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91章 新年(上)

臘月二十九上午,韓健與南王楊洛川一起進宮,這次楊瑞並非召見羣臣,名義上只是召見東王和南王。% 至於是何原因,外面的人猜測不到,便是連楊洛川也一頭霧水。

韓健與楊洛川在燁安閣稍作等候,楊洛川自然要從韓健這裡探聽一些消息,不過韓健卻是諱莫如深什麼都沒說。眼看到中午,小太監過來傳話說楊瑞已經過來,這時候韓健和楊洛川一起起來迎接。

“兩位愛卿,不必如此拘謹。”楊瑞進到燁安閣,見到韓健和楊洛川,一臉輕鬆之色,走到書桌前坐下,伸手道,“今日找你二人前來,商議行軍之事,事關重大。”

楊洛川稍微擡頭看了楊瑞一眼,行禮道:“不知陛下商議爲何事?行軍之事,老臣這裡已多日未有顧及,時候需要將南王府衆臣請到洛陽裡來?”

“大可不必。”楊瑞道,“其實,說起來是行軍。不過眼看新年將至,朕是想看看,軍中是否有所缺。再者,商議一下遷離洛陽之事。”

“遷離洛陽?”

楊洛川瞥了韓健一眼,外界對於遷都的事多有所傳,可終究只是外面的閒言閒語。現在看起來,遷都的事就算不是真的,那也是**不離十。

楊洛川點頭道:“現如今洛陽新平復,人心不穩,陛下可是要藉此機會,離開洛陽?暫時先以江都爲根基?”

楊瑞聽到楊洛川如此“識相”的言語,也是先看了韓健一眼。心說難道是韓健把話鋒透露給楊洛川。

但實際上,韓健關於遷離洛陽的事對楊洛川隻字未提,楊洛川也是根據外面的謠傳說出這等話。老奸巨猾之人,之前不知具體情況,說出來也跟早就洞悉事態一般。楊洛川能如此說,顯然是根據外面的謠傳加上自己的理解說出來。

楊瑞點頭道:“南王所言不差,朕的確有此意。洛陽如今並非安全之地,反倒是豫州和江都,更安穩一些。”

楊洛川不說話,心中更加確定了外面謠傳的真實性。韓健只是立在一邊。關於遷都或者是遷離洛陽之事。他始終未評價,主要是這事在回洛陽之前他便跟楊瑞商議好,現在楊瑞提出,好似是傳達意見。這些事也無須再行商議。

楊瑞最後說道:“三日後。兵馬啓程。屆時洛陽一些世家,也會隨朕一同到江都去。東王南王,你二人也早些回去安排行軍日程。免得事起倉促,來不及準備。”

“是。”韓健和楊洛川一起領命。

楊瑞沒有說太多,以身體疲累爲由讓韓健和楊洛川自行告退。

韓健和楊洛川一起從燁安閣出來,楊洛川笑容滿面看著韓健道:“賢婿應該早就知曉陛下今日所提之事?”

“南王所言非也,在下如何能提前查知?”韓健故作不明所以道。

楊洛川哈哈一笑,不再就遷都的事問一個字。韓健卻知道楊洛川心中必定有一些秘密,畢竟而今楊洛川等於是爲東王府所挾制,大軍要往江都去,他十有八九也要跟著過去,而現在他更關心何時能回豫州。到他自己的地界,纔算是真正山高皇帝遠。

韓健回到東王府,這時候朝廷的公文也剛傳過來。楊瑞以朝廷的名義,正式發佈了遷離洛陽的詔書,雖然在詔書中沒提到遷都之事,但隨著朝廷再次遷離洛陽到江都,加上許多世家也隨之一同遷離,洛陽政治中心的地位悄然在發生改變。

“相公,三日後便走,好像很著急。本來以爲能多休息幾日。”

楊蓯兒見到詔書,顯得有些遺憾,可能是覺得還沒休息過來就走,洛陽這種非軍旅的生活剛習慣下來又要改變。

“走不是挺好?回到江都,那是咱自己的地方。”韓健在東王府別院的正廳,顯得一臉淡然。其實韓健是想早些離開洛陽回江都的,離開江都一段時間,他還是有些想念。

楊蓯兒點頭道:“回去也好,可……相公,父王那邊……可是要與我們一同去江都?”

韓健看著楊蓯兒熱切目光,顯然是對楊洛川的事有所求。

楊洛川從在豫州之外進軍營請罪開始,其實就已經淪爲朝廷的人質,對於身爲南王的楊洛川來說,他贖罪的方式就是留在東王軍中,而豫州兵馬調度則完全是由東王府來協調。

韓健一笑道:“蓯兒,過幾天南王應該就會回豫州。他不會與我們一同到江都。”

“哦。”楊蓯兒面色稍解,道,“父王找人來送信,讓妾身幫忙在相公面前說。妾身本還以爲很爲難,相公,你還要原諒妾身過問南王府之事。”

韓健笑著攬過楊蓯兒,道:“蓯兒說的哪裡話,南王府的事,不就是自己人的事?”

