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戰區長官司令部。
參謀長王鴻韶腳步匆匆,邁步走進了李宗仁的“書房“。
“德公,剛收到的消息,川軍派人和楚雲飛等人進行了接觸,第二天楚雲飛便安排了相應的行程,他的目的似乎是爲了接觸孫連仲孫長官”
王鴻韶,寶坻籍國民黨將領。
保定軍校畢業,出身北方卻追隨的李宗仁。
桂系將領。
徐祖詒在的時候,他便已經是副參謀長。
後來,代表著中央軍的徐祖詒調離之後,王鴻韶順理成章的接任副參謀長。
此時的他臉上略顯焦急。
很顯然,楚雲飛從川軍將領們的口中獲悉了一些五戰區的具體情況。
李宗仁政治屬性著實不錯,性格寬厚,很適合作爲一名領導者。
雖然指揮打仗不如日本人,但在國軍將領之中,也算是有兩把刷子的存在。
川軍、西北軍在五戰區的困境,實際上並非李宗仁所爲。
和國力的下降有著直接的關係。
轉入對峙期之後,山城的諸公們清楚的知道日軍失去了大規模進攻能力。
現如今的五戰區的位置也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所以來自山城,爲數不多的補給基本上都被供應給了中央軍。
要知道,五戰區的中央軍可不僅僅只有原本的湯恩伯所部,還有郭懺等中央軍部隊。
在張自忠將軍壯烈犧牲之後。
整個五戰區已經是實質性的一盤散沙。
雖然雜牌軍部隊們仍然願意相信李長官的個人人品。
但李宗仁的人品再好,他也沒有能力從山城方面搞到兵員,軍餉,物資。
再加上山城和桂系方面的交易便是涉及到了地盤,大別山周邊地區也被桂系經營成了所謂的基本盤。
其他地方軍自然就沒有了多少的生存空間
打仗,自然不願意再出力。
這也是爲什麼在臺兒莊大捷之後,李宗仁再也沒有拿出過像樣戰績的本質原因。
立場不同,自然利益訴求不同。
這東西,可不是私人關係就能夠影響的。
“德公,您說句話呀,這楚雲飛來咱們五戰區勢必是接到了來自山城方面的命令”
王鴻韶這位抗日名將也沒有了平日以來的鎮靜,他快速轉過身子,換了個方向站在了李宗仁的左前方:“他前腳剛離開陝西,八戰區就被他攪合的雞犬不寧,聽說就連胡宗難都接連收到了委員長的電報,電報裡面將其罵了個狗血淋頭”
“這種事情山城方面尚且毫不遮掩.咱們五戰區現如今的情況您是清楚的,那就是火藥桶,一旦點燃,絕對是會爆炸的。”
李宗仁施施然的放下了手中的毛筆,一臉的從容:“點火誰都會,關鍵是他楚雲飛不是什麼滅火隊員。”
“委員長想要解決掉地方軍尾大不掉的派系問題,其實就是要兄弟們的命,這誰會願意?”
王鴻韶一臉堅定的點了點頭:“他是個什麼人,所有人都清楚,山城方面不可信!”
他頓了頓,而後緩緩補充道:“德公,您都辦不到的事情,楚雲飛他拿什麼整理五戰區的部隊?”
李宗仁微微嘆了口氣:“只恨國力不足.”
常瑞元做事情很糙,雖然效率還算不錯。
聽話一些的地方軍將領弄個閒職。
可那點微末軍餉壓根就不夠養家的。
很多將領,甚至可以稱之爲軍閥不願意放棄手中權力的本質原因,實際上還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習慣了人上人的日子,習慣了當土皇帝。
再讓這種人去閒職崗位那基本上是很難的。
常瑞元最喜歡採取的是物理手段,雖然無恥,雖然招惹了很多的罵名。
但是對“軍閥頭頭”而言,這種物理手段是真的好用啊.
想要解決五戰區的問題,要麼給錢,要麼就是物理手段。
可如果真能夠採取物理手段的話,還用楚雲飛過來嗎?
錢,沒有。
物資,不夠,軍餉更是發不起。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裁撤戰鬥力較差的地方兵員,還能有什麼辦法?
