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23章 見清流

都察院的御史,那可是實打實的清流,天下間有個風氣,科舉成功,躍過龍門成了進士,都要在京師做個清流。

能進翰林院自然最好,不過那個是極少數人的福氣,其餘的人,都是朝著六科和都察院走,進去之後做個給事中,做個御史,再次一等的就是去六部做實在差事了,主事之類的。

按照老百姓的想法,千里做官爲發財,好不容易有了做官的機會,還不外放到地方上做個知縣什麼的,好好發一筆。

而且百姓們猜的也沒什麼錯,這給事中、御史和主事之類的官職,僅僅是清貴罷了,真要論好處,也就是六部那邊有幾個肥差而已,其餘的都很是清苦,沒什麼好處的,京師那裡那麼多給京官放貸的,可不就是因爲這個纔在的。

清苦歸清苦,大家也都不傻,爲什麼留京做清流纔是首選,因爲在京師升官快,飛黃騰達的機會多,可以沒有任何成本的胡言亂語給自己揚名,然後好處多多。

宋朝的宰相講究要做過地方上的知州,有地方上的經驗才能入中樞,但在大明講究不出京師,一名進士運氣好,二十五年可以熬到內閣首輔的位置上,那次一等的,二十幾年也能混個侍郎之類的位置,更次一等,十年左右或許能外放巡撫、布政使、兵備道什麼的。

這可都是標準的捷徑,如果去了地方,一個七品知縣熬二十年能到巡撫已經是燒了高香,更不要入中樞了,譚綸能做兵部尚書,也是因爲趕上了倭患,他一個地方官立下了赫赫戰功,這才一步步的上來。

現在天下太平,自然不會再有這等壞規矩的事情出來,大家只有做清流在京師熬資歷一步步向上走,想在地方上做實事提拔到高位,做夢去!

但那些入內閣的,做尚書侍郎的,外放出去做巡撫、布政使、兵備道,以及種種實權差事的幸運兒畢竟是部分,剩下的在京師按部就班的苦熬,到最後出去做一任地方官,也就是一輩子了。

人人都想要上進,這些京官上進依靠的是什麼,上疏故作驚人之語是一條,如果能把天子弄火了,騙一頓廷杖,那就揚名天下,日後吃用不盡,不過這一招不太好用了,因爲王通在京師,有這個兇神在,到時候未必是屁股挨板子,沒準是脖子挨刀子,丟了性命那就太不值得了。

是有背景,有背景什麼都不愁了,可不是人人都有背景,再說了,京師官不值錢,背景不是大到一定程度,一點用處也沒有,第三條就是找靠山,京師中就那麼幾處山頭,他自己的門生故舊還照顧不過來,你倒是有心過去投靠,問題是對方未必有心理會。

所以大部分清流官員都是在熬,等著機會,只不過這機會不那麼容易等到是真的,但京師清流,只要不是那讀書讀壞腦子的,各個都是雙眼發光,豎起耳朵,尋找著機會的出現。

定北侯、錦衣衛都指揮使,這兩個名號有其中之一,那就可以在京師算個山頭了,王通有那麼大的功勳,有被萬曆皇帝如此的信任,現在更是在京師的位置站的穩當,這已經不是個山頭,而是座山了。

他在這邊,想投靠的人車載斗量,但王通和文臣們的惡劣關係實在是盡人皆知,文武本就是隱約對立的兩個團體,王通和文人士子已經是勢不兩立的姿態,誰還敢上門去折騰。

萬一上門表態拜見,王通不見,投靠不成還好說,可投靠王通不成,回頭連個退路都沒有,那就是大麻煩,成了京師文人的衆矢之的,那連個退路都沒了。

不過那幾名舉人登門拜見,卻讓很多人發現了機會,原來王大人也是待見士子的,又有人想到,王大人身邊武人和生意人不少,文人卻是有數的幾個,而且還都是舉人。

可這舉人都已經混大發了,有做到參政的,有做到順天府丞的,身邊那楊思塵倒是沒個出身,可這個沒身份的舉人在京師裡的權勢比個侍郎也絲毫不差了,要是趁早過去巴結,沒準還有更大的好處呢!

