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章 尼赫魯決定了

基歷1944年1月10日,日本經過事先的準備,調集了25萬大軍,準備一舉將盟軍擊潰,至少要拿下印度河以東的地區。

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因爲在印度的所作所爲早已被重新啓用,至於在秦國的失利和不快早已被人淡忘,人們看的是現在,過去的事情在追究也沒用了。

此刻山下奉文正在親自同尼赫魯講述自己的計劃,山下奉文態度十分的謙卑,一副腰圍印度人民謀幸福,自己就是印度人的樣子。

山下奉文對尼赫魯道:“總統先生,如果總是跟英國人不疼不癢的打下去不但消耗我們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同時印度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完成統一。另外我們也希望早點結束印度的戰事,到時候把兵力調往太平洋。我們擬定了一個作戰計劃,就是要將英國人至少趕到印度河以西。”

尼赫魯道:“山下君,這其實也一直是我所希望的,只不過實力有限。”尼赫魯確實十分的希望把英國人趕出去,當然還有日本人,雖然日軍在印度總體來說比較剋制,尼赫魯爲了解決日軍的生理需求,還組織了大量的女人供日軍使用,但是日軍還是有不少的人喜歡良家婦女,管有管不住,高的印度民衆對政府已經有寫不滿了。

尼赫魯一聽說日軍想撤到太平洋地區,而且是將英國人趕到印度河以西之後,他從內心裡期望日本人到時候走的一個不剩最好,但是臉上卻不能表露出來,現在額尼赫魯對於日本人的感覺是趕走了狼迎來了虎,他一直十分頭疼到時候怎麼讓日本人退出印度。

山下奉文道:“英國人和他們的僕從軍有50萬人,我們日軍只有30萬,而且還不是全部的作戰部隊,真正作戰的只有20萬人加上後勤的五萬人,兵力遠遠少於英軍,因此這次還是需要您的調令,命令其他的印軍配合我們作戰了。”

尼赫魯道:“這個沒問題,早點拿下新德里,我也好把首都遷過去。”

“對了,你們到時候要撤到太平洋,那英國人在進攻怎麼辦,你們刻得在援助一些軍工設備給我們啊,然後再幫我們訓練一些軍官啊!”尼赫魯不聲不響的把山下奉文的話理解爲日本人到時候會全部撤離印度,同時他還趁機提出了印度目前所需要的東西。

山下奉文道:“不不不,總統閣下,我們不會全部離開的,我們也擔心英國人會再一次打來,我們肯定會留下一直部隊協助你們,只是大部隊會撤到太平洋地區的,至於軍工設備都好說。”

山下奉文現在儘量的敷衍尼赫魯,日本人當然不會真的要撤走了,從中國撤軍之後,日本的兵員非常的充足,不在乎在印度的三十萬大軍。山下奉文這麼說,也是爲了到時候瘟疫爆發,讓尼赫魯不會猜到日本人身上。

等到瘟疫真的大骨膜爆發,日本人就有藉口了,到時候尼赫魯也不得不聽日本人的,否則英國人打過來,尼赫魯還真的沒辦法抵擋。

尼赫魯當然知道日本人不會輕易的退出印度了,日本人也是打的英國人一樣的主意,要殖民印度,還好印度現在有一百多萬大軍,日本的兵力又被牽制在太平洋,同時日軍也擔心印度會倒戈,目前還不會對印度政府動手。

尼赫魯裝作很開心的樣子道:“那就好,那我也放心了,不過那個設備的事情,麻煩貴國還是快一點,缺少武器彈藥,去打仗實在太麻煩了,總有種束手束腳的感覺。軍隊的事情就交給我吧!”

山下奉文一招手,然後他的副官將一份作戰計劃書交給尼赫魯的助手。

山下奉文道:“這是我們擬定的具體作戰計劃,目前我們還沒有打到恆河以北,在恆河以南的廣大地區我們已經控制了中央邦和馬哈拉托特拉邦以及以南的地區,在努力一把就可以徹底將英國人到印度河以東,而恆河以北的地區,我認爲只要我們在恆河南邊的的行動達到目標,那裡的英國人必然會撤退,我們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那裡。”

尼赫魯自然知道這些,他只能點點頭表示同意。

山下奉文道:“目前世界局勢變化很大,我們打算在10天內完成準備,然後進攻,您看怎麼樣?”

尼赫魯倒吸一口冷氣道:“十天,時間太緊了吧!”

