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七六章 舌戰羣臣

“皇上,諸位大人,賊兵從安肅突圍之後一路西進,渡過易水之後攻下了易州,將易州城焚燬一空,我錦衣衛一千三百餘騎,會同茂山紫荊關兩衛騎兵一千五百騎尾隨追擊,無奈慢了一步。”

宋楠的聲音在大殿上回蕩,雖然平靜,但殿上衆臣聽到這個消息,均大驚失色,雖然賊兵從安肅突圍,但衆人還沒懷疑到他們敢直接奔易州而去,大多數的朝臣都認爲賊兵會往滿城、完縣一帶的西南方向逃竄,朝廷得道消息之後的第一反應也是立即曉諭真定府駐紮的神武右衛做好迎敵準備。

然而賊兵不按常理出牌,宋楠的話打破了他們心中的僥倖。

“什麼?易州失守?賊兵遁入五回山?”正德呆呆的道,忽然間拍了龍案喝道:“徐光祚,你不是在朕面前保證,反賊不會往西北走,而是往西南走麼?易州失守,你該怎麼說?”

徐光祚滿面羞紅的出列道:“老臣……老臣慚愧!賊兵果然狡猾,不過他們往西北跑,那不是陷入我大軍包圍圈中了麼?太行隔斷,他們何處可逃?”

宋楠冷笑道:“賊破易州後,捋掠物資盔甲糧草已然遁入五回山中,賊兵的目的便是進山,虧定國公還說什麼無處可逃,怕是咱們無計可施了。”

劉瑾冷聲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又何須驚慌?賊兵遁入山中,日子也是不好過的,咱們守住各處山口困死他們便是了。”

宋楠喝道:“你說的輕巧,豈不知這麼一來多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要多死多少人?在安肅縣,四壁合圍之時,若能一舉圍殲,焉有今日之憂?易州城被焚、易州百姓死傷數千,物資糧草損失數以百萬兩計,這筆賬算到誰的頭上?”

劉瑾冷笑道:“你問咱家,咱家去問誰?咱家倒要問你宋大人,爲何要從保定府調走一千兵馬,讓賊兵有機可乘了。”

宋楠瞠目道:“原本我今日只想跟皇上和諸位商量商量討賊的方略,並未想談論誰該負責的問題,因爲賊兵未滅,還沒到討論功過之時。但既然劉公公硬是要找人當替罪羊,今日我也不得把話說清楚。”

劉瑾攏袖不語,神色倨傲。

宋楠拱手向正德道:“皇上,臣以錦衣衛指揮使的身份,請求皇上準許我錦衣衛衙門拿下谷大用問罪。”

大殿上彷彿憑空閃過一道炸雷,衆臣張口結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拿谷大用?瘋了吧!

正德期期艾艾的道:“宋楠,你說的是哪個谷大用?”

宋楠道:“自然是御馬監首領太監,西路剿賊都督谷大用。”

正德張口半晌,啞聲問道:“這……你不是開玩笑吧,他有何罪責?”

宋楠道:“臣懷疑他有通敵之嫌。”

羣臣炸了鍋一般的議論紛紛,劉瑾指著宋楠的鼻子叫道:“宋楠,說話要有根據,谷公公是我內廷重臣,又身兼剿賊重責,由不得你背後無端中傷。”

宋楠不理他,雙手下壓道:“諸位大人肅靜,聽我給諸位分析分析。”

劉瑾叫道:“皇上,莫讓宋楠在此胡言亂語。”

正德臉色鄭重,皺眉道:“讓他說;宋楠,你錦衣衛風聞暗查自然可以,但當庭彈劾谷大用之罪,若無朕證據佐證,朕可要治你的罪的。”

宋楠道:“皇上放心,臣明白;皇上,諸位大人,我先問諸位幾個問題,文安亂民造反之時,是誰建議要儘快派兵馬剿滅,以免不可收拾的?”

羣臣嗡嗡議論,楊廷和出列道:“是你宋大人,我記得你還當庭和兵部劉尚書劉大人辯駁了幾句。”

羣臣紛紛點頭表示記起了當日之事,宋楠道:“我再問諸位,亂起之後,朝中誰第一個抵達文安縣的,又是誰第一個將賊兵分兵東西的消息報於朝廷知曉的。”

楊廷和道:“也是你宋大人。”

劉瑾皺眉道:“現在不是你宋楠表功的時候,而是要你給出谷大用通敵之證據。”

宋楠冷笑道:“我只想讓諸位大人給個公道話,平息民亂暴動是誰的責任?是不是我錦衣衛衙門的職責?”