想是這樣想,大家也不敢妄動,還是那句話,萬一王通閉門不納,就沒有回頭路可以走了。

世上聰明人多,有人注意到登門拜訪的是來自天津衛的六個舉人,原來是鄉土情分,既然這樣,那也就有了託辭。

這位上門的都察院御史今年三十一歲,名叫於監汝,也是天津人,四年前得中的進士,他來也是打著同鄉拜見的名義過來的,京師裡這麼多想要上門拜見的官員,也就是這位有這個理由,說起來也是無奈,天津衛這邊地方本來就小,舉人都出不了幾個,這一下子出了六個,都有商戶合夥出錢建廟,說是天津衛這等風光,一定是神佛庇佑了。

舉人少,進士更是少,天津衛當官的人少,就算是中了進士也都未必能在京裡留下,結果這於監汝倒成了個獨苗。

平日裡一根獨苗,無人照應,也只能是在京師裡苦熬,這輩子可能也就是個知府的命了,到了現在,這出身天津的事情,可就成了一樁好事。

於監汝雖說找個了不錯的切入點,可上門的時候也是忐忑,爲了這個,還專門準備了十兩銀子的門包,誰知道門房好不好打發呢?

不過,這王通府邸的門房卻和別處不同,好像是各處的護兵一樣,聽了這於監汝的話,也沒有拿什麼架子,要什麼門包,直接進去通報,也就是短短的功夫,這門房就出來說道:

“我家老爺請於大人入內!”

這才長出了一口氣,進了門,這一切事情就都好說了。

別看於監汝今年三十一歲,面相也要比王通老了很多,可見面之後還是忙不迭的跪下,磕了三個頭。

“於御史來京幾年了?”

起身落座,王通和顏悅色的問道,王通這個態度,卻讓這於監汝放下了心,連忙躬身說道:

“學生自從在京師中舉之後,就一直住在京師,算起來已經有十一年了.....”

說完之後,卻連忙補充說了一句:

“學生在京多年,卻也是第一次知道侯爺這邊將天津視爲鄉土,這才冒昧過來相擾,還望侯爺勿怪!”

若進來之後,王通不給什麼好臉色,那於監汝也就沒什麼可講的,但王通和顏悅色,那於監汝就要做得周全了,既然用鄉親的名義過來,那位什麼從前不走動,王通卻不在意,開口笑著說道:

“本侯在京師的時間也不短,能有鄉親過來,也是高興,聽於御史這口音,已經沒有多少鄉音了,若是於御史不說自己是天津人,本侯還真聽不出來。”

這就是將話題扯開,大家哈哈一笑,說了兩句,這於監汝卻起身拜下,磕頭說道:

“有件事學生本不敢說,卻如鯁在喉,難受得緊,朝中數次針對侯爺的言潮攻訐,學生都是跟隨上疏,可這些都不是學生的本心,實在是不得不爲,要不然就沒有辦法在同僚中立足,但奏疏上去,學生慚愧之極,夜裡輾轉不得入睡,好在陛下還了侯爺清白,學生有罪......”

說了兩句之後,竟然在那裡哽咽起來,也有眼淚流下,戲都是做到了十分,王通笑著伸手擡了擡,開口說道:

“於御史且起身,事情已經過去,還提他作甚,本侯和天津衛有鄉誼,和於御史算是有緣,今後還要互相照拂纔是啊!”

聽到這句,於監汝在那裡裝慚愧的惺惺作態差點就繃不住,險些笑出來,今日就是想過來拉拉關係,卻沒想到王通居然如此熱情,果然是投靠要趁早,這不過是幾樣薄禮,做了做姿態,王通居然就這樣寬待。

他起身剛坐下,卻看到王通對著外面打了個手勢,管家快步走進,王通對管家吩咐了幾聲,那管家又是快步離開。

“也是於御史來的巧,本侯這邊正好有些話要找人去朝堂上說一說,就請於御史幫忙!”

