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皇上的閱歷自然是一聽就聽出來這話的意思,他不想馮答應說,可是也知道這話她不說出來怕是也過不去她自己那一關,皇上心裡想著這丫頭年輕,一心效忠瓜爾佳氏,也是可以理解的,他聽著就是,但是不往心裡去,更不要責備她,畢竟她也不懂這其中的道理。
馮答應見皇上似乎沒生氣,壯了壯膽子,道:“和妃娘娘近日寢食難安,娘娘說二少爺是最光明磊落的人,對家人也極好,是斷斷不會做這樣的事的。大少爺常年臥牀,還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熬不住了,又或是有人故意以此事陷害二少爺,二少爺爲人耿直,怕是也得罪了些人。”
皇上閉上眼睛,靜靜的聽著,不說話,果然都是瓜爾佳氏教會的話,他一直喜歡瓜爾佳氏聰慧,可是也擔心這點,一個小女子有點聰明是好的,可是工於心計就錯了,爲什麼他當年那麼喜歡宜妃,就是因爲她機靈聰敏,可是後來他注意到宜妃心胸狹窄,狠辣算計,他疼愛五阿哥,沒讓五阿哥在她身邊長大,也是這個原因,現在他倒是有些後悔,當初不該一時心軟聽了太后的話讓九阿哥留在宜妃的身邊。
皇上雖然平日裡不說什麼,就看著幾個兒子興風作浪,可是他心裡都清楚的很,九阿哥是最心狠手辣的,大阿哥囂張跋扈,不重兄弟,可是除了六阿哥這個太子身邊最親近的人他還沒對付過別的阿哥,兒九阿哥怕是連大阿哥都在算計的。
皇上微微睜開眼睛打量著馮答應,見她一臉的惶恐,身子也在發抖,知道她是害怕,又不得不說,他嘆了口氣,問道:“這些都是和妃教你的?”
“這……”馮答應知道騙不過皇上,但是爲了保全瓜爾佳氏她也不敢說就是和妃教的,於是道:“臣妾的確是聽娘娘平日說的知道這些,娘娘也想來求情,可是娘娘知道大清以法治國,絕對不會有徇私舞弊的事,娘娘說要是有機會希望臣妾能求皇上督促審案的人一定要尋問清楚,不要冤枉了二少爺就好,但是娘娘絕對沒有讓臣妾來求皇上徇私!”
“恩……這樣說來,和妃也是辛苦,好了,你回去告訴她,六阿哥是不會徇私的,朕回給她們家一個公道。和妃選了你是她有眼光,長得好,也讀過些書,自然比那些女人說起話來得體些。”
皇上當然知道瓜爾佳氏送給自己一個馮氏,就是爲了她們家的案子,不過她關心她家的事也無可厚非,只是這次他就想借著此事試試六阿哥,所以他必須做出一副鐵石心腸的樣子,不然這些日子他也不會連瓜爾佳氏的面也不見了。
皇上對瓜爾佳氏還是很喜歡的,讓馮答應回去捎話,也算是安撫了她,等著這事過去了,無論結果如何,他再好好的補償就是了。
反正對於皇上來說,與女人相處也就是如此而已。
與此同時六阿
哥正趕回京城的途中,他本該今夜就到了,可是半路卻收到太子的派人傳來的信,太子責備他竟然輕易答應了此事,希望他不要過問,稱病爲由速速回去。
六阿哥雖不能全然明白太子的意思,可是他也知道太子不會隨隨便便叫他違背聖旨的,瓜爾佳氏本不是什麼望族,可是卻因爲和妃風頭正聲,難不成他離開京城這些日子瓜爾佳氏家和大阿哥扯上了什麼關係?才使得太子如此謹慎?
只是都應了下來了,若是現在不幹了,皇阿瑪那裡如何交代?
六阿哥只好吩咐了人先住下,等著他思慮一夜再說,怕是這事是避開不了,太子這信讓他愈發緊張起來,難不成自己這次是自投羅網?皇阿瑪爲什麼叫自己回來?過去在京中的時候也不見皇阿瑪對自己有半點的器重,如今都被貶到盛京去了,怎麼還這樣信任起來?
這一路上六阿哥都心煩意亂,就是弄不明白,可是如今他是也沒處問去,只希望他皇阿瑪不要因爲厭棄自己是故意要藉此事徹底的讓自己無法翻身才好。
過去六阿哥是不會這樣想皇上的,雖然他和皇阿瑪一直不親近,別說跟那幾個皇上喜歡的阿哥比,就是連七阿哥這樣的也不如,可是他卻不記恨,只想著有朝一日自己出息了,皇阿瑪也能多喜歡自己些,只是他今時今日被貶的事真是讓他心灰意冷了,也難免這樣去揣測。
***
埋頭溝六阿哥府內,蘇七月已經兩夜沒睡了,從胤襸離開後,弘烈就整日的哭鬧,陸離來看過了,也查不出什麼,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不好的預兆。
蘇七月好不容易哄睡了弘烈,又開始惦記胤襸,她實在心煩,拿來紙上面寫上幾位阿哥的名字,其實離開京城有一點好,就是能躲開九龍奪嫡,可是爲什麼皇上突然又叫胤襸回去了呢?
