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三章 初顯鋒芒

狂汗啊,第二章在添章名修改時被砍掉了一大半,居然到現(xiàn)在纔有人留言告訴俺~~~~哭,好多後來的讀者是怎麼讀懂的?

————————————————————————這是疑惑的分割線————————————————

在蕭景琰加封親王銜之前,無論是後宮也好,朝廷也罷,甚至包括樑帝本人,都是在做一道二選一的狹窄選擇題。

好象不選太子,就應(yīng)該選譽王,不選譽王,就應(yīng)該選太子,縱然現(xiàn)階段不明確表態(tài)支持誰,將來遲早也要讓那二人之一登上皇位的。

在這樣的思維定式下,當大家看到原本位列宗室二品階上的靖王身穿五團龍服,頭戴五珠王冠,英姿勃勃,顧盼神飛地站到了譽王身邊時,那整個畫面的視覺衝擊力甚至比最初聽到他晉封消息時還要強烈。

即便是對政治最爲遲鈍的人也在那一剎那間意識到,新的朝政格局開始了。

其實此時的靖王還不算是完全與譽王比肩,他的王冠尚比譽王少了皇珠兩顆,但不管怎麼說,他們現(xiàn)在畢竟都是同樣的一品親王了,兩珠的差距比起以前親王郡王的差距來說,似乎可以很輕易的跨過。

人總是容易陷入盲點,長期不被關(guān)注的東西就算是放在眼前也經(jīng)常看不到,可是一旦那層薄薄的窗戶紙被捅破了之後,好象所有人都突然間發(fā)現(xiàn),其實靖王真的不比譽王差什麼。

他以前之所以默默無聞,只是因爲少恩寵罷了。

但是也正因爲少恩寵,他時常被踢出京去辦差啦出征啦,反而因禍得福,建立的政績與軍功一筆一筆,把他的兄弟們?nèi)級旱帽獗獾摹?

至於出身,拜譽王年前那次廷堂辯論所賜,大家把話已經(jīng)說得夠透夠亮了,誰也不是嫡子,誰也不比誰高貴些,何況靜妃現(xiàn)在越來越得寵,而譽王雖是皇后養(yǎng)子,但他自己的親孃在死之前,也不過是個“嬪”而已。

再論到序齒,蕭景琰的確要靠後些,可這畢竟不是什麼重要因素,若是大家僅僅只靠年齡分果實的話,那太子譽王這十幾年可算是白折騰了。

如果在兩三個月前有人說會有另一個皇子異軍突起,足以媲敵如日中天的譽王的話,這個人多半會被當成癡人說夢,可僅僅只過去了這短短一段時間,大家就已經(jīng)可以清楚地看到,譽王不僅有了太子以外的另一個敵手,而且在這個敵手面前他還不佔什麼大的優(yōu)勢。

當然,對於整個情勢的變化,感覺最爲明顯的人還是靖王自己。

最初他決定在極爲勢微的情況之下參與奪嫡時,信心其實十分薄弱。

還曾經(jīng)向梅長蘇請教過,該如何委婉地向自己在軍方的心腹將領(lǐng)及屬下們透露爭位的意願,纔不至於嚇到這些人。

當時梅長蘇的回答是:“不必透露,當你慢慢有了奪嫡的資格時,你身邊的人會比你更早有感覺。”

晉封親王后,靖王才慢慢領(lǐng)會到了梅長蘇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以前他與手下衆(zhòng)人議事,大家連發(fā)牢騷時也最多多抱怨抱怨軍餉不足啦,棉衣太薄啦,朝廷能不能再多關(guān)注一點啦之類的事,可是現(xiàn)在,靖王府虎影堂上議論的都是如何建立更有效的兵馬集結(jié)制度,如何推進新馬政在地方上的實施等朝廷大事。

幾個頗有見識的好友心腹甚至已經(jīng)開始有意無意地慫恿激勵他要多在朝堂上顯露能力,要多收攬人才以備大用,如果靖王略略抒發(fā)出一點對江山或皇位的感慨,這羣心腹便會立即雙目炯炯、滿臉發(fā)亮,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反而得讓靖王暗示他們還是稍微克制一點的好。

水已經(jīng)漲到這一步,那真的是什麼都不必再說,大家心知肚明瞭。

雖然靖王相信,既使自己永遠不得勢,這批跟著自己廝殺往來的舊部也會不離不棄,但要是從男兒建功立業(yè)的角度來說,跟著一個有望開創(chuàng)新朝的親王,總比跟著個總是被壓制的皇子要讓人舒服得多。