山下奉文道:“確實很緊,不過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你看中國剛剛跟蘇聯達成協議,中蘇之間已經沒有了領土矛盾,蘇聯有那麼強大,中國人自然不會再去招惹他們。整個中南半島都已經是中國人的了,他們的海軍又不強大,也無法與大日本帝國爲敵。萬一他們扯著我們和英國人大戰,然後奪取恆河以北的地區怎麼辦,印度有人,中國人更多,而且他們的工業力量比印度可強大的多了,何況你也看到了,外蒙古大戰當中中國軍隊居然可以打得過同等數量的蘇軍。中國的民族主義也已經覺醒,現在內部充斥這要爲民族拓展生存空間的思潮,他們佔據中南半島就說明了一切。往北和往西都是蘇聯的,往東是海洋,只有往南是印度,你說誰能保證他們反映過來不會對印度動手呢。”

尼赫魯聽山下奉文這麼一說也覺得有道理,秦國不是還佔著戈西河數十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嗎,而且還把那裡的印度人趕走了,遷移了大量的中國人到那邊,尼赫魯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收回那片領土。

山下奉文看出了尼赫魯的猶豫,他道:“總統閣下,任何民族強大之後有想開疆拓土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我們大和民族也一樣,我們也不想永遠呆在那個多地震多火山的地方,就算我們想要和平,但是沒有實力,和平是永遠遠離你的,我們曾經不救被英國、美國、沙俄侵略嗎,沙俄的仇我們已經報了,英美的仇我們正在報。”

“但是中國人一旦想要開疆拓土,那那些被佔領的地區 的土著連當奴隸的機會都沒有,中國人是不會讓他們繼續生存下去,要麼遷移,要麼死,戈西河東邊的印度人被驅逐了,現在中國人童謠要求遠東地區的蘇聯人離開,這就證明了一切。你想想看,到時候他們佔據恆河以東地區,就算不南下,但是他們絕對會把那裡的印度人趕走,天啊!那裡有幾千萬印度人,你到時候姐還是不接納呢?”

“如果你接難,你養的活那麼多人嗎,恐怕到時候印度直接大亂了。要是你不接難,那麼同樣也會危及現在的政府,同樣您的名譽也將受損,所有的印度人會說您眼睜睜看著數千萬同胞被中國人屠殺。”

“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如果被上升到種族主義,那麼印度就將分崩離析,外部的敵人還有趕走的一天,但是內部的人心散了,大家都想各自獨立建國,那麼永遠也挽回不了了。”

尼赫魯被山下奉文已經全部帶入了,確實,如果他有那個能力,他都想征服世界了。

山下奉文說的都是案例,利用了尼赫魯的內心,跟尼赫魯相處這麼久,山下奉文知道尼赫魯也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內心也想著開疆拓土,同時有擔心被別人開了,對於這種人只有利用他的恐懼才能說服他。

尼赫魯道:“山下君,雖然您說的很有道理,但是我們是力不從心啊,我們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徵集那麼多物資,英國人又不是傻子,一擊就潰。”

山下奉文道:“物資你們只要解決糧食,彈藥解決一半就可以,其他的我們來,天天這樣跟英國人好在哪裡,兩線作戰對我們大日本帝國非常的不利,我們軍部擔心萬一哪裡局勢惡化的話,就無法應付了。您也知道美國死一個強國,工業產量非常大,人口也多,我們很難擊敗他們,頂多跟他們平分太平洋。”

“這事最好的情況,如果局勢對我們不利,美國人肯定不願意的,到時候他會集中力量反攻,最後擊敗我們,消滅我們,那個時候你說我們哪裡還有力量照顧你們。因此現在將英國人趕到印度河東,到時候你們就隔河而守,然後努力發展經濟軍事。等到英國人擊敗德國至少也是兩三年後的事情了。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相信那個時候你們已經有足夠的能力自保了,就算英國人打過來,恐怕也奈何不得你們,你們也就不用我們去保護你們了。我們就可以專心的防守西太平洋,甚至到時候你們還可以支援物資給我們。”

山下奉文說的情真意切,尼赫魯都有些感動了,感覺日本人真的是全心全意爲了印度人民著想。

尼赫魯道:“好吧,拼了,耗下去確實對大家沒有好處,反正現在是最差的情況了,如果真的慢慢的耗下去,印度早就被英國人榨乾了,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跟英國人耗下去的了。”

山下奉文道:“我們早點從印度戰場抽身,也會安心好多了。”

----謝謝飛虎74的鮮花,仲浦的書雖然寫的不好,但是你從上本書到這本書就一直投鮮花給我,謝謝,謝謝,謝謝!!!

