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6章 什麼技術復刻愛好者怪癖!

第256章 什麼技術復刻愛好者怪癖!

“哦,張工來了啊,你說,你們最近進度如何?”

賈勇很客氣。

他大概知道林燃這尊大佛的根腳,在知道之後慶幸自己一直都很客氣。

不過本身他作爲院長,事務繁忙,所以他讓張小強每個月來彙報一次他們的工作進度。

這裡的彙報是當面彙報。

除了當面彙報外,他們每週的週報上也會體現一個進度情況。

只是說週報大家寫的都很專業,領導壓根不會仔細看。

週報太多了。

領導只會關注大的項目節點,重要項目,在大的節點前過問兩句。

復刻F-1對他們來說更像是臨時加的政治任務。

說重要嘛,肯定重要,但因爲不屬於年度計劃範疇內,就算沒完成也問題不大。

畢竟整個項目的負責人是林燃,他們充其量算個打下手的。

這也導致賈勇壓根不知道該項目只花了兩個月時間就結項了。

這就好比勇士消滅魔王任務,首都對勇士能否消滅魔王抱著不置可否的態度,覺得很懸。

即便完成了,首都都覺得最少也得那麼個十年八年的吧。

結果勇士兩天就回來說我把魔王給幹掉了。

這不是驚喜,是驚嚇。

現在賈勇就有這樣的感覺。

看著手裡的紙質報告,報告結項中最後的結論那一欄赫然寫道:

“.F-1的推力穩定,J-2的比衝高效,證明了六院的製造能力與林燃的專業指導完美結合。”

賈勇拿起辦公桌上的手機看了一眼:

“2021年6月1日”

是兒童節不是愚人節啊,他心想。

賈勇擡頭看向張小強:

“不是,項目已經研發成功了?”

張小強點頭道:“如果我們的目標只是造出和土星五號配套的F-1和J-2火箭發動機的話,那我們已經成功了。

只是從精度的層面,我們應該做的比土星五號的原型機精度更高。”

賈勇聽出了對方的潛臺詞。

不過他沒有打斷,而是等對方說完。

“如果我們要研發符合現代航天要求,尤其是我們華國航天體系要求的重型火箭,那麼要以F-1火箭爲原型進行優化迭代。

就像NASA在過去四十年時間裡,對F-1做的那樣,那我們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張小強說道。

作爲歷史上怪獸級的火箭發動機,一直到今天,F-1仍然是最強大的單燃燒室液體推進火箭發動機。

華國航天內部有很多人對阿波羅登月相關的技術著迷,其中想要復刻土星五號的人是最多的,其次就是F-1火箭發動機。

張小強也不例外,在復刻成功F-1之後,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我們得在這基礎上進行優化。

在2010年代,NASA與承包商合作開發了F-1B發動機,把推力提升至180萬磅,採用現代製造技術。雖然最終F-1B沒能實裝,但未必這不是一條可行的技術路線。

張小強覺得有可能是NASA太菜了。

在和林燃合作過之後他愈發這麼認爲,和林教授比起來,NASA實在太菜,菜的沒邊了。

“這個我們得討論。

不是,我還是很難想象,林教授就帶著你們這點人,頂天幾百號人,兩個月時間就把F-1給復刻了?

NASA又是復原又是拆解的,都沒做到,你們這做的也太”

賈勇憋了半天才憋出來剩下那半句:

“也太容易了吧。”

張小強知道賈院長所說的NASA是怎麼一回事。

2013年,NASA從庫存裡找出一臺序列號爲F-6049的F-1發動機。

這臺發動機因爲故障而從未使用過,

NASA通過結構光掃描技術創建CAD模型,試圖復刻F-1發動機。

儘管NASA對外宣稱,我們只是爲了深入瞭解F-1發動機的技術細節,想要評估現代分析技術對性能提升,比如燃燒穩定性和推力,的潛在影響,並不是想要復刻。

我們不是復刻,是要在此基礎上進行優化改進,造出更強大的發動機。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妥妥障眼法,說白了就是爲了不讓外界懷疑,現在的NASA,或者更準確來說現在的阿美利肯航天產業已經做不到復刻F-1了。

賈勇還沒等張小強回答,他就自言自語道:“不是,這份報告是真的嗎?

