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章 隱患

而戈林看希特勒對希姆萊很是認同,他一直視希姆萊爲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他道:“元首,雖然英美不可信,但是跟黃種人比起來,他們至少跟我們的膚色是一樣的,習俗、宗教也差的不多,我認爲他們比黃種人更加的可靠,就算真的失敗了,被他們打敗,我認爲至少他們不會殺光我們日耳曼民族,但是中國人可就不一定了。”

戈林的話雖然很有道理但是他忽略了一個事實就是希特勒可是一個很極端的人,

希特勒大喊道:“如果我們失敗了,我們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弱肉強食是自然法則,我們不能證明我們是強者,那被人吃了也沒必要遺憾,我是絕對不會跟英美痞子和談的。”

顯然戈林不會說話,他的話深深的刺激了希特勒,幾年前戈林很受希特勒賞識,但是自從開戰後,希特勒就越來越討厭戈林這個目光短淺的死胖仔了,

一衆高級軍官相視看了一眼,他們對於希特勒的行爲很是不理解,覺得他們的元首就像一個瘋子,

在開戰的開始一年內他們還是非常崇拜希特勒的,但是開戰一年後希特勒下士的缺點慢慢暴露出來,坦白的說如果不是中國人意外崛起在背後夾擊了蘇聯,讓德國免受兩線作戰,那恐怕今天亡國的就是德國了,當然感激歸感激,但是他們都認爲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今天他們不想因爲德國的緣故而讓白人失去世界話語權,因此他們期望能說服希特勒,讓希特勒改變主意,

美國人的條件很優厚,分享核技術,這樣德國就不必擔心美國會用核彈攻擊他們,因爲德國也有,

就是除了法國之外,歐洲德國佔領的地方永遠歸德國,包括今後德國在亞洲打下多少領土都歸德國所有,

當然除了對中國宣戰之外,德國人今後不得對法國、英國、非洲、美洲抱有野心,

德軍高層認爲這個條件非常的優厚,當然他們並不相信美國人,但是這關係到白人在擴張了幾百年之後是否又要重新回到歐洲的問題,如果回來,那白人就喪失了世界話語權,黃種人將主導世界,就算白人能跟黃種人分庭抗禮,那也是處在弱勢的一方,

陸海空軍總參謀長,陸軍元帥凱特爾道:“美國覆滅在即,他們自然會用任何方式來破壞我們和中國人的關係,如果我們上當了,他們就贏了,他們不會放任我們強大的,我承認如果盟國覆滅,會有可能造成中德之間的對抗,不過我認爲不必過於擔心,中國人的科技力量是擺在那裡的,他們再怎麼樣也就那樣,如果我們統一了白人,那麼其他種族的白人要麼跟著德國,要麼背叛我們跟著中國人,但是這樣一來他們的文化、姓氏、宗教恐怕就會被改變,我想他們是不願意的,另外打擊別忘了,歐洲主要的國家曾經都侵略過中國,難道中國人會放過他們嗎,因此這些國家只有跟著德國纔有出路。”

凱特爾一直極力迎合希特勒,不過他也是有能力的,當初希特勒在橫掃了西歐之後決心進攻蘇聯凱特爾又表示了不同的意見,並提出了一份不要進攻蘇聯的意見書,希特勒對此毫不理會,從這時候起,凱特爾轉而處處迎合希特勒,1941年7月25日,海軍元帥雷德爾在一份意見書中建議在地中海海區實施軍事掃蕩行動,並加強北非的作戰力量,凱特爾爲避免引起希特勒的不快,提請徹底修改意見書,

在東方戰役過程中,凱特爾毫無保留地同意希特勒撤掉那些功勳卓著的將領,他甚至助紂爲虐,贊同處死許多高級軍官,而這些軍官的唯一罪名只是未能服從希特勒關於死守的命令,

在歷史上凱特爾一直到希特勒自殺那一天都是忠心的,包括被逮捕、審判,執行死刑,他的臉上毫無表情,

聽到凱特爾這麼一說,那些有些猶豫的人又轉而支持凱特爾,確實英美沒法相信,再說分享核技術,怎麼分享,那種東西不是三下兩下就能造的出來的,

已經升任少將的施陶芬貝格在一旁靜靜的聽著這一切, 施陶芬貝格今年37歲,等他成年的時候,德國已經是任人宰割的戰敗國,爲了尋找拯救國家的方法,施陶芬貝格選擇了從軍作爲振興家族和德國的道路,1

926年他加入了具有悠久傳統的第17騎士兵團(斑貝格),他的軍官生涯開始於在德累斯頓步兵學校的培訓,在學校裡他通常是老師的模範學生,年輕稚嫩的面容並不能掩蓋施陶芬貝格的才華,1929年他以最優的成績從軍校畢業返回位於斑貝格的兵團,並在1930年被擢升爲少尉,

