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後記謝謝大家

後記 謝謝大家

t;;;;;;;;;;;;;????京師中人人知道楊巍指使自己的門生吳作來出面策動的這次言潮,而且這楊巍在其中也出了不少力,但凡是需要出面出錢朕絡人的時候,都是這吳作來出面,就連始終跟在吳作來身邊的那幾個骨幹,也都是吳作來自己出面朕系的。

楊巍的確參與了這件事,可也是出於長幼有別,還有大部分官員都上疏的情況下,屬於從衆,有過錯,但不是大錯。

至於這吳作來是不是楊巍指使,人一死,沒了直接的證據,吏部尚書楊巍上疏自責教導無方,事實上,在這個局面下,也只有這個說不上過錯的過錯。

吏部尚書楊巍上疏辭官,萬曆皇帝自然沒心思挽留,實際上,看似要掀起腥風血雨的大局中,楊巍已經脫身了,同時讓大多數的官員身上的責任變輕。

是吳作來以爲立儲這樁事是個切入點,只要掀起言潮,就可以讓自己獲得進身之階,還能讓自己老師更進一步,榮華富貴不在話下,就是因爲這個野心,才自己朕系姚博上疏,才自l四處拉大旗作虎皮,煽動起來。

若說有錯,大家都沒井麼錯,不過這等事,歷朝歷代都是人人蔘與,既然有人起頭,大家跟著湊趣罷了,卻沒想到,中了小人的奸計,導致瞭如今這個異面。””

“朕知道是楊巍主謀,天下人都知道是楊巍主謀,可偏生讓這廝安然而退,這些人心狠手辣,還真是好手段啊”

七月十八那天,楊巍就上疏辭官萬曆皇帝準奏,回宮之後,卻是和鄭貴妃發起了牢騷鄭貴妃現在可不是前幾個月的那般惶恐,比起從前卻是多了幾分雍容貴氣,聽到萬曆皇帝這麼說她思索著說道:“臣妾看來,吳作來這服毒自盡實在是有些蹊蹺”

“何止是蹊蹺,吳作來這一死,不知道朝中多少官員身上的大錯變成了小錯,有的甚至是無錯冤屈,就算他不想死也要去死,只是今日司禮監和內閣幾位都是勸諫朕這邊,說此事不宜株連太廣,爲首的幾個辭官罷官就夠了,要不然一定會出亂子。”

“那皇上的意思是”

“朕不甘心不過他們說的也是實情,朕還要依靠他們管理百姓,還要靠他們收取稅賦,而且若沒了他們,恐怕別家又要大起來成禍患了。”

萬曆皇帝坐在牀榻上,穿著便服很隨意的和鄭貴妃閒談,屋中只有四個人,已經能歪歪扭扭走路的朱常詢在奶孃的伴隨下,正在厚厚的地毯上走路,走幾步就摔一跤,然後爬起來繼續繞圈,看著萬曆皇帝和鄭貴妃直笑。

不過,在這個溫馨的場面中,所說的話語卻沒什麼溫馨的感覺但在這個環境下,萬曆皇帝也是很放鬆,他說了幾句,很是發愁的揉了揉眉心,在那裡說道:“這些讀書人,平素里仁義道德的說著,真要做什麼,下手一點不手軟,朕這幾日才從他們互相攻訐的奏疏中知道,他們對京營、禁軍的打算也是讓他們不動只要朕動不了兵馬,就只能和他們鬥文字鬥律法,他們人多勢衆朕怎麼可能贏不過啊,這次看吳作來的下場,朕還真有些心寒,如果這些文官真能調動兵馬,誰敢說他們會不會做出更大膽的事情來”

王通回到京師和萬曆皇帝商議的種種佈置,對於禁軍、京營等京師的軍事力量,並不指望他們能動起來協助鎮丵壓。

有明二百餘年,京營逐漸被兵部控制在手中,也就是文官向其中滲透的越來越深,原本作爲統兵官的勳貴被文官和宦官逐漸排斥,而禁軍,雖然是直屬於皇室的武力,但天子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關注,主要的統領者是御馬監的宦官,宦官和文官,內廷外朝,看起來是完全對立的集團,也方便天子在其中平衡牽制,可關鍵的問題是,宦官們和文官們受到的教育以及階值觀都是極爲相似的,他們往往會有合流的可能。

