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七十五章 整頓邊陲稅制

“當然是馱洋貨、販私鹽的人最多。”老闆說的眉飛色舞,“我們雲龍州東向大理,南至保山,西往騰衝、片馬,北上麗江、中甸,皆有驛道連通,商人往來頻繁,現在又有駐軍,更是帶旺了雲龍州。”

高峻山很認真地聽這位老闆的講述,當聽到說這裡有人販私鹽的時候,心裡面好像被什麼堵了一下,很不舒服。

他又問:“你們的生意這麼紅火,一定賺的盆滿鉢滿吧?”

老闆一臉愁容:“哪裡哪裡,我們賺得哪有官府多呀?官府拿大頭,我們拿小頭。”

高峻山就不明瞭,現在不是二十稅一嗎?怎就變成官府拿大頭了?所以他問:“官府有怎樣拿大頭了?”

“咳!”老闆嘆了口氣,低聲說道,“我看你們都是遠道而來的貴客,我也不妨跟你們說說,就當是發泄一下心頭的悶氣。你別看我們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我們所賺到的錢,有六成都要拿來交稅。”

高峻山問:“怎麼是六成?朝廷不是實行二十稅一的商稅嗎?”

老闆道:“朝廷是朝廷,各地的土司要不要用錢呀?他們不會在稅收上加碼?”

“你們的稅收這麼重呀?”

老闆搖著頭道:“不說了,不說了。免得招惹是非。”

說完,老闆登登登地下樓去安排上菜了。

……

高峻山回到駐地,就立即傳召沐天波。

沐王府目前還沒有被取締,爲了穩固雲南大局,高峻山允許沐天波的王位暫時存在,現在雲南出這麼大的問題,他當然要傳召沐天波。

沐天波接到聖旨,不敢怠慢,立馬動身前來拜見高峻山。

高峻山就雲南的問題與沐天波進行了商討,爲了促進少數民族的經濟發展,高峻山決定對雲南和東籲省的土司所收到的商稅,給予百分之三十的紅利,但是,必須嚴格按照二十稅一的稅率來向商人徵收商稅,不得以各種名目來增加商人的賦稅,一經發現必將嚴懲。

但是,鹽稅、礦稅必須百分百地收歸國有。

沐王府在雲南、東籲的土司當中頗有聲望,只要沐天波嚴格按照華夏國的律令行事,其他各大土司定不敢違抗。

高峻山之所以同意在商稅中提出百分之三十的利潤給土司,是充分地考慮到了土司們的利益的。

沐天波對雲南當前的問題,向高峻山做了深刻的檢討,並向高峻山保證這種與國家律法相牴觸的事情,今後再也不會發生。

高峻山對沐天波爲統一華夏所做出的積極貢獻給予高度的評價和肯定,希望他爲雲南的發展和穩定做出更大的貢獻。

沐天波一再表示,堅定地維護雲南的穩定和促進其經濟發展。

與沐天波會過面之後,高峻山給商部發了個電報,責令商部立即接管雲南、東籲的鹽業,打擊當地的鹽販。

高峻山經過冷靜的思考之後,決定在全國成了一支警察部隊,警察部隊隸屬於拱衛司,其職責是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這支部隊的性質,等同於後世的武警部隊,由孫可望擔任警察部隊的司令官。

高峻山又進一步地確定,地方民兵組織接受警察部隊的統一指揮,這樣,警察在行使職權的時候,就更有力量。

十天後,第十軍團的六個師終於進入了東籲。

高峻山電令周世臣,第十軍團派出三個師,駐紮在暹羅的洛坤、甲米、攀牙、普吉、素叻他尼、拉農、春蓬、宋卡、沙敦、董裡、博達倫、北大年、也拉、陶公等府地,這一地區統稱爲南暹羅,歸屬東籲省管轄。

新佔領的東籲十分的廣闊,特別是南部的緬甸和暹羅海疆,需要組建一支海軍艦隊,控制印度洋的出海口。

目前組織一支新的艦隊還有困難,高峻山電令孫大海的第九軍團,派駐兩個海軍陸戰旅分別駐紮在南暹羅和東籲的沿海城市,加強海岸城市的防禦,以防外國勢力搗亂。

七月,運輸隊安裝了橡膠輪胎的馬車,第一次來到雲龍州,高峻山認爲在雲龍州沒有再呆下去的必要,於是決定乘坐新型馬車回金陵。

征討軍這次出征的任務,是爲了解決麓川宣慰司和車裡宣慰司向緬甸納貢的狀況的,沒想到兩軍一開戰,戰越打越順利,最後把甸王莽達的王朝給推翻了,國土面積伸展到了印度洋海岸。