至少李宗仁是想不到.——
山城。
統帥部小型會議室。
除常瑞元參會之外,還有何敬之,林森,宋子文,陳辭修,以及孔祥熙等人。
以及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八戰區司令長官朱紹良,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四戰區司令長官餘漢謀。
參會的人員,除了五戰區之外。
可以說一整個江北地區的國軍戰區司令長官都在了。
常瑞元很快在張治中的陪同下走進了會議室之中。
“諸位,請坐”
沒有寒暄,沒有別的。
只是簡單的兩句開場白之後,常瑞元便直接出聲示意:“諸位,想來應當已經清楚了二戰區當下的整編整理計劃.”
“下面,我們請文白來爲大傢俱體介紹一下,近一個月的整理結果和未來預期。”
衆人聞言當即轉頭看向了張文白。
張文白緩緩翻開了手上的文件夾:“本次,二戰區整編整理計劃已裁撤冗雜兵員三萬六千五百七十餘人,提拔下級軍官六百四十七人,劃設師管區三處。”
“除此之外,戰區後備兵員數量進一步提高至六萬三千人,這些兵力分散在晉西北,龍城,長治,晉城等地的綜合訓練場進行綜合訓練,一旦需要,可直接補充進作戰部隊,且並不會影響部隊戰鬥能力。”
“二戰區接下來擬在臨汾再建設新型綜合訓練場地,以協助八戰區進行相應的兵員訓練,以及教官進修工作,預估年可訓練兵員人數達一萬六千人,進修新訓教官數量一千二百人。”
林森是個軍事外行,但聽數據這種事情,他自然還是能夠聽得懂的。
“文白將軍..建設這樣的一個綜合訓練場地需要多少國幣?”
張文白沉默了片刻之後:“林院長,在不同的戰區和省分需要消耗的資源數量相差過多”
“哦?” 林森一臉狐疑的看向了掌管財政大權的宋子文。
宋子文推了推眼鏡,頗爲直白的說道:“二戰區的民衆動員程度較高,當地青壯在農閒之時也會參與到地方建設之中。”
“既然山西一地可以,你其他省份效仿便是.”
宋子文搖了搖頭,心道若真是這麼簡單就好了:“這些青壯不僅不需要國幣工費,甚至就連吃食往往也是自備這節省了大量的糧食損耗和靡費”
山西民風淳樸,談不上。
可這幾年仗打下來,外面什麼樣子,山西老百姓或多或少聽到那些“新山西人”說起過。
能吃飽,不捱餓,在山西過安穩日子,就是最大的幸福。
山西已經成爲了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
覺悟或許沒那麼高。
但保護好自己的小日子,出點力建設自己的家鄉,支持抗日事業。
絕大多數人都會非常積極。
而且,山西地區不僅僅有平緩的地形模擬平原地區的作戰,還有山地,丘陵,以及河流、荒漠,鹽鹼地。
除了沼澤地,河流、叢林突擊戰術不好學習和演練之外。
一名普通士兵這輩子所能夠經歷的戰爭場景,可以說基本上全部都訓練的上。
“這”林森一臉震驚。
雖然知道山西地區那邊各方面發展的都很不錯。
但好成這個樣子,也是讓他始料未及。
各省基本上都吃不太飽飯的情況下,山西地區還有餘力接納難民已是難得。
現在看來,山西民間似乎還有不少的糧食儲備。
“僅長治綜合訓練場維護一年所需要消耗的國幣數量就突破了五百萬,整個山西地區僅維持綜合訓練場日常運轉的國幣花費就高達三千六百萬,其中晉城訓練場建設最早,規模最大,可同時訓練六千五百名新兵。”
薛嶽此時緩緩出聲似乎是想要爭取什麼“根據我們的計算,這樣的綜合訓練場如果設置在長沙城外的話,一年需要花費的國幣數量差不多在一千二百萬左右,規模差不多可以做到師一級.”