NASA有Rocketdyne實施的所謂F-1生產知識保留計劃,留下了20卷技術文檔,就算林教授把這20卷技術文檔從NASA那拿到了,也沒這麼快吧?

我們都是老航天人了,很清楚復刻F-1最大的難點不是技術。

現在的技術和60年代比起來進步了,無論從哪一方面,都是進步了。

但這種進步對於技術復刻來說反而不是什麼好事。

林教授要做到兩個月復刻F-1,那得對F-1每一個缺陷容忍度都掌握了,這是人能做到的嗎?”

所謂缺陷容忍度是指,工程和理論是不一樣的,在實際的工程中,不是每個部件都需要完美無缺。

工程師們會通過經驗和測試,確定哪些缺陷是可以接受的,也就是說不會影響發動機的性能、安全性或可靠性。

甚至這些缺陷,本身就是發動機能夠正常運轉的組成部分,沒有這個缺陷有可能反而會運轉不起來,甚至是爆炸。

這就跟代碼屎山歸代碼屎山,可你要是修復你以爲很簡單的bug,結果就是整個屎山爆炸,程序徹底運轉不起來。

F-1發動機的工程師在製造和測試過程中,觀察到某些缺陷對性能無影響,逐漸形成判斷。

後續F-1發動機進行大量地面測試,通過這些測試,工程師確認哪些缺陷不會導致失敗。

而且1960年代的製造更多依賴手工,工程師在現場能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比如決定某個焊縫是否需要重做。

然而,這種知識往往是隻停留在腦海裡的知識,未完全記錄在書面文件中的經驗。 比如,工程師可能在頭腦中記住這個部位的氣泡如果小於1毫米就沒事,但這種細節可能未寫入藍圖或技術文檔。

甚至有可能這個部位沒有氣泡反而會有問題。

換句話說,這有可能是複製一幅名畫,畫家知道某些筆觸是故意留下的瑕疵,增加畫的藝術感,但這些細節沒寫在說明書上。

現代畫師有畫的草圖,但不知道哪些瑕疵是畫家有意爲之,結果畫出來的可能看起來相似,實際上少了原作的靈魂。

張小強自然清楚賈勇說的是什麼,他苦笑道:“是的,我也很難理解。

作爲和教授長期一起呆著,我這段時間甚至像是他的助手,我以周爲單位去覆盤我們這周的進度,做了什麼,有哪些成果,每次細想我都會覺得很恐怖。

我們都知道,正常的逆向破解,是在知道技術路線的基礎上,然後一點一點的去磨。

類似我用這個材料試試看,在這裡先造一個原型機出來然後去做地面測試,如果地面測試的效果不錯,那再進入到下一步點火測試,看有什麼問題。

都是一點一點的磨。

有無數大的分支,然後在每個大分支下還有很多小分支,要花很長的時間和資源去試,試出哪條路是通往最後的結果。

甚至有可能最後走到的結果,和人家原本做的東西有微小的出入,只是這種出入,更準確點說叫誤差,是在允許範圍內。

但林教授的感覺就好像是他開了全圖,知道要往哪走,這條路哪裡會有水坑,哪裡會有怪物,你要怎麼規避這些風險都一清二楚。”

張小強有些恍惚。

此時辦公室裡,賈勇幽幽道:“我知道林教授的自信是從何而來的了,確實如同他所說的一樣,他對阿波羅登月瞭如指掌。

這是他底氣的來源,也是阿波羅科技這個名字的來源。

真的太不可思議了。

但只有這一種解釋。”

小說需要講邏輯,但現實不用。

在六院那個龐然大物面前,沒有任何邏輯,哪怕華國航天的專家們來來回回去參觀了無數次。

各種地面測試,熱火測試來來回回來,不過是再次擊碎人們過去所理解的常識。

(NASA官網1968年完成的F-1發動機)

“不是,林教授這是什麼變態的嗜好啊!”

