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563章 船廠

抗戰之鋼鐵風暴 563章 船廠

“正是因爲這些磨難,我輩之人,所承載的責任才更加沉重。眼下滇緬公路每月輸入昆明的物資已達數千噸,若是有足夠的車輛進入,以公路的吞吐輛,一個月支輸的物資能達到上萬噸。現在鐵路已經修到了眉山一帶,川中的公路,在西北的主持下連通了昆明,咱們西北所需要的機械,也可以走這條通道,我看以這個速度,再過一兩年,將鐵路也修到昆明,甚至到時候連通了修築好的滇緬鐵路,那麼西北的軍事與政治實力可以完全輻射至西南,徹底根治鴉片的問題。”

楊虎城同樣面色凝重地說道。他主政時期的陝西,雖然算不上富庶,鴉片的情況也是有的,但總體還算在可控的範圍內。西南那邊確實是有些氾濫成災的趨勢。幾十萬當地百姓裡面,竟然挑不出向個像樣的壯丁,鴉片,當真是禍害了幾代人。也由不得他們不憤怒。

“你們說得是,正是因爲歷史遺留的問題太多,太難。所以我們更應該奮起。有人對我一力花大價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修築滇頃鐵路有爭議,看上去吃力不討好。但有些事情,總是要去做的,更何況西南,對於民國未來的橡膠來源,也是至關重要。萬不容有失,一萬多噸的月吞吐量,還滿足不了西北的需要。大型的設備也運不進來。未來運輸的主力,還得靠鐵路,哪怕現在下的價錢大些,有些事一定要去做,而且,遲不如早。”

事實上姜立當然不是無緣無故發一通火。對於趙鐵樹,王鐵漢這些人,姜立不需要去多說什麼,他的軍令會被完好的貫徹下去,楊虎城這邊,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倒也不是會反對他,只是有些事,終究還是要磨合。畢竟楊虎城也是做過一段時期陝西王的,也是有政治抱負的人。一兩次簡單的命令還不會有什麼,長此以往,兩人之間必生間隙,到時候想彌合就晚了。姜立不想在民國一統之間,軍隊內部就出現較大的裂縫,這對於以後南下,或者是在北面對抗蘇聯都是極爲不利的。

而此時由西北介入下,提前修築,但耗時長了一半的滇緬公路也展現出了其作用,歷史上的這條公路貨物一年吞吐量也只有四五萬噸左右。往往靠往緬甸碼頭的一艘貨輪,就需要數千輛卡車來回跑一趟才能將貨物運完,如果是是大噸位的化輪,則需要跑幾趟才能運掉,中間的消耗。需要的汽車數量,也是極爲龐大的。

在那種路況下開車的司機,需要有一定的經驗,武漢那邊現在連足夠的司機都拿不出來,更別提足夠的卡車,完全需要外在的採買。此時的滇緬公路一年的吞吐量可以輕易的達到十幾萬噸,甚至更高。畢竟東南亞多雨,氣溫溼熱,歷史上的土路經常泥濘不堪,當這些車隊經過這種路況時,不僅對駕駛員的要求更高,而且車輛也更容易出故障。

歷史上連足夠的駕駛員都嚴重不足,更何況負責維修的機械人員,因此歷史上的的滇緬公路,往往會出現雨中大羣的車如龜速的前進,幾輛汽車陷在泥濘地,一旦出現塞車的情況,前面的幾輛車走不動。後面就排起了長龍。經常在一個位置一堵就是一天,甚至更久。

這些駕駛員不得不在極爲艱苦的條件下,自帶乾糧和水,以便在路上堵車的時候充飢解渴。而從港口到昆明加起來不過一千多公里的路程,在路上往往要開一兩個月,路上大量的拋錨,或者因爲打滑側翻的卡車。擁堵在路上,更是拖沓了整條路的通暢。使得這條花費了二十餘萬人血汗修築的道路並未徹底發揮其意義。而此時,憑著西北多年的修路,與維護的經驗。用鋪裝水泥代替了歷史上的土路,至少到現在,這條路暫時還未出現大量的擁堵。

