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8章 復臺

熱蘭遮城,這是荷蘭人在臺灣建立的貿易中心,臺灣也被荷蘭人改名爲‘熱蘭遮省’,目前臺灣被鄭芝龍和荷蘭人佔據。

荷蘭人佔據著臺南和臺北,而鄭芝龍則佔領著臺灣西海岸中部地區,這裡原先是海盜們落腳的地方,最先來此開墾的是開臺王顏思齊。

文邦良曾經在臺中地區追隨過顏思齊,顏思齊在日本策劃農民暴動失敗後,便來到了臺灣,後因暴飲暴食暴斃而死。

顏思齊死後,衆海盜擁鄭芝龍爲兄弟盟盟主,臺中地區因此成爲鄭芝龍的地盤。

天啓七年,閩南大旱,鄭芝龍乘勢而起。

其被招撫之後,福建每遇災情,鄭芝龍便組織移民。每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往臺中地區移了許多百姓。

臺北原先是西班牙人佔據的地方,他們見荷蘭人跑到臺南去開設據點,於是他們也在臺北開設了據點。

剛前幾年西班牙人被荷蘭人趕了出去。

臺灣在陸路上交通不太方便,臺北、臺中、臺南基本上沒有道路相連,交通都是靠海路,不過荷蘭人已經開始向西海岸的中部地區擴張,歷史上鄭芝龍把中部地區丟了個精光,還跑去投降滿清,後來他兒子鄭成功才把臺灣收復。

南洋步兵旅的士兵衝進熱蘭遮城,將城內的荷蘭人悉數控制起來。

“王師來了,王師來了。”

城內的漢民激動的大喊,熱淚盈眶的看著衝進城內的山東士兵。

普特曼在長官公署內被抓獲,熱蘭遮城分內城和外城,呈L形,橫的是內城,豎著的是外城。

熱蘭遮城也就是臺灣後來的安平古堡。

此次攻打的是內城,士兵入城後,並未發現太多的誤傷,死的都是荷蘭人的士兵、官員、商人及其家屬,因爲漢民和那些來熱蘭遮城貿易的商人多集中在外城。

內城的漢民激動的跑到外城,很快外城也是一片喧騰。

荷蘭人在臺南對漢民和高山族進行殘酷的鎮壓,還逼迫他們信仰基督教,還有各種稅,什麼人頭稅,打獵稅一大堆,十分的殘暴。

南洋步兵旅開始在城內搜捕所有和荷蘭人,同時在漢民的帶領下,奔赴城外清剿散佈的荷蘭士兵。

崇禎九年底,荷蘭人已經在57個村落簽訂協議,以保持荷蘭人對這些地區的統治,到目前,已經上升到了70多個村落。

這些村落有的是漢人組成,有的是高山族組成,有的是平埔族組成。同時荷蘭人開始向西海岸的中部平原延伸,鄭芝龍根本未在臺灣駐守什麼兵力。

內城抓捕到的荷蘭士兵大概在1000人左右,同時還抓獲荷蘭官員、商人及家屬三千多人。

熱蘭遮城的荷蘭人一投降,大員港的荷蘭軍艦也跟著升起了白旗,這十艘從好望角調來的軍艦可謂是鬱悶到了極點。

纔剛來遠東,完全沒有出去囂張,就被人挑上門來了。

大員港的荷蘭軍艦投降後,第一艦隊接收了荷蘭人的軍艦,便開始盤查港內商船。

一盤查發現,港口內有十幾艘商船是鄭芝龍的。

“哈哈,統統給本官沒收。”蘇步恆哈哈大笑道,“那些不是鄭芝龍的船,他們偷稅漏稅,無照營業,罰款一半財貨。”

“是。”

……

山東軍打下臺南,一時臺南百姓沸騰,那些慘遭暴行的村莊,全都派人來到了熱蘭遮城。

隨第一艦隊前來的行政人員開始做筆錄,記錄荷蘭人的在臺南犯下的罪行,荷蘭駐臺總督普特曼,以及那些荷蘭士兵,都將移交軍事法院審理。

從普特曼犯下的罪行來看,他的下場估計很慘。

而在大員港,鄭芝龍的船員也已經被控制了起來,而那些從福建、廣東過來的海商,則是一臉愁苦的看著手上的罰單。

罰款一半財貨啊加上之前被荷蘭人收的稅,這躺算是白跑了,還要虧本。

人家趙巖現在可是大明市舶使,罰款可謂是罰得名正言順,讓他們還算慶幸的是,山東海軍沒把他們的商船收去。

就算是把他們的商船收去,他們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第一艦隊在開出罰單的同時,還給那些海商下發了《大明海上貿易管理條例》的手冊。

