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7章 好消息

而且,她好不容易養大的女兒,眼看就可以嫁人了。女兒嫁了人,日後她就可以享受女兒的福分了,過年過節,就有女兒女婿給她送節禮,送衣服鞋襪。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只要她揮一揮手,女婿就會屁顛屁顛的聽從她的吩咐。

可是,若是女兒去了京城,嫁給京城裡的人,那還有她什麼好處?她心知肚明,丈夫是絕對不會帶著她去京城定居的,日後她只能在清河縣這個小地方過日子。這些年以來,她對樑墨菊一家那個樣子,她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譚氏當即不顧一切的大喊道:“不行,我辛苦養大的女兒,怎麼可以送去給樑墨菊做丫鬟?我是不會答應的,你想要送墨蘭去京城,除非我死了!不然的話,你休想!”

此話一出,在場的幾個人,都不禁呆住了。

華揚帆、華勤和華墨蘭都不敢置信的看著譚氏,在這個瞬間,三人的心裡都猛然涌起一個奇怪的想法:她,莫非是瘋了不成?做丫鬟?虧她想得出來!

華勤的三個弟弟妹妹,卻信以爲真,眼裡滿是怒火。老五華輝對著華揚帆怒吼道:“爹爹,你也太過分了,二姐憑啥去給樑墨菊做丫鬟啊?她即便是將軍,也不能這樣欺負了吧?”

華揚帆怒火萬丈,不好對妻子動手,剛好小兒子送上門來,他想也不想,轉身就給了華輝一個耳光:“做丫鬟?你墨菊姐姐既是巾幗將軍,又是工部尚書,想要什麼樣的丫鬟沒有啊?你二姐雖然很不錯,但是畢竟是在小地方長大的,規矩禮儀跟京城裡的那些世家大族家裡的丫鬟相比,那肯定是遠遠不如的。你墨菊姐姐跟長公主親如姐妹,她如果需要丫鬟的話,跟長公主要一個宮女出身的丫鬟,也不是什麼難事!

退一萬步說,即便人家不願意送丫鬟給她,她又不缺銀錢,大可以花錢去外面買。又何必千里迢迢,讓人送你大姐去京城給她做丫鬟?這一路上,吃的用的住的,所花費的銀錢,都夠她在京城買上幾十個極好的丫鬟了!你說這話,實在愚不可及,良心都被夠給吃了!”

華輝如果不是隻有六歲,他一定會用棍子狠狠的打他一頓,看來這個兒子不能再養在譚氏的身邊了。等送走華勤和華墨蘭,他就帶著三個小的,去芍藥城長住。藉此機會,好好的管教一下他們,看看能不能把他們的性子給掰過來!

之所以選擇去木槿城,也是因爲木槿城離清河縣夠遠,而那個地方,又是譚氏從來就沒有去過的地方。

如此,就不用太擔心譚氏會一個人找上門去。

譚氏,他是打算扔在清河縣。反正這裡有譚氏的孃家人,又有一大堆的丫鬟婆子,還有十幾個護院。即便他帶著孩子們走了,長期不回來,他也不用擔心她的安全問題。

他雙眼瞪得大大的,怒視著華輝,語氣十分的凌厲。可以說,他從來就沒有這麼嚴厲的呵斥過自己的兒女,一下子就把華輝給嚇懵了。

他如今也六歲了,心裡也清楚,他在這個家裡之所以能那麼事事如意,雖然跟娘嬌慣他有關係。然而,若是失去了爹的歡心,那他也是絕對不會有好日子過的。

罵完兒子,華揚帆看都不看妻子一眼,冷聲道:“這件事情,勤兒和墨蘭若是也同意的話,那就這樣決定了!”

說完,就看著一雙兒女,等待他們的決定。

華輝略一沉思,當即就答道:“爹爹,我願意去京城的書院進學,爭取早日成爲舉人!我聽說,半夏哥哥任教的一線天書院,就是榮國的十大書院之一。去了那裡,一定對孩兒有很大的幫助!就算日後考不上進士,好歹可以依靠半夏哥的人人脈,在書院裡做個啓蒙班的夫子!”

只要他自己可以留在一線天書院做夫子,那麼對於他的婚事,也是也有幫助的。至少,可以娶一個五品京官的女兒,或者一個夫子的女兒。日後,就算是在京城站住腳了,他的兒女們,就可以是土生土長的京城人了。

清河縣這個地方,實在太小了,在這裡居住,眼界也實在太小了。可以去京城生活,可以時常見到奇女子墨菊姐姐,他哪裡會不向往?至於娘,他其實也早就厭煩了,對她的忍耐力也早就快要觸及底線了!

