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七十五章 抵達仰光

談話是輕鬆愉快的,雖然話題很沉重,談論的卻說前朝,只不過以史爲鑑而已。

“金陵一號”在海上向北航行了三天,然後就折向東行,駛入了孟加拉灣的深海。

這是一段長距離的航行,一路上風平浪靜的話,半個左右就可以達到下一個目的港——仰光。

這一次長距離航行是對“金陵一號”的檢驗,也是給這艘戰艦一個磨合期的機會。

特別是要檢驗一下新引進的設備——發電設備和通訊設備。

發電機房設在負二層,爲了檢驗電力輸送的功效,戰列艦在夜航的時候,把所有的照明設備全都打開來了,包括信號燈和探照燈。

負二層的機房隔壁有一個配電房,發電機送過來的電通過變壓器將電壓提升至一萬伏的高壓,然後再通過配電房把電分配給戰列艦上十個變壓器。這十個變壓器分佈在每一層,底下兩層前後各一個,上三層,前後樓各一個。

在夜間高速航行,同時開啓所有的電燈,工程師們負責監測每一盞燈的發光情況,發現異常的立即進行記錄和更換,工程師還要監測電壓的穩定性,同時考驗發電機組在全負荷情況下的工作質量。

此外,對輸電線路也是一個檢驗,特別是高壓部分的線路,高壓部分的線路安全要求是最高的,不但要求輸送電安全,而且要做到防震、防壓、防爆炸,這一部分的線路是全封閉式的。

通信設備的檢驗也在進行中,主要是保證電話暢通,喇叭發聲正常,對通信設備的檢驗就簡單多了。

在孟加拉灣十五天的航行中,“金陵一號”還進行了海上實彈演習,主要是檢驗前後火炮的作戰能力,前甲板有十門巨炮,能夠秒殺一艘歐洲的一級帆船戰列艦,後甲板有二十門快速火炮,能夠打擊歐洲三級以下的戰艦羣。

在實彈的演練中,鍛鍊了炮手們的協調能力。

在這次十五天的航行中,還檢驗了“金陵一號”的續航能力,通過這次的檢驗,得出了滿載燃料和補給的金陵級戰列艦,可以達到三十五天的續航能力。

如果有補給艦爲金陵級戰列艦補充燃料和食品,其海上的續航能力將會更長。

1658年4月12日清晨,“金陵一號”抵達了安達曼海莫塔馬灣,這裡距離仰光港口還有二十四海里,到達了這一海域,也就宣告了這一階段的試航任務順利完成。

“山長,‘金陵一號’下午進港,請問您有什麼指示?”

艦長王文亮與仰光碼頭取的聯繫之後,及時地用電話向高峻山請示。

高峻山剛剛起牀,他推開舷窗熟悉的仰光風光展現在了眼前,於是,他向王文亮指示道:“進港之後做短暫的休息,可以通知水手們上岸。”

艦長又問:“請問給多少天假?”

高峻山思考了一下,道:“七天,七天之後全部返艦待命。”

“遵旨!”

高峻山放下電話,按響了呼叫鈴,侍衛官李德容很快就來到了高峻山的面。

高峻山道:“戰艦就要進港了,你準備一下,岸上去休息幾天吧!”

李德容問:“皇上,您不上岸嗎?”

“不上了,朕在這裡還沒住夠呢!”

李德容道:“皇上不上岸,我也不上岸,您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高峻山道:“你放心地去休息幾天吧,朕在艦上很安全。”

“我不去。”

高峻山道:“這樣吧,你等明天再上岸,今晚海軍陸戰六師三團會登艦,朕讓他們派一個班過來你該放心了吧?”

李德容這才放心地說道:“多謝皇上的關心,明天我們就上岸去休息。”

因爲仰光碼頭有一艘萬噸貨輪在裝貨,這艘萬噸輪要下午才能離港,所以“金陵一號”要等到萬噸輪離開碼頭之後才能進港。

這艘萬噸輪是開往倫敦去的,然後再從倫敦去美洲的長安,萬噸輪上裝運的都是美洲建設所必須的各種大型機械設備,就是皇上乘坐的戰列艦,也必須爲這艘萬噸輪讓路,所以“金陵一號”必須在外海等候。

仰光港是華夏在中南半島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稻米輸出港。位於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東側、仰光河左岸,南距安達曼海莫塔馬灣二十四海里,萬噸級海輪可候潮入港。港內有供萬噸輪使用的岸壁碼頭十三個泊位和兩個定船泊位,包括4個稻穀泊位。

吃過午飯,萬噸輪就從仰光港開了出來,它經過“金陵一號”的時候,鳴響了汽笛,以示表示對“金陵一號”的感謝。

“金陵一號”也拉響了汽笛,向萬噸輪迴應,之後,起錨進港。

戰列艦剛剛在碼頭上停穩,等候在碼頭上的曹明浩就迫不及待地登上了戰列艦。

曹明浩是仰光市市長,曹變蛟的大公子,崇文弟子,工學院建築系畢業。

他得到皇上不登岸的消息,急忙在第一時間趕到碼頭,他要上艦來勸皇上上岸休息。

曹明浩來到了高峻山的休息艙,見面的第一句話就說道:“山長,學生在仰光大飯店備了一桌酒菜爲山長接風,請山長隨學生上岸,仰光百姓十分想念您!”