原本的計劃是解決了問題就回師安南,現在好了,征討軍在東籲一下撤不出來,又遇到雨季,他帶來的101師等六個師抽不出身,必須留在東籲執行任務,高峻山只好放棄攻打安南的計劃,等把東籲大局穩定下來之後再做打算。

不打安南,他留在雲龍州已經沒有意義,所以他急著返歸金陵。

回金陵不是爲了他的兩個愛妃,而是鄭和級戰列艦。

他看過馬車輪胎的樣式,很是滿意,他的崇文學子們完全領會了他的意思,這個輪胎就是後世輪胎的翻版,做的像模像樣,所以高峻山決定乘坐這種安裝了橡膠輪胎的馬車,回金陵,哪怕雨季還沒有過去。

準備了三天,高峻山被在濛濛的細雨中乘坐馬車上路了。

好在出了雲南天氣就開始放晴,越往北走,天氣越好,馬車行駛的速度也加快了。

從金陵出發的時間是上一年的6月初,經過三個多月的征程到的雲龍州,現在返回,因爲車輪得到了改進,只用了兩個月,高峻山就回到了金陵的皇宮。

這次乘坐新型馬車,讓高峻山又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車軸的問題。

橡膠車輪的問題解決了,高峻山在乘坐的過程中,車軸的問題顯現了出來。這一路上,馬車換了三次輪胎,車輪每兩天要打一次氣,但是車軸更換了八次。

車軸磨損太厲害了,採取什麼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高峻山在這次長途坐車的路途中,已經深深地體會到,頻繁更換車軸,給馬車行駛的速度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第三百六十七章 給朝鮮增加二十支米尼槍第五百九十七章 見到了龍夫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琉球歸順第五百四十二章 繁忙的布什爾港第五百二十八章 女大使走馬上任第四百二十七章 西昌的夏宮第四百三十四章 向地質工作者致敬!第二十四章 閉門堅守第二百一十七章 下江南第四十六章 太極腰刀第一百九十一章 成立西征指揮部第一百七十一章 冊封第一百三十一章 華夏民族的文物,誰都沒有權利去破壞第四十二章 發財不是夢第四百六十九章 太子妃懷孕了第四百零四章 一個玻璃球六百個銀幣第五十七章 會騎馬的夫人不一定會打仗第四十三章 黃臺吉授寶刀第四百四十章 漁村(感謝chen456852打賞)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壽秘訣第九章 出現叛徒第七十三章 四子從軍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膽設想的貨幣方案第四百二十二章 華夏大軍到達美洲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一艘萬噸巨輪下水第二百三十四章 食鹽專賣第五百六十一章 老臣暈船了第三百零二章 啓航之前第七十四章 智取應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在孫財主家避雨一百九十六章 招收女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生產燃燒彈第五百七十章 初戰地中海第二百九十七章 《華夏日報》第四百四十六章 在西昌發現了大型煤礦第四十六章 太極腰刀第五百零二章 視察長安煤礦(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登門拜訪鄭芝龍第四百四十四章 農田開墾隊第二百一十六章 移民政策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南明的最後一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終於有了女兒第一百零八章 李信獻策第四十一章 玉兒山莊第三百五十八章 全民抵抗第五百五十二章 太子的謀略第四百二十七章 西昌的夏宮第二百八十五章 張從的來信第五百六十六章 抵達南非第四百六十七章 與奧斯曼簽署停戰協議第七十五章 定國侄兒,一年不見你長高了!第六百章 對袁崇煥的討論(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華夏二十六省第四十章 西出蕭關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山頭之外的派系第四百一十一章 沒有結論的一次會議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也上班第二十二章 西域商隊第一百六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十五章 移師鐵角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秦良玉負氣回鄉第三百零六章 華夏國的第一位總督第五百八十八章 勘察海岸線第一百三十二章 息縣老奶奶的兒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秦良玉負氣回鄉第四十七章 墜馬第四百零七章 大功率電子管發報機第二百六十六章 海上殲滅戰(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馬老漢獨闖京城告御狀第十七章 誤殺郝搖旗第一章 緊急跳傘第四百四十四章 農田開墾隊第四百七十八章 回到金蘭灣第二百八十四章 德川幕府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混成旅第四百九十九章 勞動力短缺第四百二十七章 西昌的夏宮第四百一十章 啓航吧,向巴達維亞前進!第四百五十二章 見到了兩個外孫第四百五十九章 德旺莊園第九十七章 打了一張感情牌第三百六十二章 毀城大作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零七章 真臘國的一餐晚宴第二百零四章 四國聯盟第四百八十三章 好你個賀瘋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華夏日報》第一百六十八章 派系之爭第二百六十一章 進駐韶州第四百五十八章 捷報頻頻傳第一百三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大將軍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切爲了華夏的鐵路建設第三百零八章 沒有吃成的“晚宴”第九十八章 谷城雙雄會第五百零四章 全民動員運輸忙(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搶灘之戰第六十二章 志不同者道不同第五百七十九章 一見新奇的東西第五百三十二章 中吉普第二百五十三章 春暖花開愁煞人