雖然包括楊虎城在內,對於姜立在武漢中央尚且態度不甚堅定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花費巨大的代價,將好不容易取得的貸款用在修築滇緬鐵路上。不少人都甚至有些不理解。不過這個時候姜立這些年來累積的威望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哪怕有一定的置疑,但這些人心裡也不是十分自信,畢竟西北的現狀已經說明了一切。

打鐵還需自身硬,這是姜立一貫強調的。事實證明,連通四川的公路,還有逐漸向川南延伸的鐵路,哪怕沒有對四川大部形成軍事佔領,但實質上,西北的影響力卻隨著這些道路的延伸不斷向川中擴散。因爲川南鐵礦,以及其他各處銅,磷,鋁等礦的開發,還有一些輕重工廠的設置,捆綁的是一個龐大的利益羣體。使得西北在四川的徵兵變得更加順利。也是因爲四川龐大的人口基數,使得在滇緬修路的大軍裡面,不是歷史上充斥著老弱,至少還有西北組織的一批修路生力軍。

事實上,西北來自對姜立的爭議,並不是花費大量心血去修建滇緬鐵路,還有姜立調用西北大量的資源給專門成立的後勤,難民專項組。使得軍備的擴張並不如某些人想象中的那樣快。當然,這些爭議並非是來自姜立以前的嫡系。也並非是別有用心,只是亂世有亂世的通病,這些在亂世掙扎起來的雄傑們,並沒有多重視下面普通百姓的死傷。

這點與美國那邊的情形有些類似。美國久未經大戰,若不是被逼向戰場,往往死上一些人,就有些無法接受。只是民國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長久的動亂與災荒使得民國自晚清以來,百姓死傷動則幾十上百萬,受災民衆上千萬。對於這些從苦難中掙扎起來的人來說,災民與死傷已經司空見慣。心臟的承受能力比起美國那邊要強了太多。因此對於這部分的爭議,姜立也不會太在意。畢竟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色,但姜立不在意,並不會認同這些人的想法與做法。至少現在他還有能力去改變眼下的這種狀態,當然,這與他推動日軍南下的戰略也是相符的。

自從紅色勢力主政之後,推動西北工業化的進程進一步加快,哪怕歷史上有種種讓後人詬病的地方,但在戰時,這種體制在集中力量辦大事,還有對羣衆的動員上,確實是此時的西方難以企及的,只要給他們一個平臺,發揮的熱度甚至有些出乎姜立的意料。煤礦,鐵礦那邊,涌現一個個生產,挖礦工人不斷刷新著以前的產量紀錄。修路,開渠的民工,勞力。

造大型水壩運送的土方。軍服廠那邊加班加點的產量等等不一而足。當然,有些事情過熱了也不太好,至少在此時的學術界,還有一些精密儀器的研究上,是急不過來的。姜立通過黃顯聲,邵力子這些人,也能讓有些過熱的區域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冷卻降溫處理。總之,西北那邊,現在處在良性發展的階段。偶爾出點問題,也還在可控的範圍內。

“F你們這些愚蠢的黃皮猴子,跟你們在一起工作簡直是對我的一種污辱,不行,我一定要向上級投訴,將你們這些可惡的傢伙全部趕走!”船塢裡,一個戴著安全帽,身高足有一米九的白人大漢指著陶文晉幾個留學生的鼻子罵道。

“混帳,要不是胡先生再三交待,我一定要讓他知道我的厲害。”一個孔武有力的學生手裡掰著把大掰手,看著對方離開的背影,有些憤然道。

“算了,弱國無外交,祖國積貧積弱,這些白人自然是看不起咱們的。”魏書豪搖了搖頭,“一時間的落後算不得什麼,司令想方設法把咱們這些人送到美國來留學,可不是讓咱們跟這些洋鬼子置氣的,再說,咱們民國在造船方面確實落後洋人太多了,現在洋人動則幾萬噸的戰列艦,航空母艦。咱們民國現在船廠凋零,在日軍的威脅之下,機械要麼閒置不用,要麼撤到了內地,整個船舶業都遭受了絕大之打擊。司令把咱們送到美國來深造,就是爲了讓咱們能早日成材,好回國效命,再次振興民國的造船業。”

