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章 上海8
戰爭規模仍然在持續擴大, 日軍第9師團於17日在吳港出發,預計19日可以抵達,混成24旅團長下元熊彌爲接應該師團在黃浦江登陸, 令第14聯隊的第2大隊附屬工兵中隊於19日強渡江蘊藻浜,佔領沈家宅附近地區。 該大隊於當日拂曉通過工兵架設好好的浮橋突破至蘊澡浜北岸。 19路軍61師與日軍又是激戰連場。 被十九路守軍逐次擊退。
日軍鑑於閘北, 吳淞兩地的作戰失敗,一面以海軍特別陸戰隊,加上陸戰隊8個大隊的兵力牽制閘北八字橋一線的守軍兵力。 一面抽調第9師團第6旅團,混成24旅團攻擊江灣, 廟行, 並且江面戰艦在威脅吳淞的同時,對其進行火力支援。 混成24旅團與張治中第5軍88師激戰數日, 雙方損失均是極大。 陣地仍然在88師手裡, 攻擊未果的混成24旅團一部趁著早上大霧的天氣突入廟行鎮東端麥家宅及南側墳地一帶。 一連串的佈置加上下元熊彌的得手使得第5軍打得異常的難受, 整個戰線都有被日軍以點化面取得全面突破的可能。 爲此, 張治中親自帶著教導隊進入前線。 戰局因爲日軍的諸般動作, 陡然變得對民國不利起來。
………….
“快, 快!” 在軍官的催促聲中,大隊的士兵在扎著鐵絲網的訓練場地匍匐前時, 頭擡高一點便撞到上面的鐵絲網。 另外一隊士兵迅速地通過平衡木。 由於場地有限的原因, 各個連的訓練都是錯開的, 在其他地方還有士兵在進行負重越野奔襲。
“誓殺日寇, 恢復中華, 殺!” 在另外一片空曠的場地, 數百士兵操著步槍一遍遍向前突刺,刺殺眼前稻草人的要害, 同時嘴裡大聲咆哮著, 彷彿眼前的稻草人便是生死仇敵。
叮鈴鈴……… 鈴聲響起。
“沒有完成的繼續做。 完成了的馬上去用餐。” 軍官冷酷無比地大聲道。
那些已經完成了訓練任務的士兵聽了軍官的話立即撒開腳丫子往新建的食堂跑。 新建的食堂是窄窄的長木桌, 兩邊擺放的長條木凳。
跟以往的限量不一樣, 現在的士兵訓練吃飯是不限量的, 能吃多少拿多少。相對於以前的吃得不太飽來說, 這是一種幸運, 但也有不幸的地方,拿多了要是吃不完剩下了,下場就比較悲催了。 每人可以領一個雞蛋。另外還有一碗比較稀的肉湯。 剩下的便是饅頭, 包子之類的。
相比起來, 特戰隊無論是選拔, 還是訓練跟這些正規軍比起來就要艱苦多了。 若是放在以往, 這種訓練強度恐怕士兵早就炸窩了, 不過現在保證充足的食物供應, 還有每日的抗戰洗腦下, 卻能保持軍隊高昂的士氣。
“殲滅日本海軍特別陸戰隊1700餘人, 自身損失2100餘人,這還是打了日軍一個措手不及。 也能算是一種勝利了。” 正在視察部隊訓練情況的姜立看到這樣的戰報忍不住嘆了口氣。 這並不是19路軍不肯拼命打, 但武器上的落後並不是一腔血勇就能拉近距離的。 能打出這種一比一的交換比例已經是難能可貴, 歷史上的抗戰與日軍的交換比例誇張的時候甚至達到了驚人的十比一甚至更高的時候。
“這個時候有些人可是隻想著跟日本人和談, 倒是下面的民衆抗戰情緒頗高, 否則上海怕也打不出這麼好的戰績來。 司令說得對, 不管上層如何, 隨著日軍的入侵, 民衆與下面的基層士兵抗戰意識空前凝聚起來了。 民衆自發組織的敢死隊, 擔架隊, 通信隊。 運輸隊。 在初期19路軍彈晌兩缺的時候, 是上海那邊的民間實業工廠排除萬難, 生產土手榴彈, 炸藥。子彈 。 受傷的士兵大多也得到了比較好的照顧。 反觀南京政府這態度還真是卑躬屈膝呢。” 馮佔海對上海那邊的情況十分關注。 說到南京時,又有點不屑地道。
“相比起上次奉天抗戰, 這次南京能把精銳的第5軍派到上海去已經是一種進步了。” 姜立繼續巡視著訓練的士兵, 邊走邊說道, “ 上海的戰場環境比起奉天還要惡劣, 咱們的訓練要加緊。 第4混成旅去時**千人, 能回來五千我就笑不動了, 今年還要在原來的基礎上擴編兩到三個師, 我舅父雖然管了一部分工作, 不過馮老哥你肩上的擔子不輕呢。”
“我省得,關鍵是司令這裡物資與彈藥的供應不要掉鏈子,沒物資作支撐, 訓練可沒辦法維持現在的水準。” 馮佔海點頭說道。
“ 翁文灝發現了一個規模中等的銅礦,後面子彈的生產有著落了。 槍彈方面會供應足的。” 兵工廠的重建進度很快, 依靠姜立對後世礦產資源的一些記憶走了些捷徑, 不止銅礦, 隴南那邊的鐵礦也進行了進一步的勘測。 鋼鐵廠的施工隊現在已經在趕往隴南的路上, 姜立還專程派趙毅一個混成旅入駐隴南, 以震懾當地勢力, 保障鋼鐵廠的順利施工投產。 用銅生產出來的子彈儲備用作戰場, 鋼質彈用來平時訓練足夠了, 如果不放很長時期, 也可以直接投到戰場上。
“很高興你能來西北, 古諾德,曼斯泰先生!”巡視了軍營一遍,姜立出來接見了兩個從德國遠道而來的工程師。 不止是古諾德這兩個德國人, 就是馮佔海也十分吃驚姜立竟然還能說得出一口德語。
“也很高興認識你,將軍閣下!”古諾德說話時鼻子下的鬍子抖動著, 哪怕對方是個黃皮膚, 哪怕這裡實在太貧窮了一些, 但對於公司最大的金主, 兩名德國工程師不敢有絲毫不敬, 當然, 也並不會畏懼對方將軍這種身份。
“貴公司的設備帶過來了嗎?” 姜立在前面帶路, 示意兩人往裡走。
“已經隨我們一起進入蘭州了。 只要將軍閣下給我們提供足夠的人手, 場地, 還有動力設備, 我們很快便能爲將軍閣下生產出瞄準鏡出來, 不過恕我直言, 蘭州這麼落後的地方, 有足夠的電和煤提供給我們嗎? 當然, 如果有可能, 我們還是想住進好一點的宿舍, 能帶上電燈的那種。” 曼斯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