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3章 移民浪潮

張志走後,張獻忠想了半天,最終還是決定按照趙巖說的辦。

此番趙巖重兵在側,他再想劫掠已是不可能,手上的這幾十萬人馬,掐在手上也是沒用的。

等向熊文燦招撫了,他自然養不起這些人,朝廷更養不起,自熱是查明保甲,押解還鄉。

若用這幾十五流民換來安全,那是再劃算不過的買賣了。

唯一顧慮的就是趙巖是否食言的問題,不過趙巖的名聲向來不差,此番又要大力招撫其餘各部流賊,自然不會爲了他而壞了名聲。

想通了這點,才讓張獻忠最了決定。

張獻忠隨即排除使者,前去與趙巖談判這方面的問題,同時他在營內,公開受撫官軍的問題。

不到半日,張獻忠所部所有人都知道了受撫的方案。

“大王意在向熊文燦受撫,但是熊文燦無法安置營內的兄弟姐妹,所以讓我們去向趙將軍受撫,趙將軍會給我們發田地,給我們免稅三年。到山東去,就能領到五十畝地呢要是有膽子去遼東,一戶可能領到三百畝地呢”

“是啊是啊這下可好了,大王受撫,大將軍就不會來進剿我們了,今後還有田產發給我們。”

流賊內部霎時間氣氛熱烈起來,都在爲這一消息歡欣鼓舞。

張獻忠之所以把消息透‘露’出去,爲的就是讓趙巖不敢食言,若是天下人都不知道此事,趙巖拿他是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反正沒人知道。

但現在消息散佈出去,趙巖便會有顧忌,自然也就無法對他開刀了,敢對他開刀,那名聲可就爛了。

經過兩天的討價還價,最終張獻忠願意將五十萬流民悉數‘交’出,只帶三千人前往熊文燦處就撫。

至於劫掠之財,‘交’出三成。

這是趙巖的底價了,若是張獻忠不‘交’,他自可以用這個藉口來剿滅他,因爲不論是韓勝還是劉國能向他就撫時,身上都會被剝個‘精’光,一個銅板都不剩下。

張獻忠很是懊惱,早知道就不再貪這些錢財,聽到趙殺星西進時就直接向熊文燦就撫便是,以至於現在被趙殺星完全咬上。

對於趙殺星的山東軍,張獻忠對他們的強悍是最瞭解不過了,他曾被山東兵馬擊潰過兩次。

特別是那次埋伏,山東軍在他的埋伏打出了怒氣,日夜馬不停蹄的追出三百里,那次他的‘腿’都差點跑斷了,才從山東軍手上逃過一劫,沒當想起那一戰,張獻忠還是心悸不已。

此次趙殺星兵馬再側,他若是反抗,就會像只螞蟻一般的被趙殺星輕而易舉的捏死,沒有任何餘地。

五十萬流民,於七月初九全部放下武器,前往趙巖的山東軍就撫,趙巖自是喜得眉開眼笑。

若是進剿,難免還要追追跑跑的搞上一陣,不僅‘浪’費‘精’力了,人口也‘弄’不到這麼多,難免會有一些流民逃散出去,或者是在戰死被殺。

至於張獻忠,剿不剿都無所謂,丟給熊文燦去頭疼吧他只要人口。

將那五十萬流民控制後,茅元儀即向趙巖說道:“主公,張獻忠手上的五十萬人口已經‘弄’到手了,現在便能揮師進陝,廣招百姓前往山東,如陝可走兩條道路,一條從四川,一條從潼關,還是走潼關爲宜。”

“兵分兩路,我們從四川進兵。”趙巖說道,茅元儀不由愣了半響,不解的問道:“蜀地險要,恐不好行軍。”

“無妨,去四川看看也好。”趙巖對四川的情況十分好奇,歷史上四川被滿清屠殺得千里荒蕪,最後用湖廣填四川的方法才把四川恢復,很多人認爲這是張獻忠做的,張獻忠進四川是殺了人,但絕對不多,全是滿清潑的髒水。

張獻忠他只不過是滿清替罪羊而已,所謂張獻忠屠四川,那完全站不住腳,殺川人最多應該是滿清(某讀者:胡說,大清有明文記載,張獻忠屠殺了4億四川人,當時全世界才3億人吶,可見張獻忠何其殘暴-??-)。

這個年代的四川人和後世的四川人是不同的,蜀人的文明歷程很長,在秦朝時,早已形成了文明,不過這個文明被史書用??‘無有禮樂’一句帶過,趙巖對這個年代的四川沒有一點印象。趙巖進四川,是想看看四川的風土人情你如何,也好心中有個底,不至全然不知。

