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章 玲瓏盞

楊傳友給我使了個眼色,有譜。

店主仔細的端詳著手中的照片,楊傳友迫不及待的央求他說給我們聽聽,老爺子示意我倆不要著急,隨後他嘆了一口氣說:這燈盞可不簡單吶,先不說其歷史價值,光是這燈盞的構造原理,便大有來頭。

這燈盞全名應該是七彩玲瓏燈盞。大約在公元三十年至公元120年左右,據《後漢書物志》記載,這種燈盞專用於宮廷,但是卻不是擺放在皇宮的,而是用於皇家陵寢的殉葬物,東漢光武皇帝劉秀的陵寢中便存放著這種燈盞。而現在我們手上看到的燈盞紋理已經十分的模糊,並不是因爲加工手藝不精引起的,這種七彩燈盞以黃金 瑪瑙 翡翠 紅寶石 黃銅 琉璃 珍珠 七種各異的原材料加工而成的,當然,這些高超的工藝品現在已經所剩無幾,據說這種由其中材料打造的燈盞無需點燃,放在黑暗中,自己便可發光,足可以照亮一間龐大的房間。那種七色絢麗要比夜明珠還要絢爛,就算放眼幾千年華夏文明,這種玲瓏盞世所罕見,古代的君王們爲了讓自己能永遠享有無上的權利統治自己的過度,一方面派人四處尋找不死妙藥,一方面耗費巨大的財力物力來修建自己的地下陵寢,就算某一天駕崩了,也要統治幽冥的世界,而玲瓏盞則正是光明的象徵,安息在九幽的亡靈們會被這種絢麗的燈光所吸引,免受地下的黑暗與恐懼。在漫長的歲月裡,大部分修建皇陵的平民們都死在了皇陵中,有幸活下來的最後也成了殉葬的犧牲品,隨著皇帝的靈柩被掩埋在了黃土之中。沒有人記得。

蘇老說這燈盞別看表面已經模糊不清了,但裡面蘊含了東漢時期工匠們巧奪天工的加工技巧。如果追溯歷史,將歷史還原,這燈盞完好無損的時候應該是一盞玲瓏剔透華光四射的絕世珍品,迄今爲止我也是第一次見這種燈盞。

那老爺子,這玩意值多少錢啊。富貴在一邊緊張的問道。

老爺子擡臉看了看富貴,然後就低下頭繼續看起了燈盞,要說值不值錢這燈盞可以說價值連城,也可以說一文不值。

我也被老爺子說懵了,爲什麼這麼說呢。竟然這東西是東漢早期的藝術品,應該很名貴很稀缺纔是啊。

老爺子說,這玩意存在的價值就在於他的歷史價值,如果看自身的價值那麼就不行了,已經模糊不堪了,雖然如此,但懂行的人一眼便能看出其中的價值。

還有幾句話我不知道該不該對你們三個後生說。

老爺子有話你請講就是了。

我姓陳,已前曾在山東博物館呆過幾年,退休了以後就自己盤了個小店做起了鑑賞古玩器具的小本生意。所以你們喊我陳伯就行了,還有就是我以前工作的時候曾看到過關於這七彩玲瓏盞的記載。這玩意你們老實告訴我從哪裡弄來的?

富貴說陳伯您不相信我們呀,這真是別人送給我們的。您還不相信我們嗎?

呵呵,不是不相信,不過有點難以置信,後漢書中提起東漢光武帝劉秀第十四子駕崩之後被秘密埋葬在了崑崙仙境,其殉葬物品中就有一對七彩玲瓏盞。

光武帝平定天下之後,重視生產與人民生活的恢復與發展,遭戰亂破壞的生產和生活得到了迅速的恢復,人口與墾田數目大大增加,那段歷史歲月裡手工藝技術也在急劇發展,不過又歷經漢明帝、漢章帝30多年的統治,東漢的國力空前強盛,四夷臣服。公元121年,攝政長達17年之久的鄧太后駕崩,東漢王朝自此結束了她的黃金歲月,朝政急轉直下。勞動生產者遭到巨大的打擊,東漢自和帝起,皇帝都是年幼即位,而攝政的閻氏、梁氏、何氏等太后皆無鄧太后的政治才能與賢淑品德,她們或私慾過重,或優柔寡斷,使得外戚勢力與宦官橫行朝堂,朝政日益衰敗。漢靈帝即位之後,沉迷酒色,重用宦官,終於在東漢中平元年爆發了震驚朝野的黃巾之亂。最後巧奪天工的手工鑄造手藝也隨著滾滾歷史的衰落而湮滅成了粉屑。

