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5章 又欠穆元修人情了(1)

第265章 又欠穆元修人情了(1)

正屋中熱熱鬧鬧的。

在夜晚,歡笑聲能傳得很遠。

住在宅中東邊屋的,已經睡下的二郡主和大郡主被吵醒了,她們醒眼惺忪走來。

“這裡怎麼這麼熱鬧?”大郡主打著哈欠,揉著眼。

“大姐,好漂亮的畫呀。”二郡主拉著大郡主走過去看。

大郡主的瞌睡馬上被驚醒,“哪呢?”

“看,羽毛畫。”二郡主蹲在掛屏前,嘖嘖稱讚,“了不起了不起,我在京城看到過這樣的畫作,那人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才作好,這裡居然有兩幅,真是難得一見。”

大郡主驚訝問道,“父親,這畫是哪來的?”

廬陵王捏著鬍子微笑道,“是立行帶來的,這是他爹送給你大哥的新婚賀禮。”

大郡主這才注意到,李立行又來了。

小傢伙坐在椅上,得意地晃著兩條小短腿。

想到這小屁孩曾在家裡製造的麻煩,大郡主的臉色馬上沉了下來。

她瞪著李立行,“李立行,雖然你家送了禮,但你要是再惹事,我還是會將你趕走。”

李立行連連擺手,“我現在很聽話了,不會惹事的。”

“說話算話哦。”大郡主沉著臉看他,“明天是我大哥大婚的日子,你敢惹事的話,我可是會打人的!我很兇的。”

說著話,大郡主捏著兩隻小拳頭,惡狠狠在李立行的面前晃了晃。

李立行縮著脖子,擺著手,“不敢的。”

李玉竹笑著道,“大姐,他現在很聽話了,他不會鬧事的。”

大郡主點頭,“那就好。”

廬陵王妃走進屋裡來,笑著道,“夜宵煮好了,大家去吃吧,吃完夜宵,一起將這掛屏掛起來。”

廬陵王笑著往外走,“嗯,吃夜宵去,一會兒聽我指揮怎麼掛。”

他招手喊著穆元修,“元修啊,一起吃夜宵去。”

穆元修微微一笑,“好,謝謝李伯。”

李興安瞇著眼看他,“穆元修,你怎麼還不回家?”

馬車上,穆元修跟他妹妹嘀咕了一路的話,他半句都插不上嘴,這會兒還不回家?還想拉著他妹妹說話?過份了!

“李伯邀請我吃夜宵,我吃完回家,三哥。”穆元修說道。

誰是你三哥?嗤!

李興安拉著李玉竹先走,“三妹,吃夜宵去。”

“哎,我認得路。”李玉竹好笑。

進了廚房,李玉竹發現,原先放在廚房的那張簡陋的竹板拚接的餐桌不見了,改成了一張刨過光的,還刷了清漆的大長方形木桌子。

那幾張破破舊舊的木頭凳子,也已經不在原地,擺在桌邊的,是十二把嶄新的竹凳子。

竹凳子也磨過光,鋥亮鋥亮的。

見李興安和李玉竹看著新桌椅十分驚訝,李二公子說道,“大哥的新娘子進門,家裡的破舊物著實不好看,母親叫我們搬走了,又請村裡人做了新的。”

廬陵王妃笑道,“桌子是大妞男人做的,他的手藝真不錯,一天功夫就做好了。這十二把椅子是里正爹做的,叫你們爹去跟人學篾匠手藝,他一天篾刀沒捏,倒將人家十二把新椅子拐來了。”

說完,她沉著臉橫了眼廬陵王,“這人情可記得去還。”

廬陵王摸摸後腦杓,嘿嘿說道,“知道知道,你念了三天了,還有完沒完?還讓不讓人吃夜宵了?”

小爐子上面的小鐵鍋裡,翻滾著白白胖胖的湯圓。

湯圓圓鼓鼓的,個頭賽荔枝。

李玉竹拿著杓,一碗一碗地裝著。

大郡主二郡主擺著杓子。

“每人十二個,管飽。”廬陵王妃笑著道。

廬陵王嘟囔著摸肚皮,“十二個有點少……”

廬陵王妃馬上瞪向他的肥肚皮。

廬陵王飛快一吸氣,拍著癟了一截的肚皮,“最近操心老大的婚事,瘦了兩斤……”

廬陵王妃冷笑,“瘦二十斤我就多給你兩個!”