羣臣嗡嗡低語,張懋出聲道:“按理說每個衙門都有相關之責,但兵部該負主要職責,遣兵調將圍剿賊兵,兵部首當其衝。”

宋楠拱手道:“多謝英國公說了句公道話,諸位可認同英國公之言?”

羣臣紛紛點頭道:“原本就是如此,英國公說的不錯。”

宋楠道:“兵部該負首要責任,我宋楠屁顛屁顛的率錦衣衛騎兵跑去跟賊兵打仗,是不是有些狗拿耗子多管閒事了?”

正德溫言道:“宋楠,話豈能如此說,你一片爲國之心,朕看的明白,諸位大人也是看的明白的。”

宋楠道:“多謝皇上的理解,但臣想問個清楚,臣即便不帶人去文安與賊周旋,豈不明哲保身不會惹上這一身騷?皇上會因此降罪與我麼?”

正德道:“這……這朕怎會怪罪於你?”

宋楠道:“那就是了,我自告奮勇率錦衣衛人手去守住新安縣,若是新安失守,恐怕劉公公也要說是我錦衣衛的責任了,若我不率人前去,留在京城之中跟諸位大人一樣幹看著,倒還明哲保身安然無恙,請問這是何道理?”

衆人瞠目結舌,心中均以爲然,宋楠若是丟了新安城,估計不僅是劉瑾,朝中大臣中怕是有不少要怪罪於宋楠,做起來順理成章,想起來還真是有些沒道理。

正德安慰道:“宋楠,莫有激憤之氣,你一片忠心,朕心裡明白的很。”

宋楠道:“臣自然知道皇上是明白我的,但這多做多錯,不做不錯的荒唐事落在我宋楠身上,我可不能忍受。”

正德道:“你偏激了,又無人說你領兵守住新安城是過錯,自朕而下,都是褒揚之語。”

羣臣紛紛道:“是啊,宋大人之舉乃是憂國憂民之舉,其實我等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宋大人手中有人手,所謂能力所及,必有擔當,沒人會說宋大人多事的。”

宋楠擺手道:“話是這麼說,但剛纔劉公公不就說安肅之賊兵突圍是我的過錯麼?那谷大用不是把責任推到我的身上麼?”

劉瑾怒道:“功是功,過是過,若非你調走保定府一千兵力,賊兵豈敢行詭計突圍?”

宋楠齜牙冷笑道:“諸位聽到沒?劉瑾可是認定我要背這個黑鍋了,在座諸位心裡恐怕也有很多人認爲他說的對;我若不在新安守城,賊兵破新安南下,我不會受到責罰;我去了,如今卻一身污水,這便是剛纔我跟諸位囉囉嗦嗦說了半天的道理,說來說去還是我多管閒事。”

徐光祚皺眉冷聲道:“宋大人豈能這麼說話,你的人不在新安,朝廷自有別的調度,既然你在新安縣,調度兵馬自然算了你的人在內,爲了大局著想,焉能計較你個人的得失?”

宋楠笑道:“好冠冕的理由,我不否認你說的滴水不漏,我只問你,你是如何調度的?西路圍剿方略是什麼?是數萬大軍圍著安肅小城近十日還是按兵不動麼?谷大用帶著茂山衛駐紮在河陽鎮,每日在河中垂釣,任由數萬兵馬徒耗糧草,任由安肅百姓陷於賊兵奴役之下卻不進攻這便是你的調度,你的剿賊方略?”

“你是說,谷大用從頭到尾都沒進攻安肅?”張懋聽出了宋楠的話意,皺眉問道。

宋楠道:“十餘日時間,紫荊衛兵馬駐紮西水寨,茂山衛兵馬駐紮河陽鎮,距離安肅僅五六十里,便不再寸進,也未發動一次進攻,這便是定國公授予谷大用的方略,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徐光祚叫道:“老夫從未叫谷大用如此,將在外軍令不受,谷大用身爲西路剿賊都督,老夫並未限制其用兵方略。”

宋楠冷笑道:“你倒是推得乾淨,好吧,就算如此,定國公身經百戰,你來品評品評谷大用的用兵方略如何?”