條例規定,東南沿海商船一律應來臺南或山東登記註冊‘海運執照’。

若遇緊急情況,如戰爭、災害,所有商船一律無條件接受山東海軍徵調,事後給與一定報酬。

不得攻擊、劫掠大明船隻,犯者死罪。

不得偷漏進出口關稅,犯者死罪,念律法放行,先期一律罰財貨半數。

凡登基商船,山東海軍在已控制海域對其有保護義務。

條例中還附著各種商品的稅收徵收標準,目前山東的進出口關稅已經轉變爲以不同商品來收取不同的關稅。

那些鼓勵進口的東西,例如硝石、硫磺,進口免關稅,出口上則是關稅高得嚇人,其他進口項目,凡涉及到保護行業的,關稅都徵收得比較高。鼓勵出口的棉布也是免關稅的,那些趙巖自己的產業,都是免關稅的,反正徵收不徵收都差不多。而那些私人的工廠所生產的產品,出口的關稅都很正常,一般都是收取10~50%之間,利潤大的多收,利潤小的少收。

而在東南沿海,徵收方式又不同,現在福建還在鄭芝龍的掌控之中,所以一時還無法在港口收稅。

所以收稅的方式就是在海上抓,沒有證件的一律罰。

罰多少錢倒是次要,重要是把那些海商逼到山東去謀生。

他們出海,先被鄭芝龍收了一筆,接著到海上,又要被山東海軍收一筆,這樣一來就沒銀子賺了。

不交山東海軍的稅?

那好吧等著罰款吧罰死你

若是交了,自然是要甩掉其中一個,畢竟沒有誰能承擔兩方的稅收。那麼把誰甩掉,就要看雙方的實力了。

同時也要看誰的稅收徵得輕。

鄭芝龍是每船三萬兩白銀的稅金,這讓人經營起來缺少靈活性,一些本小利微的貨物就沒辦法出口了。

而山東則不同,稅收就貨而論,海商在選擇貨物進出口貿易時比較靈活,經營的空間就比較大。

其次在貨物上,山東的貨物並不比福建、廣東少。

因爲山東本身有許多新奇的貨物,除了青島這個貿易港口外,還有一個松江港,松江港之前一直作爲青島港的供貨港口,江南貨物一般都是先彙集到松江港,然後再運往青島,現在松江港已經和青島一般,直接往長崎出貨,青島到長崎,松江到長崎的距離都差不多。