高峻山道:“朕已經決定不上岸了,就住在戰艦上面,你看看這裡的環境,是多麼的舒適呀!”

曹明浩勸道:“戰列艦上再舒適也沒有岸上舒適呀!學生請求山長上岸休息!”

“朕意已決,你就不用再勸了。”高峻山一指旁邊的椅子,“請坐吧,朕這裡有上好的龍井,你既然來了,就陪朕喝喝茶,聊聊天。”

曹明浩順從地坐了下來。

高峻山坐在他對面,一邊沖茶一邊道:“你看,朕在艦上什麼也不缺,而且生活的很舒適。”

兩人舉起了茶杯喝了一小口茶。

曹明浩道:“山長,您不上岸也行,就讓學生在艦上陪陪您,讓學生也體驗體驗艦上的舒適生活。”

高峻山笑道:“你是一市之長,本地的父母官,你怎能拋下你的臣民,躲在艦是享受舒適呀?”

第三百四十九章 平戶藩主不敢囂張第二百零八章 江浙歸順第五百七十一章 中將俘虜第五百五十二章 太子的謀略第一百一十五章 野戰炮對白桿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痛擊西印度艦隊第二百二十章 金陵後花園第一百一十章 基礎建設開工啦!第五百七十三章 回到了豪華列車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姓嚮往年年有大餘第五百七十二章 直布羅陀條約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鮮軍隊打頭陣第一百九十七章 入疆第一戰第五十一章 你爲什麼叫我大哥?第四百六十一章 半夜來敲門第一百三十一章 華夏民族的文物,誰都沒有權利去破壞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切爲了糧食第九十七章 打了一張感情牌第二百三十八章 固守陣地第三百章 坐火車第三十九章 未雨綢繆(下)第九十八章 谷城雙雄會第四百七十四章 關於“一條鞭法”的討論第五百五十九章 發財不敢忘國第四百七十四章 關於“一條鞭法”的討論第六十八章 臥底秘信第二十一章 平涼撫民第四百七十八章 回到金蘭灣第十一章 一路向西第五百九十八章 繁華大上海第二百九十七章 《華夏日報》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試鋒芒(一)第三十三章 曹文詔兵敗湫頭鎮(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再次休戰第五百六十章 長城號戰列艦第四百九十四章 墨秋風鬧情緒第三百六十七章 給朝鮮增加二十支米尼槍第三百六十八章 武士比武(求推薦、月票)第四百二十五章 貝爾加湖引水工程第四百五十八章 捷報頻頻傳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山頭之外的派系第五百六十三章 島國鼠疫氾濫第五百五十七章 皇上也逃票第五百四十七章 陝西也有了水稻田第十一章 一路向西第三百零七章 真臘國的一餐晚宴第五百五十八章 尚書竹器鋪第五百七十四章 建立海防師第十八章 英勇無敵曹文詔第五百二十八章 女大使走馬上任第三百七十一章 登門拜訪鄭芝龍第二十五章 孫茂霖攪局第三百二十二章 吃了一餐宮廷菜第三十六章 曹文詔被軟禁第四百五十三章 海上遇敵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來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抵達仰光第三百四十章 大辦民兵師第三百六十一章 絕密計劃第三百六十四章 英國使團進京第三百六十六章 成立談判小組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順軍軍制第一百二十八章 成立火槍營第二百四十九章 海上遭遇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上海計劃第一百七十三章 馬老漢獨闖京城告御狀第三百二十六章 走訪了幾家店第三百一十四章 南海亮劍第二十一章 平涼撫民第三百二十二章 吃了一餐宮廷菜第四百零五章 爲英國訓練海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奪島計劃第六十二章 志不同者道不同第五百五十九章 發財不敢忘國第四百二十三章 組建海灣軍團第一百八十七章 開銀行第八十三章 左良玉的餡餅第五百四十一章 公主大婚第六十章 劉文秀被留堂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平佔領安慶、廬州第一百九十三章 成立橡膠樹工作組第二十二章 西域商隊第一百四十九章 坐享其成第四百八十七章 皇孫降生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東印度公司的覆滅第七十一章 李若星籲請剿賊第二百九十九章 鐵路大建設第一百九十一章 成立西征指揮部第七十四章 智取應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收買人心第五百一十二章 兩支探險隊第二百一十四章 高瞻遠矚第四百三十三章 蘇伊士運河第四章 組建第八隊第三百八十五章 暹羅用大米抵租金第二百七十三章 設立東籲省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年演說第一百三十九章 生意人講的就是誠信第四百八十八章 來到卡斯科奎姆河第七十二章 麻城兵變