第48章 對日談判第6章 深入會談第47章 大德爾塔會戰第19章 坐收漁人之利第1章 穿越了,何去何從第24章 海戰第9章 王漢章 的擔憂第26章 日本的對策第62章 大幕拉開第20章 怒江空戰(上)第56章 拯救墨索里尼第63章 冬季攻勢(三)第40章 亞熱帶會戰前第55章 人工降雨第60章 三哥的奇幻漂流第40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上)第45章 阿拉斯加陰霾第28章 峰迴路轉第28章 猶太建國談判(一)第53章 黃種人應該和解第1章 北太平洋的風聲第64章 英國人撤離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49章 導彈攻擊第8章 進去外蒙第20章 英雄歸來第55章 人工降雨第7章 唐刀第5章 交好德國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8章 圍殲113聯隊第55章 人工降雨第48章 奪取塔納諾河北第44章 先發制人還是後發制人第3章 空中絞殺(上)第25章 御前計劃第55章 遠征軍抗命第27章 瘟疫來了第28章 中蘇領土談判第25章 第13艦隊覆滅第61章 炫耀武力第31章 尼赫魯決定了第15章 對美宣戰第5章 小鎮槍聲第51章 進攻第38章 繳獲航母第3章 擴軍第52章 局勢新變化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36章 巴勒斯坦暴亂第10章 小艦隊覆滅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60章 三哥的奇幻漂流第24章 緬甸計劃開始第10章 美國霸權主義的雛形第20章 怒江空戰(上)第50章 下定決心第20章 怒江空戰(上)第59章 橡樹行動(三)第60章 三哥的奇幻漂流第22章 石油工業第34章 猶太真的要建國了第43章 顧氏外交第46章 進攻西西伯利亞第30章 會見戴維·本-古裡安第66章 太平洋局勢第44章 阿拉山口大轟炸第23章 王漢章的終極計劃第66章 太平洋局勢第51章 洗腦第55章 中國改革計劃書第4章 斯大林,振作第55章 受降第28章 中蘇領土談判第2章 以錢換時間第18章 戰略反攻海戰前第64章 莫名其妙的東窗事發第51章 進攻第42章 這就叫卑鄙無恥第7章 絕不忍辱偷生第32章 印度大瘟疫第11章 升官了第9章 王漢章 的擔憂第67章 如何處理第23章 進攻夜豐頌第41章 民主抉擇第9章 王漢章 的擔憂第27章 卑鄙無恥的英國人又來了第38章 繳獲航母第35章 猶太建國第15章 對策第51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下)第53章 高爾察克投降(中)第51章 對日條約第40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上)第62章 大幕拉開第67章 斯普魯恩斯的發現第43章 後果第1章 三巨頭會議(上)第10章 全殲56師團
第48章 對日談判第6章 深入會談第47章 大德爾塔會戰第19章 坐收漁人之利第1章 穿越了,何去何從第24章 海戰第9章 王漢章 的擔憂第26章 日本的對策第62章 大幕拉開第20章 怒江空戰(上)第56章 拯救墨索里尼第63章 冬季攻勢(三)第40章 亞熱帶會戰前第55章 人工降雨第60章 三哥的奇幻漂流第40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上)第45章 阿拉斯加陰霾第28章 峰迴路轉第28章 猶太建國談判(一)第53章 黃種人應該和解第1章 北太平洋的風聲第64章 英國人撤離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49章 導彈攻擊第8章 進去外蒙第20章 英雄歸來第55章 人工降雨第7章 唐刀第5章 交好德國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8章 圍殲113聯隊第55章 人工降雨第48章 奪取塔納諾河北第44章 先發制人還是後發制人第3章 空中絞殺(上)第25章 御前計劃第55章 遠征軍抗命第27章 瘟疫來了第28章 中蘇領土談判第25章 第13艦隊覆滅第61章 炫耀武力第31章 尼赫魯決定了第15章 對美宣戰第5章 小鎮槍聲第51章 進攻第38章 繳獲航母第3章 擴軍第52章 局勢新變化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36章 巴勒斯坦暴亂第10章 小艦隊覆滅第58章 橡樹行動(二)第60章 三哥的奇幻漂流第24章 緬甸計劃開始第10章 美國霸權主義的雛形第20章 怒江空戰(上)第50章 下定決心第20章 怒江空戰(上)第59章 橡樹行動(三)第60章 三哥的奇幻漂流第22章 石油工業第34章 猶太真的要建國了第43章 顧氏外交第46章 進攻西西伯利亞第30章 會見戴維·本-古裡安第66章 太平洋局勢第44章 阿拉山口大轟炸第23章 王漢章的終極計劃第66章 太平洋局勢第51章 洗腦第55章 中國改革計劃書第4章 斯大林,振作第55章 受降第28章 中蘇領土談判第2章 以錢換時間第18章 戰略反攻海戰前第64章 莫名其妙的東窗事發第51章 進攻第42章 這就叫卑鄙無恥第7章 絕不忍辱偷生第32章 印度大瘟疫第11章 升官了第9章 王漢章 的擔憂第67章 如何處理第23章 進攻夜豐頌第41章 民主抉擇第9章 王漢章 的擔憂第27章 卑鄙無恥的英國人又來了第38章 繳獲航母第35章 猶太建國第15章 對策第51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下)第53章 高爾察克投降(中)第51章 對日條約第40章 山下奉文的反思(上)第62章 大幕拉開第67章 斯普魯恩斯的發現第43章 後果第1章 三巨頭會議(上)第10章 全殲56師團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海省| 宜兰市| 庆城县| 宣化县| 海盐县| 平谷区| 济宁市| 灵寿县| 安宁市| 广丰县| 泉州市| 青海省| 鄂温| 化州市| 陆良县| 西和县| 深州市| 克山县| 德庆县| 宁明县| 奉贤区| 余姚市| 平遥县| 铜陵市| 中江县| 瑞安市| 邻水| 尚志市| 嘉鱼县| 泰宁县| 太仓市| 白玉县| 永川市| 额尔古纳市| 闽侯县| 丘北县| 萍乡市| 平武县| 朝阳区| 依安县| 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