聽說這事的華國航天專家們在參觀完F-1之後很是無語。

張小強苦笑著解釋道:“抱歉,這是林教授強行要求的。

他的意思是,我們既然這是科技考古,那試驗檯也得再造一遍輪子。

他表示回去之後要按照馬歇爾航天中心S-IC靜態試驗檯的規格在阿波羅科技造。

現在先在我們這暫時用一下。”

(馬歇爾中心歷史悠久的 S-IC靜態試驗檯,一直用於測試土星五號、航天飛機和當前推進系統的開發,也包括 NASA的最新火箭太空發射系統,自20世紀60年代建成以來,它一直作爲尖端發動機和推進技術的試驗檯。

該試驗檯最初用於開發和測試土星五號火箭的第一級,該級由五臺F-1發動機組成,每臺發動機可產生150萬磅的推力。

試驗檯的底座支柱內裝有1200萬磅的混凝土。

該試驗檯於1974年進行了改裝,用於測試航天飛機的外部燃料箱,21世紀初,該試驗檯再次用於下一代推進系統的研發。)

專家們覺得變態的地方在於,明明華國航天有專業的火箭發動機試驗檯,在離長安大概35公里的秦嶺範圍內,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抱龍峪試驗區。

它也是華國航天動力系統最後的驗證環節,所有發動機必須通過該試驗區工藝驗收才能進入總裝階段。

林燃非要手搓一個六十年代F-1發動機的試驗檯出來。

(工程師們在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的靜態試驗檯上安裝F-1發動機。)

不是所有東西都是六十年代好。

哪怕60年代的NASA實現了登月,而現在的華國航天還沒登月。

以火箭發動機試驗檯爲例,20時空華國能實現試驗數據採集毫秒級響應的試驗檯明顯要先進得多。

來參觀的專家們震驚於華國版F-1的完整度之高,實際測試的效果之好,同時也震驚於這試驗檯之落後。

這就跟你把八十年代的超音速客機搬來,結果不僅把超音速客機搬來,把當年紙質票據的那套機場管理系統也搬來了一樣奇怪。

“這或許就是天才的怪癖,大學畢業研究阿波羅登月,復刻真的復刻到骨子裡去了。”

而專家們有很多問題想要問林燃,可惜林燃已經圓滿完成任務回申海了。

前面有提到技術容忍度的問題。

華國航天的專家們很想搞清楚F-1發動機復刻過程中每一個細節,好搞清楚哪些是可以容忍,哪些不能,這些在華國自研的發動機領域都能派上用場。

問張小強也行,但張小強知道的肯定沒有林燃清楚。

很多具體的技術細節,他只知道是怎麼做的,而林燃才知道爲什麼可以忽略,這部分缺陷又會對哪些部分產生作用。

不過林燃沒有義務更沒有時間在這裡進行解答,阿波羅科技的第一次載人航天任務即將開始了,同樣是由燃燒一號把宇航員給送上去。

F-1火箭發動機研發成功的消息傳到所有該知道的人手裡後。

林燃此前見過賦閒在家的那位,太清楚兩個月搞定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林燃確實如同自己所說的那樣,他對阿波羅登月的每一個細節都瞭如指掌,給他充分的資源和人力,他真的能夠在一年多時間裡就完成登月。

“好好好。”

而另外那邊,華國航天官方微博發了條微不足道的消息,在航天愛好者看來簡直是十級颶風:

“近日,華國航天和阿波羅科技聯合研發的月球-1號發動機順利完成點火測試,該發動機參數海平面推力約150萬磅,真空推力約爲174.6萬磅,海平面比衝爲263秒,真空比衝爲304秒.”

“該發動機意味著我國在單燃燒室液體推進火箭發動機領域趕上了世界先進水平,是我國航天科技的又一突破,未來將承擔爲重型火箭提供動力的重任。”

微博一出,指向性過於明顯了。

哪怕普通民衆不知道這玩意意味著什麼,大把科普類博主也會告訴他們。

這是什麼意思。

這參數和F-1一模一樣,然後又是和阿波羅科技聯合研發,又叫什麼月球-1號,這不純純掩耳盜鈴嗎?

