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6章 轟動

皇上決定了,捐款首先要從皇宮抓起。

後宮的那些妃嬪們,絕大部分的人,都有很多的珠寶首飾。就算是那些小戶人家出身的,只要侍寢過,就肯定得過不少的賞賜。就算那些沒有侍寢過的低位份的常在、答應,也不會太寒酸,幾套首飾還是有的。

既然如此,那麼一人捐獻出一兩套首飾來,又有什麼打緊?不過,那些常在和答應那裡,皇上並不打算讓人去那裡設置捐款箱。不過,卻會在皇宮的每一個主要的路口,設置捐款箱,若是有宮女、太監和侍衛願意捐款,那也是熱烈歡迎的。

皇上去見了皇后,交代了一番。

皇后聽說了捐款的事情,也聽說了皇宮要改建的事情,心裡十分的高興。皇上前腳剛走,她後腳就把正五品以上的妃嬪召集了起來,號召大家踴躍捐款。

她站在兩個緊急製作的捐款箱之前,拿出幾張銀票,還有幾套珠寶首飾,對衆人道:“皇宮和京城都要改建,需要大量的銀錢,皇上號召大家捐款捐物,無論是銀錢,還是珠寶首飾,或者是布匹,都歡迎大家捐獻!本宮帶頭,捐獻三千兩銀票,還有五套頭面首飾,一支玉如意。”

頭面首飾和玉如意,折算成銀兩的話,至少也有一萬兩了。皇后用的東西,自然價值不菲,不會有差的。

皇后都這麼大方了,李貴妃也不甘示弱,連忙緊跟著道:“銀錢我沒有帶來,我先認捐,也捐三千兩銀子。”當即又將全身上下戴著的珠寶首飾,全都捋了下來,一股腦兒的放進了那隻專門收珠寶首飾的箱子裡。

又道:“趕明兒,我再捐兩套首飾。”

德妃也連忙上前,將幾張銀票放在桌面上:“我捐兩千兩銀子,三套頭面首飾。”又對自己的貼身宮女道:“瑪瑙,你趕緊回宮去,取三套首飾過來。要好一點的,至少得值五千兩的銀子。”

“是,娘娘。”瑪瑙恭敬應下,快速離去。

緊接著,淑妃、賢妃、婉嬪等三十多個妃嬪,都紛紛上前,各種捐了銀票和首飾。每一個人認捐或者捐出去的銀票,都不少於一千兩,認捐的首飾價值也至少在兩千兩以上。

第二天,聽說捐款的事情,其他五品以下的妃嬪,也紛紛來到了坤寧宮的側殿,捐獻了銀票或者珠寶首飾。就連宮女、太監和侍衛,也都很是踴躍。

樑墨菊離開皇宮之後,立刻就回了工部,畫了一張捐款箱的草圖,讓木匠加緊打造三十個捐款箱。又吩咐手下字寫的好的人,加緊抄寫號召捐款的佈告,這佈告自然是她親自草擬的。

木匠是隸屬於工部的,接到新任上司的命令,很是興奮,加班加點的幹活。第二天一早,樑墨菊去到工部衙門的時候,那三個木匠已經把三十個捐款箱都打造好了。同時,一百份佈告,也抄寫好了。

佈告是以工部的名義寫的,蓋有工部的大印,還加蓋了玉璽。佈告寫好之後,樑墨菊就火速去了一趟皇宮,找皇上蓋印。這是皇上的提議,說加蓋玉璽的話,可以提高可信度,激發世人捐款的熱情。

樑墨菊自然求之不得。

樑墨菊很是開心,立刻親自帶著工部的十個手下,還有自己的五個侍衛,兵分幾路,以最快的速度,在六部門口、皇宮門口,以及濟世堂、田園蔬果店、一品軒、迎客來的門口,設置了捐款箱。每個捐款箱,都派有一個侍衛和一個工部的官員看守,這樣的話,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佈告貼出來之後,很快就引起了世人熱烈的反響。

樑墨菊親自守在一品軒的門口,負責一個捐款箱,跟她一起守候在這裡的,是五城兵馬司的一個正六品的武官。爲了支持樑墨菊,皇上特意派了二十個五城兵馬司的人給她,算是給她和她的手下當保鏢。

另外,還特意派出了三十個錦衣衛和二十個金吾衛的人,在每個捐款點附近巡邏,防止有人搶劫或者搗亂。還別說,皇上這一舉動,還真是爲工部的人解決了好幾個隱患。

巾幗將軍親自出來募捐,可把她的超級粉絲們給高興壞了,一品軒的門口臨時搭建起來的小棚子門口,排起了很長很長的隊伍。

小棚子裡擺了一張小巧的桌子,桌子上面放了兩個箱子,一個是放銀票的,一個是放銀子、金子和珠寶首飾的。樑墨菊就坐在桌子的後面,桌子上還擺了筆墨紙硯,她隨時準備記錄捐款人的名字和聯繫地址。

