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五十四章 要做到耳朵磨出繭子

錢朋點燃一支菸,狠狠吸了一口之後,才繼續道:“老馬這個人在這方面經驗豐富,動員羣衆是他的老本行。他原本就是咱們師的民運幹事下派的,在下派到潞東軍分區之前,一直都是師部的宣傳幹事。”

“而不是從野戰軍提拔起來的,實際上更像是軍事幹部的政工幹部。這也是我之所以點他的將,而沒有選擇其他兩個營政治教導員的原因。老馬與我在師部熟悉不是一天了,一直都睡一個房子。直到他下派的潞東軍分區才分開,他的爲人和秉性我瞭解。”

“老馬爲人寬厚、有說服力,儘管不是那麼太擅長言談,可他說出來的話就是比別人讓人相信。但是最大的缺點就是作戰方面差了一些。但有作戰部隊給他護航外加上撐腰,我想讓他去,應該可以勝任的。”

說到這裡,錢朋頓了一下子道:“其實他這個營教導員,調任到政治處當一個副主任,也就是一個平調。只不過對外的名義,要好聽一些罷了。要是換了我,寧願在作戰部隊當一個教導員,也不願意去當這個就是一個幹活命的副主任。”

也許明白自己剛來不太長時間,就與團主要軍政主官搞的太僵不好。所以,錢朋對自己的意思解釋的相當透。其實他不用解釋這麼透徹,他之前說的一半東西,李子元就已經聽明白了他的意思。

不過錢朋另外一層沒有表達出來的意思,李子元也聽了出來。錢朋也是想趁著這個機會,培養一批後備政工幹部,以及政工骨幹。不過對於後一點,李子元認爲錢朋恐怕要失望了。部隊之中的基層幹部,大部分認識的那點字,還是參軍之後才學的。

要不是自己和馬永成硬性規定,你當班長必須得認識多少字,你當排長必須得認識多少字。當連長和指導員,不僅要認識一些字,還要學會看懂地圖。爲了教會入伍之前都大字不識一籮筐的幹部和戰士,團裡面現在的文化教員,不知道浪費了多少腦細胞。

就是爲了教會所有的連排長識別地圖,剛剛從何三亮手中接手這項工作的王均,都有些叫苦連天。好在何三亮之前給他打下的基礎不錯,別說所有的連長,就是排長一級的也都是知道了什麼叫做等高線,什麼叫做反斜面。

當然教自己部隊的幹部和戰士學文化,這也不是李子元所部的獨有創造力。是這支軍隊,從紅軍開始就建立的一個優良傳統。問題是有些東西可以學,有些東西是天生的。你讓一個參軍前還一個大字不識,那點文化都是入伍後學習的粗人去當秀才。

去做宣傳鼓動工作,這不是趕鴨子上架嗎?要不然部隊裡面的政工幹部,越往高文化水平一般都也越高。甚至清華、北大、浙大、復旦等,這個年代有名大學畢業的,也是不在少數。

反倒是在下邊,一般的連政治指導員、營政治教導員,反倒是都是作戰部隊老幹部,或是抗戰後入伍的幹部提拔的。這其中除了這些知識分子不會作戰,團以下的政工幹部在需要的時候,要接替犧牲或是喪失指揮能力的軍事主官指揮部隊之外。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這些知識分子對於部隊來說太寶貴了。不僅一般訓練完成之後,都留在上級機關和部門。就是下到部隊,一般提拔的也相當快。三分區一個主力團的政委,就是三六年十二月份參加革命的大學生。

在看看馬永成,也是差不多這樣的。自己三五年的小紅軍,現在當團長了算是不多見。這在軍事幹部之中,絕對算是少見的特例。可抗戰爆發前後才參軍的大學生,現在擔任團政委、軍分區政治部主任,甚至是軍分區政委的可是不在少數。

這是爲什麼,就是因爲知識分子太寶貴。他們有工農幹部缺少的口才和文采,尤其這些高知識分子的筆桿子,也是一樣很重要的武器。一般下去做羣衆動員工作的,都是這些知識分子幹部。這些高知識分子幹部,在一線作戰部隊並不多。