第三百四十九章 平戶藩主不敢囂張第二百零八章 江浙歸順第五百七十一章 中將俘虜第五百五十二章 太子的謀略第一百一十五章 野戰炮對白桿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痛擊西印度艦隊第二百二十章 金陵後花園第一百一十章 基礎建設開工啦!第五百七十三章 回到了豪華列車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姓嚮往年年有大餘第五百七十二章 直布羅陀條約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鮮軍隊打頭陣第一百九十七章 入疆第一戰第五十一章 你爲什麼叫我大哥?第四百六十一章 半夜來敲門第一百三十一章 華夏民族的文物,誰都沒有權利去破壞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切爲了糧食第九十七章 打了一張感情牌第二百三十八章 固守陣地第三百章 坐火車第三十九章 未雨綢繆(下)第九十八章 谷城雙雄會第四百七十四章 關於“一條鞭法”的討論第五百五十九章 發財不敢忘國第四百七十四章 關於“一條鞭法”的討論第六十八章 臥底秘信第二十一章 平涼撫民第四百七十八章 回到金蘭灣第十一章 一路向西第五百九十八章 繁華大上海第二百九十七章 《華夏日報》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試鋒芒(一)第三十三章 曹文詔兵敗湫頭鎮(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再次休戰第五百六十章 長城號戰列艦第四百九十四章 墨秋風鬧情緒第三百六十七章 給朝鮮增加二十支米尼槍第三百六十八章 武士比武(求推薦、月票)第四百二十五章 貝爾加湖引水工程第四百五十八章 捷報頻頻傳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山頭之外的派系第五百六十三章 島國鼠疫氾濫第五百五十七章 皇上也逃票第五百四十七章 陝西也有了水稻田第十一章 一路向西第三百零七章 真臘國的一餐晚宴第五百五十八章 尚書竹器鋪第五百七十四章 建立海防師第十八章 英勇無敵曹文詔第五百二十八章 女大使走馬上任第三百七十一章 登門拜訪鄭芝龍第二十五章 孫茂霖攪局第三百二十二章 吃了一餐宮廷菜第三十六章 曹文詔被軟禁第四百五十三章 海上遇敵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來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抵達仰光第三百四十章 大辦民兵師第三百六十一章 絕密計劃第三百六十四章 英國使團進京第三百六十六章 成立談判小組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順軍軍制第一百二十八章 成立火槍營第二百四十九章 海上遭遇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上海計劃第一百七十三章 馬老漢獨闖京城告御狀第三百二十六章 走訪了幾家店第三百一十四章 南海亮劍第二十一章 平涼撫民第三百二十二章 吃了一餐宮廷菜第四百零五章 爲英國訓練海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奪島計劃第六十二章 志不同者道不同第五百五十九章 發財不敢忘國第四百二十三章 組建海灣軍團第一百八十七章 開銀行第八十三章 左良玉的餡餅第五百四十一章 公主大婚第六十章 劉文秀被留堂第一百八十二章 和平佔領安慶、廬州第一百九十三章 成立橡膠樹工作組第二十二章 西域商隊第一百四十九章 坐享其成第四百八十七章 皇孫降生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東印度公司的覆滅第七十一章 李若星籲請剿賊第二百九十九章 鐵路大建設第一百九十一章 成立西征指揮部第七十四章 智取應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收買人心第五百一十二章 兩支探險隊第二百一十四章 高瞻遠矚第四百三十三章 蘇伊士運河第四章 組建第八隊第三百八十五章 暹羅用大米抵租金第二百七十三章 設立東籲省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年演說第一百三十九章 生意人講的就是誠信第四百八十八章 來到卡斯科奎姆河第七十二章 麻城兵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观塘区| 鄂尔多斯市| 大城县| 仲巴县| 密云县| 巴彦淖尔市| 信丰县| 平遥县| 巩义市| 临夏县| 盐池县| 仁布县| 美姑县| 斗六市| 沿河| 红桥区| 靖远县| 大理市| 股票| 措美县| 邹平县| 仙游县| 常宁市| 盘锦市| 邮箱| 莎车县| 金堂县| 峨边| 中阳县| 宜宾市| 静海县| 灵璧县| 名山县| 安顺市| 尼勒克县| 赤城县| 滨海县| 双鸭山市| 邛崃市| 通山县| 雅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