十五天下來,樑墨菊的手都寫酸了。這段時間,她一共接待了三千多名捐款人員,收到了兩百多萬兩銀錢,還有五千多件的珠寶首飾。

其中,東方雲山捐款十萬一千兩銀子,蕭瑜捐款一萬兩銀子,長公主捐款一萬兩銀子,司徒長信捐款一萬兩銀子,司徒長風捐款兩萬兩銀子,樑掌櫃捐款五萬兩銀子,許臻捐款五萬兩銀子,半夏捐款五千兩銀子,樑墨菊捐款一萬兩銀子,甘草捐款一千兩,趙弘捐款一千兩。

這些人,都是在樑墨菊的捐款點捐贈的。另外,還有許多樑墨菊的朋友,也在她這個捐款點捐錢捐物。

一口氣捐了十萬兩以上銀錢的,多達十五人,這些人都是榮國的富商。這還是京城以及京城附近的,若是其他地方的人知道了,那收到的銀錢,可就是沒法估計了。

皇上聽說了,不禁會心的笑了。

巾幗將軍樑墨菊,可就是不簡單啊!

僅僅半個月,她一個人就收到了這麼多的銀錢,加上其他人收到的,如今都超過三百萬兩了!

沒錯,那些有錢人,基本上都奔一品軒總店的捐款點,都奔巾幗將軍來了。因爲,在世人的眼裡,巾幗將軍是個可以信任的人。

此時此刻,華揚帆接到了樑墨菊派人快馬加鞭送去的親筆書信,樑墨菊在信中告知小舅舅,關於捐款背後的意義。

華揚帆略一思索,很快就決定,捐獻五萬兩銀子給工部。清河縣沒有捐款點,得把銀票送去府城。

華揚帆就跟送信的人說:“我這邊不方便捐款,不如這樣好了,我寫一封書信,你帶回去給巾幗將軍。她看了書信,就知道我的意思了。”

送信的人叫梁木,正是樑墨菊的手下。此人,是三個月前從西北來到京城,投奔樑墨菊的家人的,是原來樑家坳的人。梁木從軍六年,如今已經退伍了,他的弟弟樑巖因爲考過了舉人,一家人得以擺脫軍戶的身份。

如今,樑巖一家七口人,都來到了京城。樑巖去了一線天書院做夫子,不過是啓蒙班的夫子,一邊教書一邊複習考試,打算參加兩年後的春闈。梁木則留在了將軍府,做了樑墨菊身邊的三等侍衛,他的爹孃和弟弟妹妹,留在了一線天的田莊。

樑巖的父親,跟樑高山打小一起長大,關係很不錯。她的母親,跟華氏的關係也很好。有這一家子在田莊,華氏的心情好很多,有可以說心裡話的人,心裡敞亮多了。

梁木去樑家坳轉了一圈,心裡不禁酸酸的。

在樑家坳,認識的人已經沒有幾個了。這裡來了新的村民,三十個幾人裡,竟然只有一個是認識的。認識他的小孩,就更加沒有了。而這個認識的人,還是樑高中家的佃戶,跟他一點也不親近。

晚上回到縣城,在好運來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他就啓程回京城去了。

目送著梁木遠去的背影,華揚帆的心裡不禁萬分的感慨。什麼時候,他才能帶著一家人,去京城定居呢?唉,若是妻子懂事一點的話,或許墨菊早就讓他帶著家人去京城了。

當年,墨菊被罷官的消息傳來,他想要去京城看望大姐,安慰外甥女。可是,妻子卻譚氏卻又哭又鬧,阻擾他去京城。說什麼大姐犯了大罪,墨菊也失去了皇上的信任,這樣的人家不能親近,能有多疏遠就多疏遠。

譚氏甚至還說,墨菊在迎客來的股份已經轉讓給了榮親王世子,那麼她和華就就沒有什麼關係了。若是他堅持要去京城的話,她就帶著幾個兒女去跳河,要死要活的,把他逼得沒有辦法。最終,還是沒有去成京城。

再後來,墨菊遇難的消息傳來,他又想要去京城看望自己的大姐一家,看看又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並且,參加一下墨鏡的葬禮,好好送墨菊一程。然而,譚氏又以死相逼,把刀子架在她自己的脖子上,威脅他說,若是他敢去京城的話,她一定死給他看。

幾個孩子,都被她給嚇得失魂落魄。

這一次,他又屈服了,沒有去京城看望安慰自己的親人。直到墨菊安然回來了,並且還官拜工部尚書,成了正兒八經的高官。這個時候,譚氏倒是想要讓他去京城,好沾一點墨菊的光。可是,他哪裡有那個臉面喲!