“話是這樣說,但眼下國內都打成了那樣,咱們在這邊學造船,留學了幾年,眼看這形勢,還不知道要在洋人的眼皮子底下呆多少年。”戴志遠不甘心地道。

“就憑咱們這些學船舶設計,學造船的,回去了能幹什麼,你倒是說說看?難道拿起槍去戰場上跟日軍硬拼嗎?”另外一名學生明顯有些不耐煩地道,“好了,好了,這些眼高於頂的白人,他們發他們的脾氣,咱們幹咱們的。胡先生好不容易把咱們弄到船廠來,可不是讓咱們灰溜溜地回去。”

“好了,都開工吧,以前學的那些,真到了實踐上,總是有些差別的,這點洋人的技藝也值得咱們學習。”魏書豪催促著幾人道。

“這些學生,倒是頗有咱們以前的意見風發啊。”魏書豪幾人不知道的是,在不遠處的一間辦公室裡,他們口中的胡先生,此時正隔著透明的玻璃窗,遠遠地看著爭論的幾人。

“是啊,比起我這些已經消沉了意志的人,還算是有些鬥志的。”坐在胡先生對面的吳濟時一臉的鬍子邋遢,看上去頗爲頹廢地道。

“好了,吳先生也不要再意志消沉了。江南造船廠雖然沒有了。但只要民國還在,以後總有重建的一天。”胡先生安慰著旁邊的吳濟時道。

“談何容易,一家大型船廠,想要修建起來,非一時一日之功,江南造船廠,是從前朝就開始累積的經驗,毀於一旦,毀於一旦啊。”想到江南造船廠被日軍所佔領,以往的員工走的走,散的散,將畢生心血傾注在江南造船廠的吳濟時頹廢了很長一段時間,聽到胡先生的解說,還有家人的勸告,才決定出來看一看。可是看到眼前這些留學生在美利尖所遭受的刁難。又是一陣灰心。

“有些事,總要有人去做,只要做了,日後總會有追上列強腳步的一天,西北以前如何,一片不毛之地,現在還不是成爲了抗戰的中堅,還不是堅若磐石的擋在了日軍的前面。”胡先生嘿然一笑道,“再說,江南造船廠沒了,只是那些設備沒有了。但只要有人在,捲土重來,便在眼前。這家船廠,便是馮先生斥巨資買下來的,眼下世界局勢日益緊張,航運業大有可發展之期,江南,馬尾船廠的一些人,現在西北收羅了一部分,還有一部分,需要靠吳先生你們這些有影響力的人,帶動他們重新投到造船業裡面。”胡先生將一份文件遞給吳濟時道。

“什麼,你們把這家船廠買下來了?“吳濟時驚得下巴都快掉下來。

“準確地說應該是對其進行控股,馮先生那邊說了,現在民國的船廠沒有了,廣州那邊也遲早爲日軍所佔領,民國的沿海都將淪陷在日軍的軍威之下,民國一時間沒有地方造大船,但這造船的技藝絕不能丟下,不僅不能丟,而且還要更進一步。機械沒有了,可以買,要是把造船的信心和信念都丟了,民國的造船業,纔是真正的完了。”胡先生一臉慎重地道。

“而眼下這家船廠規模雖然不大,但卻能讓民國造船的技藝得已傳承下去。江南,馬尾那邊,有一部分雲了蘭州,或者重慶造船,相當一部分人不願意出國,甚至另擇他業,這對於民國的造船業將是一次絕大之打擊。所以還需要吳先生這樣有威望的人,召集一批骨幹,來這邊的船廠。繼續民國船舶業未完成之事業。”

“好,好,今日得以重操舊業,續家父之遺志,縱百死亦再無憾事。既然這樣,那我就不再客氣了。”吳濟時頹廢的臉上此時再次閃動著驚人的光采,這一刻,整個人似乎又再次獲得了新生。。