行軍路線在趙巖的堅持下,就這麼制定了下來。茅元儀將參謀部分成兩半,一半帶著韓勝的第四步兵營,及四千騎兵走潼關進陝,由秦致遠擔任主將。

趙巖則帶著遊學鋒的遼東軍第一步兵營,及另外一營騎兵,走水路進四川,至於茅元儀,則留在中原調度糧食。

七月十六,經過六天的船隻收集,終於湊足了足夠的船隻,趙巖即帶著人上了船,進川剿賊,向著素有天府之國美名的四川進發。

而秦致遠則帶著另外一路兵馬,北上潼關進陝。趙巖此番進川,也有在四川收攏流民之意。

只不過沿著長江而上,兩岸高山險峻,真如李白所寫的《早發白帝城》一般無二。

到了上游,船就上不去了,得靠縴夫來拉。

那些縴夫也算是走了運,碰上趙巖這個大金主,若是別人發兵四川,讓他們拉縴可是沒工錢給的。

趙巖卻是看得心酸,讓人每天給縴夫發半錢銀子的工錢。這讓縴夫們幹勁十足,喊著號子將船隻一一拉上去。

路上還算順利,趙巖一路暢通無阻的進入了四川,那些關隘的官兵見是山東軍進川,自是不敢阻攔,都一一放行。

七月二十,趙巖到達重慶,萬餘大軍開始在重慶。

趙巖一到重慶,四川巡撫邵捷‘春’早已在此恭候,趙巖的山東紀律嚴明,一路上與民無犯,自然是走到哪都受人歡迎,特別在流賊肆虐的時候。

雖然四川賊患並不是很大,但時常還是會有流賊躥入四川。

就在迎接官員的隊列中,趙巖看到了一個四十多歲的‘女’將,這‘女’將儀度嫺雅,有著將近一米九的身高,在那些四川官員之中非常顯目。

這‘女’將,十有八九就是秦良‘玉’。

趙巖和邵捷‘春’寒暄過後,對那‘女’將問道:“敢問夫人,可是名震天下的‘女’中豪傑秦良‘玉’?”

“大將軍過獎,正是老嫗。若說名震天下,大將軍方爲我大明第一人。”秦良‘玉’抱拳說道。

“晚輩見過夫人。夫人可與晚輩不同,您可是‘女’中豪傑。”趙巖十分尊敬,在重慶能一睹‘女’中英雄,心中十分高興。

‘花’木蘭太遙遠,要說巾幗英雄,還是秦良‘玉’的成就最高,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過文革時還是被當成土司婆子被扒了墳。

“早聞山東軍‘精’悍,大將軍若有空,下官可否前往一觀?”秦良‘玉’見趙巖對他十分尊敬,便提出前去參觀的意向。

“夫人若來我山東軍中參觀,自是有空,酒宴過後便可。”趙巖笑道。

邵捷‘春’這時笑道:“建威將軍與鎮東將軍皆乃我大明虎將,此番相見,自當互相參詳一番統兵之法,以滅天下流寇。酒菜已準備多時,建威將軍請。”

“請,請。”趙巖也笑著伸手說道,一行人進了酒樓,邵捷‘春’早已備下了幾桌奢華的酒宴。

趙巖見到這麼奢華的酒宴,也未有什麼反應,他雖然厭惡官場的鋪張‘浪’費,不過這個年代可謂是天下烏鴉一般黑,他也管不著,但是他手下的吏員,是絕對不允許如此的。

席間觥籌‘交’錯,邵捷‘春’對趙巖問道:“建威將軍此番進川,可是有什麼打算?”

“不瞞軍‘門’,本官兩月前適才在遼東收復了東南地區,還有朝鮮三千里疆域,不過遼東與朝鮮建虜肆虐多年,人口太過稀疏。聽聞蜀中貧民甚多,故而進川招募貧民,以充遼東、朝鮮之地。”趙巖對邵捷‘春’說道,“流賊之以屢剿屢復,皆因貧苦百姓無所生計而爲寇,若蜀中貧苦百姓移之山東、遼東、朝鮮,賊自無所補充。”

“蜀中之地,藩王所佔十之八九,是以貧民甚多,將軍若能移些前貧民往遼東,自是大善。”邵捷‘春’言道。

這時秦良‘玉’問道:“將我大明百姓以往朝鮮藩籬之地,恐有不妥。”

“朝鮮王降建虜,本官已將其問罪捉拿,朝鮮自漢唐皆爲我中華之土,此番朝鮮不存矣,不日吾即稟明聖上,改朝鮮爲樂‘浪’郡,復我華夏疆土。”趙巖此言,讓在場官員皆是驚愕。

