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章 橡樹行動(三)

經過迅速判斷,此時飛行員將沉重的滑翔機向左急轉,並再次打開減速火箭,這一次飛機迅速降低高度,機頭朝著飯店方向落下去。當繞在著陸滑橇上的帶刺鐵絲網(目的是減短著陸滑跑的距離)像根細繩一樣被地面上的碎石頭劃斷後,整架飛機劇烈振動起來,並在距飯店大門臺階僅40米的地方停了下來。

斯科爾茲內指揮部下迅速衝下滑翔機,並制服了飯店周圍的意大利衛兵,隨後推著索萊蒂將軍向飯店衝去。這時,他看見墨索里尼的面孔出現在二樓的一個窗戶旁,急忙對他喊道:“退回去!離開窗戶!”

而面色鐵青的索萊蒂則對意大利衛兵大喊:“不要開槍!我們不需要流血!”

意大利士兵果然不愛打仗,這些衛兵中有的放下武器站住不動,有的則四下逃進山林。

當其他滑翔機陸續降落時,斯科爾茲內那一組人員已帶著衝鋒槍衝進飯店,首先制服了飯店內的無線電通訊員,用槍托將無線通訊設備砸壞。

飯店裡的意大利衛兵亂作一團,隨著更多突擊隊員的擁入,意兵舉手投降。

隨後,斯科爾茲內直奔關押墨索里尼的房間,飯店以前的舞廳。在墨索里尼的勸說下,房間內負責看管他的兩名意大利軍官也沒有反抗便舉手投降了。

整個營救過程非常迅速,從第一架滑翔機(3號機)著陸到控制飯店只用了4分鐘,且幾乎沒有遭遇任何抵抗,未開一槍便救出了墨索里尼。

此時這個鬍子拉碴的墨索里尼非常的激動,他緊緊地抱住斯科爾茲內,聲音哽咽地說:“我知道我的老朋友希特勒沒有拋棄我!”

當所有事態平息之後,突擊隊的6號和7號滑翔機纔剛剛著陸,最後降落的8號機滑行時狠狠地撞在旅館外隆起的山坡上,飛機嚴重毀壞,機上乘員也全部受傷,這也是這次行動中唯一受傷的人員。

登陸救援如此的成功,讓斯科爾茲內等人非常的振奮,總算漏了把臉,而且還是在沒有人員損失的情況下。

不過救出墨索里尼後,接下來的任務是如何將其安全送走。

此時纜車站已經被德軍佔領,但山谷對面仍有大批意軍防守,無法突圍下山。由於所有的無線電裝置都被破壞,他們也無法與德軍聯繫,不知道德軍是否已經佔領阿奎拉機場。

作爲備用方案,斯科爾茲內在行動前曾安排一架hs-126飛機負責帶墨索里尼離開,但該機著陸時受損,機上燃油漏光,無法再起飛。到此時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正在飯店上空盤旋偵察的一架小型單發菲斯勒“鸛”式偵察機上。

這架飛機是斯圖登特將軍專門派來觀察營救行動的情況的,其駕駛員是德國王牌飛行員格拉赫上尉,他也是斯圖登特的副官兼私人駕駛員。當斯圖登特從無線電中得知斯科爾茲內已得手的消息時,還有些半信半疑,但他命令格拉赫想辦法幫助突擊隊。

接到命令後,格拉赫開始壓低飛行高度,在山頭上盤旋,準備降落。

斯科爾茲內指揮突擊隊員和已經投降的意大利士兵將旅館後的滑翔機推到一邊,並粗略修整一下地面,爲偵察機的降落做準備。

此時,跟隨傘兵第一營佔領山下索道站的幾名德國戰地記者得到允許,經索道來到山上,這幾個不知名的記者用他們的照相機和攝影機記錄下了後來發生的事件,其中就包括格拉赫上尉小心翼翼地將飛機降落在這個臨時跑道上的鏡頭飛機降落後,衆人上前七手八腳將這架只能載運兩人的輕型飛機推到預定的起飛位置。

當得知斯科爾茲內要與墨索里尼一起乘這架飛機離開時,格拉赫非常堅決地表示拒絕。因爲這種飛機設計載運2人,若搭載90公斤重的墨索里尼後再加上同樣90公斤重的突擊隊長,飛機是否能起飛已令人懷疑。

但斯科爾茲尼堅持自己要親自護送墨索里尼抵達安全地點,並暗示這是希特勒的指示後,格拉赫妥協了。

12名突擊隊員站在飛機尾部緊緊拖住飛機,直到格拉赫舉起手臂示意發動機轉數到達理想位置可以起飛時,大家才放手。飛機飛速在臨時休整的空地裡蹦蹦跳跳地滑行,差一點撞上一塊大巖石,但在經驗豐富的格拉赫操縱下,飛機搖搖晃晃地爬升到天空中,圍繞旅館上空盤旋一週,然後徑直飛往羅馬郊外的普拉提卡機場。