說實話,如果他繼續留在孃的身邊,說不定有一天,他會跟娘發生很劇烈的衝突。他不想對娘不敬,也不想對娘不孝,不想傷孃的心,自然也不想落下不孝子的罵名。

離開,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聽了兒子的話,譚氏頓時氣得火冒三丈。

她看著女兒,滿臉的寒霜:“墨蘭,你跟你爹說,你不想去京城。你說,你想要留在清河縣,你想要嫁給縣令家的公子!”

縣令得知華揚帆是巾幗將軍的舅舅,想要攀附巾幗將軍,就想要讓兒子娶墨蘭爲妻。譚氏很高興,若是可以有縣令這門親家,日後她在清河縣就可以橫著走了。她知道,因爲她曾經狠狠的傷害過樑家人的心,丈夫是不可能帶著她去京城生活的。既然如此,還不如就抓住眼前的東西,讓她在清河縣也可以風光一把。

她滿以爲,一向溫柔善良的女兒,一定會聽她的的話。不料,墨蘭卻皺眉看了她一眼,語氣堅決的道:“不,我要去京城,我不想嫁給縣令家的公子。那人還沒有成親,不過才十五六歲,就有了好幾個通房丫頭。”

而且,還去風月場所,就是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值得她託付終身?不說如今有機會去京城,去到她所景仰和敬重的墨菊姐姐的身邊,哪怕就是不能去京城,她也不會多看縣令公子一眼。這麼說吧,嫁給縣令公子,她還不如嫁給一個身體健康、老實勤快的莊稼漢子!

譚氏頓時就一陣心慌,只覺得女兒快要失去了控制,連忙大聲喊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這個當孃的決定了的事情,由不得你不答應!否則的話,我這個當孃的,你日後就不要認了!”

聽了這話,墨蘭不禁臉色煞白,淚光點點。

雖然,娘有點不靠譜,不過她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忤逆這個孃親。更加沒有想過,要跟這個娘斷絕關係。在她的心裡,還是對娘很有感情的。只是,那個縣令公子,她也實在不想嫁。若是縣令公子還過得去,她也就認了,可是此人那樣的惡劣,她如何能夠答應?!

華揚帆瞪了妻子一眼,厲聲喝道:“兒女的親事自然有我來做主,還輪不到你來賣兒賣女!你若是死性不改的話,就休怪我無情了!少不得,要給你一紙休書,讓你回孃家去了!”

譚氏一聽,頓時驚得目瞪口呆,張嘴就要哭鬧怒罵。華揚帆目光凌厲的瞪向她:“你給我閉嘴!再敢哭嚎撒潑,就立刻滾回譚家去,我華揚帆雖然不是什麼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但是也容不得一個愚蠢的婆娘!今天,是我最後一次容忍你,再有下一次,你就等著接休書吧!”

他看向譚氏的目光,帶著不加掩飾的厭惡。

這話一出,譚氏頓時就閉緊了嘴巴。

這樣的冷漠,這樣無情的丈夫,她還是頭一回見識到。此時此刻的她,不禁心驚肉跳,再也不敢撒潑哭鬧。

華揚帆沒有理睬她,轉身對一雙兒女道:“你們收拾一下自己的東西,三天後就跟迎客來的商隊一起去京城。我已經去府城,給你們找了威武鏢局的三個鏢師,到時候一起護送你們去京城!”

這些年,他聽從樑墨菊的提點,也讓兒女們跟著一起習武。可惜的是,願意習武的人,也就華勤和墨蘭。其餘三個小的,被妻子嬌慣壞了,打死都不肯每天練習兩個時辰以上。三天打魚兩天撒網,根本就不成氣候,連幾招防身的功夫都沒有學會。

幸好,兩個大的聽話,也很勤奮。高手肯定說不上,但是總算有點自保的能力,若是路上遇見山匪,也不至於會束手就擒,成爲鏢師的累贅。

華勤很恭敬的點頭:“是,爹爹,孩兒這就去收拾東西。”

墨蘭也點頭:“是爹爹,女兒也去收拾東西。”

兄妹倆一起走了,臨走之前,都齊齊忽略了譚氏那幾乎可以殺人的目光。若是華勤還有一點心疼老孃,墨蘭的心卻比他的要硬多了,對於這個想要毀掉自己一生的幸福,來成就她的虛榮的娘,此時此刻她實在沒有多餘的精力去心疼和可憐。

有墨菊姐姐珠玉在前,作爲表妹的她,如何甘心被短視的母親左右,嫁給一個豬狗不如的紈絝子弟,毀掉自己的一生?