“朝鮮王現何處?”邵捷‘春’傻眼的問道,那可是藩籬啊趙巖竟要滅之。

“已壓至山東,過些時日便押往京師受審。”趙巖說道,對此事並無隱瞞的意思,朝鮮王投靠滿清已是人贓俱在,證據確鑿,崇禎若是不同意,也由不得他,反正朝鮮是已經覆滅了。

衆人問起朝鮮王所犯何罪,趙巖就把朝鮮王立的那塊碑拿出來,在座衆人聽聞之下,心中已是盡知其中貓膩,顯然是趙巖垂涎朝鮮江山,因此小題大做。

不過衆人對此事卻沒有再多加言語,秦良‘玉’也未再多說。衆人將不一會便將話題轉向了流賊方面。

酒宴過後,趙巖爲了讓邵捷‘春’更配合一些,立即讓人給他送了三萬兩銀子過去,邵捷‘春’收到銀子,立馬打保票,連說招募貧民之事無需趙巖擔憂,一個月內他便能招募貧民數十萬。

第二日,秦良‘玉’即帶著一隊親兵,前來趙巖的軍營處拜訪。趙巖連忙前去迎接,親自陪同著秦良‘玉’在營中參觀。

秦良‘玉’的白桿兵乃是大明各路官軍中最爲強悍的一支,不過和趙巖的兵馬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最大的差別是在火器方面。

趙巖讓人給秦良‘玉’演示了火槍、火炮、火箭等火器,讓秦良‘玉’大感震撼。而在最引以爲傲的長槍兵方面,山東軍的長槍兵相比她的白桿兵也不遜‘色’,只是在山地作戰中不如她的白桿兵。

“夫人之兵馬悍勇,不比大明各路官軍般畏敵如鼠,若是夫人想要火器,大可從晚輩這裡均去一些。不過晚輩對夫人的白桿兵也甚是好奇,可否傳授一番練兵之法?”趙巖對秦良‘玉’說道。

“將軍此言當真?”秦良‘玉’心中大喜,若是軍中有這些‘精’良火器,戰鬥力定然暴漲。

“自是當真,每月晚輩還會讓人送些炮彈進陝。”趙巖對秦良‘玉’說道,他對白桿兵的訓練方法較爲眼饞。

秦良‘玉’的白桿兵,在山地中作戰行動迅捷,這是山東軍所不能相比的,若有秦良‘玉’的練兵之法,他便能成立專‘門’的山地部隊,派去日本對付倭軍最好不過了。

“那下官多謝將軍了……五十‘門’可有?”秦良‘玉’想了一會,纔想出了一個感覺介於靠譜與不靠譜之間的數目。

“那便五十‘門’。”趙巖一口答應了下來。

……

兩日後,趙巖留下十名炮兵跟隨秦良‘玉’返回石柱,而他則帶著兵馬前往成都。兩日中,趙巖所獲頗豐。

不僅得到了秦良‘玉’的白桿兵在山地的作戰之法,還得到了秦良‘玉’繪製的《四川防禦圖》,裡面有秦良‘玉’派人勘探的四十餘處蜀地進出通道。

這些蜀地進出通道皆是明軍防守疏漏之處,只要派出重兵堵死這四十餘處通道,流賊便是‘插’翅也飛不進來。

趙巖大喜之下,又給秦良‘玉’留下了一千副板甲。

和趙巖一同前往成都的還有邵捷‘春’,他的巡撫衙‘門’就在成都,趙巖一路上走得不是很快,而是在四處領略四川的風土人情。

不過讓趙巖困‘惑’的是,他所見到的四川人,口音和後世的四川人並無太多不同,也就是意味著,四川人雖然在明末受到了滿清的大屠殺,但並未死絕,而湖廣填四川,也只是給四川帶去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同時隨著進入四川盆地後,所見的風氣愈加悠閒,當然,這是指那些富農,以及地主、鄉紳之類的,那些貧苦百姓卻到處都是。

