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五十一章:宜將剩勇追窮寇

若只是想守著一畝三分地過日子。

那麼收降建奴人是無用的。

可若是天啓皇帝還有更大的野心,那麼這些建奴人勢必可成利器。

東林軍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火力。

憑藉火力,自然可以獨步天下。

可問題在於,能快速移動的騎兵,也是至關重要。

緊接著,皇太極便來了,開始收攏降卒,給他們在城外開闢一個營地,分發(fā)武器和戰(zhàn)馬。

這裡的戰(zhàn)馬很多,絕大多數(shù)都是敗逃的建奴人遺留下來的。

只是這個時候,一切纔剛開始。

天啓皇帝沒有擺駕回宮,而是立即在這廣渠門召開了朝會。

百官站了許久,早已腿腳痠麻,便有的坐在臺階上,有的靠著牆垛。

此時,皇太極忙碌了一會兒,便匆匆而來,道:“陛下,我從建奴衛(wèi)中的正白旗牛錄口中得知,此番入關,是繞過了大安口與喜峰口,而後一路至三屯營,至薊州一線,再奔殺京師而來,十幾萬大軍,怎麼可能此前沒有絲毫的動靜?沿途也幾乎沒有交戰(zhàn),一路勢如破竹!這幾個牛錄說,在戰(zhàn)前,多爾袞就派出了一個叫石廷柱的人先行在遼東一帶活動,尤其是在錦州,此後,他們的大軍,便開始暢通無阻?!?

“石廷柱此人,本就是建奴人,不過在我的父親起兵之前,他一直爲明軍效力,此後才降了建奴,他與許多遼將關係匪淺,所以臣預計,這一次,一定是得到了遼東上層軍將的配合……”

天啓皇帝聽罷,看了張靜一一眼,張靜一便道:“不錯,此事確實蹊蹺,能如此配合建奴人,讓他們輕易越過鬆錦防線,一路殺奔京師,可見配合多爾袞的人,定是非同小可的人物,這絕不只是一個小小的守備,或者尋常的遊擊將軍可以做到的。陛下……建奴的問題,終究還是出自於蕭牆之內(nèi)啊。”

天啓皇帝點點頭:“那麼,朕該如何應對?”

這話是問張靜一的。

張靜一當機立斷道:“宜將剩勇追窮寇,到了今日這個地步,犁庭掃穴,已是迫在眉睫,我大明豈可繼續(xù)放任下去?所謂養(yǎng)虎爲患,便是此理!此外,遼將們只注重自己在遼東的利益,對我大明朝廷虛與委蛇,天知道最後會鬧出什麼亂子,遼東事關京畿安危,大明一日不解決遼人的問題,我大明一日不寧!”

“所以臣的建言是,現(xiàn)在建奴的死硬派多爾袞大敗,此時惶惶如喪家之犬,此時理應立即進軍,直搗龍城,永絕後患!”

張靜一話音落下,崔呈秀便立即道:“那麼遼國公的意思是,追擊建奴人?可建奴人馬快……”

“不是追擊建奴人,是追擊建奴人中的死硬派。”張靜一糾正他:“我們不能將建奴內(nèi)部,視爲鐵板一塊,若是這樣去想,那麼即便建奴人丁稀薄,也有數(shù)十萬戶,上百萬人口,難道我們要將他們屠戮殆盡嗎?”

這話說的,好像剛纔將建奴俘虜抓去掃射的不是他乾的一樣。

崔呈秀臉有點僵。

張靜一則接著道:“這建奴人,也有好有壞,良莠不齊,不說其他,單說他們內(nèi)部,便有嚴格的主奴限制,那些當初被那些上層貴族奴役的奴才,便當真與他們一心嗎?不錯,從前他們的主奴關係穩(wěn)固,可這是建立在貴族們帶著人能夠掠奪土地,搶掠財富的基礎上的。主子們有了肉吃,給他們分了一口湯??蛇@並不代表,此等主奴關係就穩(wěn)如泰山?!?

“他們此次大敗,失去了掠奪的基礎,貴族們還要享受他們應該享受的用度,搶不到別人,就要欺壓他們的奴才,奴才們被盤剝的狠了,就會懷有二心。因而,若是不將事情一分爲二來看待,犁庭掃穴,就難以成功?!?

崔呈秀一臉無語,不過他有唾面自乾的本領,畢竟是魏忠賢的乾兒子,於是道:“既如此,那麼遼國公以爲,該當如何追擊?”