有他們在其中做阻礙,萬曆皇帝對禁軍和京營不敢說是完全放心,若說擔心謀反那是誇張了些,但被宦官、文官經營舟久了,讓軍將們對他們動手,難免會有麻煩,椎搪拖沓,這都是免不了的,在那樣關鍵的局面下,或許就會出大亂子。

所以王通和萬曆皇帝合計之後,就是先下旨讓他們不動,等解決了文官和相應的內官,讓他們沒有了對軍隊下令的名份之後,再作處置。

七月十五之後,朝廷官員一邊上疏自責,一邊卻互相攻纖,將這些日子的風波責任推到別人的身上,如果可以藉機讓同僚下臺,或許還能給自己弄來位子。

這樣的互相攻訐,卻讓萬曆皇帝這邊知道了許多消息,原來文臣們也沒有調動軍隊的信心,也不打算讓武人蔘與這個事件,他們的打算,同樣是讓軍隊不動,沒了暴丵力手段的支持,萬曆皇帝孤單一人,如何能夠對抗人多勢衆的文官士人,大大弱化的內廷已經不值得依靠,更不要說宦官集團中甚至還有部分人傾向於文官的立場,更不要說還有李太后那一系的翻雲覆雨。

萬曆皇帝說起這些事情的時候,頗爲苦惱,但因爲是在鄭貴妃的這裡,說話也沒什麼顧忌,就在那裡抱怨起來。

“朕記得小時候,皇祖那邊說,爲君者不可讓臣一家獨大,所以皇祖用了二十幾年的嚴嵩,後來又將徐階提拔起來,重用徐階,但也讓高拱和張居正那邊有權,而且皇祖身邊始終有個陸炳,到了父皇那裡,有高拱,但張居正和他抗衡,怎麼到了朕當皇帝的時候,卻是顧了一頭卻顧不了另一頭。”

鄭貴妃上去將萬曆皇帝身後的靠枕換了下位置,讓萬曆皇帝的姿勢更舒服些,同時給屋中的乳母打了個手勢,示意她帶著太子出去。

等屋中就剩下二人之後,萬曆皇帝看著房頂長出了口氣,棄口說道:“馮保和張居正勢大,朕用張誠和張四維,張四維勢大,朕用申時行,朕身邊也有個王通,王通功高的時候,朕也要敲打敲打他,可局面怎麼就是這樣,朕記得在武館的時候,有人說個俏皮話,叫什麼按下葫蘆起了瓢,朕這邊怎麼也做不好這平衡,按下一個,另外一個立刻膨脹,立刻威脅到朕這邊,朕敲打了王通,文官那邊立刻是膨脹之極,甚至弄出前幾個月這樣的混賬事情來,朕叫回了王通,可又擔心王通這邊膨脹,文官們此次弱了,內廷衙門的勢力又要擴張,這真是”

說到這裡,萬曆皇帝閉口不言,他也覺得這麼說王通頗爲的彆扭,畢竟是王通不計榮辱一次次的來勤王救駕,自己還是這般猜忌。

鄭貴妃在一邊沉默了會,湊近了點說道:“皇上,臣妾聽皇上的意思,是想用王通,但怕王通跟那些文官一樣,忘了自己的本份”

萬曆皇帝默默的點點頭,鄭貴妃緩聲開口說道:“皇上,臣妾是個婦道人家,對大局是不懂的,但在宮內的時候讀過幾本書,也有些愚見。”

閨房私談,萬曆皇帝倒不講究那麼多,他雙手背在腦後,興致勃勃的看著鄭貴妃說道:“愛妃有什麼主意,說來朕聽聽。”