現在又打下了臺南,青島、松江的貨物就可以先匯聚到臺南,然後再從臺南運往南洋,甚至是印度。

從今年開始,鄭芝龍已經完全被趕出了日本市場,他們所剩的市場也就剩下南洋這一塊了。

當然,他們還在給歐洲人當買辦,及是代他們購買大明商品。

在經營上,山東和福建相比,已經沒有了處於南北方的劣勢,除了在北方的日本市場佔據了巨大的優勢,同時遼東、朝鮮同樣也已經開設貿易港口,北方的海貿已經被趙巖所壟斷。

而南方打下臺南後,和鄭芝龍相比也沒有了劣勢。

選擇山東,遠比留在福建的商機大得多。

有點腦子的海商都知道該如何選擇,當然是把鄭芝龍拋棄,然後轉投山東,福建、廣東海商一跑,加上攔截鄭芝龍的商船,基本上也就是斷了鄭芝龍的財源。

當然,這樣必然造成衝突,而且將會是大規模的衝突,然而以現在第一艦隊的實力,已經不怕與鄭芝龍發生衝突。

蘇步恆把文邦良留在臺南,將第一艦隊拆分成兩部分,給文邦良留下20艘軍艦,10艘護衛艦,3艘飛剪船。

蘇步恆則帶著另外8艘軍艦,以及10艘護衛艦前往南洋,12艘運兵船,3艘飛剪船前往南洋攻打巴達維亞和荷蘭人的其他據點。

南洋步兵旅則留下1000名士兵在臺灣,其他上萬人則隨艦隊征戰南洋。

在巨港還有10艘軍艦正在配裝,這10艘軍艦都是比較完整的,出發前已經帶上了那10艘軍艦的水兵。

因此蘇步恆手上將有18艘軍艦和10艘護衛艦,還有上萬名陸戰隊,他將帶著艦隊去南洋攻打荷蘭人在南洋的據點。

而文邦良手上則有軍艦20艘,護衛艦10艘,他將用這些力量去和鄭芝龍火拼。

臺灣雖然只留1000名士兵,但卻是完全夠用的。

臺灣只有荷蘭人的力量存在,根本無需太多士兵。同時臺灣人口也僅有十幾萬人,更何況這次連行政人員都帶來了。

以山東的行政能力,幾乎不可能出現什麼亂子。

再則,用不了多久山東就會派出兵馬前來臺灣,畢竟南洋步兵旅不負責駐守地盤,南洋步兵旅是作戰集團。

很快,第一艦隊就分成了兩部分,蘇步恆帶著戰艦和護衛艦就朝南洋去了,文邦良則開始清理荷蘭人在臺灣的據點,並配合行政人員接收各地。

文邦良在大員港接收後,就帶著艦隊前往臺中地區。當他來到臺中時,不由感慨萬千。

當年這裡是兄弟盟的地盤,當年顏思齊也想像大將軍一般,想靠屯墾起家,從福建招募了幾千戶百姓前來臺中屯墾。

現在的臺中更勝當年,這裡已經集中了三四萬百姓。已經掌控了福建的鄭芝龍,顯然看不上臺中這點百姓,在大陸隨便一個鎮就能比上臺中這點人,同時這裡又沒什麼商業意義,已經洗白的鄭芝龍也無需什麼窩藏之地,在臺中只派駐了幾百名士兵。

文邦良一到便在港口靠岸,帶著船上的水兵下船接收地盤,隸屬鄭芝龍的人員見這麼多人上岸,顯然不敢異動。

見是山東海軍,便前去交涉。

文邦良讓人拿出軍部的命令,向他們發出通告,臺灣已歸大明管轄,即日再此成立官府,無關人員速速離去。

直接用朝廷來壓,效果顯然很不錯,但天鄭芝龍派駐的人員便乘著船返回了福建,臺中平原正式被接收。

……

此時,福建石井。

鄭芝龍在第一艦隊出現在東南沿海時,就在時刻關注第一艦隊的動作。

山東海軍集體南下,而且這次又是實力暴增,不得不讓鄭芝龍提高警惕,暗自提防。

山東海軍的實力一天比一天強大,已經讓鄭芝龍覺得,要想當一個富家翁可能已經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很快有人回報,山東海軍只用了六天,就攻下了荷蘭人的熱蘭遮城。

石井的豪宅內,鄭芝龍的幾個小弟們急得請求鄭芝龍出兵支援荷蘭人,畢竟此時他們有共同的敵人。

所謂的脣亡齒寒,就是說目前這樣的形勢。

若與荷蘭人聯合,還有可能與山東海軍抗衡,但若是不支援荷蘭人,東南沿海恐怕就要變天了。

鄭芝龍卻是將他們壓制了下來。

“此時若動,你我性命休矣。”鄭芝龍搖頭說道。

“大哥,怎麼會”鄭彩不解的問道。

“我們若是出兵幫荷蘭人,那就是賣國的罪名,你們想想晉商是怎麼死的吧”鄭芝龍冷然道,“一旦我們有動作,他趙巖就能往我們頭上扣個賣國之罪,到時候揮兵南下,誰擋得住?”

衆人一陣默然

此時趙巖權勢滔天,內閣和大理寺都在他手裡掐著,而且當初和崇禎簽訂約法時,一個看似普通的約法,卻成了趙巖裁決天下的理由。

“大哥,他趙巖不是在打蒙古,恐怕一時半會還抽不會兵力。”甘輝半響說道。

“但山東兵馬遲早會回來。”

“那我們就這麼眼睜睜的看著東蕃島就這麼被他們佔了?”甘輝急道。

“哼不會太久了。”鄭芝龍突然露出一個冷然的笑容,對鄭彩問道:“我們的銀子送到京城了沒有?”

“應該已經送到了。”鄭彩回答道:“估計過不了多少時日便會有回信。”

“嗯”鄭芝龍滿意的點了點頭,“只需給我們一些時日,我們便可練出一支陸上強軍,一南一北,與陛下共剿逆賊。”