希特勒1933年上臺之後,國家社會主義和衝鋒隊爲施陶芬貝格的職業生涯提供了發揮才幹的空間,年輕的施陶芬貝格也被納粹所宣揚的國家社會主義和希特勒的“個人魅力”感染,成爲衝鋒隊的成員,反對虛弱的魏瑪共和國,他對於帝國軍隊和民族運動之間的聯繫深信不疑,1936年施陶芬貝格全家遷往柏林,他也在柏林軍事學院接受了進一步的培訓(1936-1938),1939年被從第6裝甲旅調至總參謀部,

1939年當德國以進攻波蘭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施陶芬貝格開始懷疑希特勒:在他看來希特勒不過是一個小市民,傻子指揮戰爭,作爲帝國軍隊的軍官他陷入了兩種感覺的鬥爭中:一方面要在戰爭中證明作爲士兵的價值,而另一方面他也意識到希特勒在軍隊準備並不充分下實行的“閃電戰”的危險性,希特勒的胃口愈來愈大:在成功地佔領了波蘭之後,1940年初開始攻打法國,一年之後開始進軍蘇聯,施陶芬貝格對於希特勒的“領袖才能”作如此評論:作爲士兵我們首先得贏得戰爭(士兵的職責),當我們凱旋而歸的時候,我們要清除家裡的瘟疫(希特勒),因此他曾經極爲擁護納粹黨和希特勒,

1943年春的一天早上,幾架美國戰鬥機從突尼斯的一條海岸公路上空呼嘯掠過,將雨點般的機槍子彈傾瀉在德國的一列車隊上,卡車燃起了熊熊烈火,滾滾的濃煙飛散在沙漠上空,克勞斯·馮·施陶芬貝格倒在屍體堆上,施陶芬貝格上校是德軍中一個善戰的人物,很受非洲軍團司令隆美爾的欣賞,此刻他受了重傷,正掙扎著試圖保全性命,

施陶芬貝格立即被送往了慕尼黑的一家醫院,並得到了最好的治療,然而,他在這次襲擊中失去了左眼、右手和左手的兩個手指,他的雙腿也嚴重損傷,醫生們擔心他再也不能重新走路了,從死亡邊緣撿回一條命之後,施陶芬貝格決定戰勝殘疾,他拒絕服用任何止痛劑,學會了自己穿衣服、洗澡和用剩下的3個手指寫字,夏天還沒過完,他便要求回部隊,醫護人員對這位病人的頑強都感到十分驚訝,但是施陶芬貝格上校頑強的爭取康復並不是爲了再替納粹頭子希特勒賣命,他打定主意要設法暗殺希特勒,他曾經擁護納粹,但是納粹的種族屠殺行爲以及希特勒使歐洲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做法讓他感到厭惡,希特勒正在拙劣的指揮戰爭,在一次傷亡慘重的戰役之後,施陶芬貝格曾問一位朋友:“希特勒的大本營裡難道沒有一位軍官能夠用槍殺了那頭野獸嗎。”躺在醫院牀上,施陶芬貝格意識到這件事應由他去完成,希特勒認爲施陶芬貝格很有個人魅力和頑強的精神,因此任命他爲德國本土兵團的參謀長,

不管在任何時候,希特勒在其國內都有反對他的人,只不過希特勒運氣好,雖然有幾次刺殺,但是他都逢兇化吉了,

加上希特勒跌跌撞撞居然打敗了蘇聯,現在雖然沒有完全奪取歐洲 ,但是絕大多數德國普通民衆對於希特勒還是歌功頌德的,如今德國控制的領土比之前德國本土不知道打了多少倍,他們非常感謝希特勒爲德國開疆拓土,三十年前他們就在做這樣的事情,但是失敗了,今天他們認爲就算不能獲得整個歐洲,他們也不會失敗,

但是還有有很多反對者不認同希特勒,雖然因爲一次由此的勝利,讓他們無數次放棄刺殺,因爲他們不知道殺掉了是不是更好,施陶芬貝格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但是今天他相信殺掉希特勒結果會更好,戰爭打到今天,德國傷亡在800萬以上,戰德國人人口的九分之一,

而且戰爭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結束,因此只有希特勒死掉了,戰爭纔會結束,而且英美等國家始終是白人、基督教徒國家,不管怎麼樣總會好一點,

施陶芬貝格相信白人不相信黃種人或許證明它本身就有種族偏見,但是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打算幹掉希特勒,哪怕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因此一場針對希特勒的陰謀就此展開了,

