁平臉,兩腮上有一撮鬍子,絡腮鬍。小夥大概也就二十五六歲,身材不高,充其量也不會超過一米七。鎖匠說他爲什麼會注意那個小夥?因爲小夥的墨鏡太顯眼,不僅寬,而且大,幾乎佔去了半張臉。時令已值深秋,西京上空的太陽已非常柔和,小夥戴那麼大的墨鏡要遮擋什麼呢?是遮擋陽光嗎?顯然不是。是遮擋臉上的缺陷嗎?很有可能。可他臉上有什麼缺陷呢?看不見。民警告訴他,小夥遮擋的不是陽光,也不是缺陷,他遮擋的是人,他怕別人把他認出來。鎖匠問,他爲什麼怕別人把他認出來?民警說,因爲他極有可能是兇手,酒店裡發生了槍殺案,兇手作案後逃竄而去,至今未歸案。
酒店後窗的馬路對面有一顆枝繁葉茂的法國梧桐,鎖匠就在那棵梧桐樹下成年累月的工作,他一擡頭就能看見酒店背後的情況,因此,戴著墨鏡的“絡腮鬍”的一舉一動就盡收眼底。鎖匠提供的細節非常重要,他幾乎把“絡腮鬍”整個形象都呈現在了民警面前。
儘管鎖匠沒看清“絡腮鬍”的真面目,但辦案民警還是欣喜若狂,並立即將這一“收穫”報告給了公安局長。
公安局長下令:根據鎖匠的敘述進行畫像,立刻在全城進行通緝和搜捕“絡腮鬍”。
考慮到上回綁架案歹徒也是戴著墨鏡,局長指示兩案作併案偵查。
案件的峰迴路轉,不僅僅是明確了偵破目標,還有青梅體內的子彈頭已經找到,青梅現在已擺脫了死神的糾纏,度過了生命中最危險的關口。這枚子彈很奇特,它射進青梅胸膛後竟然拐了一下,拐進了一根肋骨裡。藏在肋骨裡的子彈可是讓大夫費盡了周折,也差點兒讓青梅因失血過多而“永垂不朽”。所幸的是,子彈雖然擦著青梅的心臟而進,但沒有傷到她的心臟,青梅就這樣又一次與閻王擦肩而過大難不死了。
通過對子彈頭的分析、檢測、認證,發現這是一枚仿六四式手槍射出的子彈。
現在要做的事就是尋槍,抓人。
那麼,槍究竟是從哪裡來的?“絡腮鬍”究竟逃到了哪裡?
畫像很就在全城所有的公衆場所進行了公佈。
民警分析,這把六四式手槍不是出自公安系統,因爲公安廳將全省所有的槍支進行了全面清查,沒有發現一把槍支丟失和外流,那就意味著這把手槍極有可能是歹徒從地下渠道購買的黑槍。
找到了槍,就會找到人,或者抓到了人,就會找到槍。
全市的公安民警傾巢出動,一張天羅地網悄悄地鋪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