徐光祚豈肯上宋楠套,想了想道:“谷都督也許有他自己想法也未可知。”

宋楠厲聲道:“他自己的想法?茂山衛六千大軍在北,紫荊衛六千大軍在西,東有雄縣霸州衛三千兵馬,西南有保定府三千兵馬,南有我錦衣衛一千騎兵,只消他谷大用一聲令下,五路合圍,賊兵裹挾百姓不過六七千人,便是沒打過仗的三歲孩兒也能一舉獲勝,還需要什麼方略?還需要什麼其他的想法麼?真是天大的笑話。”

徐光祚面紅耳赤怒氣衝衝,卻又無法發作,因爲宋楠的話無可辯駁。

一片寂靜中,劉瑾緩緩道:“怕是正因爲你的舉動,才破壞了谷大用的總攻之計吧。”

宋楠雙目如電,盯在劉瑾臉上,劉瑾有些慌亂道:“怎地,咱家說錯了麼?”

宋楠呵呵冷笑道:“劉公公坐鎮京中,運籌千里,莫非谷大用按兵不動的方略是你劉公公所授?”

劉瑾忙道:“瞎說什麼,咱家只管內廷之事,剿賊軍務焉會插手?”

宋楠喝道:“那你便閉嘴。”

劉瑾跳起來道:“你污衊谷大用通敵,他是我內廷之人,咱家爲何不能說話?”

宋楠道:“好,既然你使勁往上湊,若我查出谷大用通賊之事屬實,你也別想撇清。”

劉瑾怒道:“你敢威脅咱家,這可是朝堂之上。皇上,您瞧瞧,宋楠狂到了何種地步,眼中還有誰?”

正德皺眉道:“宋楠,說來說去,朕還是沒明白谷大用爲何有通賊之嫌啊?”