一百七十二斤瘦成一百七十斤,還好意思提?

大家快快樂樂吃著湯圓,一邊吃著,一邊聊著趣事。

廬陵王因爲湯圓少了不高興,但很快,他被穆元修的話題吸引過去了,完全忘記了湯圓的事。

穆元修說著縣令的事情,縣令長什麼樣,爲人如何,對家人對外人如何。

縣令審案子時,百姓是如何評價的。

穆元修都跟廬陵王說了。

久不聽見政事的廬陵王,聽著穆元修的講解,聽得津津有味。

李興安則說著縣城的見聞,鋪子都賣什麼吃的,街上的行人流行穿什麼衣裳戴什麼首飾,這話題將二郡主和大郡主吸引了過去。

而李立行,則是向李二公子吹著牛,說他在縣城有多厲害,李二公子聽了直呵呵。

廬陵王妃向李玉竹打聽著縣令夫人的病情。

“她的病沒問題了,接下來只要堅持吃藥,多多注意養身就能和正常人一樣了。”李玉竹說道。

廬陵王妃點著頭,“那就好,年紀輕輕的,染上重病真是不幸,幸而好了,不然的話……”她看一眼李立行,輕輕嘆了聲,又笑著道,“好在已經好了。”

說話間,大家吃好了夜宵。

廬陵王妃喊著三個女兒一起洗碗。

其他人跟著廬陵王回到了正堂,一起來掛掛屏。

洗好碗,李玉竹和兩個姐姐也跑來正屋看。

這種掛屏,就內似於現代那世鄉下人家掛的中堂。

現代人家畫風景畫,掛偉人畫,古時的人們審美也差不離,多是掛好看的風景畫。

不過,風景畫並不侷限於紙張畫作,有的是紡織品編成的風景畫,比如京城有人家掛過昂貴的西域壁毯,小皇帝的正殿中掛的是玉璧。

文人雅客們掛竹雕木雕。

她記得廬陵王府的正屋中堂中,掛的是一對白玉掛屏。

而這羽毛掛屏,倒是少見。

因爲五彩羽毛難尋,拚成畫作更是難得。

幾個少年在廬陵王的指揮下,將兩幅掛屏掛好了。

大家站在正屋門口一起欣賞著。

李立行最是得意,“好看好看。”

李二公子考他,“如何好看?”

這可把不學無術的李立行問住了,“顏……顏色好看,花花綠綠的。”

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這時,世子回來了。

李玉竹將他推上前,“大哥你回來了?來看看李立行父親送來的禮物,這是特意送給你的新婚禮物。對了,李立行母親也送了禮物來,在孃的屋裡放著呢。那是給你和娥英姐的。”

世子欣賞著掛屏,連聲稱讚,“好精美的羽毛畫。”

大家都誇畫作精美,李立行更是得意,“我爹的眼光,那怎麼會差呢?”

廬陵王妃帶世子進屋看縣令夫人的禮物。

李玉竹也跟去看。

世子看到禮物,驚訝說道,“縣令夫人有心了。”

廬陵王妃微微皺眉,“縣令一家,是不是太客氣了?我們收留了他們兒子幾天,就送了千兩的銀子,這又送昂貴的禮物來?”

世子也驚訝他們一家的大方。

李玉竹笑著道,“那千兩銀子是懸賞,別人家救了也是得這麼多的賞錢。另外,娘怎麼忘記了,我還救了縣令夫人一命呢。這又正好趕上大哥大婚,他們送這點禮物,也不算什麼吧?”

廬陵王妃沉著臉,“我這不是怕身份被人知道麼?”

李玉竹卻說道,“知道又怎的?我們一家行事光明磊落。”

世子說道,“是呢,娘,我們行得正,坐得端,賺錢也是乾淨錢,管別人說什麼呢?”

廬陵王妃看著他們,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麼。

孩子們年輕,不知人言可謂。

她心裡暗暗擔憂。

.