自己這個團,至少現在看學歷最高的就是馬永成。再有就是軍分區下來的幾個年輕幹部,有的高中畢業生,還有一個是師範畢業生。其餘的都是中學畢業,沒有學歷更高的幹部了。至於軍事幹部,幾乎是清一色的工農幹部。

做羣衆動員工作的政工幹部,與在作戰部隊的政工幹部那是兩碼回事。在部隊之中政工幹部,做思想工作除了自身要做爲一個表率之外,實在講不通一腳踹過去,也沒有人太過於指責你。

最多是上級批評你違反政策、體罰戰士,大家都是帶兵的人,也理解帶兵的難處,只要不做的太過,批評兩句也就算了。就像是李子元當初拎著皮帶,要抽光著腚的賀會章,也沒有人說他做的不對。

可要是對羣衆你講不通的時候,一腳踹過你試試,不給你一個大過就怪了。這個年代的農村人讀書識字的不多,聽宣傳還是信任知識分子,至少看起來像是知識分子的人。軍裝上的衣兜裡面,至少得插上一支鋼筆,嘴裡面得能講出來通俗易懂的大道理。

你派一羣三棒子砸不出一個屁來的大老粗去,那羣衆能相信你嗎。尤其是壺北西部平原地區,還曾經是八路軍和日僞軍拉鋸過一段時間的地區,老百姓在日僞軍的報復中吃虧不小。要讓老百姓相信你,你得說出真正的大道理來。

錢朋這番話的意思,李子元聽明白了也聽懂了。所以,李子元這次很是痛快的點了點頭。心中暗自有些好笑,這位錢副政委是真的不知道下邊的部隊實情,還是真的拉開膀子幹一把?不過後邊的這個理由,好像是更充分一些。

管他呢,這本身就是他這個代政委的職責,自己也不好去參合太多。李子元表現出一幅聽了進去的樣子,讓錢朋倒也沒有再說什麼。至於這件事情的後續發展,究竟是按照李子元想象出來的結果,還是像是錢朋準備要努力的方向發展,那就只能等著看結果才知道了。

人選定下來了,剩下的事情就是上報了。拿著一個新任副參謀長,一個新任政治處副主任人選名單,錢朋先後親自跑了一趟軍區和軍分區。並在去軍區的時候,與在黨校學習的馬永成特別長談了一次。至於幾個營長的變動,這還是軍分區和李子元自己範圍內的事情。

幾個營長在何三亮各自找談完話之後,在第一時間之內便各自到位。其實也就是從這個營的營部駐地,到那個營的營部駐地而已。調動幾個營長完畢,李子元召開了部隊連以上幹部會議。專門強調了兩個紀律,一個是羣衆紀律,一個是訓練紀律。

羣衆紀律,是針對眼下僞軍俘虜兵多的現象,李子元特殊強調的。李子元態度很明確,那就是羣衆紀律是鐵打的額,誰違反羣衆紀律,不僅要追究戰士本身的責任,更要追究其班排長以及政治指導員的責任。

李子元提到羣衆紀律的時候,語氣是異常的嚴厲,甚至不惜搞出了連坐的辦法。可見他對此事的重視,以及打算殺一儆百的決心。沒辦法,現在部隊中出身僞軍的俘虜兵數量不少。儘管那個汪僞第二方面軍秉承著老西北軍一貫的傳統,紀律也是相當嚴格的。

可不代表這些人,就真的是不會出現任何的問題。所以爲了防範於未然,李子元刻意再一次強調了紀律,以及對應的處理。他甚至強調羣衆工作紀律,要天天講、月月講,提出了耳朵要磨出繭子的要求。

政工幹部要多和戰士談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要寫在紙上貼在住處。要做到每天早上,睜開眼就能看到,教新戰士認字就要從紀律開始。同時部隊要戒驕戒躁,不能打了幾次勝仗,就以常勝軍自稱。

針對於訓練,李子元提出了一切向實戰化看齊,一切向戰場看齊,練爲戰、不爲看。並提出了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口號。在訓練中營連幹部要帶頭,要與戰士同甘共苦。政工幹部要把政治思想工作,做到訓練場上去。

不過訓練的時候,開荒生產自救的農活也不能落下。這涉及到在今年的大災之年,能不能切實的減輕老百姓負擔的問題。李子元甚至提出了口號,今年要做到越冬的蔬菜自給。明年的糧食,要有一半自給。

