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章 墓室

進入了墓室之後,我在回憶起之前的甬道建築與牆壁上的大型壁畫,才瞭解到原來這是依靠“天”字勢來建築的,這種墓室甬道平行卻有不相接的佈局,應該是屬於北宋時期殯葬風格。

葫蘆機關,混元金甌。當我走了不遠處可以清晰的看到墓室裡竟然有口井,用光靠近一照,裡面黑洞洞的水花泛泛,這就對了,正符合宋代時期殯葬風格。文強問我,怎麼這裡什麼擺設都沒有,以前我也進過不少古墓,一般的墓室裡都有建造的雕像,樓亭軒榭,怎麼這裡什麼都沒有,前面不遠處就是一個圓心的坑了,堆砌的方方正正,中間應該就是棺槨了,裡面存放在死者的棺材。可是我竟然連個長明燈都沒有看到,太出乎意料了吧。

二蛋也附和著說是啊,都是空蕩蕩的牆壁,黑咕隆咚的,也沒發現什麼值錢的東西啊。

該不會我們又進入了什麼陣法之中了吧。我總覺得不對啊。

二蛋這麼一說我們都有些緊張起來了,不過不可能了,前面就是死者的棺槨了,從墓室的規模判斷應該沒什麼機關了,不過大家不要掉以輕心,一切要小心爲上。

爲什麼墓室裡什麼擺設都沒有?我來給大家解釋一下吧,首先說的是這個古墓的佈局與規格,我可以斷定這是北宋年間的古墓,至於具體什麼時候的我想應該是後期的吧,因爲在我們進來的甬道里上面雕刻了許多大型的壁畫都是戰爭的,其此從奇門五行註解中的句子中可以察覺得到。我想這個古墓應該是一位萬戶將軍的陵墓,在兵荒馬亂胡虜踐踏中原的戰爭年代裡,宋王朝節節敗退,而這位將軍戎馬上陣殺敵,護國衛家。最後壯烈的犧牲了。大批的羌笛胡虜韃子已經侵佔了大部分的河川,宋代大勢已去,沒辦法最後只能割地,以黃河爲界分割而治,當時這位大將軍在東北地區戰死以後,因爲無法再回到中原了,最後戰士們將這位大將軍埋葬在了長白山旁,草草的入殮了之後就埋葬了。我想將士們可能認爲等殺退了胡虜之後再帶這位戰功赫赫的將軍迴歸祖國吧,不過這個夢想破滅了,等將士們都死了以後也沒等到宋軍隊打破羌敵。無奈可惜。悲催啊。

墓穴內沒有擺設也說的過去,帶兵打仗的將軍可沒考慮自己死了可能被埋異地,畢竟在那個歷史階段東北這片區域應該歸蒙古女真族的地界吧。

二蛋一聽不高興了,蘇二愣子聽你這麼一說咱今天來就白來了,什麼都沒有的破墓穴,我們還指望在裡面倒弄些古物呢。

文強和李大個子馬三炮都搖著頭埋怨二蛋太財迷。

還有就是,你想一個萬戶將軍的古墓裡什麼都沒有也就算了,幹嘛還要在外面設計個陣法。這不是白白浪費勞力嗎。

ωwш?TTkan?CΟ 我解釋說,你就知足吧二蛋,這還是最簡單的陣法呢,感情這位大將軍死在了異地,如果在中原地區,估計這位將軍的陵寢要比現在的大很多倍。裡面肯定是大陣套小陣縱橫交錯七縱八豎七十二禁錮。在那種大型的王宮貴族的墓道里,估計咱就沒這麼走運了。現在一個小小的羅盤七星段就把我們困了足足半天,你想要是君主帝王陵我們不得被裡面的陣法活活困死啊。雖然這個將軍陵寢相比來說比較簡陋平庸,但是怎麼說一個萬戶將軍的葬室總該有點值錢的東西吧。而這些也不過是我在看過了壁畫之後自己的揣測而已,要想證實我說的話還要打開棺槨瞧個究竟。宋代時期在我國的歷史上也有著幾百年的統治,這段時間裡古墓殯葬的方式一直都在進步,我從奇門五行註解中看過針對宋代時期古墓的一般特徵,所以比他們四個人要敏感的多。

這個墓室雖然並沒有像想的那麼大,不過已經接近了棺槨,應該就沒啥機關了,不過我看擺放棺槨的地方四周挖成了一個小人工湖就不由的納悶了起來,一個圓形的直徑大約七米的圓池,裡面嘩嘩的流水,四周用水泥堆砌的光滑整齊,靠近了一看水中星星點點銀錠。中央堆砌成了圓形,在圓池上面用巨大的石頭鋪墊成圓形小路,上面拱頂這四米見方的大棺槨,周圍連個長明燈都沒有。

我們沿著小路一直走到了方形的棺槨跟前,藉著火光我大體看了看棺槨的紋理上面雕琢的景象,這個棺槨是用大理石建成的,過了一千多年了依舊完好的保存著,不過表皮有些剝落,上面是雕刻的飛龍圖。

文強說,不對啊蘇二愣子,這個古墓又不是什麼皇室人員,怎麼還在棺槨上雕刻飛龍圖,據我所知只有皇室人員殯葬纔可以這麼設計棺槨啊。是不是咱們搞錯年代了,或則推理錯誤了。

我仔細看了看棺槨上的飛龍圖,我大體數了數一共有三十六隻栩栩如生的龍,不過都沒有爪子而已,我對文強解釋說,這不是飛龍圖,而是飛蟒。龍是有兩對爪子的,這些蟒都沒爪子,所以不是龍,自大唐王朝開始,我國古代的官吏們的服飾秀刻這樣的蟒袍,龍是天子御用的,尋常人是不能用的,所以設計的時候是沒有爪子的蟒。跟龍雖然十分相似,但還是有區別的。