平安降落後,斯科爾茲內護送著墨索里尼上了一架he-111飛機轉往維也納,“橡樹行動”大功告成。

墨索里尼抵達維也納後,在德軍的幫助下開始著手在意大利北部建立政權,因爲時間比較充裕,墨索里尼於19日飛往慕尼黑,在那裡見到了逃出意大利的妻子和兩個孩子。

12月22日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北部的薩洛建立了完全由德國人操縱的傀儡政權“意大利社會共和國”,又稱之爲“薩羅共和國”。

斯科爾茲內則在維也納和柏林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他也因此一夜成名,當然他被直接升爲了上校,這事希特勒的指示,同時他所領導的特種部隊也被擴大了好幾倍。

歐洲各國的廣播電臺都在一遍遍地播放著關於這次營救的新聞,他的名字也以最大號的醒目字體出現在報紙上。

雖然營救墨索里尼行動本身對德國的戰略意義並不大,但德國的宣傳部門清楚地認識到這次行動所產生的巨大宣傳效果,在他們的大力渲染下,斯科爾茲內成了德國家喻戶曉的戰鬥英雄,戈培爾還派了一個電影攝製組去大薩索山重拍營救過程。

德國的宣傳部重點宣傳了德國對盟友的永不放棄、不拋棄的態度,哪怕這個盟友對德國的貢獻微乎其微,事實上德國的宣傳非常的成功。

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更加緊密的圍繞在德國周圍,供德國驅使。

而盟國的面子,特別是美國人的面子則有些掛不住了,他可是無恥的出賣了英法在太平洋的利益,還有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政府和民衆的利益。

儘管美國給予了補償,但是有些東西發生過之後就無法彌補了,盟國的人都會記住美國人的這一筆,美國人能安置澳大利亞人,是因爲澳大利亞人少。

可是萬一哪天法國、英國遭遇到這樣的事情,美國人還會安置嗎,顯然不能,美國人不會去照顧幾千萬非美國人的。

當然德國也趁此狠狠的噁心了一把日本,而德日兩國也就此絕交了,希特勒從結盟的那天起就十分不願意,他一直看不起只會在海邊打漁的日本猴子。

如果不是那個時候中國實在太亂了,他心中理想的結盟對象是中國,不過現在也不錯,中國還是回來了。

至於日本居然敢拋棄德國跟美國單獨妥協,實在無法原諒。原本里賓特洛甫建議不要跟日本絕交,避免刺激日本,但是希特勒毫不猶豫的拒絕了,德國有華夏就夠了,日本人跟美國對抗的時候,還能牽制美國,現在都跟美國媾和了,難道日本對德國還有用處嗎?

日本跟德國要麼隔著太平洋、美洲大陸、大西洋,要麼隔著歐亞大陸,無論是之間的中國還是蘇聯,實力遠遠強於日本,就日本那個鬥雞眼的樣子能威脅到德國什麼,再說希特勒從來就不認爲日本就算真的跟德國面對面的作戰,能把德國怎麼樣,肯定會被打的落花流水,希特勒非常自信一個師的德軍至少可以對付5個只會萬歲衝鋒的日軍。

原本還準備等收拾完英美蘇再收拾日本報當年的一戰之仇,現在正好把日本踢掉,到時候找理由更方便一點。

日本被德國拋棄後,心裡還是很失落了,德國在她們眼裡一直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就像清朝以前中國在她們心中的地位一樣,現在被拋棄了,他們心裡自然不好受了,這明擺著被人看不起了。

不過他們很快就忘記了,轉而投入緊張的大移民當中。美日和約一簽訂,日本上下就組織人力物力準備往澳大利亞大移民。

現在在太平洋幾乎沒有任何抵抗,美國人答應了大洋洲各地白人的要求,所以這些人也不再抵抗,反正打不過,美國佬願意收留他們,何必留在這裡等死呢。

而英法兩國面對日本人的行動也只能抗議而已,嚴格的說來,他們跟日本還是敵對國家,日本人懶得鳥他們,而他們也沒有辦法,英國的那些戰略艦什麼的在日本的航母戰鬥羣面前毫無抵抗能力,因此英國選擇隱忍,法國就更加是如此了,德國的威脅纔是現在最需要解決的,好不容易光復了,他們可不想淪陷第二次,當亡國奴的感覺並不好。

美國人走了,英法鞭長莫及,中國忙著打中蘇戰爭,當然主要是中國的海軍力量無法跟日本抗衡,所以在東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完全成了日本的的天下,華夏的海軍基本上留在近岸,很少出去。

