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五十章 視察金礦

從內心來說,高峻山希望英荷戰爭不分勝負地長期打下去,所以他並不熱心於參與他們的爭端,但是,他也知道,管理好亞洲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對於歐洲,他沒有興趣去幹預。

他也知道,英國必將成爲歐洲的海上霸主,這也是他處心積慮地跟英國聯盟的原因,現在英國有難,他伸出一把手拉一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畢竟英國是自己的小兄弟。

他派去英國的談判團已經達到了預期的目的,英國人對華夏的銀行很感興趣,他們希望華夏能夠幫助他們建立銀行系統,同時,希望華夏能夠向他們提供蒸汽機的技術。

科技技術不可能長期獨霸,這個道理他是很明白的,所以轉讓蒸汽機技術給英國,提高英國的海軍實力,早已列在了高峻山的計劃中,等內燃機投入使用之後,再把蒸汽機技術賣給英國人。

西昌現在正在投入金礦的開採,發現的兩座大型金礦都在烏拉爾山,因爲烏拉爾山處在華夏國和羅剎國之間,高峻山擔心羅剎國會前來搗亂,他專門組建了二個師來保衛這兩座金礦。

好在當年跟羅剎國簽署的合約只是說,以烏拉爾山脈爲兩國的邊界,而沒有具體的指明如何劃分,既然現在在烏拉爾山發現了這麼多的礦產寶藏,這烏拉爾山就不能屬於羅剎國了,他已經命令第一軍團的102師、104師、106師、107師和108師推進到了羅剎國的平原——烏拉爾山的西山腳下。

羅剎國現在還不知道我們在烏拉爾山幹什麼,他們也不知道烏拉爾山對他們來說將會意味著什麼,華夏軍隊的軍事行動並沒有引起羅剎國的警覺。

發現的兩個大金礦,一個在烏拉爾山的西面,靠近羅剎國,一個在烏拉爾山的東面,靠近華夏國。高峻山在西昌成立了一個烏拉爾金礦公司,這個公司由戶部爲主管部門,都察院爲監督部門,公司的經營業務就是開發烏拉爾山的兩個金礦。

爲了集中力量開採金礦,高峻山命令烏拉爾金礦公司,首先對西面的金礦進行開採,東面的金礦封閉起來,等西面的金礦開採進入程序化之後,再來開發東面的金礦。

這些金礦開採出來之後,將會鑄成金磚,作爲華夏國的黃金儲備。

有了雄厚的黃金儲備,對穩定國民經濟,抑制通貨膨脹、提高國際資信等方面都將起到特殊的作用。

這天,高峻山在烏拉爾黃金公司總經理的陪同下,來到了烏拉爾山西面的金礦開採地。

採礦對於華夏來說,已經是相當成熟了,全國的採礦工人就不下三十萬,各種礦山更是數不勝數,民政院的一個命令,全國各地的礦山就紛紛派出人員、設備和技術前來支援。

高峻山來到金礦開採地,這裡已經正式開採,這個金礦屬於巖金礦山,採礦工人在巖壁上,用鋼釺開出一個個的小洞,然後在洞裡填上炸藥,把巖金礦炸成小塊,運至選礦廠,這些金礦通過選礦廠提煉成粗金,然後這些粗金在送去精煉廠進行精煉,就可以得到純度很高的金磚。

這個金礦的儲備十分的大,隨同高峻山前來的地質專家向他介紹發現這座金礦的過程,並介紹了這座金礦的開發流程,含金品位等。

開採工地上,採礦工人正在叮叮噹噹地忙碌著,爲了高峻山的安全,陪同人員引導他在礦山的一個點參觀了一陣之後,就離開了這裡。

在離開金礦之前,金礦礦長對高峻山道:“山長,我們這座金礦還沒有名字,請山長爲這座金礦賜名。”

“西金寶礦?!备呔秸f出了四個字。

金礦礦長高興道:“從現在起,我們這個金礦就有名字了!”

高峻山道:“另外一座金礦就叫做東金寶礦?!?

……

從西金寶礦採出來的金礦,首先要運到烏拉爾山東面的山腳下,在那裡有華夏國的大型選礦廠,運到選礦廠的金礦經過粉碎、高溫等步驟,提煉出純度不高的金塊,然後再把這些金塊運送到西昌的精煉廠進行深度提煉。

高峻山視察完西金寶礦之後,又視察了烏拉爾山東面的選礦廠,最後從選礦廠返回西昌。

回到西昌之後,高峻山下旨,要修一條從西昌通往西金寶礦的鐵路,這樣,金礦就可以直接從礦區運來西昌進行加工提煉,這條鐵路將來還要延伸到烏拉爾山的北部,與烏拉爾山的大型煤礦相連接。

華夏國發現了大型的金礦和煤礦,並沒有引起羅剎國的注意,第一軍團的軍事調動,卻引起了羅剎國驚慌,他們誤認爲華夏軍隊又要與他們開戰,也調動軍隊進行佈防,同時又派了一個使團來西昌。