你到底是什麼,我還能不清楚嗎?

F-1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軒然大波,而顯然影響力不僅僅侷限在華國的社交媒體,在國外也吵翻天了。

(本章完)

第144章 人類羣星閃耀時第89章 燃燒聯邦的經費(810)第9章 根本不可能第145章 林燃帶來的靈感7月抽獎結果第338章 林登約翰遜時代的落幕第105章 諾獎真的一點都不重要第85章 你可是我在NASA唯一的人脈(410)第222章 多智近妖第56章 我這是站在後人的肩膀上第294章 NASA的研究也太有用了吧!第357章 21世紀的斯普特尼克時刻第212章 GPS衛星裡安炸藥?(6k)第298章 要的不多第9章 根本不可能第138章 定語更少的勝利(求月票!)第28章 訪問香江前的準備工作第38章 我是你爹第82章 立威(求首訂!)第285章 月球改造計劃之始第56章 我這是站在後人的肩膀上第77章 成功纔是意外第189章 來自教授的凡爾賽(4K)第122章 林燃在水星控制中心(求月票!)第99章 戰略構想第86章 折服(510)第83章 點燃華人羣體(210)第133章 諾貝爾和菲爾茲的雙料得主第357章 21世紀的斯普特尼克時刻第360章 這是好事啊第310章 數學外交第322章 都可以來(求月票!)第77章 成功纔是意外第275章 登月的格局第18章 統一數學的第一塊基石第37章 突然到訪的說客第56章 我這是站在後人的肩膀上第200章 數學對我而言就像是呼吸(1w)第264章 林燃的宏偉藍圖(求月票)第354章 羣星閃耀大模型第125章 真愛?珍愛!(求月票)第149章 教授妙手回春,喬治敦煥發新生(5k第82章 立威(求首訂!)第34章 真傳一句話第170章 這計劃神了!(66k超級精彩的一章)第108章 林燃的第四次禮物(求月票!)第282章 Pony也要最後一次創業第67章 會辯論的數學家你怕不怕第29章 林燃博士研討班招生啓事第237章 帝國邊緣第66章 證據呢?第272章 進入地球軌道第34章 真傳一句話第14章 紐約數學界來了個新人第4章 我只是一個航天愛好者而已第135章 教授,我該怎麼辦?第1章 歡迎來到1960第7章 核心優勢第284章 鯨吞四海第291章 聯合登月前(求月票!)第11章 當然不會從NASA開始第13章 光有徽章可不夠第57章 沒想到還真是那位弗雷德第241章 返回地球第230章 更大力度的支持第10章 把李小滿忽悠瘸第45章 無法拒絕的魚餌第264章 林燃的宏偉藍圖(求月票)第235章 教授,你想要什麼?第76章 創造歷史第273章 完美的操作第117章 華國科學家們智慧的閃光(求月票!第63章 很特殊的辦法第7章 核心優勢第225章 仙人之兮列如麻第177章 輸了什麼都沒有(4k)第196章 Day3(5k)第218章 我見真神了!(6k)第351章 我就要這個吧第67章 會辯論的數學家你怕不怕第26章 世界潮起潮落我自巋然不動第233章 有用的老登第243章 教授的華麗表演第48章 這你都能算到嗎?第275章 登月的格局第98章 可怕的林燃第306章 星球大戰計劃!第66章 證據呢?第111章 林燃版《高堡奇人》(求月票!)第283章 秦王掃六合之始(求月票!)第248章 要賭不如賭大一點第245章 錢是個合適的人選(求月票)第168章 黑人的憤怒(5k)第233章 有用的老登第60章 瘋狂的計劃第42章 期待已久的晚宴第266章 月球軌道插入第332章 兩個陣營的風暴第227章 人生的閃耀時刻第9章 根本不可能