張靜一道:“東林軍稍作休整,可立即北上出關,陛下爲帥,我爲副帥?!?

衆(zhòng)臣一聽,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還了得?

這不等於是……讓陛下置身於危險的境地嗎?

可張靜一顯然並不這樣想。

這樣天大的功勞,皇帝不幹,誰去幹?

於是張靜一道:“我聽古人說:天子者,兵強馬壯者也,若天子只曉得守在京城,外敵入寇,卻依舊還困居在皇城之中,那麼,又如何讓天下的軍民甘願臣服呢?現(xiàn)在流寇四起,遼將居心叵測,各國紛紛革新舊制,進行變法,以圖自強,於是有人佛朗機,有了尼德蘭,便是那倭國,也開始效仿尼德蘭人,改革軍制,今時今日,我大明積弊重重,正是需要像太祖高皇帝那樣的人,纔可披荊斬棘,破舊立新,而不是在此因循茍且,沉溺在無窮無盡的內(nèi)鬥之中。”

“陛下今日守城,親自坐鎮(zhèn),已是名震天下,可這還不夠,若是直取龍城,攻破瀋陽,則天下定鼎。所以,臣以爲,陛下當爲主帥。我東林軍願爲先鋒,隨陛下進擊,死而無憾。其餘人馬,可爲後援,齊頭並進,作爲側應。”

張靜一一席話,許多人無法理解,可天啓皇帝卻是能夠理解了。

到了今日這個地步,必須建立起絕對的聲望。

張靜一隱隱和他說過,那歐洲各國,隱隱開始爲了相互掠奪,而建立中央的權威。

先是一個叫什麼法蘭西的,開始了改制,剝奪諸侯們的特權,取消他們的食邑,進行獨斷專行的統(tǒng)治,已經(jīng)隱隱開始成爲歐洲霸主。

英吉利人,也在一個什麼女王的鐵腕之下,開始統(tǒng)一了國內(nèi)紛亂的朝局,開始染指海上的霸權。

極北之地,更有雄主,號稱繼承了帝國的衣鉢,一改莫斯科公國爲沙皇俄國,自稱沙皇,不斷的擴充自己的版圖。

更不必說傳統(tǒng)的尼德蘭人和佛朗機人了。

現(xiàn)在要改制,思來想去,就必須皇帝建立權威,先將那些蠢蠢欲動的人壓下去。

如若不然,不過是陷入泥潭裡,最終大家一道兒腐朽而已。

天啓皇帝果決地道:“此策甚好,若是不除建奴的那些死硬派,朕終究心中不安,既如此,那麼朕御駕親征,追擊窮寇,與那多爾袞,會獵遼東,一決雌雄?!?

百官們想要勸。

天啓皇帝掃視了衆(zhòng)人一眼,隨即不容置疑地冷冷道:“若是誰敢勸說,那麼便派誰去遼東,這是國家大事,豈可兒戲?我大明的天子,本就不值錢!”

“若是值錢,當初皇帝被俘了,你們還會這樣另立新皇嗎?若是值錢,朕爲何在宮中屢屢遭遇不測,這些是誰幹的?有些查明瞭,有些沒查明,可你們再三阻撓,莫非是嫌朕在遼東死的不夠快,要死在宮中才好嘛?”

這番話,真是諷刺意味十足。

百官不免感到幾分鬱悶,覺得自己躺著都中槍了,可此時,面對一臉決意的陛下,卻也只能誠惶誠恐地道:“臣等萬死?!?

天啓皇帝則是直接一揮手道:各自準備去吧。”

擬下了方略,天啓皇帝便擺駕回宮,卻命張靜一伴駕。

鑾駕裡,天啓皇帝坐在車駕最中,卻命張靜一在側。

天啓皇帝吁了口氣,才道:“此戰(zhàn)真是揚眉吐氣,不過你說的對,宜將剩勇追窮寇,切切不可自滿,更不能讓建奴人死灰復燃?!?

張靜一一本正經(jīng)地道:“只有徹底解決了遼東問題,陛下的雄才大略,方可施展。否則,遼東的問題一日不除,便如鯁在喉,一日不安。陛下有此雄心,這是萬民的福氣。”

“真的是福氣嗎?”天啓皇帝擡頭看他,略帶自嘲地道:“只怕也是一些人的厄運吧?!?