“爹,樑大哥走遠了,回家去吧!”少年清脆的聲音,打斷了華揚帆的沉思。

這是他的長子華勤,今年十五歲了,去年剛剛成爲了一名秀才老爺。

“好,咱們回家去!”華揚帆輕嘆一聲,跟著兒子進了家門,關門的聲音,讓他徹底的清醒了過來。

“勤兒,跟爹去一趟書房,爹有話要跟你說!”他對兒子溫和的道,表情卻有點嚴肅。

“好的,爹爹!”華勤恭敬的點頭。

父子倆來到書房,關門密談。

華揚帆認真的對兒子道:“你墨菊姐姐來信,說如今朝廷要改建京城和皇宮的下水道、茅草、安全防衛系統等,需要籌集大量的資金。這些資金,都要從民間籌集,凡是捐款超過一萬兩銀子的商戶,這家人的孩子若是考上了進士,出仕爲官了,可以擔任四品以下的官員。

若是捐款超過五萬的,可以擔任三品以下的官員,此之外,還可以獲得一個寫著忠君愛國的牌匾。若是捐款超過十萬,可以擔任正一品的官員,可以獲得一個寫著忠君愛國的牌匾,並且還可以獲得一個員外郎的虛職。”

華勤聽了,不禁大喜,連忙問道:“爹爹,那你有什麼打算?”

華揚帆就道:“勤兒啊,我覺得就捐獻一萬兩銀子,日後你能做到四品官,我就很滿意了!”

知府大人,就是正四品。

華勤也是個務實的人,而且也很體諒自己的父親,就懂事的點點頭:“爹爹,孩兒也是這麼想,只要能做到四品官,孩兒就很滿足了。那麼,就捐一萬兩銀子吧!”

華揚帆:“勤兒啊,其實咱們家如今也有些銀錢,十萬八萬還是拿得出來的。如果你覺得不甘心的話,不如就捐贈五萬兩銀子好了?”

華家在迎客來的股份雖然不算對,但是架不住迎客來的分店很多,早已遍佈全國各大城市了。所以,一年下來,到手的分紅起碼也有兩萬兩銀子。這麼多年過去了,雖然他起了一座大宅子,又買了上千畝的田地,還有一座大的山嶺。另外,又置辦了幾個店鋪。

然而,他存在錢莊的銀錢,還是很可觀,有個十多萬兩銀子。他最初的打算,也是捐獻五萬兩銀子的。不過,他還是要試一試兒子,看看他是怎麼想這麼一回事的。

果然,這個長子沒有讓他失望。

華勤搖搖頭:“爹爹,就一萬兩吧!你年紀也大了,日後就不要到處奔波了,你親自調養幾個徒弟,把出遠門的事情交給手下去辦就是了!”

華揚帆伸手摸了摸兒子的頭:“好孩子,你真的長大了,知道心疼爹爹了。”他欣慰的笑了:“我已經給你墨菊姐姐去信了,還給樑掌櫃寫了一封信,請樑掌櫃代爲墊付五萬兩銀子。日後,從給我的分紅之中扣除!你啊,就好好讀書吧,爭取早點考過舉人。然而,就去京城參加春闈,並藉此去看望一下你墨菊姐姐一家人!”

華勤不禁有點臉紅:“爹爹,可是娘那樣對墨菊姐姐一家,咱們去找墨菊姐姐,我覺得自己的臉皮沒有那麼厚。”

這些年以來,每次爹要去京城看望姑姑一家,娘是如何逼迫爹爹,不準他去京城,也不準他資助墨菊姐姐一家。這件事情,只要一想起來,他的心裡就十分的羞愧,也十分的難過,十分的遺憾。

若是娘稍微懂事一點,自家跟姑姑一家的關係親近一點,他就可以時常跟墨菊姐姐、半夏哥哥通信,這樣該有多好啊。在他的心裡,墨菊姐姐幾乎是神仙和偶像一般的存在,十分的了不起。

他想要認識墨菊姐姐,想要跟她親近的心情,是那麼的迫切,是那麼的真摯,是那麼的熱切。可是,就因爲孃的不靠譜,因爲孃的自私和那些可笑的理由,而害得爹爹這麼些年以來,心裡一直揹負著沉重的大石。