“皇上,書上說爲君之道是總領於上,讓下面平衡相制,皇上和先帝以及皇祖那邊用的都是這個法子,有的用內官和外臣,有的是外臣和外臣,不過這兩方平衡卻是不穩,總有一家大過了另一家,到時候就沒有了平衡,但若是三家呢,讓他們彼此牽制,彼此相爭,誰想要獨大,其他兩家必然不會坐視,這樣的平衡就能維持很久,皇上也不必蟬精竭慮的去調停安排。”

鄭貴妃說到這裡,卻看到萬曆皇帝臉上的笑容消失,愣愣的盯著自己,鄭貴妃連忙低頭說道:“臣妾也是妄言”

鄭貴妃話說了一半就被打斷,萬曆皇帝直起身,重重拍了一下,臉上全是興奮的說道:“說的對啊,說的對啊,朕總是在想什麼內外相制,可內外相制,不是一方獨大,就是雙方合流,若是三方,內廷、外朝、再加上個王通,讓他們三方攪合去,有王通在朕身邊,他們誰也不敢亂來,有了內廷、外朝的牽制,朕也不必擔心王通獨大,哎呀,朕怎麼從前就這麼糊塗,寒了他的心不說,還給自己招惹來這麼多風波。”

萬曆皇帝說到這裡,已經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在屋中走來走去,一邊伸手拍著自l額頭說道:“皇祖那邊用夏言用嚴嵩用徐階,可朕怎麼就忘了他宮內還有呂方和黃錦,宮外還有陸炳,這王通就是朕的陸炳。”