譚氏見事情無法扭轉,當即就回了孃家,跟孃家的人求助。

譚母聽了她的話,頓時就氣得渾身發抖,聲音尖銳的道:“別哭,娘這就去給你討個公道!該死的華揚帆,如今發達了,就敢看不起我譚家的女兒了!有個巾幗將軍的外甥女,那又如何?這些年以來,他不是什麼光也沒有沾上麼?!”

譚氏的二哥也冷笑著道:“就是,不要哭了!二哥這去找那畜生,給你做主!我譚家的女兒,豈是他華揚帆可以欺負的?反了天了,今天我非把他狠狠的揍一頓不可!不然的話,他或許還以爲,我譚家的人是沒有脾氣的!”

譚母:“正是如此,這麼些年以來,我們對他也實在太好了!去,多找一些人去,把他揍得連他的娘都不認識!”

“都給我閉嘴!”譚父的聲音隔窗傳來,聲音未落,人已經出現在了廳堂的門口。

譚父是個明理的,也是個敦厚的,他厲聲呵斥:“打什麼打?揚帆是個什麼品性的人,你們還不知道?還好意思提什麼沒有沾到巾幗將軍的光,這些年以來,若不是鬱芳不懂事,唯利是圖,過於自私自利,導致揚帆不好意思去京城找巾幗將軍的話,今時今日,揚帆一家早就在京城站穩了腳跟。

或許這時候,勤兒早已考過了舉人,墨蘭也訂下了一門很好的親事。不但如此,我譚家必然也跟著有了好的前程,不至於還蝸居在這偏遠的縣城討生活!造成今日這個情況的罪魁禍首,正是鬱芳,怪不得巾幗將軍半點,也怪不得揚帆!”

譚母不服氣的嘀咕:“當年,巾幗將軍的母親貪污受賄,被打入了大牢,連帶著巾幗將軍丟官了,婚事也被廢除了。遇到這種事情,揚帆竟然還要去京城找樑家的人,鬱芳出手阻止,這有什麼錯?那個時候,誰也不知道皇上是怎麼想的,若是樑家被抄家流放,揚帆那個時候一頭撞上去,那肯定是要連累的。趨利避害,這原本就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什麼好責怪的!”

譚氏也跟著附和:“就是啊,我哪裡做錯了?”

譚父氣得渾身發抖,用手指著女兒厲聲呵斥:“好吧,這件事情我就不再說了,畢竟還是有情可原。可是,那一年巾幗將軍遇難的消息傳來,揚帆打算去一趟京城,好好安慰一下樑家的人,順便祭拜一下巾幗將軍。可是,你又有什麼必然的理由,以死相逼,不準揚帆去京城?!”

這事情,可是沒有半點風險可言的。要知道,巾幗將軍遇難的消息傳來,皇上可是很難過,賞賜了樑家許多的東西。巾幗將軍的葬禮,據說皇上還親自參加了。這說明,在皇上的心裡,對巾幗將軍還是很看重,也很信任的。

對於父親的責問,譚氏無言以對。

關於這件事情,父親其實不止於此的責問過她,只是那個時候她很不以爲然。然而,此時此刻的她,心裡忽然很是後悔。是啊,當初她怎麼就鬼迷心竅,打死都不讓丈夫去京城呢?

當初,若是她讓丈夫去京城弔唁巾幗將軍了,那麼當巾幗將軍平安歸來之後,是不是一家人就可以去京城投奔巾幗將軍?連帶著,譚家也會得到莫大的好處?

譚父白了她一眼,厲聲呵斥:“從今往後,你老老實實做人,若是惹翻了揚帆,他給你休書的話,這個家你也不要回來了,我沒有你這樣的女兒!”

說完,又目光凌厲的掃視了一下在場的人,不悅的拂袖而去。

譚氏滿臉哀傷的離開了孃家,乖乖的回家去了。

回到家之後,她變得異常的老實,竟然沒有去幹涉兒女收拾行李物品,也沒有跟華揚帆吵架,彷彿認命了一般。

華揚帆給了一雙兒女各一萬兩的銀票,吩咐女兒:“墨蘭,你親自把你和你哥的銀票,都縫在半舊的衣服裡。也藏一些在鞋子裡,以防萬一。準備幾套半舊的換洗衣服,走在路上,還是低調一點的好。”

墨蘭乖巧的點頭:“是,爹爹,女兒知道了。”