高峻山親自接見了這個羅剎國使團,並向他們保證,華夏軍無意進入羅剎國的領地,請他們大可放心,軍隊駐紮在山腳下,是因爲山上不便紮營,絕無入侵羅剎國的意思。

爲了讓羅剎國的這個使團完全放心,高峻山還與他們簽署了一個《西昌協議》,這個協議是之前《尼布楚條約》的補充協議,對雙方在烏拉爾山的邊界進行了具體的確定,這份協議,把整個的烏拉爾山都劃在了華夏國的地界內,協議書還保證華夏軍隊不會入侵羅剎國。

羅剎國的使團拿到了華夏國不會入侵羅剎國的協議書,就高高興興地回羅剎國跟他們的女皇交差去了。

送走了羅剎國的使團,高峻山又接到了他二兒子高橙軍的電報。高橙軍現在是駐琉球的總督,這個琉球總督所管轄的範圍包括臺灣和島國。

wωω? тt kΛn? ¢ 〇

高橙軍在電報中說,鄭芝龍想讓鄭成功接替他現在的位置,高峻山沒有答應鄭芝龍的請求,因爲鄭芝龍現在擔任的是平戶島的地方長官,而鄭成功現在是海軍艦隊司令,其職位遠遠高於鄭芝龍,怎麼可能讓鄭成功去接替鄭芝龍?再說,鄭芝龍的官是華夏國任命的,並不是鄭芝龍想傳給誰就傳給誰的。