第18章 亂扯一通第60章 三哥的奇幻漂流第5章 遠征軍不潰第13章 奪取溫都爾汗第59章 印度人的救星第57章 龍雲稱帝第6章 領土談判第56章 密約泄漏第43章 社會黨軍要進攻了第10章 小艦隊覆滅第47章 送唐刀第28章 發動機第36章 迎頭追擊第41章 中東動亂前第56章 他們不淡定了第4章 收復領土第34章 對你好的不一定是朋友第6章 深入會談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46章 見龍雲(一)第19章 坐收漁人之利第25章 計劃泄漏第45章 裕仁的考慮第2章 轟炸勘察加第22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有多少錢第22章 煮酒論局勢第20章 英雄歸來第61章 冬季攻勢(一)第57章 終極武器第57章 大寒冬第17章 再殲日軍整師團第38章 陽謀成第16章 工業體系第38章 陽謀成第41章 日本又焦慮了第60章 地球統一第52章 民族未來(上)第16章 一潑冷水灌頂第33章 四大核心技術第49章 日本換人第18章 亂扯一通第53章 民族未來(下)第37章 空降航母第14章 日蘇談判第23章 進攻夜豐頌第51章 進攻第57章 橡樹行動(一)第13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17章 日本人的煩惱第31章 德國人的背叛第21章 勝利的曙光第24章 石油大騙局第48章 安加拉大橋之戰第44章 登陸阿爾巴尼亞第40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上)第56章 密約泄漏第50章 盟軍統帥朱可夫第19章 中途島海戰第67章 中東內亂第12章 導彈攻擊第59章 原子彈第35章 日本攻澳第2章 局勢惡化第23章 先發制人第54章 高爾察克投降(下)第31章 尼赫魯決定了第31章 全力進攻第12章 海上大戰(下)第29章 阿拉斯加行動第13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38章 英吉利風雲第54章 高爾察克投降(下)第67章 斯普魯恩斯的發現第49章 白人聯合第21章 猶太人的盤算(二)第49章 導彈攻擊第13章 日本人的擔憂第40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上)第38章 繳獲航母第59章 橡樹行動(三)第32章 仰光大屠殺(下)第10章 美國霸權主義的雛形第16章 一潑冷水灌頂第40章 法蘭西復國第51章 洗腦第36章 王漢章的陽謀第62章 籠絡人心第36章 再次合作第71章 溫哥華第38章 繳獲航母第23章 王漢章的終極計劃第8章 裡賓特洛甫的野心第26章 德黑蘭會議第15章 對策第13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57章 龍雲稱帝第62章 大幕拉開第15章 內政(二)
第18章 亂扯一通第60章 三哥的奇幻漂流第5章 遠征軍不潰第13章 奪取溫都爾汗第59章 印度人的救星第57章 龍雲稱帝第6章 領土談判第56章 密約泄漏第43章 社會黨軍要進攻了第10章 小艦隊覆滅第47章 送唐刀第28章 發動機第36章 迎頭追擊第41章 中東動亂前第56章 他們不淡定了第4章 收復領土第34章 對你好的不一定是朋友第6章 深入會談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46章 見龍雲(一)第19章 坐收漁人之利第25章 計劃泄漏第45章 裕仁的考慮第2章 轟炸勘察加第22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有多少錢第22章 煮酒論局勢第20章 英雄歸來第61章 冬季攻勢(一)第57章 終極武器第57章 大寒冬第17章 再殲日軍整師團第38章 陽謀成第16章 工業體系第38章 陽謀成第41章 日本又焦慮了第60章 地球統一第52章 民族未來(上)第16章 一潑冷水灌頂第33章 四大核心技術第49章 日本換人第18章 亂扯一通第53章 民族未來(下)第37章 空降航母第14章 日蘇談判第23章 進攻夜豐頌第51章 進攻第57章 橡樹行動(一)第13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17章 日本人的煩惱第31章 德國人的背叛第21章 勝利的曙光第24章 石油大騙局第48章 安加拉大橋之戰第44章 登陸阿爾巴尼亞第40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上)第56章 密約泄漏第50章 盟軍統帥朱可夫第19章 中途島海戰第67章 中東內亂第12章 導彈攻擊第59章 原子彈第35章 日本攻澳第2章 局勢惡化第23章 先發制人第54章 高爾察克投降(下)第31章 尼赫魯決定了第31章 全力進攻第12章 海上大戰(下)第29章 阿拉斯加行動第13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38章 英吉利風雲第54章 高爾察克投降(下)第67章 斯普魯恩斯的發現第49章 白人聯合第21章 猶太人的盤算(二)第49章 導彈攻擊第13章 日本人的擔憂第40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上)第38章 繳獲航母第59章 橡樹行動(三)第32章 仰光大屠殺(下)第10章 美國霸權主義的雛形第16章 一潑冷水灌頂第40章 法蘭西復國第51章 洗腦第36章 王漢章的陽謀第62章 籠絡人心第36章 再次合作第71章 溫哥華第38章 繳獲航母第23章 王漢章的終極計劃第8章 裡賓特洛甫的野心第26章 德黑蘭會議第15章 對策第13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57章 龍雲稱帝第62章 大幕拉開第15章 內政(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水县| 张北县| 龙山县| 碌曲县| 桐庐县| 广州市| 鹿邑县| 宿州市| 额敏县| 雅江县| 阳西县| 东丰县| 华容县| 漾濞| 丰原市| 宜阳县| 盐边县| 龙门县| 吴堡县| 无极县| 闸北区| 敦化市| 湖州市| 越西县| 无为县| 永登县| 长葛市| 东阳市| 海伦市| 长岛县| 喀喇沁旗| 靖远县| 桐城市| 永顺县| 芜湖县| 都江堰市| 呼伦贝尔市| 安平县| 句容市| 永春县| 商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