對靖王的上位感到最惱火的人當然是譽王蕭景桓。

現(xiàn)在回想起來,他認爲自己幾乎是眼睜睜地看著靖王一步一步,不顯山不露水地在朝堂之上站穩(wěn)了腳跟的,而在這個過程中,明明有那麼多的機會可以把他打壓到再不能出頭,自己竟然鬼使神差般憑空放過了,更有甚者,有時還曾對他施以援手。

譽王感覺自己就象是那個煨暖了凍蛇的農(nóng)夫,悔恨得直想罵人。

由於多年來的主要精力只集中在太子身上,譽王府對新冒出來的這個對手瞭解不足,只流於一些表面的印象,甚至連宮中的皇后,也說不清靜妃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蕭景琰晉封親王后,譽王一個月內(nèi)就在自己府裡連續(xù)召集心腹專門討論過好幾次對策,可都沒有得到什麼有益的結(jié)果。

去找梅長蘇商量,那人卻不急不躁,反而笑著說“恭喜”。

譽王忍不住大發(fā)脾氣拍著桌子道:“景琰封了親王,你還恭喜我?”

“靖王封了親王,就代表著太子很快就要被廢了,殿下你多年宿願達成,難道不該恭喜?”

譽王擰著眉心,暫時沒有說話。

梅長蘇的意思他明白,樑帝受當年祁王獨大到無法掌控這一事件的影響,熱衷於搞平衡之術(shù),所以這些年來纔有太子與自己兩相對立的局面。

如今靖王上位,確實代表著太子已經(jīng)被放棄,樑帝打算創(chuàng)建新的平衡局面。

可話雖然是這麼說,一想到自己辛苦這麼些年,最終似乎什麼也沒得到,心裡難免窩火。

“我花了十年時間鬥倒了太子,難道又要花下一個十年去鬥靖王嗎?”

梅長蘇冷笑道:“靖王和太子怎麼會一樣?太子是有名份的,殿下你比他先天就要弱些,可靖王不過是個五珠親王,只因新寵,才顯得灸手可熱。

以後的事暫且不說,讓太子先把位置騰出來,就已經(jīng)是殿下的一大勝果。

若是不先邁出這一步,萬一拖到後來陛下有什麼不可言之事,您就是把太子打壓得再深,那皇位也該他坐。

屆時要再搶,就是謀逆了。”

經(jīng)他這麼一勸,譽王心中略略安定,可回到府中細細一想,依然是坐臥不寧。

如果是去年這個時候,他手中實力正盛,梅長蘇這種說法會立即讓他感到欣喜,然而時至今日,認真盤算一下手裡實實在在的籌碼,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已沒有什麼可以確實握在掌中的東西,心裡不禁一陣陣的發(fā)慌。

譽王心中疑惑不定,而梅長蘇也明白這次很難再把他哄得服貼,所以靖王晉封之後,蘇宅的防衛(wèi)也隨之加強,外鬆內(nèi)緊,被黎綱和甄平整治得如鐵桶一般。

童路依然隔天來一次,有緊急情報時甚至天天都來。

不過他在蘇宅停留的時間不會太長,最多也就小半個時辰,如果梅長蘇對十三先生有什麼指示,他就會再以送菜爲名到妙音坊去一趟,如果沒有,他便直接回到自己的住處。

因爲要隱蔽身份的緣故,童路住在一處貧民聚居的街坊內(nèi),除了左右隔壁是自己盟內(nèi)的人以外,其他相近的鄰里全是普通的低層老百姓,有賣豆腐的,賣雜貨的,扛包跑腿的,替人漿衣縫補的等等,日子過得都極爲辛勞勤苦,很少會有精神關(guān)注他人。

一般來說,童路回到自己的破落院子時都已近黃昏,有時剛把運菜的小驢車趕進院內(nèi),便會聽到身後傳來粗重的爬坡喘氣之聲,一聽就知道是住在西邊隔兩家的邱媽媽回來了。

邱媽媽自年輕時嫁過來,大半輩子都住在這裡,丈夫兒子都早死,身邊只有一個七八歲的小孫女,每日裡調(diào)製些糖水,用獨輪車推到各處去叫賣,勞碌一日歸家裡,已沒什麼力氣把車推上那一段小斜坡。