天色不早了,大家看了會兒掛屏,就各自散了,穆元修也起身告辭,要回山上去。

天黑,李玉竹拿小燈籠給穆元修照路。

一直將他送到宅子門外,李玉竹纔回來。

跟在她身後的李興安嫉妒得直瞪眼,“三妹就沒送過我,卻老對一個外人客氣。”

李玉竹將燈籠塞到他的手裡,冷著臉道,“人家借了銀子給咱家,我客氣點不是應該的嗎?”

李興安驚訝問道,“咱家現在還缺錢?需要向他借?”

李玉竹點頭,“缺,大哥的聘禮不夠數,爹向他借了點錢,湊齊了一千兩。”

李興安恍然,他家現在的錢,確實沒有一千兩!

縣令夫人給的一千兩,他分了三百給穆元修。

他們去縣城時,家裡只有七百多的銀子。

他還說呢,家裡怎麼忽然有錢了,原來家裡向穆元修借了錢。

“向誰借不好?向他借?”李興安心裡嘆氣,這下好了,不好理直氣壯地趕穆元修了。

第706章 不幸的姐妹(1)第409章 宋錦繡的煩惱(2)第184章 求治,診費(2)第39章 下山第641章 平安(1)第615章 二當家算盤落空(1)第75章 有病趕緊治第377章 縣令擔保(1)第367章 有福之人(1)第32章 分衣物第632章 炫富卻輸給了李玉竹(1)第67章 熱心好鄰居第358章 果果的理想,孩子的人生(2)第799章 李玉竹·穆元修番外(13)好消息!第504章 親自跟去看看(1)第34章 不乾活沒吃的!第726章 進屋捉賊(1)第265章 又欠穆元修人情了(1)第148章 做了決定(1)第103章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2)第460章 柴娥英送嫁妝(2)第259章 讓你輸得心服口服(1)第529章 劉家滿月宴(2)第266章 齊心合力(2)第771章 李興盛·凌月姿番外(09)今晚,我第143章 說出去(2)第382章 青樓要來的方子(2)第507章 道歉吧(2)第297章 借機敲打(1)第434章 不受待見的趙五姑娘(1)第218章 著慌(2)第60章 治懶病,她有的是法子第131章 哥倆頭一次覺得,穆元修長得好看(第392章 嚇住了(2)第687章 歸家,鬧別扭的夫妻倆(2)第107章 柴三姑娘另有病因(2)第64章 一窩兔子第395章 被全家質問(1)第496章 不按套路走的二郡主(3)第467章 別小瞧了李家人(2)第189章 吃人嘴短,拿人手軟(1)第268章 遇事不亂的穆元修(2)第640章 妊娠期闌尾炎(2)第118章 鬧(1)第449章 京中變故(1)第700章 第0700 舊僕(1)第452章 快去整修新房(1)第91章 給穆元修做飯(3)第436章 這就過份了(1)第583章 兩小無猜(2)第565章 如此母女(1)第245章 跟縣令夫人去縣城(3)第21章 分地盤第785章 李興安番外(02)好兄弟,一起住第651章 進百裡府(1)第454章 裴慎言求婚(3)第100章 誰輸誰做飯(1)第156章 急救(3)第682章 賺了這一筆,從此吃穿不愁(1)第442章 縣令審問(1)第573章 不敢不給(1)第324章 講條件(8)第176章 大恩第15章 又遇到少年鄰居了第626章 大當家的重禮(1)第37章 盡想美事!第739章 查原因第193章 被忽視(1)第217章 裝的(1)第102章 他要是不去就好了(1)第16章 別無選擇第608章 你認為廬陵王府的公子怎麼樣?(2)第178章 鄰居送的第350章 慌了神的趙大太太(2)第523章 想念的滋味(2)第435章 你就這麼便宜他們麼?(2)第303章 想要第二冊圖畫書(1)第427章 得到宋夫子的同意(1)第56章 她一定會主動看病(1)第554章 來看我男人,不行嗎?(2)第346章 有大病(2)第69章 有錢嗎?第654章 中了毒(2)第244章 熊孩子的轉變(2)第516章 出行辦差(1)第321章 李興安想說什麼?(5)第76章 不會白幫忙第398章 相助,但有條件(2)第241章 不速之客(1)第294章 跟我們走吧(2)第678章 處罰(2)第349章 穆元修的好建議(1)第380章 好人有天助(2)第570章 來客(2)第340章 和柴娥英一起進縣城(2)第571章 李興茂借機提條件(1)第239章 裴慎言進李家(2)第272章 喜慶(2)第521章 去京城,二哥相助(2)第218章 著慌(2)