不過現在考古學家們在崑崙山脈那邊依舊沒有尋找到光武帝第十四子的墓穴。所以這七彩玲瓏盞仍然只是一個傳說而已,書中記載過但誰也沒見過,今天竟然見到了原物,太讓我吃驚了。

能告訴我是誰送給你們這燈盞的嗎?陳伯皺著眉頭靜靜的看著我們三個。這對我們研究古代歷史非常重要。如你們所說,這燈盞真是別人送給你們的?

富貴有點不開心了,老同志你怎麼還不相信我們吶,我們像是說假話的人嗎。實話告訴你把,這是我們在陝西插隊的時候認識了一個曾經盜過墓的老人,我們走的時候老人家送給我們的紀念物。那老同志可是個風水大師級的人物,走南闖北,輝煌一時。聽那老同志說著玩意也是他在崑崙盜墓的時候倒弄出來的,後來受了傷殘疾了,就一直將這燈盞留在了身邊。

陳伯聞後大吃一驚,世間竟有如此神人,如你所說,你這位老同志肯定是進去過王陵了,不過我從事考古幾十年,這還是頭一次聽說有人有大本事竟然找到了劉靖的王陵的。

你們能帶我見見這個這位奇人嗎?陳伯有點尷尬的問道。

還沒等我開口,富貴就跟撥浪鼓似得搖頭,估計你是見不到這老同志哥了。就算是我們也見不到了。

啊?爲什麼啊。陳伯緊張的詢問到。

我說,陳伯真的很不巧,送給我們這燈盞的人已經回到北了,在說了那老同志年歲以高,在崑崙回來之後就身有殘疾,當年盜墓也是塵俗往事了。

陳伯十分遺憾的點了點頭,在民間懂風水的能人異士太多了,而這些人長期以盜墓爲職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善於僞裝掩人耳目,並有對付墓內防盜機關的一套辦法。盜墓容易,尋墓難啊,在我國的考古工作者們一輩子潛心悠久歷史,都不定很發現古代殯葬的墓穴。更別說找到之後發掘文物了。哎,多少古玩都已經被破壞了。

陳伯說的一點不假,尋找古墓太有挑戰性了,縱觀歷史五千年華夏文明,經歷了多少朝代,又有多少皇帝,他們的墓穴迄今爲止發現的少的可憐,不是我國科考技術落後,而是古代人智慧驚人,奇門五行註解認爲尋龍點穴非易事。三年尋龍,十年點穴。先看龍脈明堂,再確定穴位。差之毫釐,謬諸千里。黃妙應《博山篇》雲:“穴有高的、低的、大的、小的、瘦的、肥的,制要得宜,高宜避風,低宜避水,大宜闊作,小宜窄作,瘦宜下沉,肥宜上浮。陰陽相度,妙在一心。”