聽爹爹說過很多次,當年他“身無分無”的從邊關回來之後,華家的人是如何對待他的。那個時候,姑姑和墨菊姐姐,又是如何的關心他,如何的愛護他,還把他接到樑家坳去,對他悉心照顧。

再後來,又因爲墨菊姐姐的原因,爹爹才成了迎客來的股東。爲此,爹爹的人生之路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自家也由此成了有錢人,成了清河縣有身份地位的大戶人家。

所以說,姑姑一家對爹爹有大恩情,一點都不爲過。可是,娘卻一點都不顧念這些,姑姑家每次出點什麼事情,她都躲得遠遠的,生怕受連累。

唉,娘這個樣子,他日後去了京城,如何好意思去找墨菊姐姐和她的家人?

“是啊,說起來,確實是沒有臉面去啊!”華揚帆聽了兒子的話,也不禁深深嘆息:“不過,你墨菊姐姐是個氣量大的,只要你對她真心實意,她是不會跟你計較的。再說了,爹爹就你姑姑一個親人,爹爹不跟你姑姑來往,跟誰來往?”

在蘑菇屯的那些所謂的親人,都不是他的親人。

這麼些年以來,那些親人給他添了多少麻煩,要過多少銀錢?如果不是譚氏夠厲害的話,那些所謂的親人恐怕都要賴在他的家裡不走,白吃白住,等著他來養活。看在爹孃生養了他一場的份上,他纔沒有做絕,不過他也快要忍耐不下去了!

大姐的女兒,比勤兒還要大三歲,又長得不好看,人還粗俗驕橫得很。可是,就這樣的人,竟然妄想要嫁給勤兒。一年到頭,都不知道來多少次,每次來了都要對勤兒糾纏不休。

唉,勤兒這孩子,還是早點送去京城的好!去了京城,離清河縣遠了,就可以避開那些唯利是圖、無恥極品的所謂的親人了。

華勤聽了父親的話,心裡很是複雜,只覺得胸口悶悶的。唉,爹爹也真是可憐啊,唯一親近的親人,卻因爲孃的關係,好多年都沒有走動了。甚至,一年到頭,都沒有什麼書信來往。

樑墨菊收到小舅舅的回信,不禁也很是感慨。

在信中,小舅舅滿是羞愧和傷感,只覺得對不起她,也對不起她的家人。說什麼今生都無顏面再見,不過想要把長子華勤送來京城,在京城找一家書院進學。又簡單的提了一下其餘的四個兒女,重點提了一下老二華墨蘭。

華墨蘭今年十三歲,女紅學得挺好的,會讀書寫字,個性也不錯。善良堅強,勤快有愛心。小舅舅希望,墨蘭可以跟著華勤,一起去京城。到時候,希望樑墨菊可以幫墨蘭找一個好人家,不拘是武官還是做夫子的,只有人品好,家庭簡單和睦就好。

小舅舅在信中強調:“墨菊啊,墨蘭是個好的,她跟她的娘譚氏很不一樣,沒有譚氏的自私和淺薄。所以,你儘管放心,她去了京城,一定不會給你惹麻煩。”

樑墨菊看完書信,不禁嘆息一聲。

唉,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小舅舅這輩子,過得也不是很舒心。譚氏那人雖然算不上壞人,對小舅舅也很真心,不過卻見識淺薄了一點,人也自私了一點。不然的話,她早就把小舅舅一家接到京城來。

梁木說,小舅舅的長子和長女都很不錯,不過下面的幾個小的,就有點驕橫。見到他的時候,眼睛都跟長在額頭上,彷彿跟他打一聲招呼,就會辱沒了身份似的。

梁木是個實在的人,他一般不會說謊。而且,讓他關注一下華家的人,也是樑墨菊事先交代的。既然他都這麼說了,那或許就說明,華勤和華墨蘭,應該確實是好的。

樑墨菊給舅舅回信:“如果華勤和墨蘭要來京城的話,不如就跟商隊一起來吧,商隊有護衛隊,安全方面比較有保障。如果不放心的話,就再去鏢局僱幾個好的鏢師,不要心疼銀錢。

收到書信,華揚帆不禁熱淚盈眶。

墨菊這孩子,果然是個再好不過的。她對他這個舅舅,依然是那麼的真心實意,依然把他當做親人。慚愧啊,實在是慚愧啊!