第706章 不幸的姐妹(1)第409章 宋錦繡的煩惱(2)第184章 求治,診費(2)第39章 下山第641章 平安(1)第615章 二當家算盤落空(1)第75章 有病趕緊治第377章 縣令擔保(1)第367章 有福之人(1)第32章 分衣物第632章 炫富卻輸給了李玉竹(1)第67章 熱心好鄰居第358章 果果的理想,孩子的人生(2)第799章 李玉竹·穆元修番外(13)好消息!第504章 親自跟去看看(1)第34章 不乾活沒吃的!第726章 進屋捉賊(1)第265章 又欠穆元修人情了(1)第148章 做了決定(1)第103章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2)第460章 柴娥英送嫁妝(2)第259章 讓你輸得心服口服(1)第529章 劉家滿月宴(2)第266章 齊心合力(2)第771章 李興盛·凌月姿番外(09)今晚,我第143章 說出去(2)第382章 青樓要來的方子(2)第507章 道歉吧(2)第297章 借機敲打(1)第434章 不受待見的趙五姑娘(1)第218章 著慌(2)第60章 治懶病,她有的是法子第131章 哥倆頭一次覺得,穆元修長得好看(第392章 嚇住了(2)第687章 歸家,鬧別扭的夫妻倆(2)第107章 柴三姑娘另有病因(2)第64章 一窩兔子第395章 被全家質問(1)第496章 不按套路走的二郡主(3)第467章 別小瞧了李家人(2)第189章 吃人嘴短,拿人手軟(1)第268章 遇事不亂的穆元修(2)第640章 妊娠期闌尾炎(2)第118章 鬧(1)第449章 京中變故(1)第700章 第0700 舊僕(1)第452章 快去整修新房(1)第91章 給穆元修做飯(3)第436章 這就過份了(1)第583章 兩小無猜(2)第565章 如此母女(1)第245章 跟縣令夫人去縣城(3)第21章 分地盤第785章 李興安番外(02)好兄弟,一起住第651章 進百裡府(1)第454章 裴慎言求婚(3)第100章 誰輸誰做飯(1)第156章 急救(3)第682章 賺了這一筆,從此吃穿不愁(1)第442章 縣令審問(1)第573章 不敢不給(1)第324章 講條件(8)第176章 大恩第15章 又遇到少年鄰居了第626章 大當家的重禮(1)第37章 盡想美事!第739章 查原因第193章 被忽視(1)第217章 裝的(1)第102章 他要是不去就好了(1)第16章 別無選擇第608章 你認為廬陵王府的公子怎麼樣?(2)第178章 鄰居送的第350章 慌了神的趙大太太(2)第523章 想念的滋味(2)第435章 你就這麼便宜他們麼?(2)第303章 想要第二冊圖畫書(1)第427章 得到宋夫子的同意(1)第56章 她一定會主動看病(1)第554章 來看我男人,不行嗎?(2)第346章 有大病(2)第69章 有錢嗎?第654章 中了毒(2)第244章 熊孩子的轉變(2)第516章 出行辦差(1)第321章 李興安想說什麼?(5)第76章 不會白幫忙第398章 相助,但有條件(2)第241章 不速之客(1)第294章 跟我們走吧(2)第678章 處罰(2)第349章 穆元修的好建議(1)第380章 好人有天助(2)第570章 來客(2)第340章 和柴娥英一起進縣城(2)第571章 李興茂借機提條件(1)第239章 裴慎言進李家(2)第272章 喜慶(2)第521章 去京城,二哥相助(2)第218章 著慌(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山区| 环江| 南平市| 彝良县| 积石山| 开化县| 吉安县| 澄江县| 大名县| 桐乡市| 枣庄市| 云浮市| 隆回县| 赤壁市| 加查县| 呼图壁县| 通河县| 襄汾县| 岳阳县| 固镇县| 集贤县| 客服| 雷波县| 天门市| 多伦县| 崇州市| 赣州市| 承德市| 韩城市| 工布江达县| 门源| 柳州市| 鸡泽县| 曲麻莱县| 江北区| 北宁市| 宜君县| 大兴区| 临江市| 宁阳县| 淳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