“這又如何?”張靜一道:“歷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時至今日,不是重整山河,便是失天下,前者是一些人少吃一塊肉,後者卻是無數(shù)人餓死,前者是陛下開千年未有的變局,後者則爲亡國之君,階下之囚。孰優(yōu)孰劣,陛下一定看的清楚。”

天啓皇帝認同,便頷首點頭,君臣二人彼此心意相通,於是天啓皇帝道:“此番進兵,講的是兵貴神速,東林軍要即刻隨朕與卿家出發(fā),他們吃得消嗎?”

張靜一毫不猶豫地便道:“只要陛下號令,他們和臣一樣,絕無怨言。”

天啓皇帝點點頭,滿意地笑了笑,才又道:“此番建奴人雖是傷筋動骨,不過……實力猶存!這一次他們是客,我們是主,可一旦出擊,主客便易位了,所以不可掉以輕心。東林軍如何確保給養(yǎng)充足,至關重要?!?

張靜一便道:“陛下,何不如通過海運,將源源不斷的補給,送至東江鎮(zhèn),而後再進行補充呢?給養(yǎng)充足,東林軍無論在哪裡,都可死戰(zhàn)到底?!?

天啓皇帝想了想,略帶詫異道:“海運?東江鎮(zhèn)?”

接著,他陡然明白了什麼,隨即就道:“來,你繼續(xù)說給朕聽聽看。”