“我們三戰區也有過相應的,不知道財政部是否有充足的預算.”顧祝同沉默了片刻之後也是出聲道。
宋子文略顯無奈的嘆了口氣:“本年度財政赤字預估在十三億國幣左右,即便是美國人願意提供三億美元的低息經濟援助,我們的國民經濟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扭轉過來,開源本就困難無比,當下我們最需要做的還是節流.”
陳辭修緩緩出聲:“以二戰區爲例,其經濟蓬勃發展,後背兵員充足且民心良好的本質是因爲民間存在著大量的青壯年勞作,他們安居樂業,能穩定的生產,能提供相應的稅收。”
“二戰區此前還特意建設過專用於收稅的稅警大隊,規模千人左右,現如今已經擴編成爲了戰區直屬的稅警團,分散在各處確保稅收能夠實際繳納到各地的縣政府。”
宋子文緩緩提醒道:“這個模式確實值得我們學習,只不過山西地區和傳統的收稅模式有一定的區別,山西地區財政自負盈虧,且關鍵物產較爲豐富,尚未受到物資緊缺的影響。”
“去年以來,民間經濟凋敝,經濟建設工作難以進行,民生工作幾乎停滯,救濟署資金並不充裕,提高稅收幾無太大可能。”
很顯然。
孔祥熙刮地皮的操作,在宋子文這裡看來就是邪道,就勾八純扯淡。
現在民間都窮成啥樣了,若是還按照此前孔祥熙的做法,這抗日戰爭估計還沒打完,都有百姓調轉槍頭打老蔣了。
加稅,派稅,強徵稅的方式方法絕對不行。
這是宋子文的態度,頗爲明確。
陳辭修緩緩嘆了口氣:“既然開源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那就想辦法省點錢”
“二戰區此次裁撤冗餘兵員預估將會節省軍費開支約一千四百萬國幣,在保證戰鬥力的前提下,精簡作戰部隊數量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張文白此時緩緩出聲。
這個時候餘漢謀若有所思的擡頭看了一眼其他幾名戰區司令長官。
果不其然。
即便是何敬之,此時臉色都有一些難看。
更不用說顧祝同,以及薛嶽這樣的一方大員。
二戰區整理部隊,裁撤了這麼多人下來。
就是楚雲飛的態度。
二戰區都整理部隊了,其他戰區還有什麼理由不整理?
現如今的國軍部隊數量越來越多,戰鬥力卻越來越差。
吃空餉的情況自然也就越來越嚴重。
加上通貨膨脹,物質短缺等各方面的影響,這是一條沒有底的深淵和不歸路。
常瑞元自然迫切想要終止這一切,藉著反腐的名義整理部隊,藉著整理部隊的名義省錢。
三戰區戰區的壓力相對而言較少。
剛剛結束浙贛會戰,小鬼子如願打通了交通線,自然就不會發起更大規模的會戰。
九戰區的兵力是這幾個戰區當中最多,雜牌軍的數量一點不少。
六戰區的壓力較小,畢竟是負責拱衛山城。
現如今大戰基本平息,山城也沒有什麼好拱衛的。
若不是想要藉著六戰區的名頭抽調各地部隊。
六戰區或許早已經已經裁撤掉。
衆人心思各異,但都不約而同的考慮了許多。
可以說,除了白建生現如今掌握的桂系不好動之外。
其餘在場所有人的部隊都是可以藉著由頭整理掉的。
甚至楚雲飛本人現如今就在第五戰區,矛盾最爲嚴重、派系最爲分明的戰區。
這就是常瑞元的決心和態度。
幾名戰區司令長官互相對視了幾眼,顧祝同率先表態:“我三戰區主力部隊剛剛結束大戰,尚在休整,目前作戰兵力相對而言較爲匱乏且編制並不齊整,若是想要進行整理,或可從地方守備部隊之中入手,清查不合格青壯(老弱病殘滑),進一步減少軍費開支。”
常瑞元深深的看了一眼顧祝同,而後緩緩出聲道:“墨三預估可以精簡多少的兵員和軍官?”
“回委員長,如不影響戰鬥力的話,獲可裁撤一萬八千左右冗餘,但也因爲兵力的緣故,我軍很難在局部的戰役之中進行反擊,乃至相應的光復作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