李子元提出的這幾個要求,對於部隊來說要求相當的高。既要按照李子元的要求,進行量非常大的訓練,又要繼續進行生產勞動。但所有的幹部都認爲團長的這個要求很合理,也就沒有人提出反對。

會後,按照李子元統一擬定的訓練大綱,部隊將每天的時間分成三份。三分之二訓練、三分之一種地。至於軍分區和本地先後動員的新兵,李子元則沒有立即將其分配。而是集中到團部,抽調了幾十名軍事素質好的老兵,進行集中三個月的基礎訓練。

錢朋動員來的俘虜,則也統一集中一個月的時間,由政工幹部組織集中學習一個月,才統一分發到部隊。只是可惜動員來的俘虜之中,大部分都是普通的步兵。至於炮兵,一共纔不到二十人。剩下的,都被分區和軍區給帶走。

上級也清楚,李子元所部在九鼎山區一戰,是真的傷了元氣。所以在發起的林南期間,並未調動李子元所部,給予李子元所部充足的休整時間。而周邊的日僞軍,也許是九鼎山一戰真的被打怕了,這段時間也是很老實。

李子元從各營抽調老兵組成的武工隊,以及從壺北西部平原地帶籌集的物資等,來回路過王鐵石的防區時,這個老傢伙基本上沒有做過任何的騷擾。但李子元依舊要求部隊,在經過僞軍控制區的時候,一定要再三的小心。