所以只要碰到了,童路總要出去幫她一把。

這個習(xí)慣從童路幾年前住進這裡時便養(yǎng)成了,只不過近一個多月來,它略略發(fā)生了一點點變化。

變化就是以前他僅僅在碰到時才幫忙,而現(xiàn)在,他會有意無意地想方設(shè)法趕在那個時間回家,就爲了幫邱媽媽推一把她的獨輪車。

而且?guī)屯昝χ幔€可以得到一碗沒有賣完的糖水,由邱媽媽那個從遠方投奔來的侄女兒親手舀來遞給他。

邱媽媽的侄女兒名喚雋娘,一個多月前才從原籍婺州千里來投的。

她剛找到這個街坊時,顯然是一路上吃了許多風(fēng)霜勞苦,不僅面黃肌瘦,而且神情恍惚,向人詢問時連話都說不太清,最後暈到在街上,還是童路把她救回去,問了半天才問出是找邱媽媽的。

不過邱媽媽嫁離家鄉(xiāng)太久,雖然還記得有這樣一個侄女兒,卻已是相見難以相識,最後還是看了雋娘左肩兩顆挨在一起的紅痣才把她認出來,姑侄二人抱頭大哭了一場,鄰里鄉(xiāng)親們勸了好久才停。

此後雋娘就在邱媽媽家住了下來。

既然住了下來,鄰里街坊裡便有了來往,偶爾雋娘也會吐露一些自己的情況,似乎是夫死無子,地方惡霸意圖欺侮,被她連夜逃了出來。

大家見她雖然消瘦憔悴,但卻真的是個美人胚子,難怪會被人覬覦,所以都甚是同情。

尤其童路想起以前妹妹所受的屈辱,更是感同身受,有空便會前去相幫,而雋娘也因爲當初被他所救,想著要報答,時常爲他做些灑掃漿補的雜事。

兩人免不了有所接觸往來。

既有新來者入住,十三先生照例也調(diào)查了一下,查實雋娘所言的初嫁新寡,族人不容,惡霸相欺,連夜逃脫等等都確有其事。

而且雋娘來後,日日早起晚睡,幫著邱媽媽製糖水叫賣,能吃苦,會做很多事情,日常生活也十分簡樸,看得出是一個從小就習(xí)於勞作的莊家女兒,也就沒有多放在心上。

經(jīng)過一個月的養(yǎng)息,雖然日子清苦,但姑母慈愛,鄰里和睦,日子過得平安詳和,雋孃的心情愈來愈好,面上黃瘦漸退,整個人越來越有風(fēng)姿,普通的荊釵布裙,也能襯出的她清雅嬌美。