嘴上這麼說,韓健心中卻也在想楊洛川的用意。竟然爲了能早日回豫州,暗自派人來找楊蓯兒說項?

要不是他跟楊蓯兒之間彼此無嫌隙,近乎是無話不說,楊蓯兒也不會透露這麼“機密”之事給他。現在他既然知道楊洛川心生離意,他更不會讓楊洛川輕易得逞。

臘月二十九下午,整個東王府別院都在籌備新年的事,因爲新年之後又要隨軍遷徙回江都,因而這新年也是一切從簡。

韓健從東王府別院出來,去了上聽處衙門那邊,此時的上聽處衙門,也是朝廷的臨時駐地,大小行政方面的事宜,由林恪暫時兼領,一併在上聽處衙門辦理。

韓健到時,林恪剛開完會,見到韓健,林恪迎上前,而其他大臣都是很識相讓開,把上聽處的總衙空出來讓韓健和林恪說話。

“……殿下,這是近來洛陽一些事務,還請殿下過目。”

林恪守著,將一些奏本呈遞上來。上面列了不少事,大多數都是行政開支需要花錢的事。

在軍統的時間裡,行政方面都是節衣縮食,很多開銷是能省則省。現在楊瑞歸朝,下面的人自然以爲在開銷上能得到保證,便伸手來跟朝廷要錢。但林恪當的是無米之炊,他手頭上也不見銀子,眼看洛陽這麼多地方需要花錢,他也只能過來徵求韓健意思。

“都先緩一緩。”韓健看了看,放下奏本,道,“陛下早些時候的御旨,可是傳達過來?”

“是。下官看過,說是三日之後,朝廷會遷往江都。”林恪臉色有些爲難道。

“那林尚書你如何認爲?”韓健問道。

林恪遲疑了一下,說道:“朝廷遷回江都,自然是好事。洛陽如今不太平,不及江都偏安一處,能早日平復北方纔是……”

韓健一聽這話便知是言不由衷。

要遷回江都,說是從穩定方面考慮,但其實出發點還是政治。因爲江都是東王府首府,洛陽則是朝廷的首府。現在把政治中心遷到江都,也等於是跟外人說,朝廷現在也是由東王府來當家。

韓健沒再問這問題,轉而問道:“洛陽世家中,還有一些與寧家走的遠的,未上表朝廷的,他們作何反應?”

“這個……”林恪道,“回殿下,這些世家……都有意隨陛下南遷,不過在一些事上,說來稀奇……下官也不知當講不當講……”

“哦?”韓健打量著語色多有迴避的林恪,道,“但說無妨。”

林恪道:“寧尚書之前與延寧郡王似乎有所商議,而今延寧郡王隨賊逆北上……寧尚書似乎與賊逆似乎還有聯繫……”

韓健聽到這話,先是愣了愣,隨即一笑。

關於寧原政治立場的問題,他之前便派人去仔細調查。說起來這寧原算是個兩面三刀的主,一面在洛陽活動,希望能保全自己家族,但其實背地裡還是跟楊餘的一些殘餘勢力有所勾結。這也是他警告寧繡言的原因。

現在寧原跟延寧郡王有所勾結的事,竟然令林恪都有所察覺,本來林恪跟寧原關係算是不錯,不過現在林恪都出來“舉報”,可見林恪對於寧家,不是單單想報恩。說是林恪站在朝廷立場上想問題,不如說是林恪心中也懷著鬼胎。

韓健主動提出讓寧原等人上表朝廷隨軍遷徙到江都,算是一種恩寵,而今寧原在東王府這面很吃得開。這種情況下,也會令林恪自危,想到自己的位置會被寧原等一些舊派系的人所取代。畢竟他在江都很長時間,一直不得重用,也是在顧唯潘遇刺之後才逐漸當了朝廷的家,但東王一句話,便會令他之前所得到的瞬間失去。

韓健一嘆道了:“延寧郡王?唉!林尚書還知道什麼?”

林恪笑了笑道:“下官所知之事不多。看來殿下對於寧尚書的事也早有察覺,那是下官多嘴了。下官也是怕寧尚書假意與朝廷修好,暗自仍舊在爲賊逆謀事,於朝廷不利。看來也是下官多慮了。”