高峻山又親自給鄭芝龍回了一封電報,首先讚揚了他爲維持平戶安定所作出的貢獻,然後挽留他多幹幾年。

鄭芝龍接受了高峻山的挽留。

十一月初,劉芳亮來到了西昌,劉芳亮是都察院院長,都察院負責監察烏拉爾山兩座大金礦的運作,以確保黃金不落入私人腰包。

高峻山很欣賞劉芳亮的辦事能力,他所負責的都察院在華夏的經濟發展活動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都察院和通事局是高峻山手上的兩把尖刀,都察院是明面上的,通事局的暗地裡的,在華夏國只要有人膽敢違反高峻山的旨意,這兩把尖刀就會刺穿他們的喉嚨。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天神送來的禮物第四百八十七章 皇孫降生了第七十六章 楚十五家第二百二十三章 奧斯曼的耶尼切裡近衛軍第四百零五章 爲英國訓練海軍第一百二十章 拯救華夏之重任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再拜:“罪臣深知我族罪孽深重……第五百八十二章 住進了豪華客艙第一百八十七章 開銀行第四百一十一章 沒有結論的一次會議第四百二十七章 西昌的夏宮第二百七十二章 阿瓦城之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幕府亂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劍橋大學第五百八十六章 城市有了公共汽車第五百零五章 全民動員運輸忙(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第一次聽廣播第四百八十章 繁華的大上海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姓嚮往年年有大餘第二百三十二章 鹽商的奢侈生活第四百四十一章 發現了印第安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再次南行第一百八十七章 開銀行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列艦上授課 (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全軍整編第二百七十五章 整頓邊陲稅制第一百零八章 李信獻策第五百四十三章 潘自得哭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武昌一號”第三百三十六章 站著吃的家宴第二章 替人頂罪第五百六十三章 島國鼠疫氾濫第四章 組建第八隊第五百七十三章 回到了豪華列車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寧河之戰第三百四十章 大辦民兵師第一百八十五章 總部來信第三百五十六章 冒煙的戰艦第五百三十六章 老夫老妻第八十五章 議降第二百七十七章 戰列艦上授課 (一)第五百六十章 長城號戰列艦第三百八十四章 華夏二十六省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兵停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衙門難入第十二章 進駐把都河堡第四百九十五章 給印第安人發獎金(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想找公司老總,怎麼辦?第二百四十二章 走訪如雲茶莊第五百五十章 前期考察第四百四十三章 痛擊西印度艦隊第二百三十二章 鹽商的奢侈生活第一百八十六章 小說正在慢慢走紅,推薦推薦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絕和談第四十四章 額哲失蹤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日產三十支?不行不行!第五百三十四章 島國娘們很風騷第二百零八章 江浙歸順第一百五十九章 圈地風波第四百二十六章 布什爾火車站第一百零四章 山崩地裂,左良玉兵敗羅英山第四十六章 太極腰刀第三百九十五章 開始發行紙幣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兵停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橡膠樹可以割膠了第十七章 誤殺郝搖旗第五百五十五章 視察蒙古第一百二十四章 巡撫大人,你錯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曼城市市長第六章 穿越者的優越性第五百五十五章 視察蒙古第四百六十九章 太子妃懷孕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向地質工作者致敬!第三百七十三章 朕只要兩個億第六百零一章 島國覆滅記(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進駐印度第一百八十六章 小說正在慢慢走紅,推薦推薦第四百五十五章 與英國的爭執第二百二十六章 召見瑞典使團第四百五十三章 海上遇敵第五百七十二章 直布羅陀條約第四百八十章 繁華的大上海第二百三十四章 食鹽專賣第二十一章 平涼撫民第五百五十四章 坦克師抵達地中海第二百二十二章 皇帝不早朝第三百八十二章 坐上了大輪船第八章 愛惜人才第三百六十三章 金敷城山的追剿第八十六章 一個蠢蛋傻逼殺手第二百二十四章 壺蘆公主的生日宴第六十二章 志不同者道不同第三百二十七章 調整關稅第一百三十八章 想找公司老總,怎麼辦?第三百九十二章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第五十九章 會師睢陽衛第一百零八章 李信獻策第二百八十四章 德川幕府第二百五十三章 春暖花開愁煞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鋼鐵還需要大發展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天神送來的禮物第四百八十七章 皇孫降生了第七十六章 楚十五家第二百二十三章 奧斯曼的耶尼切裡近衛軍第四百零五章 爲英國訓練海軍第一百二十章 拯救華夏之重任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再拜:“罪臣深知我族罪孽深重……第五百八十二章 住進了豪華客艙第一百八十七章 開銀行第四百一十一章 沒有結論的一次會議第四百二十七章 西昌的夏宮第二百七十二章 阿瓦城之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幕府亂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劍橋大學第五百八十六章 城市有了公共汽車第五百零五章 全民動員運輸忙(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第一次聽廣播第四百八十章 繁華的大上海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姓嚮往年年有大餘第二百三十二章 鹽商的奢侈生活第四百四十一章 發現了印第安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再次南行第一百八十七章 開銀行第二百七十八章 戰列艦上授課 (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全軍整編第二百七十五章 整頓邊陲稅制第一百零八章 李信獻策第五百四十三章 潘自得哭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武昌一號”第三百三十六章 站著吃的家宴第二章 替人頂罪第五百六十三章 島國鼠疫氾濫第四章 組建第八隊第五百七十三章 回到了豪華列車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寧河之戰第三百四十章 大辦民兵師第一百八十五章 總部來信第三百五十六章 冒煙的戰艦第五百三十六章 老夫老妻第八十五章 議降第二百七十七章 戰列艦上授課 (一)第五百六十章 長城號戰列艦第三百八十四章 華夏二十六省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兵停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衙門難入第十二章 進駐把都河堡第四百九十五章 給印第安人發獎金(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想找公司老總,怎麼辦?第二百四十二章 走訪如雲茶莊第五百五十章 前期考察第四百四十三章 痛擊西印度艦隊第二百三十二章 鹽商的奢侈生活第一百八十六章 小說正在慢慢走紅,推薦推薦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絕和談第四十四章 額哲失蹤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日產三十支?不行不行!第五百三十四章 島國娘們很風騷第二百零八章 江浙歸順第一百五十九章 圈地風波第四百二十六章 布什爾火車站第一百零四章 山崩地裂,左良玉兵敗羅英山第四十六章 太極腰刀第三百九十五章 開始發行紙幣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兵停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橡膠樹可以割膠了第十七章 誤殺郝搖旗第五百五十五章 視察蒙古第一百二十四章 巡撫大人,你錯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曼城市市長第六章 穿越者的優越性第五百五十五章 視察蒙古第四百六十九章 太子妃懷孕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向地質工作者致敬!第三百七十三章 朕只要兩個億第六百零一章 島國覆滅記(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進駐印度第一百八十六章 小說正在慢慢走紅,推薦推薦第四百五十五章 與英國的爭執第二百二十六章 召見瑞典使團第四百五十三章 海上遇敵第五百七十二章 直布羅陀條約第四百八十章 繁華的大上海第二百三十四章 食鹽專賣第二十一章 平涼撫民第五百五十四章 坦克師抵達地中海第二百二十二章 皇帝不早朝第三百八十二章 坐上了大輪船第八章 愛惜人才第三百六十三章 金敷城山的追剿第八十六章 一個蠢蛋傻逼殺手第二百二十四章 壺蘆公主的生日宴第六十二章 志不同者道不同第三百二十七章 調整關稅第一百三十八章 想找公司老總,怎麼辦?第三百九十二章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第五十九章 會師睢陽衛第一百零八章 李信獻策第二百八十四章 德川幕府第二百五十三章 春暖花開愁煞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鋼鐵還需要大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东县| 乌拉特后旗| 重庆市| 周口市| 西丰县| 报价| 上高县| 辉县市| 迁安市| 老河口市| 鄂州市| 洛川县| 广昌县| 阜康市| 科技| 武汉市| 哈密市| 麦盖提县| 盐亭县| 濮阳市| 秀山| 徐水县| 金秀| 隆尧县| 三台县| 蓝田县| 蓬莱市| 达孜县| 寻乌县| 平度市| 福清市| 石家庄市| 石渠县| 寿宁县| 秀山| 龙口市| 雅江县| 长汀县| 麻栗坡县| 吕梁市| 渝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