臨別的日子,很快就來了。

威武鏢局的鏢師,如約而至。

華揚帆親自送兒女到了府城,跟隨迎客來的商隊,還有另外一支跟迎客來相熟的商隊,一起踏上了進京城的路途。

送走長子和長女,僅僅過了三個月,華揚帆就帶著三個小的兒女,態度強硬的離開了清河縣。在此之前,他去了一趟木槿城,買下了一座二進的宅子。並且,打探了一下學堂,爲兩個兒子挑選了一個好學堂。另外,還寫了一封書信給樑墨菊,託她幫忙找一個教養嬤嬤。

譚氏和三個兒女又哭又鬧,也沒有打動他那顆已經如石頭一樣堅硬的心,三個兒女被父親的凌厲給嚇到了,不敢過分,哭哭啼啼的上了馬車。

華揚帆帶著三個被慣壞了的兒女,來到木槿城的時候,樑墨菊已經派人送來了一個教養嬤嬤。這個嬤嬤五十歲左右,看上去還很健朗,端莊大方又不失凌厲的氣勢。

教養嬤嬤姓劉,第一次見面,華家三個小的,就表現得十分惡劣。一下車,看到那座並不華麗的普通宅子,當即就滿臉的不快。

華紫雲看著劉嬤嬤,態度有點輕蔑:“你就是我爹找來管教我的嬤嬤?想要讓我聽的,也得看你有沒有這個本事!”

華紫雲是華揚帆的三女兒,今年十一歲了。

華揚帆不禁又驚又怒,恨不得給女兒一個耳光。

要知道,這話要是傳出去的話,還有哪一個好人好願意娶女兒爲妻啊?十一歲可是不小了,好多人家的孩子這麼大,都定親了。

劉嬤嬤的臉色不禁很是難看。

她可是從宮裡出來的,要不是受長公主的囑託,她又對巾幗將軍很是景仰,這一個差事,她是絕對不會接的。萬里迢迢來到這裡不說,竟然還要被一個鄉下的小姑娘給欺負。

華揚帆深深的嘆了口氣,對著劉嬤嬤恭敬下拜:“很抱歉,是我沒有教好女兒,衝撞嬤嬤了。日後,小女就紫雲就交給嬤嬤管教,還要麻煩嬤嬤費心了!”

他可是收到了連墨菊的書信,說劉嬤嬤可是從宮裡出來的,之所以能請動她,也是因爲長公主小的時候,救過劉嬤嬤一命。所以,劉嬤嬤才肯答應來木槿城。而且,劉嬤嬤的人品,墨菊已經託禁衛軍統領親自確認過了。

此人雖然出自皇宮,不過卻依然沒有失去善良的本性,而且曾經做過兩個公主的教養嬤嬤。那兩個被劉嬤嬤一手*出的公主,個性都很好,既溫婉又大方。劉嬤嬤在公主出嫁之後就出宮了,先後在侯府和三品大員的家裡,做過教養嬤嬤。劉嬤嬤在京城的名氣很好,好多人家都爭著要她,若不是長公主下手快,肯定被人給搶走了。

劉嬤嬤讚許的看了華揚帆一眼,看來巾幗將軍所言非虛,這個華揚帆確實是個開明懂禮的人。

她點點頭:“謝謝東家信任,我這就帶小姐走,從今天開始就學習禮儀吧!”

原本,她是打算給紫雲三天的時間,讓紫雲可以好好休息。不過,她現在改主意了,決定好好整治一下這個沒有教養的丫頭。雖然她對華揚帆的印象很不錯,不過對於他的三個兒女,她卻實在沒有興趣。

正好,早點完成任務,早點回京城去。

巾幗將軍給她的任務,是把華紫雲調、教得端莊大方一點,能夠順利的嫁給一個不錯的人家,日後不給華揚帆惹大亂子,這樣就算完成任務了。

華紫雲的苦難生活,從此開始了。

就連華輝和華瑾兩兄弟,也被華揚帆扔給了劉嬤嬤,拜託她調、教三五個月。直到這兩小子有點樣子了,纔會送他們去書院上學。

墨菊有一句話說的很好,要想成材,必須先學會做人。華揚帆決定藉助劉嬤嬤的手,狠狠的收拾一下兩個兒子,磨一磨他們的脾氣。

這一天,樑墨菊正在工部衙門裡,埋頭琢磨水泥和水管的問題。張鷹敲門而入,滿臉的喜色:“啓稟大人,樑春生已經回來了,帶回了大量的白糖!”