“林尚書說的哪裡話,你心繫朝廷,知道了不說,本王心中才會介意。”韓健一笑道。

“是,是。”林恪說著,頭上卻在冒冷汗。他感覺自己這次是言多必失。(

第374章 暗中助力第464章 洛陽之戰(一)第32章 兩國糾紛第147章 無頭案變有頭第444章 是戰是和第41章 持家賢妹第304章 離開第580章 談判議和第443章 姐妹的替身第641章 風雪連天第663章 勢成水火第167章 盡在掌握第211章 大隱第410章 萬里長城第一步第273章 長相廝守永無期第402章 國宴即家宴第543章 短暫的平靜第231章 鬥琴第694章 不去行不行?第398章 貓捉老鼠第412章 綁票案第867章 祭祠堂第190章 黃雀在後第273章 長相廝守永無期第444章 是戰是和第155章 誘導第390章 私情大於公義第710章 南朝異變第163章 君臣同心第877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九)第813章 酒中論國(上)第63章 難言之隱第30章 武成殿宴羣臣(上)第389章 轉性第251章 一起走第853章 心頭之惑第902章 征服第453章 進兵第77章 棋差一招第440章 皇帝的男人第57章 抽絲剝繭第17章 賣書第145章 我就是個實在人第138章 醉翁之意第822章 又是新年第195章 大義與私情第465章 洛陽之戰(二)第95章 女皇的心思(下)第839章 棋如天下第236章 準備就緒第163章 君臣同心第657章 霸道到底第519章 不一樣的夫妻(下)第6章 你好,同學第65章 藏污納垢第205章 信步遊城第13章 煮鶴焚琴(下)第849章 女人當國第843章 兩耳不聞百姓事第296章 一意孤行第233章 營救計劃第25章 我非菩薩心腸(下)第852章 立儲再言親征第737章 安定之心第19章 天下遍尋有緣人(上)第61章 清雅的外宅第558章 輾轉來相會第511章 夫隨妻第232章 情敵第677章 選妃風波(上)第311章 開府議事(上)第834章 請留第187章 媒人第550章 耳根子軟第423章 貓哭耗子第308章 剛柔並施第504章 姊妹第772章 大禮無節第764章 穩中求勝(上)第660章 同命第288章 聯姻第311章 開府議事(上)第197章 上路第384章 癡男怨女第522章 軍變(三)第393章 其樂融融第407章 懼內第884章 遷行宮第703章 有智無腦(下)第26章 事鬧大了第682章 收人收心第79章 你急我不急第312章 開府議事(中)第696章 再婚第769章 新皇第714章 誘敵之戰第571章 險惡用心第401章 熱烈的追求(下)第39章 走不了了第812章 年關(下)
第374章 暗中助力第464章 洛陽之戰(一)第32章 兩國糾紛第147章 無頭案變有頭第444章 是戰是和第41章 持家賢妹第304章 離開第580章 談判議和第443章 姐妹的替身第641章 風雪連天第663章 勢成水火第167章 盡在掌握第211章 大隱第410章 萬里長城第一步第273章 長相廝守永無期第402章 國宴即家宴第543章 短暫的平靜第231章 鬥琴第694章 不去行不行?第398章 貓捉老鼠第412章 綁票案第867章 祭祠堂第190章 黃雀在後第273章 長相廝守永無期第444章 是戰是和第155章 誘導第390章 私情大於公義第710章 南朝異變第163章 君臣同心第877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九)第813章 酒中論國(上)第63章 難言之隱第30章 武成殿宴羣臣(上)第389章 轉性第251章 一起走第853章 心頭之惑第902章 征服第453章 進兵第77章 棋差一招第440章 皇帝的男人第57章 抽絲剝繭第17章 賣書第145章 我就是個實在人第138章 醉翁之意第822章 又是新年第195章 大義與私情第465章 洛陽之戰(二)第95章 女皇的心思(下)第839章 棋如天下第236章 準備就緒第163章 君臣同心第657章 霸道到底第519章 不一樣的夫妻(下)第6章 你好,同學第65章 藏污納垢第205章 信步遊城第13章 煮鶴焚琴(下)第849章 女人當國第843章 兩耳不聞百姓事第296章 一意孤行第233章 營救計劃第25章 我非菩薩心腸(下)第852章 立儲再言親征第737章 安定之心第19章 天下遍尋有緣人(上)第61章 清雅的外宅第558章 輾轉來相會第511章 夫隨妻第232章 情敵第677章 選妃風波(上)第311章 開府議事(上)第834章 請留第187章 媒人第550章 耳根子軟第423章 貓哭耗子第308章 剛柔並施第504章 姊妹第772章 大禮無節第764章 穩中求勝(上)第660章 同命第288章 聯姻第311章 開府議事(上)第197章 上路第384章 癡男怨女第522章 軍變(三)第393章 其樂融融第407章 懼內第884章 遷行宮第703章 有智無腦(下)第26章 事鬧大了第682章 收人收心第79章 你急我不急第312章 開府議事(中)第696章 再婚第769章 新皇第714章 誘敵之戰第571章 險惡用心第401章 熱烈的追求(下)第39章 走不了了第812章 年關(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阳市| 宁都县| 阿尔山市| 泽普县| 仪陇县| 保亭| 比如县| 历史| 奉化市| 洮南市| 岚皋县| 曲麻莱县| 星子县| 布尔津县| 博罗县| 武邑县| 连南| 塔河县| 丹江口市| 黎平县| 白朗县| 历史| 韩城市| 隆德县| 新乡县| 吉安市| 朔州市| 景东| 宁晋县| 蓝田县| 诸暨市| 达孜县| 乳山市| 成安县| 德清县| 遵义县| 洛阳市| 郴州市| 宿迁市| 工布江达县| 梅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