第七百零五章 包餃子第四百四十章 暴怒的鶴田沼楠第四百四十五章 戰俘第三百八十一章 霸氣第五百九十六章 能打勝的戰術就是合理的第二百一十二章 你是幸運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準備第二百六十二章 需要的是冷靜面對第七十三章 原來是來了大姨媽第十九章 小道第一百八十三章 補給和戰機第八十三章 新的敵情第四百六十九章 形勢惡化第五百三十四章 李子元的帶兵之道第七百五十七章 青年軍第三百七十七章 援軍到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請戰第四百五十八章 最虛弱的時候第七百零二章 各有各的小算盤第四百五十一章 轉移第一百七十一章 最好的時機第四百零六章 刺激與挑逗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正常的礄口第五百三十四章 李子元的帶兵之道第六百二十四章 遇襲第一百四十四章 下火海還是有可能的第三百零六章 恢復冷靜第二百九十章 最後的準備第七十七章 常娟的憤怒第七百零八章 還老百姓一個公道第六百六十章 火力解決第二百四十章 後怕第七百二十二章 李子元的打算第三百二十二章 圍困戰第六百一十二章 天堂很遠、地獄很近第三百六十六章 新對手、老辦法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問題、新辦法第四百四十五章 戰俘第五百六十三章 老首長的批評第六章 不是嫂子是指導員第四十四章 李子元的想法第二百九十八章 發火口第八百一十九章 家人(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意外第六百七十四章 隱蔽第一百六十四章 我還是希望留在一線第四百零五章 陰損的李子元第一百一十一章 苦戰八松嶺(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雨夜第二百一十四章 李子元腦袋的價格第七百四十三章 到時候就不是面子問題了第十七章 辦法我去想第四章 連蒙帶唬嚇退的第六百零五章 沉住氣第六十章 調整第七十九章 疑點第七百二十章 集訓(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老總的玩笑第一百零二章 符合實際的調整第九十五章 劉雁來的冷汗第七百五十四章 女兒的依戀第四百八十三章 變生肘腋第七百四十四章 花錢買平安的僞軍第三百一十章 你當我二啊第八百零五章 家是港灣第六十六章 郭老三的警告第三百九十九章 抗聯的叛徒第一百三十九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一百零三章 戰地觀摩團第六百九十三章 這次不跳出外線第六十六章 郭老三的警告第四百八十七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五百五十九章 劉開山的判斷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舍纔有得第二百五十五章 誤會第五百七十四章 自己去找死第一百四十七章 中野學校第一百零四章 鶴田沼楠的懲罰第三百八十一章 霸氣第一百六十一章 苦戰第十一章 李子元的豪氣第四百零七章 好運到頭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還是你去做第三百三十七章 異樣的平靜第五百四十四章 人才是根本第一百二十章 劉開山的陰招第三百九十二章 引他們繼續咬鉤第三百九十四章 反擊(一)第六百五十章 沒有想到的命令第七百六十八章 細心的何三亮第四百二十四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偷襲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意外第四百六十八章 平原伏擊戰(二)第三百四十章 引蛇出洞(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日軍真正的企圖第七百零一章 鏖戰(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南下晉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王均第二百五十八章 預防針
第七百零五章 包餃子第四百四十章 暴怒的鶴田沼楠第四百四十五章 戰俘第三百八十一章 霸氣第五百九十六章 能打勝的戰術就是合理的第二百一十二章 你是幸運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準備第二百六十二章 需要的是冷靜面對第七十三章 原來是來了大姨媽第十九章 小道第一百八十三章 補給和戰機第八十三章 新的敵情第四百六十九章 形勢惡化第五百三十四章 李子元的帶兵之道第七百五十七章 青年軍第三百七十七章 援軍到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請戰第四百五十八章 最虛弱的時候第七百零二章 各有各的小算盤第四百五十一章 轉移第一百七十一章 最好的時機第四百零六章 刺激與挑逗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正常的礄口第五百三十四章 李子元的帶兵之道第六百二十四章 遇襲第一百四十四章 下火海還是有可能的第三百零六章 恢復冷靜第二百九十章 最後的準備第七十七章 常娟的憤怒第七百零八章 還老百姓一個公道第六百六十章 火力解決第二百四十章 後怕第七百二十二章 李子元的打算第三百二十二章 圍困戰第六百一十二章 天堂很遠、地獄很近第三百六十六章 新對手、老辦法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問題、新辦法第四百四十五章 戰俘第五百六十三章 老首長的批評第六章 不是嫂子是指導員第四十四章 李子元的想法第二百九十八章 發火口第八百一十九章 家人(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意外第六百七十四章 隱蔽第一百六十四章 我還是希望留在一線第四百零五章 陰損的李子元第一百一十一章 苦戰八松嶺(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雨夜第二百一十四章 李子元腦袋的價格第七百四十三章 到時候就不是面子問題了第十七章 辦法我去想第四章 連蒙帶唬嚇退的第六百零五章 沉住氣第六十章 調整第七十九章 疑點第七百二十章 集訓(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老總的玩笑第一百零二章 符合實際的調整第九十五章 劉雁來的冷汗第七百五十四章 女兒的依戀第四百八十三章 變生肘腋第七百四十四章 花錢買平安的僞軍第三百一十章 你當我二啊第八百零五章 家是港灣第六十六章 郭老三的警告第三百九十九章 抗聯的叛徒第一百三十九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一百零三章 戰地觀摩團第六百九十三章 這次不跳出外線第六十六章 郭老三的警告第四百八十七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五百五十九章 劉開山的判斷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舍纔有得第二百五十五章 誤會第五百七十四章 自己去找死第一百四十七章 中野學校第一百零四章 鶴田沼楠的懲罰第三百八十一章 霸氣第一百六十一章 苦戰第十一章 李子元的豪氣第四百零七章 好運到頭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還是你去做第三百三十七章 異樣的平靜第五百四十四章 人才是根本第一百二十章 劉開山的陰招第三百九十二章 引他們繼續咬鉤第三百九十四章 反擊(一)第六百五十章 沒有想到的命令第七百六十八章 細心的何三亮第四百二十四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偷襲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意外第四百六十八章 平原伏擊戰(二)第三百四十章 引蛇出洞(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日軍真正的企圖第七百零一章 鏖戰(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南下晉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王均第二百五十八章 預防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塔河县| 梁山县| 孝感市| 双柏县| 威远县| 盐城市| 额敏县| 宁国市| 台湾省| 贺州市| 克东县| 唐河县| 临潭县| 浮山县| 普格县| 北京市| 济源市| 哈密市| 扶余县| 固始县| 陆丰市| 富民县| 安塞县| 炎陵县| 南召县| 东宁县| 安溪县| 安陆市| 巴彦淖尔市| 外汇| 格尔木市| 新疆| 明水县| 高淳县| 盘山县| 疏附县| 长葛市| 榆社县| 青岛市| 北京市| 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