蘇七月回想著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嘴裡唸叨著--大阿哥胤禔:“大千歲黨”,首腦人物人是胤禔的親舅舅大學士明珠。二阿哥胤礽:首腦人物是索額圖。索額圖是皇上幼年首席輔政大臣索尼之子、仁孝皇后叔父、皇太子叔姥爺、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三阿哥胤祉:胤祉有奪取皇位之心,但無奪取皇位只能,手下盡是文人。
十三阿哥胤祥:胤禛的得力干將,唯胤禛之命是從。有大批的軍官分佈在京畿重地。但其人無爭權奪利之心,不被他人懷疑。最後成爲滿清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
八阿哥胤禩:“八爺黨”是五個派系之中實力最強的。八爺被稱爲賢王。但作秀做過了頭,每每都惹皇上。喜歡結黨營私,更是康熙最反感的事。手下有九爺、十爺、十四爺,還有一大批身居要職的官員,只是這些官員在關鍵時刻起不到作用。九阿哥胤禟:胤禟自幼好學嗜讀,雖然聰明但心狠手辣,對八爺忠心耿耿。
十阿哥是皇上二十四個兒子的出身高低貴賤,那他只在太子太子之下,生母是溫僖貴妃鈕祜祿氏,遏必隆之外孫。不過腦子不大好,不成器。
十四阿哥胤禵:他與十三阿哥差不多,在軍中有很強的號召力,但比十三阿哥差那麼一點。他也是八爺的忠實追隨者,但他的野心不小。他的想法是,八爺當不上皇帝,那非自己莫屬。但此人生性莽撞。
四阿哥……
蘇七月緊鎖雙眉,嘆了口氣,現在看著也不起眼,出身也一般,還只是依附著太子而已,可是最後……
蘇七月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因爲她實在記不得歷史書上有關於胤襸的記載,那麼胤襸的結局是什麼呢?必定跟四阿哥有關吧?
“九子奪嫡”最後的結果是四阿哥胤禛勝出。其他七位阿哥下場悲慘。大阿哥胤禔遭康熙終生圈禁;二阿哥胤礽遭廢黜後被終生圈禁;三阿哥胤祉先是被派去守康熙景陵,後被關押在石景山,當年死;八阿哥胤禩於雍正四年被趕出皇族,自己改名阿其那,禁閉於宗人府,不久死在獄中;九阿哥胤禟被派往西北接管軍務,無任何名義,如同充軍,雍正三年被捕,次年被改名塞思黑,在押解回京的途中突然死去;十阿哥胤獲罪被關進大牢,直到乾隆繼位才被釋放;十四阿哥胤禵看守康熙的景陵,雍正三年被降爲貝子,次年被軟禁,乾隆朝獲釋。
本來是不應該存在九子奪嫡的事情的,因爲胤礽天生就是太子。不過,因爲康熙活得實在太長,太子身邊形成了自己的勢力,結果繼承人反而形成了對康熙皇權的威脅。康熙四十二年,康熙殺太子陣營的索額圖;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廢胤礽。自此衆阿哥看到了奪儲的希望。
蘇七月不免在心中責怪皇上,這都怪皇上對兒子的培養計劃,依然保留了諸子參與軍政的滿洲傳統。基本上參與奪嫡的幾位皇子,都得到了康熙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培養。胤礽從小是作爲接班人培養的;胤祉、胤禛、胤禩都接受過政事方面的磨練,而胤褆、胤禎更多地是照著帶兵打仗的方向。
這樣的培養安排,和中原的立儲制度相結合,直接導致了皇太子的治國能力獲得鍛鍊,有充分的政治實踐機會,卻也形成了儲君集團,開始威脅皇權。參與軍政事務,可能和太子權威發生衝突,並且有條件形成自己的勢力來覬覦儲位。
蘇七月突然又胡思亂想起來,如果皇上現在就死了……那麼繼位的就是太子了,也不會有後面的事吧……
康熙皇帝在位長達六十一年。如果沒有這麼久……未形成和皇太子胤礽的衝突,胤礽將自然繼位。
蘇七月這樣一想又覺得自己太惡毒了,怎麼說也是胤襸的阿瑪啊。
可是她最近心裡亂的很,就是覺得胤襸要出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