華揚帆決定,三天後就把一雙兒女送走。

他帶了幾張銀票,當即就去了一趟府城,花重金僱請了威武鏢局三個鏢師。兩個男鏢師,一個女鏢師。清河縣也有鏢局,不過那些鏢師的水平不高,跟府城威武鏢局的鏢師,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回到家裡,他就宣佈了自己的決定。

譚氏一聽,頓時就呆住了。

什麼?丈夫不聲不響的,就想要送走勤兒和墨蘭,送勤兒也就罷了,去京城的書院讀書也好。可是,墨蘭幹嘛要去?莫非,丈夫這是想要把墨蘭送去給樑墨菊當丫鬟?

第239章 開心第241章 喜事第7章 陷阱第255章 懲處第10章 滿足第224章 驚呆第224章 驚呆第245章 召見第229章 守護第51章 果決第86章 信任第235章 驚聞第182章 堅決第282章 奇遇第117章 找茬第101章 傻眼第78章 強勢第21章 幫忙第11章 滿載而歸第3章 進山第62章 初見第250章 賜婚第195章 驚喜第229章 恩情第132章 將軍府第54章 欣慰第283章 走出大山第215章 喜事第142章 解決第133章 繡娘第73章 商議第246章 餘婉第134章 懇求第111章 抵達第75章 驚喜第46章 好消息第103章 表白第33章 羞慚第229章 恩情第53章 打算第191章 揭穿第182章 堅決第181章 攤牌第250章 賜婚第175章 談心第26章 嘲諷第245章 召見第57章 喜訊第201章 許臻第207章 任命第98章 提親第118章 仰慕第254章 迎娶第229章 守護第186章 離開第113章 打獵第103章 表白第93章 司徒長風第23章 商議第209章 重逢第53章 打算第196章 大快人心第178章 水落石出第277章 幸福第23章 商議第76章 難堪第115章 大功第27章 發現苜蓿第101章 傻眼第266章 五年第230章 主動請纓第267章 警示第155章 醒悟第282章 奇遇第9章 驚險第273章 驚喜第205章 到來第184章 商量第196章 大快人心第267章 警示第68章 嘲諷第208章 歡迎第103章 表白第19章 小露一手第171章 指引第8章 發抖第139章 提議第6章 驚喜第61章 乞求第186章 離開第234章 回京第174章 冰釋第271章第273章 驚喜第105章 震驚第229章 恩情第39章 光芒第271章第118章 仰慕第8章 發抖
第239章 開心第241章 喜事第7章 陷阱第255章 懲處第10章 滿足第224章 驚呆第224章 驚呆第245章 召見第229章 守護第51章 果決第86章 信任第235章 驚聞第182章 堅決第282章 奇遇第117章 找茬第101章 傻眼第78章 強勢第21章 幫忙第11章 滿載而歸第3章 進山第62章 初見第250章 賜婚第195章 驚喜第229章 恩情第132章 將軍府第54章 欣慰第283章 走出大山第215章 喜事第142章 解決第133章 繡娘第73章 商議第246章 餘婉第134章 懇求第111章 抵達第75章 驚喜第46章 好消息第103章 表白第33章 羞慚第229章 恩情第53章 打算第191章 揭穿第182章 堅決第181章 攤牌第250章 賜婚第175章 談心第26章 嘲諷第245章 召見第57章 喜訊第201章 許臻第207章 任命第98章 提親第118章 仰慕第254章 迎娶第229章 守護第186章 離開第113章 打獵第103章 表白第93章 司徒長風第23章 商議第209章 重逢第53章 打算第196章 大快人心第178章 水落石出第277章 幸福第23章 商議第76章 難堪第115章 大功第27章 發現苜蓿第101章 傻眼第266章 五年第230章 主動請纓第267章 警示第155章 醒悟第282章 奇遇第9章 驚險第273章 驚喜第205章 到來第184章 商量第196章 大快人心第267章 警示第68章 嘲諷第208章 歡迎第103章 表白第19章 小露一手第171章 指引第8章 發抖第139章 提議第6章 驚喜第61章 乞求第186章 離開第234章 回京第174章 冰釋第271章第273章 驚喜第105章 震驚第229章 恩情第39章 光芒第271章第118章 仰慕第8章 發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县| 祁连县| 朝阳市| 琼中| 岳普湖县| 通化市| 二连浩特市| 新郑市| 苍溪县| 东丰县| 灌云县| 沁源县| 通渭县| 汤阴县| 拜泉县| 乳山市| 乌恰县| 江门市| 同江市| 怀化市| 尉犁县| 合作市| 伊金霍洛旗| 新疆| 金湖县| 东兴市| 鹤峰县| 东山县| 江门市| 台东市| 石台县| 玛纳斯县| 贵溪市| 阳城县| 桃江县| 邯郸市| 株洲市| 台中县| 黑龙江省| 额济纳旗| 长泰县|