第三十七章:兄弟同心第二百九十五章:共治天下第一百二十八章:張靜一出擊第五百八十二章:克繼大統(tǒng)第五百一十九章:天道無常第七百零八章:神人第五十一章:無中生友第一百六十二章:天塌地陷第六百七十章:重案第七百零三章:一網(wǎng)打盡第三百八十九章:斬盡殺絕第六百三十一章:血盟第二百七十一章:萬炮轟鳴第四百七十一章:朕來了第四百五十三章:新政的快速推進第二百七十八章:殺無赦第二百九十五章:共治天下第六百七十八章:在此一役第一百三十八章:臣萬死第三百一十四章:這纔是真兇第四十三章:皇帝出巡第七十四章:天下興亡第六百七十章:決戰(zhàn)之夜第四百零一章:午門大爆炸第四百六十七章:死無葬身之地第四百五十八章:天崩地裂第四百二十七章:天崩地裂第四百二十九章:收網(wǎng)第七百三十七章:屠戮第二百四十三章:大賺第五百一十章:亮劍第四百五十五章:黃金時代來臨了第七百一十六章:禮義廉第五百七十一章:出擊 出擊!第四百零四章:誰是亂黨第三十三章:真相第六百六十二章:新的氣象第六十二章:意難平第七百六十五章:豪傑第七百章:決戰(zhàn)紫禁城第五百一十三章:你是什麼東西第四百五十七章:千金求種第四百五十九章:天文數(shù)字第九章:爹從天降第三百五十五章:往死裡打第五百四十章:都督辦事!誰反對?第五百二十九章:暴力天子第二百七十二章:灰飛煙滅第二百七十五章:不世之功第六百一十章:強強聯(lián)手第六百五十一章:致命一擊第六百二十六章:恐怖如斯第七百四十三章:正鋒相對第六百章:炮聲隆隆第二百四十八章:義薄雲(yún)天第四百七十八章:捷報傳來第三百九十一章:真相浮出水面第二百三十五章:升官第一百七十九章:出大事了第六百三十三章:大發(fā)橫財第六百九十六章:死無葬身之地第二十六章:出謀劃策第五百零八章:全弄死了就沒人害朕了第四百一十七章:太子找到了第五百九十八章:什麼叫真正的天兵第三百二十三章:發(fā)財了第六百四十五章:動手第十章:聖諭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型認親現(xiàn)場第三百八十四章:滔天大案第八十章:往死裡打第四百九十五章:紫禁城風雲(yún)第四百三十三章:先斬後奏第一百七十六章:皇榜第四百三十章:真相第二百五十二章:但願海波平第四百九十一章:巔峰對決第二百四十八章:義薄雲(yún)天第六百七十章:重案第四百七十一章:朕來了第二百零五章:大功於朝第二百二十四章:大功一件第二百九十八章:揭穿把戲第五十六章:大喜第四百七十九章:第七十四章:天下興亡第四百五十二章:直搗黃龍第二百八十七章:告慰祖宗之靈第五百九十四章:驚天大案第五百八十六章:定點清除第四百三十七章:斬盡殺絕第四百八十二章:斬草要除根第四百四十一章:君要臣死第兩百章:啓稟陛下第三百七十二章:還朝第七百四十五章:殺瘋了第二百八十五章:登基第一百八十九章:入城第三百一十二章:伴臣如伴虎
第三十七章:兄弟同心第二百九十五章:共治天下第一百二十八章:張靜一出擊第五百八十二章:克繼大統(tǒng)第五百一十九章:天道無常第七百零八章:神人第五十一章:無中生友第一百六十二章:天塌地陷第六百七十章:重案第七百零三章:一網(wǎng)打盡第三百八十九章:斬盡殺絕第六百三十一章:血盟第二百七十一章:萬炮轟鳴第四百七十一章:朕來了第四百五十三章:新政的快速推進第二百七十八章:殺無赦第二百九十五章:共治天下第六百七十八章:在此一役第一百三十八章:臣萬死第三百一十四章:這纔是真兇第四十三章:皇帝出巡第七十四章:天下興亡第六百七十章:決戰(zhàn)之夜第四百零一章:午門大爆炸第四百六十七章:死無葬身之地第四百五十八章:天崩地裂第四百二十七章:天崩地裂第四百二十九章:收網(wǎng)第七百三十七章:屠戮第二百四十三章:大賺第五百一十章:亮劍第四百五十五章:黃金時代來臨了第七百一十六章:禮義廉第五百七十一章:出擊 出擊!第四百零四章:誰是亂黨第三十三章:真相第六百六十二章:新的氣象第六十二章:意難平第七百六十五章:豪傑第七百章:決戰(zhàn)紫禁城第五百一十三章:你是什麼東西第四百五十七章:千金求種第四百五十九章:天文數(shù)字第九章:爹從天降第三百五十五章:往死裡打第五百四十章:都督辦事!誰反對?第五百二十九章:暴力天子第二百七十二章:灰飛煙滅第二百七十五章:不世之功第六百一十章:強強聯(lián)手第六百五十一章:致命一擊第六百二十六章:恐怖如斯第七百四十三章:正鋒相對第六百章:炮聲隆隆第二百四十八章:義薄雲(yún)天第四百七十八章:捷報傳來第三百九十一章:真相浮出水面第二百三十五章:升官第一百七十九章:出大事了第六百三十三章:大發(fā)橫財第六百九十六章:死無葬身之地第二十六章:出謀劃策第五百零八章:全弄死了就沒人害朕了第四百一十七章:太子找到了第五百九十八章:什麼叫真正的天兵第三百二十三章:發(fā)財了第六百四十五章:動手第十章:聖諭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型認親現(xiàn)場第三百八十四章:滔天大案第八十章:往死裡打第四百九十五章:紫禁城風雲(yún)第四百三十三章:先斬後奏第一百七十六章:皇榜第四百三十章:真相第二百五十二章:但願海波平第四百九十一章:巔峰對決第二百四十八章:義薄雲(yún)天第六百七十章:重案第四百七十一章:朕來了第二百零五章:大功於朝第二百二十四章:大功一件第二百九十八章:揭穿把戲第五十六章:大喜第四百七十九章:第七十四章:天下興亡第四百五十二章:直搗黃龍第二百八十七章:告慰祖宗之靈第五百九十四章:驚天大案第五百八十六章:定點清除第四百三十七章:斬盡殺絕第四百八十二章:斬草要除根第四百四十一章:君要臣死第兩百章:啓稟陛下第三百七十二章:還朝第七百四十五章:殺瘋了第二百八十五章:登基第一百八十九章:入城第三百一十二章:伴臣如伴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绍兴县| 澄迈县| 承德县| 韶关市| 望江县| 甘泉县| 微山县| 长顺县| 德惠市| 保靖县| 宽城| 贡嘎县| 青阳县| 湘阴县| 嘉黎县| 南涧| 肇州县| 治县。| 荥阳市| 历史| 内黄县| 丰镇市| 陵川县| 阿拉善右旗| 渝北区| 淅川县| 高青县| 新安县| 社旗县| 柳州市| 新密市| 金寨县| 巴林右旗| 平阴县| 渑池县| 罗源县| 阳谷县| 海城市| 岳普湖县| 丽江市| 安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