古代君王講究軍權神授,自稱天子,也有稱爲真龍天子的,而在朝爲官的臣子們都是依附在龍身邊的蟒而已,你蟒再厲害也大不過龍,就是這個道理。

不過整體來看這個棺槨上的雕刻手藝真的十分了得,不像是尋常工匠們能完成的。雕刻的栩栩如生不說,就連蟒蛇身上的條紋線都清晰可見,蜿蜒的趴在棺槨上,如果不仔細看,還真的被嚇一跳呢。

第4章 鬍子林2第3章 鬍子林第6章 狹長的甬道第7章 第七章甬道里的浮雕第13章 奇門五行註解3第20章 北上第24章 二蛋的故事上第21章 東北之行第7章 第七章甬道里的浮雕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13章 奇門五行註解3第23章 天木鎖雲蒼第9章 墓室第10章 玲瓏彩雲靴第20章 北上第13章 奇門五行註解3第17章 蝸居第4章 鬍子林2第3章 鬍子林第16章 玲瓏盞第24章 二蛋的故事上第18章 北京來的客人第8章 墓室第23章 天木鎖雲蒼引子第20章 北上第18章 北京來的客人第5章 第五章天眺獨龍套第13章 奇門五行註解3第18章 北京來的客人第4章 鬍子林2第4章 鬍子林2第1章 陝西知青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18章 北京來的客人第20章 北上第8章 墓室第18章 北京來的客人第17章 蝸居第24章 二蛋的故事上第16章 玲瓏盞第15章 遊園第6章 狹長的甬道第11章 奇門五行註解第13章 奇門五行註解3第15章 遊園引子第1章 陝西知青第14章 奇門五行註解4第17章 蝸居第2章 黃大仙第14章 奇門五行註解4第17章 蝸居第18章 北京來的客人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6章 狹長的甬道第3章 鬍子林第17章 蝸居第8章 墓室第24章 二蛋的故事上第23章 天木鎖雲蒼第14章 奇門五行註解4第18章 北京來的客人第2章 黃大仙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12章 奇門五行註解2第17章 蝸居第16章 玲瓏盞第11章 奇門五行註解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3章 鬍子林第2章 黃大仙第7章 第七章甬道里的浮雕第20章 北上第12章 奇門五行註解2第11章 奇門五行註解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5章 第五章天眺獨龍套第2章 黃大仙第10章 玲瓏彩雲靴第9章 墓室第10章 玲瓏彩雲靴第11章 奇門五行註解第19章 計劃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23章 天木鎖雲蒼第8章 墓室第18章 北京來的客人第8章 墓室第1章 陝西知青第24章 二蛋的故事上第6章 狹長的甬道第1章 陝西知青第21章 東北之行第24章 二蛋的故事上第24章 二蛋的故事上
第4章 鬍子林2第3章 鬍子林第6章 狹長的甬道第7章 第七章甬道里的浮雕第13章 奇門五行註解3第20章 北上第24章 二蛋的故事上第21章 東北之行第7章 第七章甬道里的浮雕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13章 奇門五行註解3第23章 天木鎖雲蒼第9章 墓室第10章 玲瓏彩雲靴第20章 北上第13章 奇門五行註解3第17章 蝸居第4章 鬍子林2第3章 鬍子林第16章 玲瓏盞第24章 二蛋的故事上第18章 北京來的客人第8章 墓室第23章 天木鎖雲蒼引子第20章 北上第18章 北京來的客人第5章 第五章天眺獨龍套第13章 奇門五行註解3第18章 北京來的客人第4章 鬍子林2第4章 鬍子林2第1章 陝西知青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18章 北京來的客人第20章 北上第8章 墓室第18章 北京來的客人第17章 蝸居第24章 二蛋的故事上第16章 玲瓏盞第15章 遊園第6章 狹長的甬道第11章 奇門五行註解第13章 奇門五行註解3第15章 遊園引子第1章 陝西知青第14章 奇門五行註解4第17章 蝸居第2章 黃大仙第14章 奇門五行註解4第17章 蝸居第18章 北京來的客人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6章 狹長的甬道第3章 鬍子林第17章 蝸居第8章 墓室第24章 二蛋的故事上第23章 天木鎖雲蒼第14章 奇門五行註解4第18章 北京來的客人第2章 黃大仙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12章 奇門五行註解2第17章 蝸居第16章 玲瓏盞第11章 奇門五行註解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3章 鬍子林第2章 黃大仙第7章 第七章甬道里的浮雕第20章 北上第12章 奇門五行註解2第11章 奇門五行註解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5章 第五章天眺獨龍套第2章 黃大仙第10章 玲瓏彩雲靴第9章 墓室第10章 玲瓏彩雲靴第11章 奇門五行註解第19章 計劃第22章 長白山鬍子林第23章 天木鎖雲蒼第8章 墓室第18章 北京來的客人第8章 墓室第1章 陝西知青第24章 二蛋的故事上第6章 狹長的甬道第1章 陝西知青第21章 東北之行第24章 二蛋的故事上第24章 二蛋的故事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尚志市| 仲巴县| 屯留县| 阿荣旗| 剑阁县| 昌平区| 长垣县| 额尔古纳市| 尼勒克县| 佳木斯市| 周至县| 黄浦区| 辽阳县| 屏南县| 铁岭县| 石河子市| 廊坊市| 武清区| 时尚| 历史| 麻阳| 灵台县| 昌都县| 电白县| 海口市| 横峰县| 华安县| 娱乐| 连州市| 二手房| 自治县| 安多县| 保靖县| 辽中县| 罗平县| 卫辉市| 广河县| 鲁山县| 从江县| 亳州市| 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