樑春生,是樑墨菊手下的一個管事,也是出自樑家坳的族人。對了,他正是樑高山好友茂林的兒子,去年剛從西北軍退伍。春生比樑墨菊小了兩歲,弟弟立秋,如今已經是舉人,所以全家脫離了軍戶的身份。

不過,茂林一家還沒有離開京城,得等春生的妹妹穀雨明年開春生完孩子,一家人這纔會搬到京城來。到時候,田生一家人,也會一起搬來京城。田生的兒子小路,也考過了舉人,一家人也脫離了軍戶的身份。

說起來,春生和小路,也都是受了半夏和樑墨菊的影響。爲此,二人這纔會那麼發憤圖強,咬牙將舉人的功名拿下了。

第36章 成交第79章 答應第242章 開解第88章 大靠山第95章 轉變第80章 落榜第102章 案首第26章 嘲諷第157章 好友第223章 釋懷第42章 分家第234章 回京第249章 維護第203章 感慨第107章 悔不當初啊!第271章第85章 決心第209章 重逢第180章 歸來第205章 到來第277章 幸福第26章 嘲諷第241章 喜事第102章 案首第84章 歡天喜地第151章 失望第187章 找尋第33章 羞慚第232章 決定第6章 驚喜第32章 無奈第223章 親情第102章 案首第195章 驚喜第108章 有我在,你放心!第157章 好友第235章 驚聞第64章 怦然心動第269章 選擇第14章 溫馨第158章 田莊第286章 成果第74章 一見如故第91章 忙碌第31章 反對第185章 不捨第47章 木頭第110章 人情冷暖第277章 幸福第208章 歡迎第243章 新來第98章 提親第93章 司徒長風第265章 吃驚第3章 進山第253章 氣暈第90章 紅火第222章 無奈第183章 反擊第158章 田莊第208章 歡迎第245章 召見第226章 轟動第238章 提議第53章 打算第81章 真相第269章 選擇第46章 好消息第117章 找茬第215章 喜事第115章 大功第225章 籌劃第54章 欣慰第27章 發現苜蓿第234章 回京第192章 思念第221章 相聚第71章 驅逐第266章 五年第67章 愉悅第255章 懲處第118章 仰慕第254章 迎娶第191章 揭穿第284章 決定第222章 無奈第212章 決定第263章 感動第207章 任命第215章 喜事第281章 揭露第162章 老實第163章 信任第103章 表白第189章 算計第93章 司徒長風第10章 滿足第224章 驚呆第279章 看穿第226章 轟動
第36章 成交第79章 答應第242章 開解第88章 大靠山第95章 轉變第80章 落榜第102章 案首第26章 嘲諷第157章 好友第223章 釋懷第42章 分家第234章 回京第249章 維護第203章 感慨第107章 悔不當初啊!第271章第85章 決心第209章 重逢第180章 歸來第205章 到來第277章 幸福第26章 嘲諷第241章 喜事第102章 案首第84章 歡天喜地第151章 失望第187章 找尋第33章 羞慚第232章 決定第6章 驚喜第32章 無奈第223章 親情第102章 案首第195章 驚喜第108章 有我在,你放心!第157章 好友第235章 驚聞第64章 怦然心動第269章 選擇第14章 溫馨第158章 田莊第286章 成果第74章 一見如故第91章 忙碌第31章 反對第185章 不捨第47章 木頭第110章 人情冷暖第277章 幸福第208章 歡迎第243章 新來第98章 提親第93章 司徒長風第265章 吃驚第3章 進山第253章 氣暈第90章 紅火第222章 無奈第183章 反擊第158章 田莊第208章 歡迎第245章 召見第226章 轟動第238章 提議第53章 打算第81章 真相第269章 選擇第46章 好消息第117章 找茬第215章 喜事第115章 大功第225章 籌劃第54章 欣慰第27章 發現苜蓿第234章 回京第192章 思念第221章 相聚第71章 驅逐第266章 五年第67章 愉悅第255章 懲處第118章 仰慕第254章 迎娶第191章 揭穿第284章 決定第222章 無奈第212章 決定第263章 感動第207章 任命第215章 喜事第281章 揭露第162章 老實第163章 信任第103章 表白第189章 算計第93章 司徒長風第10章 滿足第224章 驚呆第279章 看穿第226章 轟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谷县| 木兰县| 屯昌县| 镇巴县| 聊城市| 略阳县| 贺兰县| 静海县| 寿光市| 淳化县| 巴彦淖尔市| 巧家县| 贵德县| 绥芬河市| 伊川县| 白玉县| 北流市| 綦江县| 巴青县| 瓮安县| 怀化市| 邵东县| 昔阳县| 乌兰浩特市| 长海县| 称多县| 滕州市| 固安县| 清水县| 平南县| 饶河县| 都兰县| 安福县| 偏关县| 随州市| 榆树市| 日土县| 体育| 武汉市| 平定县| 南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