於監汝一愣,雙方初次見面,此前沒有打過任何交道,定北侯要在朝堂上說的事情,想必是大事,就這麼輕易的託付給一名初見之人嗎?

正遲疑間,卻見到管家拿進來一份文卷,王通笑著遞給了於監汝。

纔看了幾眼,於監汝手一抖,文卷差點掉下去,人直接從座位上站了起來,顫聲說道:

“這如何使得?”

“於御史不想把握這個機會嗎?”

王通悠然問道,於監汝頓時是愣住,在那裡遲疑了著說道:

“侯爺,學生今日來許多人也是看在眼中,再上這個奏疏,只怕不管是京師各處,又或是關外,都知道是侯爺的授意了,這個恐怕是有違侯爺的本意......”

言官上疏,唆使言官上疏的人都是不會在前臺露面,可如果按照王通的套路來,外人肯定是知道來龍去脈了。

“無妨,就是要讓旁人知道是本侯策動。”

王通笑著說道。

第96章 誰前倨後恭第27章 小揭盅第204章 恩威並施第980章 敵情 剿匪第505章 登高望遠韃虜破膽第86章 欺生第751章 試攻第222章 船頭香 招兵忙第17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992章 我和你們一起走第1067章 上下一心誰能敵第1018章 難爲第870章 不像王通的性子第462章 刺客第6章 怪僕 沉悶差事第168章 無心實有心說史實爲今第136章 僧人斬斷是非根第960章 言語自有溝壑第227章 他日還有相見時第1046章 此是故技第463章 何人所爲第185章 言談出新衙第163章 秦館的禍事第313章 關門大索栽賊贓第376章 天子未必是天下之主第1097章 彼此第323章 士不如閹河邊留人第387章 諸位,隨我殺賊第679章 收服第923章 見清流第672章 土雞瓦狗一般第340章 辦家塾新商行第868章 身敗名裂的李植第707章 王通論戰第776章 衆商集歸化第43章 人在華山無歸路第746章 浪打礁石第535章 往事心憂清流怨起第957章 回程不得閒第616章 王都堂第921章 由小見大 富貴陷人第709章 嚴打數月 送匾上門第439章 虎威大商隊後急!!第1049章 快要結束的戰鬥第1025章 清城第581章 夜談夫妻謀 喜慶見悽慘第1067章 上下一心誰能敵第101章 無心所爲第246章 大內無情或有義第323章 士不如閹河邊留人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807章 萬曆十二年五月中第730章 談笑威壓 封店罷官第472章 窺一斑而知全豹第156章 裡外亂打第765章 城下活報應第1087章 御書房慈寧宮第901章 士無風骨 君無威儀第394章 董創喜和沈枉第924章 厚利得人心 清流劾邊鎮第233章 織網第516章 三路齊至大勝在即第548章 船行海上 似是出遊第732章 藩王算個什麼第1337章 史書多曾言第625章 難道虎威軍在第933章 滿套兒金礦第1026章 屠刀下的開始第571章 無後爲大第126章 小心萬全 另有枝節第989章 雷霆霹靂第622章 雖相讓 時不同第663章 朝堂激辯第101章 無心所爲第501章 在京奔走密雲停駐第513章 圍營苦戰 犀利火器第156章 裡外亂打第510章 有險不守列陣攻第3章 田百戶 急智第495章 董千戶抓丁第182章 做後路少年評第104章 偏街大戲開鑼第1038章 你還敢回去嗎第24章 不孝之徒第205章 不後悔 不著急第867章 滅徐 一動皆動第1131章 清晨是一天的開始第46章 小事見真章第447章 大禮大利 皆爲人心!!第719章 遇盜 遇劫第277章 你還想平安第670章 盛氣凌清望第93章 出氣立威兼生財第817章 他笑隨他笑第762章 彼爲羊 我爲狼第486章 正常反疑火器規矩第816章 一 二(三)第563章 厚恩籠絡 秋日肅殺第505章 登高望遠韃虜破膽第488章 苦主上門告王通