第44章 山本五十六的陰謀第13章 敗退前夕第27章 瘟疫來了第41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下)第18章 亂扯一通第51章 日本對華宣戰第22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有多少錢第7章 中德結盟第4章 德國人第53章 這不是意外第9章 打垮56師團第24章 石油大騙局第5章 遠征軍不潰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31章 尼赫魯決定了第22章 怒江空戰(下)第39章 諾曼底登陸第34章 看不起蔣介石第33章 美、德聯盟第1章 遊說尼赫魯第56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64章 羅斯福之死第24章 海戰第21章 勝利的曙光第7章 冷槍冷炮戰第51章 日本對華宣戰第66章 目標非洲第1 4章 策略第33章 美援第18章 戰略反攻海戰前第30章 會見戴維·本-古裡安第59章 印度人的救星第12章 海上大戰(下)第50章 盟軍統帥朱可夫第24章 日本人凌亂了第40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上)第66章 世界震驚第62章 驚詫小日本第61章 籠絡軍心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39章 滅印度第44章 山本五十六的陰謀第21章 勝利的曙光第65章 中日結盟第14章 日蘇談判第36章 彭德貝攻防戰第15章 曼德勒空戰第1章 穿越了,何去何從第41章 下廣西第27章 憤怒、抉擇第28章 追擊阿拉斯加艦隊第5章 遠征軍不潰第39章 諾曼底登陸第27章 卑鄙無恥的英國人又來了第40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上)第65章 中日結盟第35章 猶太建國第23章 王漢章的終極計劃第31章 全力進攻第65章 世界凌亂了第19章 進攻泰國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26章 果敢土司第8章 裕仁的最終目的第2章 交易第70章 轟炸美軍艦隊(下)第7章 冷槍冷炮戰第50章 御前決議第22章 煮酒論局勢第3章 擴軍第15章 進軍唐努烏梁海第40章 重重一擊第46章 英雄歸來第50章 下定決心第30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57章 龍雲稱帝第34章 猶太真的要建國了第17章 再殲日軍整師團第37章 空降航母第41章 日本又焦慮了第4章 橡樹嶺風雲第23章 質問第57章 你坑我、我坑你第8章 確立合作第43章 納粹會議第9章 爲了德意志,殺第32章 印度大瘟疫第67章 中東內亂第12章 我爲什麼升上校第57章 橡樹行動(一)第35章 賺錢第24章 初戰告捷第7章 中德結盟第2章 交易第46章 日軍撤退第50章 御前決議第5章 潛艇絞殺(上)第16章 水淹日軍第22章 美國人的心思
第44章 山本五十六的陰謀第13章 敗退前夕第27章 瘟疫來了第41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下)第18章 亂扯一通第51章 日本對華宣戰第22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有多少錢第7章 中德結盟第4章 德國人第53章 這不是意外第9章 打垮56師團第24章 石油大騙局第5章 遠征軍不潰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31章 尼赫魯決定了第22章 怒江空戰(下)第39章 諾曼底登陸第34章 看不起蔣介石第33章 美、德聯盟第1章 遊說尼赫魯第56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64章 羅斯福之死第24章 海戰第21章 勝利的曙光第7章 冷槍冷炮戰第51章 日本對華宣戰第66章 目標非洲第1 4章 策略第33章 美援第18章 戰略反攻海戰前第30章 會見戴維·本-古裡安第59章 印度人的救星第12章 海上大戰(下)第50章 盟軍統帥朱可夫第24章 日本人凌亂了第40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上)第66章 世界震驚第62章 驚詫小日本第61章 籠絡軍心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39章 滅印度第44章 山本五十六的陰謀第21章 勝利的曙光第65章 中日結盟第14章 日蘇談判第36章 彭德貝攻防戰第15章 曼德勒空戰第1章 穿越了,何去何從第41章 下廣西第27章 憤怒、抉擇第28章 追擊阿拉斯加艦隊第5章 遠征軍不潰第39章 諾曼底登陸第27章 卑鄙無恥的英國人又來了第40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上)第65章 中日結盟第35章 猶太建國第23章 王漢章的終極計劃第31章 全力進攻第65章 世界凌亂了第19章 進攻泰國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26章 果敢土司第8章 裕仁的最終目的第2章 交易第70章 轟炸美軍艦隊(下)第7章 冷槍冷炮戰第50章 御前決議第22章 煮酒論局勢第3章 擴軍第15章 進軍唐努烏梁海第40章 重重一擊第46章 英雄歸來第50章 下定決心第30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57章 龍雲稱帝第34章 猶太真的要建國了第17章 再殲日軍整師團第37章 空降航母第41章 日本又焦慮了第4章 橡樹嶺風雲第23章 質問第57章 你坑我、我坑你第8章 確立合作第43章 納粹會議第9章 爲了德意志,殺第32章 印度大瘟疫第67章 中東內亂第12章 我爲什麼升上校第57章 橡樹行動(一)第35章 賺錢第24章 初戰告捷第7章 中德結盟第2章 交易第46章 日軍撤退第50章 御前決議第5章 潛艇絞殺(上)第16章 水淹日軍第22章 美國人的心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武市| 信宜市| 新和县| 阜康市| 中方县| 宣威市| 务川| 林芝县| 紫金县| 淮滨县| 遂宁市| 弥渡县| 防城港市| 香港 | 临江市| 余江县| 怀远县| 宜春市| 永春县| 伊春市| 鄱阳县| 孝昌县| 夏津县| 明水县| 辛集市| 肥城市| 左贡县| 闽清县| 巴林左旗| 普陀区| 得荣县| 泗阳县| 莲花县| 钟祥市| 垣曲县| 东乌| 静宁县| 淄博市| 蕉岭县| 德兴市| 桃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