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流放文男主的嫂子34
林芝聽到劉母的話,若有所思,難道是有孕了?臉上喜色一閃而逝,決定明天去城裡找張合把一下脈。
算算日子,回來已有十多日,差不多足月。
“定是這一路受罪,讓身子虧空了,當買只雞回來煮給你補補……”劉母還在說著,絲毫沒往別處想。
“二嫂!”
劉景忽然出聲打斷,漆黑的眼眸看著她:“可有空,我有些事想問你。”
劉母看到他露出笑‘景兒回來了’,聽到他的話,疑惑問他找二嫂什麼事?林芝卻瞇了瞇眼睛,瞧出劉景神情問的應該不是小事,安撫了下劉母,隨後點頭:“可以。”
兩人出了院子,劉景仍舊靠著柺杖,走到房屋後一片竹林前,轉身看向女子。
林芝隨手摘下一片竹葉在手中:“說吧,何事?”
劉景沒有猶豫:“二嫂,可否告知我,你來到邊關後,找的人是誰,可是二哥?”
林芝詫異:“這事,你不是問過了?不是。”
心底卻想著,好端端的,怎麼突然又問這件事了。
劉景目光緊緊盯著她:“既然不是,那又是誰?二嫂頻繁出門,前些日子更是連著十多日不回來,也是一直待在那人身邊?孤男寡女,二嫂就一點不在意名聲。”
林芝……看著他:“怎的,你嫌我敗壞名聲,要把我趕走?”
劉景:“餘宛告訴我,二哥還活著。”
林芝驚訝一瞬,頓時明瞭,餘宛是重生回來的自然知道劉宗還活著,但劇情裡其實她並沒有告訴過劉景,甚至劉家平反,她風光嫁給劉景後,當時新帝賜下爵位,卻給了大劉景兩歲的劉宗。
她的婢女還曾私底下與她埋怨,明明帶兵打仗,立功更多的是劉景,憑什麼陛下把爵位賜給劉宗。
語氣裡全是不滿,當時餘宛沉默一會兒後,才輕飄飄罵一句多嘴,並未責罰婢女。
直到後來,劉宗死後,爵位落在劉景身上,她的兒子成了繼承人。
仔細想想,她估計也不太滿意陛下的安排,甚至覺得劉景這個兄長的存在擋了劉景的路,表面待劉宗尊敬,實際上巴不得他早死。
可如今,這輩子劉景莫名不再信任她,且待她十分防備,無論她做什麼都得不到好臉色,眼看著所有的打算付諸東流。
所以,就將此事拿來當籌碼,期望劉景因此感激她恢復態度。
“真的嗎?他在哪裡?”甚至猜測,餘宛八成還派人去找了劉宗,可惜人被她救了已經離開,不過還有個桃花,倒有可能被她找到。
劉景見她一臉驚訝的樣子,眉頭微不可見一皺:“她會去找……但我覺得,她應當不會找到,若二哥真還活著,早就被二嫂救了吧。”
林芝挑眉,看他能說出什麼。
劉景神色認真:“二嫂,那個人就是二哥吧。”
林芝移開視線往旁邊走兩步,說道:“你天天進城,應該不是去喝茶聽戲消磨日子吧,你這麼大能耐都找不到你二哥,我如何會能找到?”
劉景搖頭:“當時運回的棺材,只有爹和大哥,二哥只有幾件貼身衣物,說是被匈奴王殘忍殺了,我便信以爲真,但如今想想,二哥雖不如大哥一力擋十人,但他才智過人,怎會被輕易殺害?”
“只是黑山太大,而且已經過了三月之久,那凌將軍又格外警惕,我想找人十分艱難。”
“可二嫂不同,定自有辦法。”
林芝……哈?
“二嫂,你找到二哥,不告訴我,是不是怕泄露消息?”
“亦或者,二哥不讓你告訴我們。”
林芝……你小子,非要這麼猜,顯然認定我找到了人,根本不信她前面的話嘛。
“我聽到了孃的話,二嫂腹中,可是二哥的骨肉?”
劉景言辭鑿鑿,面上更是一派認定真相的樣子:“我知二嫂爲人,定不是那等隨意之人,也絕不會像餘宛說得那樣做了對不起二哥的事,只是二哥也是,怎能讓二嫂一個人承擔這些。”
“索性我如今知曉,定會護好二哥的骨肉,絕不讓人對二嫂你出手的,讓孩子平安降生。”
“二嫂如今是雙身子,不可再跟著我們吃糠咽菜,明日我就去城內買些肉回來,好好補補。”
對著她笑了下,“二嫂覺得可行?”
言辭篤定,可眼底分明帶著忐忑,手也緊緊抓著柺杖,用力到泛白,緊張等待答案。
林芝看著他,突然說:“對。”
劉景忽然失聲:“什麼?”
林芝重複了一句:“餘宛說得沒錯,你二哥確實還活著,我在黑山附近的一個村落裡,找到他。”
低頭摸著肚子,“若腹中真有骨血,也是你二哥的。”
砰一下,劉景手裡的柺杖忽然失控,整個人沒站穩跌跪在地上,痛得面色發白,可他伸手一把抓住林芝的裙襬,仰著頭,呼吸急促:“你,說得,可是真的?”
昏黃的晚霞照耀出他亮得驚人的目光裡,滿是不可置信。
林芝點頭:“真的,我從你手中要了近四百兩銀票,到邊關後,拿著錢去找貨郎幫忙尋人,他們走街串巷,對此地極爲熟悉,所以廢一番功夫後,終於找到了你哥。”
此事不告訴劉母劉小妹,但作爲劉家現在的一家之主,還是要告訴劉景知道做事才方便。
“那他人呢?他傷得可重?如今在何處,可有找大夫,爲何你一個人回來他怎麼不回……”
激動地抓著她,不停追問。
林芝抿著脣一副難言的樣子,劉景忽然不敢問了,“二嫂,二哥沒事吧?”
林芝略微搖頭:“暫時沒事,我幫他找了大夫目前傷勢恢復的也不錯,行動已經無礙,但是。”
劉景提起了心。
“他不讓我告訴你們他還活著,怕你們白高興一場。”
她看著他:“家中遭難,你進城大抵也是想盡辦法查證據,爲劉家平反,你二哥也一樣,雖然知道娘和你們都傷心,但他早已做好赴死的準備,傷剛恢復便要走。”
“我死死攔著,才讓他勉強又養了半個月。”
“前幾日離開前他說,如果他不幸遇難,就當他和父親大哥一起死了,不要告訴你們,免得徒增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