第96章 誰前倨後恭第27章 小揭盅第204章 恩威並施第980章 敵情 剿匪第505章 登高望遠韃虜破膽第86章 欺生第751章 試攻第222章 船頭香 招兵忙第17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992章 我和你們一起走第1067章 上下一心誰能敵第1018章 難爲第870章 不像王通的性子第462章 刺客第6章 怪僕 沉悶差事第168章 無心實有心說史實爲今第136章 僧人斬斷是非根第960章 言語自有溝壑第227章 他日還有相見時第1046章 此是故技第463章 何人所爲第185章 言談出新衙第163章 秦館的禍事第313章 關門大索栽賊贓第376章 天子未必是天下之主第1097章 彼此第323章 士不如閹河邊留人第387章 諸位,隨我殺賊第679章 收服第923章 見清流第672章 土雞瓦狗一般第340章 辦家塾新商行第868章 身敗名裂的李植第707章 王通論戰第776章 衆商集歸化第43章 人在華山無歸路第746章 浪打礁石第535章 往事心憂清流怨起第957章 回程不得閒第616章 王都堂第921章 由小見大 富貴陷人第709章 嚴打數月 送匾上門第439章 虎威大商隊後急!!第1049章 快要結束的戰鬥第1025章 清城第581章 夜談夫妻謀 喜慶見悽慘第1067章 上下一心誰能敵第101章 無心所爲第246章 大內無情或有義第323章 士不如閹河邊留人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807章 萬曆十二年五月中第730章 談笑威壓 封店罷官第472章 窺一斑而知全豹第156章 裡外亂打第765章 城下活報應第1087章 御書房慈寧宮第901章 士無風骨 君無威儀第394章 董創喜和沈枉第924章 厚利得人心 清流劾邊鎮第233章 織網第516章 三路齊至大勝在即第548章 船行海上 似是出遊第732章 藩王算個什麼第1337章 史書多曾言第625章 難道虎威軍在第933章 滿套兒金礦第1026章 屠刀下的開始第571章 無後爲大第126章 小心萬全 另有枝節第989章 雷霆霹靂第622章 雖相讓 時不同第663章 朝堂激辯第101章 無心所爲第501章 在京奔走密雲停駐第513章 圍營苦戰 犀利火器第156章 裡外亂打第510章 有險不守列陣攻第3章 田百戶 急智第495章 董千戶抓丁第182章 做後路少年評第104章 偏街大戲開鑼第1038章 你還敢回去嗎第24章 不孝之徒第205章 不後悔 不著急第867章 滅徐 一動皆動第1131章 清晨是一天的開始第46章 小事見真章第447章 大禮大利 皆爲人心!!第719章 遇盜 遇劫第277章 你還想平安第670章 盛氣凌清望第93章 出氣立威兼生財第817章 他笑隨他笑第762章 彼爲羊 我爲狼第486章 正常反疑火器規矩第816章 一 二(三)第563章 厚恩籠絡 秋日肅殺第505章 登高望遠韃虜破膽第488章 苦主上門告王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南县| 来凤县| 隆回县| 衢州市| 清流县| 沿河| 行唐县| 宣威市| 耒阳市| 卢湾区| 若羌县| 渭南市| 资兴市| 阿图什市| 阳朔县| 通化县| 丹江口市| 七台河市| 潞西市| 肇州县| 溧阳市| 巧家县| 宁城县| 广宁县| 新龙县| 柘城县| 鄢陵县| 光泽县| 禹州市| 开封市| 南雄市| 江西省| 德州市| 昭平县| 凤冈县| 蓬莱市| 同德县| 黄平县| 收藏| 申扎县| 梨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