第15章 遊園第9章 墓室第6章 狹長的甬道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12章 奇門五行註解2第12章 奇門五行註解2第8章 墓室第20章 北上第9章 墓室第23章 天木鎖雲蒼第8章 墓室第6章 狹長的甬道第3章 鬍子林第14章 奇門五行註解4第10章 玲瓏彩雲靴引子第15章 遊園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11章 奇門五行註解第1章 陝西知青第19章 計劃第3章 鬍子林第15章 遊園第1章 陝西知青第20章 北上第13章 奇門五行註解3第11章 奇門五行註解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24章 二蛋的故事上第12章 奇門五行註解2第17章 蝸居第7章 第七章甬道里的浮雕第3章 鬍子林第11章 奇門五行註解第16章 玲瓏盞第17章 蝸居第18章 北京來的客人第3章 鬍子林第16章 玲瓏盞第5章 第五章天眺獨龍套第17章 蝸居第13章 奇門五行註解3第13章 奇門五行註解3第18章 北京來的客人第7章 第七章甬道里的浮雕引子第17章 蝸居第17章 蝸居第16章 玲瓏盞第17章 蝸居第15章 遊園第15章 遊園第7章 第七章甬道里的浮雕第14章 奇門五行註解4第17章 蝸居第20章 北上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14章 奇門五行註解4第9章 墓室第21章 東北之行第7章 第七章甬道里的浮雕第21章 東北之行第9章 墓室第24章 二蛋的故事上第2章 黃大仙第21章 東北之行第1章 陝西知青第10章 玲瓏彩雲靴第7章 第七章甬道里的浮雕第13章 奇門五行註解3第9章 墓室第16章 玲瓏盞引子第2章 黃大仙第6章 狹長的甬道第7章 第七章甬道里的浮雕第1章 陝西知青第11章 奇門五行註解第17章 蝸居第19章 計劃第6章 狹長的甬道第1章 陝西知青第7章 第七章甬道里的浮雕第19章 計劃第3章 鬍子林引子第19章 計劃第6章 狹長的甬道第13章 奇門五行註解3第24章 二蛋的故事上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2章 黃大仙第12章 奇門五行註解2
第15章 遊園第9章 墓室第6章 狹長的甬道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12章 奇門五行註解2第12章 奇門五行註解2第8章 墓室第20章 北上第9章 墓室第23章 天木鎖雲蒼第8章 墓室第6章 狹長的甬道第3章 鬍子林第14章 奇門五行註解4第10章 玲瓏彩雲靴引子第15章 遊園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11章 奇門五行註解第1章 陝西知青第19章 計劃第3章 鬍子林第15章 遊園第1章 陝西知青第20章 北上第13章 奇門五行註解3第11章 奇門五行註解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24章 二蛋的故事上第12章 奇門五行註解2第17章 蝸居第7章 第七章甬道里的浮雕第3章 鬍子林第11章 奇門五行註解第16章 玲瓏盞第17章 蝸居第18章 北京來的客人第3章 鬍子林第16章 玲瓏盞第5章 第五章天眺獨龍套第17章 蝸居第13章 奇門五行註解3第13章 奇門五行註解3第18章 北京來的客人第7章 第七章甬道里的浮雕引子第17章 蝸居第17章 蝸居第16章 玲瓏盞第17章 蝸居第15章 遊園第15章 遊園第7章 第七章甬道里的浮雕第14章 奇門五行註解4第17章 蝸居第20章 北上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14章 奇門五行註解4第9章 墓室第21章 東北之行第7章 第七章甬道里的浮雕第21章 東北之行第9章 墓室第24章 二蛋的故事上第2章 黃大仙第21章 東北之行第1章 陝西知青第10章 玲瓏彩雲靴第7章 第七章甬道里的浮雕第13章 奇門五行註解3第9章 墓室第16章 玲瓏盞引子第2章 黃大仙第6章 狹長的甬道第7章 第七章甬道里的浮雕第1章 陝西知青第11章 奇門五行註解第17章 蝸居第19章 計劃第6章 狹長的甬道第1章 陝西知青第7章 第七章甬道里的浮雕第19章 計劃第3章 鬍子林引子第19章 計劃第6章 狹長的甬道第13章 奇門五行註解3第24章 二蛋的故事上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2章 黃大仙第12章 奇門五行註解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郧西县| 灵宝市| 诸城市| 淮南市| 津南区| 银川市| 泰顺县| 江永县| 河间市| 祁东县| 方山县| 五莲县| 古浪县| 平乐县| 青田县| 宿州市| 安远县| 衡阳县| 波密县| 思茅市| 突泉县| 云安县| 长宁区| 耒阳市| 乐安县| 闽侯县| 玛沁县| 秭归县| 扶沟县| 深圳市| 合川市| 松滋市| 长垣县| 思南县| 中山市| 阳朔县| 托克逊县| 城固县| 石首市| 于田县| 安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