明末的四川,土地兼併程度絕對是排名最考前的省份之一,其中藩王的佔有率則是各省少有。

四川的百姓,十有六七都是藩王的佃戶,年年要給藩王‘交’租。

不過四川物產豐富,氣候溫和,糧食相比同一緯度的省份,能多種一季,糧食產量更高,百姓勉強還是能活下去的。

也正是因爲這樣的原因,明末的四川賊患並不多,流賊皆不能在四川大發展。之所以會淪陷在張獻忠手上,全因官員指揮錯‘亂’,和趙巖一同前往成都的邵捷‘春’就是罪魁禍首。

趙巖要在四川招募百姓,還得邵捷‘春’幫忙才行。

收了趙巖的銀子,邵捷‘春’一到成都,馬上與趙巖配合起來,在各城鎮、鄉村發佈告文,大力宣傳趙巖的移民政策。

趙巖也隨之派遣人員,到各城鎮設立移民登記處。

同時怕招募不到人,趙巖還在四川提高了移民待遇,將免稅三年提高到了四年,同時還對川人開放朝鮮。

朝鮮與遼東不同,朝鮮隔著鴨綠江,以被趙巖掌控,清軍絕對是打不過江的,在那裡絕對不會遭遇兵災。

分給的田畝數量,一樣是每戶給三百畝。

三百畝土地,這數字絕對嚇人。那可就直接成爲一個小地主了,只要經營好,就能過上富裕的日子。

一時間四川百姓熱議,許多百姓以爲官府把三十寫成了三百,不過到移民登記處詢問,得到的答案都是三百畝。

爲了讓百姓相信,登記處大力宣傳趙巖的事蹟,突出趙巖的愛民,及信守承諾的諸多優點。

就算是生活安逸悠閒的四川百姓,許多都禁不住‘誘’‘惑’,紛紛攜帶家小和財物,前去登基。

在官府的配合下,趙巖很快就在四川形成了一股移民熱‘潮’。

那些長期受到藩王和官府壓榨的百姓,紛紛丟下租地,扶老攜幼的走上了移民的道路,趙巖自發現四川和後世的風氣沒什麼差別後,便認定這裡是一個優良的移民基地。

四川人的紀律非常好,人品也是有口碑的。清末民國時期,十幾萬四川人憑藉一腔熱血出川作戰,那樣的風氣在那個年代的其他省份甚少。

將這些開化程度達到頂尖水平的川人移到殖民地去,就能徹底佔領殖民地。

趙巖直接把遊學鋒的遼東軍步兵第一影留在了四川護送移民,並將軍中的文人大半都留在了四川,而他則帶著四千騎兵,走驛道前往陝西。

經過半個月的行軍,趙巖終於進入了漢中地區。一進漢中,便看到這昔日的富庶之地,此時已是殘破不堪,到處都是饑民。

趙巖一到,馬上掀起了一陣風暴。

漢中百姓聽聞趙巖招募百姓移民山東、遼東及朝鮮,霎時從者如雲,正如九年趙巖派兵入陝的情況一般。

僅在漢中停留十日,趙巖便已招募到了十餘萬百姓。

很快趙巖就與秦致遠取得了聯絡,此時秦致遠已經入陝近大半個月,招募情況十分理想,不過半個月,就從號稱八百里秦川的西安等地招募到了將近百萬百姓。

“秦地也是一個良好的移民地啊”趙巖即欣喜,也悲傷。悲的是昔日富庶的八百里秦川,此刻已經變成了人間地獄。喜的是,他能在陝西招募到許多百姓。

然而趙巖這樣大肆招募百姓動靜,卻深深刺‘激’到了紫禁城內的崇禎,然而趙巖必然不會放棄四川和陝西這兩個移民處‘女’地。

一場風暴正在喧鬧的移民‘浪’‘潮’中醞釀。

————

明天去掃墓……小菜儘量……

第238章 大明穀倉第234章 本章免費第263章 攻佔中美洲第32章 礦工之友與蒸汽機第9章 豐收、糧行第142章 軍事威脅第256章 正式退伍第7章 炮兵營(下)第155章 組閣(中)第289章 異族美女養成基地第4章 私鹽武裝第263章 攻佔中美洲第51章 預算(下)第216章 攻臺第18章 天下震動第170章 大婚之日第169章 積極備戰第144章 清君側第15章 明珠暗投第21章 上疏之議第184章 人傻錢多第235章 移民船隊第34章 海軍出動第二十七 摸皇帝錢袋第62章 肥羊第8章 士兵掃盲第111章 關東戰役(下)第134章 招撫劉國能第283章 屠宰場第61章 戰備(下)第151章 “此人定是楊嗣昌同黨”第1章 明末地主第217章 投降第213章 悲劇的夜襲第239章 崇禎再擴軍第50章 預算(上)第11章 帝鄉告急第43章 鹽商發難第9章 龐大物資第181章 打到瀋陽過春節第13章 白洋河之戰(中)第19章 二線部隊第15章 擴張計劃第161章 議案表決第109章 絞肉機(下)第32章 礦工之友與蒸汽機第19章 登萊遊擊第189章 滅盡其族第286章 生產兵團第99章 對日貿易矛盾第217章 