第三百六十七章 給朝鮮增加二十支米尼槍第五百九十七章 見到了龍夫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琉球歸順第五百四十二章 繁忙的布什爾港第五百二十八章 女大使走馬上任第四百二十七章 西昌的夏宮第四百三十四章 向地質工作者致敬!第二十四章 閉門堅守第二百一十七章 下江南第四十六章 太極腰刀第一百九十一章 成立西征指揮部第一百七十一章 冊封第一百三十一章 華夏民族的文物,誰都沒有權利去破壞第四十二章 發財不是夢第四百六十九章 太子妃懷孕了第四百零四章 一個玻璃球六百個銀幣第五十七章 會騎馬的夫人不一定會打仗第四十三章 黃臺吉授寶刀第四百四十章 漁村(感謝chen456852打賞)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壽秘訣第九章 出現叛徒第七十三章 四子從軍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膽設想的貨幣方案第四百二十二章 華夏大軍到達美洲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一艘萬噸巨輪下水第二百三十四章 食鹽專賣第五百六十一章 老臣暈船了第三百零二章 啓航之前第七十四章 智取應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在孫財主家避雨一百九十六章 招收女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生產燃燒彈第五百七十章 初戰地中海第二百九十七章 《華夏日報》第四百四十六章 在西昌發現了大型煤礦第四十六章 太極腰刀第五百零二章 視察長安煤礦(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登門拜訪鄭芝龍第四百四十四章 農田開墾隊第二百一十六章 移民政策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南明的最後一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終於有了女兒第一百零八章 李信獻策第四十一章 玉兒山莊第三百五十八章 全民抵抗第五百五十二章 太子的謀略第四百二十七章 西昌的夏宮第二百八十五章 張從的來信第五百六十六章 抵達南非第四百六十七章 與奧斯曼簽署停戰協議第七十五章 定國侄兒,一年不見你長高了!第六百章 對袁崇煥的討論(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華夏二十六省第四十章 西出蕭關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山頭之外的派系第四百一十一章 沒有結論的一次會議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也上班第二十二章 西域商隊第一百六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十五章 移師鐵角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秦良玉負氣回鄉第三百零六章 華夏國的第一位總督第五百八十八章 勘察海岸線第一百三十二章 息縣老奶奶的兒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秦良玉負氣回鄉第四十七章 墜馬第四百零七章 大功率電子管發報機第二百六十六章 海上殲滅戰(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馬老漢獨闖京城告御狀第十七章 誤殺郝搖旗第一章 緊急跳傘第四百四十四章 農田開墾隊第四百七十八章 回到金蘭灣第二百八十四章 德川幕府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混成旅第四百九十九章 勞動力短缺第四百二十七章 西昌的夏宮第四百一十章 啓航吧,向巴達維亞前進!第四百五十二章 見到了兩個外孫第四百五十九章 德旺莊園第九十七章 打了一張感情牌第三百六十二章 毀城大作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零七章 真臘國的一餐晚宴第二百零四章 四國聯盟第四百八十三章 好你個賀瘋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華夏日報》第一百六十八章 派系之爭第二百六十一章 進駐韶州第四百五十八章 捷報頻頻傳第一百三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大將軍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切爲了華夏的鐵路建設第三百零八章 沒有吃成的“晚宴”第九十八章 谷城雙雄會第五百零四章 全民動員運輸忙(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搶灘之戰第六十二章 志不同者道不同第五百七十九章 一見新奇的東西第五百三十二章 中吉普第二百五十三章 春暖花開愁煞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义区| 隆尧县| 静宁县| 伊春市| 车致| 陕西省| 苍山县| 阳朔县| 靖州| 和田县| 新建县| 宁强县| 汶川县| 图们市| 北京市| 扶余县| 浙江省| 从化市| 拜泉县| 永泰县| 昌乐县| 武山县| 芷江| 神木县| 景洪市| 贺兰县| 仁布县| 民勤县| 城市| 庆城县| 措勤县| 阳谷县| 仁寿县| 乌兰察布市| 徐闻县| 蕲春县| 吉林省| 博乐市| 昔阳县| 祁阳县| 扎鲁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