“大哥,這恐怕不太靠譜吧”一邊沉默的李國助突然意味深長的說道。

“趙巖那蠢貨,他自己的苦果,最終還得他自己吞。”鄭芝龍突然笑了起來,滿臉得意和勝券在握……

——————

今天8千

第22章 下邯鄲第131章 戰爭準備第258章 交趾第131章 戰爭準備第129章 要的就是功高震主第244章 退伍軍人第54章 《遠東合作協議》第42章 屯墾登州第117章 毫無破綻第129章 要的就是功高震主第16章 新軍成立第186章 決戰渾河之畔(上)第145章 趙巖不買賬!第238章 大明穀倉第226章 澎湖海戰第19章 紅薯土豆第228章 新的戰爭第166章 俘獲敵艦第14章 突圍慘狀第176章 大搖大擺回山東第79章 傳播福音第148章 攻打皇城第55章 港口激戰第179章 支援加州殖民地第169章 積極備戰第161章 議案表決第83章 海盜第204章 伏擊皇家軍艦第98章 前裝膛線槍巔峰第144章 清君側第219章 開放遠洋貿易第21章 屯地遭襲第171章 出兵第78章 打地盤要緊第8章 會館商晤第105章 登陸第190章 收復遼東第165章 熬出頭第169章 積極備戰第154章 組閣(上)第25章 製作長弓第16章 新軍成立第262章 宣戰第79章 傳播福音第105章 登陸第255章 稱霸東亞第34章 海軍出動第64章 船隻返航第125章 又吐血了第24章 滿載而歸第15章 圍剿第156章 組閣(下)第125章 又吐血了第178章 天價軍費、教育費第80章 佔領夏威夷第174章 絕戶計,覆滅前夕第232章 大戰馬尾第123章 ;輿論大戰第106章 防禦工事第203章 內閣沒銀子第22章 密集火力網第28章 海軍第28章 馬匪!第73章 回師第39章 賊出潼關第159章 名分之爭第23章 戰利品第19章 登萊遊擊第217章 投降第18章 張步雲的野心第142章 軍事威脅第97章 增援到達第134章 招撫劉國能第14章 白洋河之戰(下)第81章 加州第89章 勒緊褲腰帶第8章 會館商晤第124章 登陸鐵山第63章 左右爲難第132章 騷擾第230章 調兵第31章 大比,擴軍第29章 財政收入第9章 築堡(下)第152章 組閣前奏第八十四第144章 清君側第208章 抄,抄,抄第218章 復臺第284章 中華帝國,四權分立第286章 生產兵團第27章 棉布上市第23章 遲來將軍第6章 亂世重典第176章 大搖大擺回山東第17章 軍隊構想第32章 礦工之友與蒸汽機第28章 戚繼光兵書第289章 異族美女養成基地第13章 白洋河之戰(中)
第22章 下邯鄲第131章 戰爭準備第258章 交趾第131章 戰爭準備第129章 要的就是功高震主第244章 退伍軍人第54章 《遠東合作協議》第42章 屯墾登州第117章 毫無破綻第129章 要的就是功高震主第16章 新軍成立第186章 決戰渾河之畔(上)第145章 趙巖不買賬!第238章 大明穀倉第226章 澎湖海戰第19章 紅薯土豆第228章 新的戰爭第166章 俘獲敵艦第14章 突圍慘狀第176章 大搖大擺回山東第79章 傳播福音第148章 攻打皇城第55章 港口激戰第179章 支援加州殖民地第169章 積極備戰第161章 議案表決第83章 海盜第204章 伏擊皇家軍艦第98章 前裝膛線槍巔峰第144章 清君側第219章 開放遠洋貿易第21章 屯地遭襲第171章 出兵第78章 打地盤要緊第8章 會館商晤第105章 登陸第190章 收復遼東第165章 熬出頭第169章 積極備戰第154章 組閣(上)第25章 製作長弓第16章 新軍成立第262章 宣戰第79章 傳播福音第105章 登陸第255章 稱霸東亞第34章 海軍出動第64章 船隻返航第125章 又吐血了第24章 滿載而歸第15章 圍剿第156章 組閣(下)第125章 又吐血了第178章 天價軍費、教育費第80章 佔領夏威夷第174章 絕戶計,覆滅前夕第232章 大戰馬尾第123章 ;輿論大戰第106章 防禦工事第203章 內閣沒銀子第22章 密集火力網第28章 海軍第28章 馬匪!第73章 回師第39章 賊出潼關第159章 名分之爭第23章 戰利品第19章 登萊遊擊第217章 投降第18章 張步雲的野心第142章 軍事威脅第97章 增援到達第134章 招撫劉國能第14章 白洋河之戰(下)第81章 加州第89章 勒緊褲腰帶第8章 會館商晤第124章 登陸鐵山第63章 左右爲難第132章 騷擾第230章 調兵第31章 大比,擴軍第29章 財政收入第9章 築堡(下)第152章 組閣前奏第八十四第144章 清君側第208章 抄,抄,抄第218章 復臺第284章 中華帝國,四權分立第286章 生產兵團第27章 棉布上市第23章 遲來將軍第6章 亂世重典第176章 大搖大擺回山東第17章 軍隊構想第32章 礦工之友與蒸汽機第28章 戚繼光兵書第289章 異族美女養成基地第13章 白洋河之戰(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梧州市| 容城县| 松桃| 西畴县| 滦南县| 昆山市| 全椒县| 梅河口市| 焦作市| 株洲县| 讷河市| 彰化市| 台南市| 嘉义市| 玉山县| 沽源县| 龙里县| 潢川县| 吉安县| 疏附县| 綦江县| 茌平县| 潜山县| 曲靖市| 洛川县| 辽阳县| 磐石市| 陕西省| 泰兴市| 湖北省| 栾川县| 顺义区| 湘乡市| 贵港市| 鄂温| 溧水县| 潮安县| 获嘉县| 綦江县| 洱源县| 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