投降第136章 同室操戈,騎兵羣毆第283章 屠宰場第71章 面聖第28章 戚繼光兵書第15章 圍剿第4章 火槍出世第94章 電學的開端第67章 陰謀第193章 有銀子竟然花不掉……大結局千秋萬代帝國不滅第61章 戰備(下)第11章 車陣拒敵第25章 榜文第190章 收復遼東第192章 大搞科研第112章 多爾袞逃離第47章 架子第34章 海軍出動第188章 決戰渾河(下)第32章 礦工之友與蒸汽機大結局千秋萬代帝國不滅第2章 融入時代第287章 帝國調整第122章 崇禎出招了第140章 關東戰役(上)第8章 築堡第285章 帝國初立,天下沸騰第160章 後院起火第28章 戚繼光兵書第八十四第55章 港口激戰第227章 爪哇第1章 明末地主第24章 盧象升至第12章 出擊破賊第148章 攻打皇城第154章 組閣(上)第287章 帝國調整第202章 農業稅徵收法案第16章 折損無算第一百就十一章 新式蒸汽機問世第3章 下馬威第204章 伏擊皇家軍艦第194章 山東之變化第91章 朝廷的大手筆第59章 銀行第22章 下邯鄲第23章 屯田規劃第213章 悲劇的夜襲
第238章 大明穀倉第234章 本章免費第263章 攻佔中美洲第32章 礦工之友與蒸汽機第9章 豐收、糧行第142章 軍事威脅第256章 正式退伍第7章 炮兵營(下)第155章 組閣(中)第289章 異族美女養成基地第4章 私鹽武裝第263章 攻佔中美洲第51章 預算(下)第216章 攻臺第18章 天下震動第170章 大婚之日第169章 積極備戰第144章 清君側第15章 明珠暗投第21章 上疏之議第184章 人傻錢多第235章 移民船隊第34章 海軍出動第二十七 摸皇帝錢袋第62章 肥羊第8章 士兵掃盲第111章 關東戰役(下)第134章 招撫劉國能第283章 屠宰場第61章 戰備(下)第151章 “此人定是楊嗣昌同黨”第1章 明末地主第217章 投降第213章 悲劇的夜襲第239章 崇禎再擴軍第50章 預算(上)第11章 帝鄉告急第43章 鹽商發難第9章 龐大物資第181章 打到瀋陽過春節第13章 白洋河之戰(中)第19章 二線部隊第15章 擴張計劃第161章 議案表決第109章 絞肉機(下)第32章 礦工之友與蒸汽機第19章 登萊遊擊第189章 滅盡其族第286章 生產兵團第99章 對日貿易矛盾第217章 投降第136章 同室操戈,騎兵羣毆第283章 屠宰場第71章 面聖第28章 戚繼光兵書第15章 圍剿第4章 火槍出世第94章 電學的開端第67章 陰謀第193章 有銀子竟然花不掉……大結局千秋萬代帝國不滅第61章 戰備(下)第11章 車陣拒敵第25章 榜文第190章 收復遼東第192章 大搞科研第112章 多爾袞逃離第47章 架子第34章 海軍出動第188章 決戰渾河(下)第32章 礦工之友與蒸汽機大結局千秋萬代帝國不滅第2章 融入時代第287章 帝國調整第122章 崇禎出招了第140章 關東戰役(上)第8章 築堡第285章 帝國初立,天下沸騰第160章 後院起火第28章 戚繼光兵書第八十四第55章 港口激戰第227章 爪哇第1章 明末地主第24章 盧象升至第12章 出擊破賊第148章 攻打皇城第154章 組閣(上)第287章 帝國調整第202章 農業稅徵收法案第16章 折損無算第一百就十一章 新式蒸汽機問世第3章 下馬威第204章 伏擊皇家軍艦第194章 山東之變化第91章 朝廷的大手筆第59章 銀行第22章 下邯鄲第23章 屯田規劃第213章 悲劇的夜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庆县| 商河县| 延庆县| 清水河县| 章丘市| 彝良县| 都江堰市| 雅安市| 锡林浩特市| 昆山市| 方正县| 塔城市| 河西区| 金塔县| 清远市| 洪江市| 鄄城县| 南城县| 铁岭县| 乡宁县| 扶余县| 五原县| 盐山县| 常熟市| 美姑县| 台江县| 定结县| 东兰县| 神木县| 黎城县| 洪洞县| 龙泉市| 万全县| 三都| 松江区| 翁源县| 琼海市| 云龙县| 卓尼县| 沅陵县|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