說到這裡,萬曆皇帝哈哈大笑,一轉身卻是把鄭貴妃抱了起來,一井間沒站穩,兩人摔在了地毯上,萬曆皇帝緩了口氣,開口說道:“愛妃真是朕的賢內助啊”~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902章 你辦事朕放心第1060章 都已成年第911章 利害得失終決斷第677章 且等你靠山來第135章 武夫總有殺人時第288章 心虛必有鬼雷大卻無雨第115章 不知敵 觀冊驚第935章 圍城一月第514章 以利驅兵所見頗同第972章 也未必出人意料第1054章 傾國之利第335章 做事即是忠心第706章 逐水草而居第587章 有錢可入宮第287章 鐵彈攔河第302章 書生或百無一用第264章 申時行楊思塵第560章 治安嚴厲 鎮海下水第815章 旨意 不懂第355章 淡去 潛流 微波第870章 不像王通的性子第239章 國事家事第618章 捨不得第1086章 風漸疾第966章 天津有學堂第463章 何人所爲第229章 或是巧合不敢言第522章 不稀不貴 勝後繁忙第165章 量力而行以靜制動第460章 親衛子弟 天津堅甲第339章 北貨南來生意最大第974章 誰說蠻夷不知兵第262章 時候未到第343章 胡爲無人問助敵或如何第735章 虜騎剿馬賊第429章 攻守血戰大聲召喚月票第563章 厚恩籠絡 秋日肅殺第55章 初一的哭聲第350章 檢討閒談拷問第883章 歸化大集第85章 該管就要管第887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757章 互有進退 薊鎮下風第764章 驅虜填壕第106章 三光之策第315章 來龍去脈緊鑼密鼓第17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83章 平凡無趣的日子第752章 韃虜故技 戰場無情第824章 家事 政事 國事第507章 雪原虜騎來第680章 王通震京師第447章 大禮大利 皆爲人心!!第822章 宋百戶第459章 各處多少事第111章 今日知爲皇帝之貴第161章 錦衣衛二百戶第960章 言語自有溝壑第427章 似是巡遊 小心爲上第1102章 餘糧沒有第929章 不願爲 不得不爲第586章 等到第157章 得罪不起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2章 大悲大兇第9章 不後悔第1068章 太平無事的十九年第285章 朕自籌一百萬兩第21章 樂得誤會第45章 小孩子總是想要長高第915章 此時客來 厚禮十萬第612章 早晨第1128章 開始第1082章 夜議第946章 打羣架第729章 代王府的家奴又如何第741章 北疆動第997章 推過去第986章 獵殺第356章 何談大義第1089章 點將聚兵第978章 萬事俱備 大軍開拔第411章 借貸生財京津倒流第304章 知進退明分寸第475章 大善之政他在京師第1031章 求大人做主第1104章 魔怔第957章 回程不得閒第300章 嫌隙生大明開發商第956章 生意經第876章 征服者第138章 小麻煩和紀念品第1036章 好心的陳璘第99章 不回頭第288章 心虛必有鬼雷大卻無雨第1110章 馬踏倭寇血如泥第1075章 長袖善舞徐廣國第488章 苦主上門告王通第327章 湯山告密 千戶借馬第84章 自家的武館
第902章 你辦事朕放心第1060章 都已成年第911章 利害得失終決斷第677章 且等你靠山來第135章 武夫總有殺人時第288章 心虛必有鬼雷大卻無雨第115章 不知敵 觀冊驚第935章 圍城一月第514章 以利驅兵所見頗同第972章 也未必出人意料第1054章 傾國之利第335章 做事即是忠心第706章 逐水草而居第587章 有錢可入宮第287章 鐵彈攔河第302章 書生或百無一用第264章 申時行楊思塵第560章 治安嚴厲 鎮海下水第815章 旨意 不懂第355章 淡去 潛流 微波第870章 不像王通的性子第239章 國事家事第618章 捨不得第1086章 風漸疾第966章 天津有學堂第463章 何人所爲第229章 或是巧合不敢言第522章 不稀不貴 勝後繁忙第165章 量力而行以靜制動第460章 親衛子弟 天津堅甲第339章 北貨南來生意最大第974章 誰說蠻夷不知兵第262章 時候未到第343章 胡爲無人問助敵或如何第735章 虜騎剿馬賊第429章 攻守血戰大聲召喚月票第563章 厚恩籠絡 秋日肅殺第55章 初一的哭聲第350章 檢討閒談拷問第883章 歸化大集第85章 該管就要管第887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757章 互有進退 薊鎮下風第764章 驅虜填壕第106章 三光之策第315章 來龍去脈緊鑼密鼓第17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83章 平凡無趣的日子第752章 韃虜故技 戰場無情第824章 家事 政事 國事第507章 雪原虜騎來第680章 王通震京師第447章 大禮大利 皆爲人心!!第822章 宋百戶第459章 各處多少事第111章 今日知爲皇帝之貴第161章 錦衣衛二百戶第960章 言語自有溝壑第427章 似是巡遊 小心爲上第1102章 餘糧沒有第929章 不願爲 不得不爲第586章 等到第157章 得罪不起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2章 大悲大兇第9章 不後悔第1068章 太平無事的十九年第285章 朕自籌一百萬兩第21章 樂得誤會第45章 小孩子總是想要長高第915章 此時客來 厚禮十萬第612章 早晨第1128章 開始第1082章 夜議第946章 打羣架第729章 代王府的家奴又如何第741章 北疆動第997章 推過去第986章 獵殺第356章 何談大義第1089章 點將聚兵第978章 萬事俱備 大軍開拔第411章 借貸生財京津倒流第304章 知進退明分寸第475章 大善之政他在京師第1031章 求大人做主第1104章 魔怔第957章 回程不得閒第300章 嫌隙生大明開發商第956章 生意經第876章 征服者第138章 小麻煩和紀念品第1036章 好心的陳璘第99章 不回頭第288章 心虛必有鬼雷大卻無雨第1110章 馬踏倭寇血如泥第1075章 長袖善舞徐廣國第488章 苦主上門告王通第327章 湯山告密 千戶借馬第84章 自家的武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青县| 海城市| 苏尼特右旗| 仁化县| 衡阳县| 梓潼县| 赣榆县| 微山县| 汉源县| 桐梓县| 龙江县| 桑日县| 望奎县| 阳谷县| 营山县| 蓬莱市| 建瓯市| 宁河县| 新巴尔虎右旗| 平遥县| 拜泉县| 碌曲县| 仙游县| 万宁市| 东辽县| 新津县| 河南省| 旺苍县| 长汀县| 凉城县| 常宁市| 宁南县| 商河县| 贡觉县| 茌平县| 郁南县| 开化县| 调兵山市| 施甸县| 鄯善县| 汝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