連童路這樣經(jīng)常去妙音坊見過許多美女的人,時不時也會在她含羞帶怯的眼波前發(fā)呆,如果哪天有事情耽擱沒有見到她,心裡便會悵然若失,苦澀空虛。

而雋娘對他,似乎也不是全無感覺,有時含情脈脈,有時若即若離,那種旖旎情態(tài),萬千柔腸,不知不覺間已引得童路對她牽腸掛肚,神魂顛倒了……

第四十五章 夜殺第一百一十二章 疑雲(yún)第一百二十七章 破局第一百三十五章 君道第一百四十二章 佛牙第二十八章 越貴妃第七十一章 訪客如雲(yún)第八十六章 飛流第一百六十一章 復(fù)甦第一百一十章 風(fēng)雨欲來第三十七章 廢園第一百五十三章 路遇第九十九章 驚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牽念第四十章 何敬中第九十七章 天牢(上)第三十一章 誤解第一百五十四章 藺晨第三十五章 夏冬第二十五章 調(diào)教稚子第九十九章 驚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重審第四十七章 棄卒第三十三章 懸鏡使第一百四十七章 平亂第一百三十六章 牽念第五十五章 調(diào)兵遣將第一百三十九章 探牢第一卷 江左梅郎 第八章 入京第一百二十三章 伊始第七章 殊途第二十三章 挑戰(zhàn)第一至第十四章修改版第一百六十三章 逃避第三十四章 死士第一百零四章 恩寵(下)第三十四章 死士第一百一十八章 聞訊第二十五章 調(diào)教稚子第三十八章 秦般若第三十五章 夏冬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義第一百一十九章 廷辯第一百章 國喪第一百三十一章 交鋒(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風(fēng)雪第十五章 庭生第八十八章 劍試第一百二十章 隱刺第二十一章 穆府洗馬第一百五十五章 選擇第一百六十六章 歸來第二十一章 穆府洗馬第一百三十九章 探牢第三十五章 夏冬第七十一章 訪客如雲(yún)第一百一十九章 廷辯第一百六十七章 請求第七十章 夜訪蒙府第一百六十章 夜談第九十七章 天牢(上)第一百七十章 開始第四十四章 北燕高手第五十七章 悠悠我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真相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義第一百七十一章 呈冤第一百二十七章 破局第二十三章 挑戰(zhàn)第一章 兩姓之子第一百五十章 迷夜第一百四十四章 驚訊第一百零五章 謀局第四十六章 新宅來客第六十三章 火藥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鋒(下)第二十九章 巧言自辯第九十三章 怨侶第一百二十六章 迷局第一百一十三章 初顯鋒芒第八十七章 賓客臨門第八十五章 念念第五十章 難題第一百二十二章 對錯第三十八章 秦般若第一百六十九章 身份第六十四章 撥開迷霧第四十七章 棄卒第一卷 江左梅郎 第八章 入京第一百六十三章 逃避第三十章 獲罪第四十三章 調(diào)虎離山第三章 損友第六十四章 撥開迷霧第三十八章 秦般若第一百五十七章 心傷第一百一十九章 廷辯第五十一章 侵地案
第四十五章 夜殺第一百一十二章 疑雲(yún)第一百二十七章 破局第一百三十五章 君道第一百四十二章 佛牙第二十八章 越貴妃第七十一章 訪客如雲(yún)第八十六章 飛流第一百六十一章 復(fù)甦第一百一十章 風(fēng)雨欲來第三十七章 廢園第一百五十三章 路遇第九十九章 驚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牽念第四十章 何敬中第九十七章 天牢(上)第三十一章 誤解第一百五十四章 藺晨第三十五章 夏冬第二十五章 調(diào)教稚子第九十九章 驚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重審第四十七章 棄卒第三十三章 懸鏡使第一百四十七章 平亂第一百三十六章 牽念第五十五章 調(diào)兵遣將第一百三十九章 探牢第一卷 江左梅郎 第八章 入京第一百二十三章 伊始第七章 殊途第二十三章 挑戰(zhàn)第一至第十四章修改版第一百六十三章 逃避第三十四章 死士第一百零四章 恩寵(下)第三十四章 死士第一百一十八章 聞訊第二十五章 調(diào)教稚子第三十八章 秦般若第三十五章 夏冬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義第一百一十九章 廷辯第一百章 國喪第一百三十一章 交鋒(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風(fēng)雪第十五章 庭生第八十八章 劍試第一百二十章 隱刺第二十一章 穆府洗馬第一百五十五章 選擇第一百六十六章 歸來第二十一章 穆府洗馬第一百三十九章 探牢第三十五章 夏冬第七十一章 訪客如雲(yún)第一百一十九章 廷辯第一百六十七章 請求第七十章 夜訪蒙府第一百六十章 夜談第九十七章 天牢(上)第一百七十章 開始第四十四章 北燕高手第五十七章 悠悠我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真相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義第一百七十一章 呈冤第一百二十七章 破局第二十三章 挑戰(zhàn)第一章 兩姓之子第一百五十章 迷夜第一百四十四章 驚訊第一百零五章 謀局第四十六章 新宅來客第六十三章 火藥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鋒(下)第二十九章 巧言自辯第九十三章 怨侶第一百二十六章 迷局第一百一十三章 初顯鋒芒第八十七章 賓客臨門第八十五章 念念第五十章 難題第一百二十二章 對錯第三十八章 秦般若第一百六十九章 身份第六十四章 撥開迷霧第四十七章 棄卒第一卷 江左梅郎 第八章 入京第一百六十三章 逃避第三十章 獲罪第四十三章 調(diào)虎離山第三章 損友第六十四章 撥開迷霧第三十八章 秦般若第一百五十七章 心傷第一百一十九章 廷辯第五十一章 侵地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顺县| 波密县| 瑞金市| 临湘市| 江安县| 米易县| 高青县| 沂南县| 辽阳市| 本溪| 新田县| 抚州市| 海淀区| 栖霞市| 丹寨县| 松原市| 博兴县| 宁河县| 高碑店市| 罗甸县| 峨边| 杭锦后旗| 平塘县| 秀山| 和林格尔县| 曲麻莱县| 民丰县| 南江县| 丁青县| 安西县| 宝鸡市| 祁连县| 城固县| 即墨市| 吉林省| 鄂州市| 常宁市| 平度市| 桑日县| 抚顺县| 上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