第144章 人類羣星閃耀時第89章 燃燒聯邦的經費(810)第9章 根本不可能第145章 林燃帶來的靈感7月抽獎結果第338章 林登約翰遜時代的落幕第105章 諾獎真的一點都不重要第85章 你可是我在NASA唯一的人脈(410)第222章 多智近妖第56章 我這是站在後人的肩膀上第294章 NASA的研究也太有用了吧!第357章 21世紀的斯普特尼克時刻第212章 GPS衛星裡安炸藥?(6k)第298章 要的不多第9章 根本不可能第138章 定語更少的勝利(求月票!)第28章 訪問香江前的準備工作第38章 我是你爹第82章 立威(求首訂!)第285章 月球改造計劃之始第56章 我這是站在後人的肩膀上第77章 成功纔是意外第189章 來自教授的凡爾賽(4K)第122章 林燃在水星控制中心(求月票!)第99章 戰略構想第86章 折服(510)第83章 點燃華人羣體(210)第133章 諾貝爾和菲爾茲的雙料得主第357章 21世紀的斯普特尼克時刻第360章 這是好事啊第310章 數學外交第322章 都可以來(求月票!)第77章 成功纔是意外第275章 登月的格局第18章 統一數學的第一塊基石第37章 突然到訪的說客第56章 我這是站在後人的肩膀上第200章 數學對我而言就像是呼吸(1w)第264章 林燃的宏偉藍圖(求月票)第354章 羣星閃耀大模型第125章 真愛?珍愛!(求月票)第149章 教授妙手回春,喬治敦煥發新生(5k第82章 立威(求首訂!)第34章 真傳一句話第170章 這計劃神了!(66k超級精彩的一章)第108章 林燃的第四次禮物(求月票!)第282章 Pony也要最後一次創業第67章 會辯論的數學家你怕不怕第29章 林燃博士研討班招生啓事第237章 帝國邊緣第66章 證據呢?第272章 進入地球軌道第34章 真傳一句話第14章 紐約數學界來了個新人第4章 我只是一個航天愛好者而已第135章 教授,我該怎麼辦?第1章 歡迎來到1960第7章 核心優勢第284章 鯨吞四海第291章 聯合登月前(求月票!)第11章 當然不會從NASA開始第13章 光有徽章可不夠第57章 沒想到還真是那位弗雷德第241章 返回地球第230章 更大力度的支持第10章 把李小滿忽悠瘸第45章 無法拒絕的魚餌第264章 林燃的宏偉藍圖(求月票)第235章 教授,你想要什麼?第76章 創造歷史第273章 完美的操作第117章 華國科學家們智慧的閃光(求月票!第63章 很特殊的辦法第7章 核心優勢第225章 仙人之兮列如麻第177章 輸了什麼都沒有(4k)第196章 Day3(5k)第218章 我見真神了!(6k)第351章 我就要這個吧第67章 會辯論的數學家你怕不怕第26章 世界潮起潮落我自巋然不動第233章 有用的老登第243章 教授的華麗表演第48章 這你都能算到嗎?第275章 登月的格局第98章 可怕的林燃第306章 星球大戰計劃!第66章 證據呢?第111章 林燃版《高堡奇人》(求月票!)第283章 秦王掃六合之始(求月票!)第248章 要賭不如賭大一點第245章 錢是個合適的人選(求月票)第168章 黑人的憤怒(5k)第233章 有用的老登第60章 瘋狂的計劃第42章 期待已久的晚宴第266章 月球軌道插入第332章 兩個陣營的風暴第227章 人生的閃耀時刻第9章 根本不可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波县| 双牌县| 刚察县| 石台县| 崇礼县| 绥滨县| 曲周县| 县级市| 开封市| 隆安县| 双桥区| 兴城市| 吉水县| 江城| 咸阳市| 理塘县| 贵南县| 阿勒泰市| 慈利县| 从化市| 阳泉市| 玉龙| 稻城县| 黄冈市| 南京市| 咸宁市| 鱼台县| 西安市| 博湖县| 宿松县| 通城县| 本溪市| 治多县| 手游| 湘潭县| 明光市| 桐庐县| 类乌齐县| 枞阳县| 大姚县| 麦盖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