第三八五章 剿賊兵馬大都督第三八一章 這個王爺不太熟第六百四十四章 發動第六五三章 上船第二十三章 請君入我甕(下)第十六章 把酒話驚情(上)第四六七章 王府夜宴(中)第二八零章 盤腸大戰(四)第五一八章 血色之夜第六二八章 規則的漏洞第八一零章 吃裡扒外第五九零章 大婚之禮第二四六章 傻大姐唱歌第四九零章 做好一切準備第八十八章 問罪第五六六章 哇,龍袍第六八零章 新詞一曲話離別第二一二章 局勢失控第二十一章 請君入我甕(上)第二五七章 天眼第三三九章 膽大包天第七七六章 其言也善第六七四章 庇護第二十二章 請君入我甕(中)第五九三章 攪局的小兒第五九一章 寧王爺第四八二章 行跡暴露第七百章 激戰(二)第六零八章 全是算計第三六九章 包藏禍心第二六零章 大敵當前第七四三章 又丟了一個第一二七章 籌碼第六百四十九章 弱點第五七一章 人間四月第六二五章 飛漲的房價第三九九章 兩名義軍小兵的光榮歷史第五百章 上元之夜(中二)第五四六章 成王敗寇第三七三章 東未成西難就第三八一章 這個王爺不太熟第八五八章 京城大搏殺(一)第一三一章 換命第五章 空有律令依第六五三章 上船第二九一章 左右爲難第七十六章 實驗第十七章 把酒話驚情(中)第三五八章 刻不容緩第七六一章 風月第八三一章 愛國不分職業第七七零章 三王子第七五五章 皇嗣之憂第四四二章 西北秘聞第六百五十章 留都行第四零二章 轉戰西路第六章 彼道還彼身第二七八章 盤腸大戰(二)第一一零章 雨露第四五四章 錯綜複雜第四七六章 不孝之子第四十五章 飆戲四方樓第二二三章 巡邊之願第五一三章 助他一臂之力第七九四章 意志薄弱第五五九章 妙手空空第二二五章 劉瑾的第一次進攻第四六一章 下馬之威第一四四章 機心第五零四章 上元之夜(中六)第四零二章 轉戰西路第五七三章 國之大事第四三六章 其實我是來找茬的第四一九章 雪嶺尤有浪跡人第四五五章 屍體的秘密第二三五章 踏青十里莊第二四三章 奇怪的請求第七零三章 勝負難斷第十二章 此路原不通第七九八章 剿匪記第五零二章 上元之夜(中四)第二二零章 初具雛形第八六五章 好勇鬥狠之輩第七十三章 合作第四八八章 共同的目標第五六四章 他想謀反第八六三章 意外第二一六章 救了個姑奶奶第五七零章 格局變動第三十八章 殷殷救人意第三八三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二零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十九章 惶惶滿城兵第四五一章 臨行第七五三章 大明鎮國公第八三六 決戰大江之上第三二一章 無恥之尤第七十六章 實驗第四二七章 歸來第四四二章 西北秘聞
第三八五章 剿賊兵馬大都督第三八一章 這個王爺不太熟第六百四十四章 發動第六五三章 上船第二十三章 請君入我甕(下)第十六章 把酒話驚情(上)第四六七章 王府夜宴(中)第二八零章 盤腸大戰(四)第五一八章 血色之夜第六二八章 規則的漏洞第八一零章 吃裡扒外第五九零章 大婚之禮第二四六章 傻大姐唱歌第四九零章 做好一切準備第八十八章 問罪第五六六章 哇,龍袍第六八零章 新詞一曲話離別第二一二章 局勢失控第二十一章 請君入我甕(上)第二五七章 天眼第三三九章 膽大包天第七七六章 其言也善第六七四章 庇護第二十二章 請君入我甕(中)第五九三章 攪局的小兒第五九一章 寧王爺第四八二章 行跡暴露第七百章 激戰(二)第六零八章 全是算計第三六九章 包藏禍心第二六零章 大敵當前第七四三章 又丟了一個第一二七章 籌碼第六百四十九章 弱點第五七一章 人間四月第六二五章 飛漲的房價第三九九章 兩名義軍小兵的光榮歷史第五百章 上元之夜(中二)第五四六章 成王敗寇第三七三章 東未成西難就第三八一章 這個王爺不太熟第八五八章 京城大搏殺(一)第一三一章 換命第五章 空有律令依第六五三章 上船第二九一章 左右爲難第七十六章 實驗第十七章 把酒話驚情(中)第三五八章 刻不容緩第七六一章 風月第八三一章 愛國不分職業第七七零章 三王子第七五五章 皇嗣之憂第四四二章 西北秘聞第六百五十章 留都行第四零二章 轉戰西路第六章 彼道還彼身第二七八章 盤腸大戰(二)第一一零章 雨露第四五四章 錯綜複雜第四七六章 不孝之子第四十五章 飆戲四方樓第二二三章 巡邊之願第五一三章 助他一臂之力第七九四章 意志薄弱第五五九章 妙手空空第二二五章 劉瑾的第一次進攻第四六一章 下馬之威第一四四章 機心第五零四章 上元之夜(中六)第四零二章 轉戰西路第五七三章 國之大事第四三六章 其實我是來找茬的第四一九章 雪嶺尤有浪跡人第四五五章 屍體的秘密第二三五章 踏青十里莊第二四三章 奇怪的請求第七零三章 勝負難斷第十二章 此路原不通第七九八章 剿匪記第五零二章 上元之夜(中四)第二二零章 初具雛形第八六五章 好勇鬥狠之輩第七十三章 合作第四八八章 共同的目標第五六四章 他想謀反第八六三章 意外第二一六章 救了個姑奶奶第五七零章 格局變動第三十八章 殷殷救人意第三八三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二零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十九章 惶惶滿城兵第四五一章 臨行第七五三章 大明鎮國公第八三六 決戰大江之上第三二一章 無恥之尤第七十六章 實驗第四二七章 歸來第四四二章 西北秘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感市| 樟树市| 清镇市| 开平市| 永州市| 始兴县| 南雄市| 延津县| 延安市| 马鞍山市| 平遥县| 肥乡县| 湟源县| 英吉沙县| 平凉市| 阿拉善盟| 甘泉县| 巧家县| 宜宾县| 西林县| 三原县| 尚志市| 育儿| 内黄县| 搜索| 金湖县| 大新县| 新营市| 大城县| 肇东市| 孟津县| 离岛区| 济南市| 虹口区| 汉中市| 石家庄市| 南乐县| 北安市| 阳谷县| 伊宁县| 阿合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