365章 戰平津3595章 到坦克再也開不了的地方25章 逝去的參謀長179章 入主青海419章 增兵362章 五相決議313章 意圖川北3454章 轟炸準備529章 對壘341章 文官屯1527章 對壘483章 急轉直下3496章 黑臉275章 長城抗戰1450章 奉天戰役4551章 徐州4275章 長城抗戰14415章 圍攻2486章 交換121章 攻長春131章 外科手術式的進攻392章 撤退279章 長城抗戰18440章 麻煩105章 誰是笑話198章 煤鹽資源335 人才引進2章 殺心109章 狙擊小隊171章 四馬驅姜戰賀蘭9370章 空降512章 截拿2547章 徐州2150章 捏著把柄213 上海9232章 何育傑261章 長城抗戰6336 突生變故68章 慷慨57 人才計劃390章 南苑3356章 川中139章 巷戰526章 交手2585章 中原3392章 撤退47章 奉天戰役154章 奉天戰役8423章 鋼鐵464章 綏遠4409章 消滅90章 奉天戰役11332章 bf109a82章 我們這些當兵的91章 奉天戰役12187章 新銀行94章 我想不到我輸的理由559章 機會再臨97章 奉天戰役15475章 祭旗177章 四馬拒姜戰賀蘭14575章 諾門坎213 上海9530章 對壘3114章 22旅趙毅585章 中原3572章 廣州淪陷572章 廣州淪陷87章 東邊道101章 吉林形勢1159章 整編邵力子573章 九七式583章 中原1415章 圍攻2541章 軍議255章 希特勒368章 戰平津643章 文官屯3227章 上海2027章 如何自處235章 南京的忌憚233章 威利梅塞斯密特255章 希特勒399 反擊38章 嚴峻的形勢46章 擴大方向213 上海9558章 戰果552章 徐州5203章 水泥廠100章 抗日人士409章 消滅362章 五相決議413章 綏遠準備397章 戰爭全面擴大175章 鏡外航空佈署468章 單刀直入51章 奉天戰役583章 關於學校拆遷的計劃459章 鄭州3
365章 戰平津3595章 到坦克再也開不了的地方25章 逝去的參謀長179章 入主青海419章 增兵362章 五相決議313章 意圖川北3454章 轟炸準備529章 對壘341章 文官屯1527章 對壘483章 急轉直下3496章 黑臉275章 長城抗戰1450章 奉天戰役4551章 徐州4275章 長城抗戰14415章 圍攻2486章 交換121章 攻長春131章 外科手術式的進攻392章 撤退279章 長城抗戰18440章 麻煩105章 誰是笑話198章 煤鹽資源335 人才引進2章 殺心109章 狙擊小隊171章 四馬驅姜戰賀蘭9370章 空降512章 截拿2547章 徐州2150章 捏著把柄213 上海9232章 何育傑261章 長城抗戰6336 突生變故68章 慷慨57 人才計劃390章 南苑3356章 川中139章 巷戰526章 交手2585章 中原3392章 撤退47章 奉天戰役154章 奉天戰役8423章 鋼鐵464章 綏遠4409章 消滅90章 奉天戰役11332章 bf109a82章 我們這些當兵的91章 奉天戰役12187章 新銀行94章 我想不到我輸的理由559章 機會再臨97章 奉天戰役15475章 祭旗177章 四馬拒姜戰賀蘭14575章 諾門坎213 上海9530章 對壘3114章 22旅趙毅585章 中原3572章 廣州淪陷572章 廣州淪陷87章 東邊道101章 吉林形勢1159章 整編邵力子573章 九七式583章 中原1415章 圍攻2541章 軍議255章 希特勒368章 戰平津643章 文官屯3227章 上海2027章 如何自處235章 南京的忌憚233章 威利梅塞斯密特255章 希特勒399 反擊38章 嚴峻的形勢46章 擴大方向213 上海9558章 戰果552章 徐州5203章 水泥廠100章 抗日人士409章 消滅362章 五相決議413章 綏遠準備397章 戰爭全面擴大175章 鏡外航空佈署468章 單刀直入51章 奉天戰役583章 關於學校拆遷的計劃459章 鄭州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州市| 抚州市| 文昌市| 美姑县| 孟津县| 新竹市| 洞头县| 汾西县| 安泽县| 泰顺县| 保亭| 南丰县| 长治县| 老河口市| 佳木斯市| 石棉县| 确山县| 太仓市| 华安县| 镇宁| 德庆县| 陈巴尔虎旗| 牙克石市| 泽库县| 碌曲县| 夏河县| 拉萨市| 青铜峡市| 南郑县| 甘孜县| 多伦县| 家居| 庆阳市| 泰来县| 鄄城县| 德庆县| 武乡县| 大城县| 宽甸| 西乡县| 柏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